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阶段,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盎然、情绪饱满,然而一进入高中后,普遍感到物理难学,一部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这对物理的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显得更为必要。笔者从教高中物理仅一年多,对如何激发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略有体会,现在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因材施教思路渗透实验应用教学方法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可见兴趣极其重要。一个物理教师要搞好教学,提高教学成绩,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兴趣对于顺利取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精神生活和推动不断学习是一种强大的动力。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有了深厚的兴趣,他掌握该事物的可能性就有了成功的重要保证。然而学生刚进高中后,由于物理知识的跨度大、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数学知识准备不足、解题方法多样化等诸多原因,造成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受到挫伤。为了让学生兴趣进一步激发,笔者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因材施教,适度教学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既要了解一个班学生的共同特点,如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班级风气,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健康状况、个性特征等。教师在工作中做有心人,多接触学生,悉心观察并及时收集有关资料信息。
其次,在教学各环节,对不同水平学生区别对待。对智力出众的优生提出更高要求;对一般学生帮助他们确立志向,敢于胜利;对后进生更应热情关怀,给予更多关心和帮助。在教学中分层教学,控制教学上的过高要求和学生学习的难度,减轻过重学习负担。对程度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在课外自己钻研,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对程度较差的学生,降低要求,给予信心,从而战胜困难。
二、物理教学中讲清思路,渗透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捷径
1、教师教学过程中要讲清思路,力求简洁、顺畅。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教学中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要重在理解。在引入概念、得出规律、分析例题等方面要讲清思路、理清来龙去脉,务求使学生知道为何引入一个新概念,怎样在分析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知道解决物理问题,首先弄清物理情景,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学生知道推理过程,提高推理能力。
2、在教学中,注意渗透分析问题的方法。物理学在长期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科学方法,学生应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要让学生初步领会一些科学方法,重在“潜移默化”和渗透,不可把方法当作知识向学生灌输,譬如:“理想模型法、极限的思想、等效的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等,注意让学生逐步积累,不断体会这些方法。
三、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它可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概念和认识物理规律,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明确、具体的认识。同时,实验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实验具有真实、形象、生动的特点,容易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每当我宣布在实验室上课时,教室里一片欢呼雀跃,由此可见学生很喜欢实验。
第一,做好演示实验。演示实验要目的明确,现象明显直观、简单可靠。随手取材,“拼拼凑凑”,多做自制教具演示。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对物理实验的亲切感,从心理上消除对实验研究的神秘感。
第二、组织好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动手实验,不但可满足学生的操作欲望,还可以发展学生对探索知识和规律的兴趣,进而发展学生的认识兴趣。学生亲自动手使用仪器,观察测量,取得资料数据,并亲自分析总结,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良好品德素质。实验前,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做实验好操作与记录的准备工作,这是调动学生实验主动性的前提。在实验中,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训练的指导,注意让学生严格遵守操作规则和程序,注意培养学生以思维为指导,手脑并用,有条不紊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实验后,让学生处理数据,分析结果及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思维的能动作用,学习处理数据的某些方法,了解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作风。
第三,在边教边实验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在程序设计上,教师可以用讲授的方法,逐步由浅入深地提出一个个思考问题或创造生疑的情景,由学生发现问题,在用实验得到一结果时,又出现一个问题,这样不断激励又不断得到满足,从而使思维活动深入发展。总之在边教边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很好地组织学生的活动,使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实验和师生谈话、讨论巧妙的有机结合。
四、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合理安排练习和习题
1、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后,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解释自然现象,使学生更加明确物理知识的有用性,从而进一步激发物理学习的兴趣,譬如:利用惯性去解释为何前进中的人脚遇障碍物后向前倾倒;利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去解释水桶绳为什么越短越易断;利用动量及动量定理解释为何跳高时要在运动员落地处垫海棉垫……
2、练习和习题要合理安排。练习题要有针对性,目的要明确,或辨析概念、澄清认识,或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或训练方法、提高能力。基础题宜覆盖全面、突出重点,题目内容要注意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现代科学技术,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变换课型,丰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及变化,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新颖的导入,会使学生兴趣陡增,不定时的课型变换,会使学生感受到新奇,张驰有度。同时,物理教学中多应用板画、挂图和模型、幻灯、投影仪、电子计算机等辅助物理教学,尤其注重微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如利用微机模拟实验,让学生感到更形象、科学,更加亲切,同时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总之,高中生学习物理兴趣浓厚与否与物理教学相关密切,作为物理教师,应该有意无意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激发,这样方可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容《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及教材分析》2001
2、沈龙明《实用课堂教学艺术》1999
关键词:因材施教思路渗透实验应用教学方法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可见兴趣极其重要。一个物理教师要搞好教学,提高教学成绩,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兴趣对于顺利取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精神生活和推动不断学习是一种强大的动力。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有了深厚的兴趣,他掌握该事物的可能性就有了成功的重要保证。然而学生刚进高中后,由于物理知识的跨度大、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数学知识准备不足、解题方法多样化等诸多原因,造成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受到挫伤。为了让学生兴趣进一步激发,笔者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因材施教,适度教学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既要了解一个班学生的共同特点,如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班级风气,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健康状况、个性特征等。教师在工作中做有心人,多接触学生,悉心观察并及时收集有关资料信息。
其次,在教学各环节,对不同水平学生区别对待。对智力出众的优生提出更高要求;对一般学生帮助他们确立志向,敢于胜利;对后进生更应热情关怀,给予更多关心和帮助。在教学中分层教学,控制教学上的过高要求和学生学习的难度,减轻过重学习负担。对程度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在课外自己钻研,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对程度较差的学生,降低要求,给予信心,从而战胜困难。
二、物理教学中讲清思路,渗透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捷径
1、教师教学过程中要讲清思路,力求简洁、顺畅。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教学中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要重在理解。在引入概念、得出规律、分析例题等方面要讲清思路、理清来龙去脉,务求使学生知道为何引入一个新概念,怎样在分析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知道解决物理问题,首先弄清物理情景,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学生知道推理过程,提高推理能力。
2、在教学中,注意渗透分析问题的方法。物理学在长期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科学方法,学生应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要让学生初步领会一些科学方法,重在“潜移默化”和渗透,不可把方法当作知识向学生灌输,譬如:“理想模型法、极限的思想、等效的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等,注意让学生逐步积累,不断体会这些方法。
三、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它可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概念和认识物理规律,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明确、具体的认识。同时,实验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实验具有真实、形象、生动的特点,容易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每当我宣布在实验室上课时,教室里一片欢呼雀跃,由此可见学生很喜欢实验。
第一,做好演示实验。演示实验要目的明确,现象明显直观、简单可靠。随手取材,“拼拼凑凑”,多做自制教具演示。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对物理实验的亲切感,从心理上消除对实验研究的神秘感。
第二、组织好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动手实验,不但可满足学生的操作欲望,还可以发展学生对探索知识和规律的兴趣,进而发展学生的认识兴趣。学生亲自动手使用仪器,观察测量,取得资料数据,并亲自分析总结,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良好品德素质。实验前,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做实验好操作与记录的准备工作,这是调动学生实验主动性的前提。在实验中,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训练的指导,注意让学生严格遵守操作规则和程序,注意培养学生以思维为指导,手脑并用,有条不紊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实验后,让学生处理数据,分析结果及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思维的能动作用,学习处理数据的某些方法,了解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作风。
第三,在边教边实验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在程序设计上,教师可以用讲授的方法,逐步由浅入深地提出一个个思考问题或创造生疑的情景,由学生发现问题,在用实验得到一结果时,又出现一个问题,这样不断激励又不断得到满足,从而使思维活动深入发展。总之在边教边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很好地组织学生的活动,使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实验和师生谈话、讨论巧妙的有机结合。
四、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合理安排练习和习题
1、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后,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解释自然现象,使学生更加明确物理知识的有用性,从而进一步激发物理学习的兴趣,譬如:利用惯性去解释为何前进中的人脚遇障碍物后向前倾倒;利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去解释水桶绳为什么越短越易断;利用动量及动量定理解释为何跳高时要在运动员落地处垫海棉垫……
2、练习和习题要合理安排。练习题要有针对性,目的要明确,或辨析概念、澄清认识,或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或训练方法、提高能力。基础题宜覆盖全面、突出重点,题目内容要注意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现代科学技术,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变换课型,丰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及变化,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新颖的导入,会使学生兴趣陡增,不定时的课型变换,会使学生感受到新奇,张驰有度。同时,物理教学中多应用板画、挂图和模型、幻灯、投影仪、电子计算机等辅助物理教学,尤其注重微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如利用微机模拟实验,让学生感到更形象、科学,更加亲切,同时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总之,高中生学习物理兴趣浓厚与否与物理教学相关密切,作为物理教师,应该有意无意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激发,这样方可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容《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及教材分析》2001
2、沈龙明《实用课堂教学艺术》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