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圈套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s352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宿命的诠释,是文学作品中古已有之的话题,妄图将巨石推上山顶,却又不得不一次次地面对下滑、重试的西绪弗斯,既展示了命运的无情和反抗的虚无,也展示了人类的永恒困境。两千多年之后,黑色幽默盛行,文学作品再次聚光于荒诞、无望的宿命。然而,被黑色幽默的又岂止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人,或者小说中的皮尔格里姆、克莱文杰这些人物,在此三十多年前,凯恩在《邮差总按两遍铃》中塑造的弗兰克和科拉,已经为他们的出场上演了一段精彩的前奏。
  导演伍迪·艾伦说过:“生命有两种,一种是可怕的,一种是悲惨的。”《邮差总按两遍铃》正是试图以轮番交替的形式,一会儿呈现可怕、一会儿呈现悲惨。早在古希腊神话中,“出走和重返”就成为了推动奥赛罗复仇故事的经典模式,《邮差总按两遍铃》里,主人公弗兰克和科拉命运的更迭,也正是通过四次出走、四次重返加以实现的,流浪的天性推动着“生下来就戴着耳环”的吉卜赛人弗兰克不断出行,命运的巧合又安排着他的不断回返。
  自从一辆运送干草的卡车在命运的驱使下将漂泊不定的弗兰克扔在了双栎酒店,弗兰克的一生便已注定,之后他和酒店女主人有染,在合谋刺杀店主尼克失败后,两人分道扬镳,然而,命运的巨手将弗兰克重新拎了回来,他在集市遇到了不明真相的尼克,尼克又将他请回了双栎酒店,并邀请弗兰克参加夫妻二人的旅行。宿命的刻意安排将弗兰克、科拉渐趋消弭的谋杀念头又重新点燃了起来,这次,弗兰克设计的巧妙车祸终于将尼克送上黄泉,律师卡茨的辩护也让两人骗过法庭、无罪释放,并得到了一份高额意外险,可怕的生命因为有了魔鬼的默许而遂愿。然后,仅仅是暂时的舒缓,悲惨就代替了可怕,弗兰克在和科拉婚后的潜水旅行中,“觉得自己生命中的全部邪恶、卑鄙、怠惰和无关紧要的东西全都被挤压出去,冲洗掉了”,他准备和科拉“过一种新生活”,但命运紧接着就为他安排了另一场真正的车祸,科拉不治身亡,弗兰克背负不可辩白的谋杀罪名面临死刑。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中现实和善恶之间的错乱,在凯恩的《邮差总按两遍铃》中又一次上演,命运的魔鬼黑白颠倒、固执己见,一个生命受其掌控,任何反其道而行之的努力,都被证明为徒劳和虚无。
  命运从不张扬告知或事先透露它的安排,被掌控命运的书中人物,只能遵从于自我的推断和选择,而不知行为的方向真正应该指向哪里。但事实上,随着故事的推进,一些第一次出现时令人茫然无知,第二次再度出现就会如雷般击中读者的意象,总是能让人信服于所谓的命中注定。在弗兰克和科拉第一次谋杀尼克时,一只猫因为踩在保险丝盒上送命,就是这只猫引起了案发现场警察的注意,让他们制造的谋杀险些露出马脚,故事下半部分,科拉又从墨西哥女孩那儿抱回了一只猫安放在家里,一句无意的“猫总叫你(弗兰克)十分倒霉”,如同一句命运的暗示,为接下来的车祸埋下了伏笔。同样,比如在第一次谋杀中被击中头部侥幸存活的尼克,在第二次的谋杀中仍然是因为被重物撞击头部而丧生;比如在第一次谋杀中捞到的一万元意外险保险金,在科拉丧生的车祸中却成为了证明弗兰克杀妻的最有利证据;又比如让弗兰克洗尽罪恶、决意重新做人的潜水,在再次出现的时候,却成为了科拉怀孕反应的制造者,直接推动了车祸的发生。
  如果用二十世纪末的文学概念来说,《邮差总按两遍铃》可以被称为是一部“非虚构小说”,小说内容几乎全部都从当时沸沸扬扬的新闻“露西案件”中剥离出来,虚构的只是故事细节和人物名姓。望文生义者大概会有些失望,这本命名为“邮差总按两遍铃”的小说,却从头至尾都不曾提到“邮差”,也不曾提到“两遍铃”,若追溯起来,倒是小说的原始素材“露西案件”中提到了露西和邮差将“两遍铃”作为投递秘密保单的暗号。凯恩从真实事件中撷取细节,归纳并冠之为虚构小说的题目,就如同是给隐形人点上了几滴现形的药水,原本不明的行踪,立马现形于光天化日之下。而对于这本小说来说,虚构和真实的界限,也因此而变得模糊不清,既然题目来源于真实,故事情节几乎也都来源于真实,那小说中传达的无力改变命运的伤痛,又怎么能说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而不是同样来源于真实?凯恩“淡化”虚构的决心并不仅限于一个题目,故事结尾处,理性的读者被小说作者拉到了故事里面,虚构的主人公请求读者为他们的不幸遭遇祈祷,早已深受感染的读者,虽然已经读到了“并没有缓期执行”的大结局,知道了无情的命运正是作者要讲述的主题,但仍然会下意识地巴望奇迹会在蜕变后的弗兰克身上出现,因为代表真实、理性的读者深信,虚构的已经褪去虚构,弗兰克如同一个我们知道底细的身边人而令我们感慨和动容。
  作为“二十世纪百部优秀英文小说”之一的《邮差总按两遍铃》,之所以在文学史上占有显赫位置,自是因为其在很大程度上为某个流派、某种类型文学的诞生铺平了道路,但八万字的小说中无处不弥散着的命运的诡秘、自我救赎的艰难,也理应成为我们铭记一部著作、思考一部著作的内生动力。
其他文献
在我生活多年的环境里,普遍看来,政治只意味着两种情形,庸俗或危险。这种情形在我尚未出生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建国初年,可能还不太一样。但当“文革”开始,它一方面可能是空前高涨的理想主义,但似乎也很容易沦为教条或一种现实中的利益资本。这种情形普遍存在。我在这样的主流环境中成长,接受基础教育;另一方面,当时的社会在规定了的思想框框之外,哪怕是仅在边缘的自由念头或讨论,都有可能陷阱重重,或举步维艰,稍有
期刊
刚刚过去的这五年,忙忙碌碌的我,出版了大大小小十五本书。表面上“战绩辉煌”,可实际上,有的是文章结集,有的是旧作修订,有的是游记随笔,真正的专著只有《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香港三联书店2008)和《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即便这两种著作,也是多年经营的结果,大半章节成于此前。并非偷懒,也不是才华枯竭,而是精力过于分散,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问之所以做到如此“汗漫无
期刊
不知怎么,我老把梵高和巴赫混搅一处,对我来说,这真的不是自己白日梦魇,尽管他俩之间实在没有什么牵扯,可是,自从当年我在师院一时“错觉”,以后感受巴赫和梵高的艺术,总是避免不了那层错综交叠的纠缠。  那年初春,偶尔和朋友去纽约现代艺术馆闲逛,没想正好赶上梵高的邮递员约瑟夫·罗林(Joseph Roulin)肖像画系列展览。我向来最怕特意去看某个展览,这种先入为主的期待,结果往往留下莫名的失望。相反,
期刊
《拾叶小札》是姜德明先生近作和以前散作的合集。照例是书话集。照例地谈书怀友,谈书是为了怀友,怀友也在谈书。  书与人,人与书,永远是不可分的。所谓书外的故事说不尽,说不尽的是书里书外,说不尽的是人世沧桑。五十篇长短文(外加一篇《小序》),让人夜读不忍眠,非得一口气读毕再回头重温,这就是姜德明先生书话文章的魅力。  我看过几本姜先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品,但读近作还是第一次。为此专门在网上查了先生的
期刊
常乃悳,字燕生,山西榆次县人。他是现代史上的一位风云人物。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他便被推举为北京学联的教育组主任,与周长宪、黄日葵、孟寿椿等人共同主编北京学联主办的《国民杂志》。毕业后曾于燕京大学任教,加入鲁迅创办的“莽原社”,是《莽原》周刊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一九二五年三月加入青年党后,任中央常委、宣传部长,又先后主持《醒狮》、《国论月刊》、《新中国日报》、《青年生活》周刊,或任主笔,或任发行人。
期刊
第一次见到托宾,是二○一○年夏天,《布鲁克林》(Brooklyn)的中译本刚刚上市,这是他第二本被翻译成中文的小说。实际的他比想象中显得较为清癯,著名的英国文学编辑Robert McCrum形容他“有一颗凯尔特石像般的脑袋,身形和身手却似矮小的精灵”,贴切得令人莞尔。想起几周前的某个下午,第四次到访中国的托宾,在从广州去深圳赶赴演讲的途中,由于堵车,眼看活动时间临近,拖着行李的他疾步飞奔,没有明言
期刊
J.D.塞林格于二○一○年初以九十一岁高龄离世后,似乎就会像他下半辈子当隐士那样永远与世隔绝、默默无闻,除了他那本代表作《麦田里的守望者》还继续有人在阅读外,似乎谁也不再会对他后半生的隐秘状态感兴趣,保留在人们印象中的将永远是一个淡泊、超逸、不求闻达、不爱显摆的作家。他曾被视为“文学界的嘉宝”,就如瑞典裔电影明星格丽泰·嘉宝…样,有了名又不想出名,突然遁身退隐,充满神秘色彩。在中国读者看来,他似乎
期刊
认识张炜好多年了,除了几次电话里零打碎敲的采访,几乎还没有坐下来听他谈谈自己的创作。他的作品我读过许多,有的还读过多次,比如《外省书》、《刺猬歌》、《芳心似火》……最近常搁在手边的是安徽文艺出版社为他做的一套中短篇小说年编,书做得很漂亮,《狐狸和酒》、《秋雨洗葡萄》那些书名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寒风日夜在老椿树的枝条上怪叫。他躺在屋里,特别是深夜,真为它难受……他真想为它盖一座茅屋。不过哪有给一棵
期刊
亨利·米勒记录巴黎生活的自传小说《北回归线》在上世纪曾有过两次井喷式的销售热潮。一次是在美被禁后,由埃兹拉·庞德牵线于一九三四年出了法国版,当年的美国游客在巴黎莺歌燕舞、放浪形骸一番之后,总不忘买上一本作为法国行的纪念品;另一次是一九六○年代美国司法机构修改艺术品(包括文学)关于“淫秽”的定义后准许《北回归线》在美出版,据说第一版很快就被热情的读者抢购一空了。  读一读美国司法机构先后关于“淫秽”
期刊
《弑母新法:作家与家庭》(New Ways to Kill Your Mother: Writers and Their Families)是科尔姆·托宾二○一二年出版的一部新作,书名惊人,实际上是一部分析作家与家庭关系的文学评论集。该书中文版将于今年出版。本刊选取书中一篇讲述美国黑人经典作家詹姆斯·鲍德温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文章,让读者先睹为快。—编者  当这两人着手给世界留下他们的印记时,对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