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专案在提高新生儿听力初筛率中临床效果如何。方法 挑取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本院270例新生儿,以随机数字表法法分为对照组(n=135)、观察组(n=135),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护理专案,对新生儿听力初筛率对比。结果 观察组通过率(94.81%)高于对照组(90.37%),无差异,P>0.05。结论 通过护理专案改善新生儿听力初筛率,临床效果明显,筛查率高,降低了听力障碍对新生儿的发育与语言的影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意义。
关键词:新生儿;初筛率;护理专案;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我国0~6岁听力阻碍儿童,每年数量逐渐递增。听力障碍是新生儿中常见疾病,对新生儿的健康具有严重损害[1]。儿童语言发展是新生儿的关键时期,该时期的听觉障碍可造成而提供的大脑无法获得有效的刺激,从而造成无法完成言语学习,这对儿童的认知、语言、请安发育具有严重影响。近年来,我国新生儿双侧听力障碍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已成为听力语言障碍的首要因素[2]。听力筛查是主要通过全自动的便携式耳声发射仪对48h内出生的新生儿实行初步筛查[3]。通过检查能够及时发现新生儿是否存在听力障碍,从而有利于展开相关治疗,减少听力障碍,对新生儿发育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意义。在测试期间,往往会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对此,需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相关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现对护理专案在提高新生儿听力初筛率中的应用做以下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挑取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本院270例新生儿,以随机数字表法法分為对照组(n=135)、观察组(n=135),对照组男、女比例51:84,出生时间48h~18d,平均时间(10.48±2.48)d,观察组男、女比例78:57例,出生时间48h~19d,平均时间(11.19±2.08)d,两组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1)加强医护人员的筛查知识与在职教育。(2)对患者与家属展开全方面的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妇产科、门诊等各处悬挂听力筛查海报。入院时,签订新生儿筛查告知书、分娩后,护理人员需宣教新生儿筛查的重要性与时间,并发放新生儿健康宣教手册。(3)测试前,对新生儿实行沐浴,缓解其新生儿紧张感,能够促进其睡眠。同时,对仪器性能实行检查,查看探头是否存在堵塞情况,且注意耳塞大小。(4)测试期间需提供安静环境,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在于父母陪同下进行,叮嘱不可随意走动,防止出现噪音。(5)对新生儿检查过程,仪器可自动显示结果,如通过,可重复测试一次,以确认结果准确性,避免假阴性发生。若未通过,测试的新生儿于出院前再次筛查,仍未通过者,出生42 d内,重新进行听力复筛。
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护理专案,(1)成立专案小组,挑取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作为此次专案小组,主要包含:1名组成、1名副组长、2名持有听力筛查的护士、3名护理人员。分析且制定相关方法与步骤。(2)制定主题,形成专案:依据新生儿听力初筛率低现状,以及对相关原因实行分析,以提高新生儿初筛率为主题。(3)健康教育与知情告知是筛选流程重要步骤,也是顺利展开、保证筛查意义,能够切实有效实施与避免纠纷的发生。虽以签订知情同意书,但因对专业知识理解程度与接受能力低,易被遗忘。护理人员对筛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度可直接关系到对新生儿健康教育效果。此外,因新生儿出生后即可离开产科与儿科等,家属从而对筛查重视度不高,再次返科实行筛查概率低。(4)护理管理者重视程度是展开筛查工作的基础,作为执行者需对把握每个环节,且避免出现误诊、漏诊现象。
1.3观察指标
对2组新生儿听力筛查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用于表达计量资料,X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X2决定是否有差异,其中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通过率(94.81%)高于对照组(90.37%),无差异,P>0.05,见下表1:
3.讨论
正常出生的新生儿发生先天性听损伤发病率为0.1%~0.3%,发病低,但数量较多[5]。主要因新生儿缺乏声音刺激与有效言语环境,从而可导功能障碍、智力滞后,对此,需尽早确诊和干预。但听力筛查中假阳性临床逐渐升高,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6]。在新生儿出生后三天内即可进行,需在安静房间睡眠状态下实行,对初筛未通过新生儿后42d天进行复筛,仍不通过的新生儿于3个月左右进一步行听性脑干反应测试等,以明确诊断,但假阳率高,且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所以,临床上应在筛查期间实施护理措施,从而能够更好的诊断与干预[7]。
护理专案是护理管理就业中依据主题实行有系统的控制欲分析,从而达到特定的目标,护理专案是改善护理质量主要可科学手段[8]。本院成立新生儿听力筛率专案小组,从监管、规范、制定流程入手,对医护人员实行培训,并提高健康教育有效性,提高家属的认知,对相关仪器合理维护、保养,使新生儿听力初筛率提升。因此,需做到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综上所述,通过护理专案改善新生儿听力初筛率,临床效果明显,筛查率高,降低了听力障碍对新生儿的发育与语言的影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霜.新生儿听力筛查系统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8):1033-1036.
[2] 李蕊,曹和欢,陈华等.护理专案管理在降低新生儿红臀发生率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35):4635-4639.
[3] 梁小琼,欧敏丽,黄菲等.护理专案对降低新生儿无陪护病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8):76-77.
[4] 代金丽,何华云,杨丽莎等.护理专案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8):681-684.
[5] 林楠,唐向荣,周雪艳等.柳州市21479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5,23(1):75-77.
[6] 麦飞,刘清明,王山杉等.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管理和随访系统的升级及应用[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5,23(6):654-656.
[7] 张燕梅,张巍,黄丽辉等.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研究进展[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5,23(1):97-99.
[8] 陈春宁,乔秋阁,谭淑卓等.护理专案在提高新生儿听力初筛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83-85.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 合同编号:Z20190898
关键词:新生儿;初筛率;护理专案;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我国0~6岁听力阻碍儿童,每年数量逐渐递增。听力障碍是新生儿中常见疾病,对新生儿的健康具有严重损害[1]。儿童语言发展是新生儿的关键时期,该时期的听觉障碍可造成而提供的大脑无法获得有效的刺激,从而造成无法完成言语学习,这对儿童的认知、语言、请安发育具有严重影响。近年来,我国新生儿双侧听力障碍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已成为听力语言障碍的首要因素[2]。听力筛查是主要通过全自动的便携式耳声发射仪对48h内出生的新生儿实行初步筛查[3]。通过检查能够及时发现新生儿是否存在听力障碍,从而有利于展开相关治疗,减少听力障碍,对新生儿发育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意义。在测试期间,往往会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对此,需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相关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现对护理专案在提高新生儿听力初筛率中的应用做以下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挑取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本院270例新生儿,以随机数字表法法分為对照组(n=135)、观察组(n=135),对照组男、女比例51:84,出生时间48h~18d,平均时间(10.48±2.48)d,观察组男、女比例78:57例,出生时间48h~19d,平均时间(11.19±2.08)d,两组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1)加强医护人员的筛查知识与在职教育。(2)对患者与家属展开全方面的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妇产科、门诊等各处悬挂听力筛查海报。入院时,签订新生儿筛查告知书、分娩后,护理人员需宣教新生儿筛查的重要性与时间,并发放新生儿健康宣教手册。(3)测试前,对新生儿实行沐浴,缓解其新生儿紧张感,能够促进其睡眠。同时,对仪器性能实行检查,查看探头是否存在堵塞情况,且注意耳塞大小。(4)测试期间需提供安静环境,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在于父母陪同下进行,叮嘱不可随意走动,防止出现噪音。(5)对新生儿检查过程,仪器可自动显示结果,如通过,可重复测试一次,以确认结果准确性,避免假阴性发生。若未通过,测试的新生儿于出院前再次筛查,仍未通过者,出生42 d内,重新进行听力复筛。
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护理专案,(1)成立专案小组,挑取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作为此次专案小组,主要包含:1名组成、1名副组长、2名持有听力筛查的护士、3名护理人员。分析且制定相关方法与步骤。(2)制定主题,形成专案:依据新生儿听力初筛率低现状,以及对相关原因实行分析,以提高新生儿初筛率为主题。(3)健康教育与知情告知是筛选流程重要步骤,也是顺利展开、保证筛查意义,能够切实有效实施与避免纠纷的发生。虽以签订知情同意书,但因对专业知识理解程度与接受能力低,易被遗忘。护理人员对筛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度可直接关系到对新生儿健康教育效果。此外,因新生儿出生后即可离开产科与儿科等,家属从而对筛查重视度不高,再次返科实行筛查概率低。(4)护理管理者重视程度是展开筛查工作的基础,作为执行者需对把握每个环节,且避免出现误诊、漏诊现象。
1.3观察指标
对2组新生儿听力筛查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用于表达计量资料,X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X2决定是否有差异,其中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通过率(94.81%)高于对照组(90.37%),无差异,P>0.05,见下表1:
3.讨论
正常出生的新生儿发生先天性听损伤发病率为0.1%~0.3%,发病低,但数量较多[5]。主要因新生儿缺乏声音刺激与有效言语环境,从而可导功能障碍、智力滞后,对此,需尽早确诊和干预。但听力筛查中假阳性临床逐渐升高,新生儿听力筛查是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6]。在新生儿出生后三天内即可进行,需在安静房间睡眠状态下实行,对初筛未通过新生儿后42d天进行复筛,仍不通过的新生儿于3个月左右进一步行听性脑干反应测试等,以明确诊断,但假阳率高,且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所以,临床上应在筛查期间实施护理措施,从而能够更好的诊断与干预[7]。
护理专案是护理管理就业中依据主题实行有系统的控制欲分析,从而达到特定的目标,护理专案是改善护理质量主要可科学手段[8]。本院成立新生儿听力筛率专案小组,从监管、规范、制定流程入手,对医护人员实行培训,并提高健康教育有效性,提高家属的认知,对相关仪器合理维护、保养,使新生儿听力初筛率提升。因此,需做到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综上所述,通过护理专案改善新生儿听力初筛率,临床效果明显,筛查率高,降低了听力障碍对新生儿的发育与语言的影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霜.新生儿听力筛查系统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8):1033-1036.
[2] 李蕊,曹和欢,陈华等.护理专案管理在降低新生儿红臀发生率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35):4635-4639.
[3] 梁小琼,欧敏丽,黄菲等.护理专案对降低新生儿无陪护病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8):76-77.
[4] 代金丽,何华云,杨丽莎等.护理专案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8):681-684.
[5] 林楠,唐向荣,周雪艳等.柳州市21479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5,23(1):75-77.
[6] 麦飞,刘清明,王山杉等.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管理和随访系统的升级及应用[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5,23(6):654-656.
[7] 张燕梅,张巍,黄丽辉等.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研究进展[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5,23(1):97-99.
[8] 陈春宁,乔秋阁,谭淑卓等.护理专案在提高新生儿听力初筛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83-85.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 合同编号:Z20190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