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谭俊雄是中国矿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在学校里,他是一位积极的环保推动者,所在的环保社团在学校里推广素食运动,旨在通过改变人们吃过多肉类的饮食习惯,减少畜牧业的碳排放,从而达到抑制温室效应的结果。
去年,他被选中作为拜耳青年环境特使参加了由拜耳和联合国全球规划署在德国组织的交流活动。在交流会上,来自全世界的50多名特使都带来了自己的环保项目,谭俊雄在展示自己的素食项目的同时,也了解到其他国家的大学生们的工作,对比之下,感慨良多。
“中国大学生的环保项目,像我带去的素食主义,主要是在学校里做宣传工作,而国外同学的项目,有很多实践的、可操作性的东西。比如新加坡的一位高中生带来自主创造的太阳能堆肥器,利用太阳能来堆肥,同时产生的热量可以用来发电,已经拿到了专利;另外一位新加坡的大一学生研发了一种有机土,放在学校的阳台上,大家就可以食用自己种的青菜,既环保又健康。”
谭俊雄说,这些实用的环保项目深深地“刺激”了他,回到学校以后,他立刻着手在社团中推动实践性的科研项目,向学校申请成立由环保系教授组成的顾问团,进行了八项实验,包括从垃圾里面提取油、矿区修复、提纯煤以减少煤中的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影响等等,社团所有成员都有自己的科研项目。
“这样,下次我们环保特使到德国去的时候,就可以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决不会比他们差。”他说。
谭俊雄同时还有首都环保卫士等多项头衔,与政府主导的环保活动相比,拜耳青年环境特使带给他的不仅是一项荣誉,更是一个与全世界的同道者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在生态营中,来自各个专业的学生从不同的领域探讨环保问题,包括政策,法律,社会伦理甚至哲学等方面。比起学校的社团活动,生态营提供了一个让同学们超出自己的专业范围,全面思考环保课题的机会。
作为拜耳青少年环境教育项目的一部分,在过去的九年中,已经有158名青年环境特使参与拜耳生态营的活动。每年,拜耳从四个城市的高校学子中遴选出20名环保先锋,参与青年环境特使项目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参观各地的环境项目,邀请环境专家举行讲座并进行小组讨论,选出其中的佼佼者参与在德国的交流活动。拜耳中国企业公关传媒部拜耳青年环境特使项目负责人徐慧玲介绍,今年,这个项目还将推出创新奖学金,为大学生的环保项目提供资助。
在活动范围方面,北京和上海是固定的两个城市,另外的两个城市则每年变化,拜耳希望能有更多中西部城市的同学参与进来。今年他们去了昆明,反响非常踊跃,同时,也希望有更多非环境专业的同学们成为青年环境特使,只要有兴趣,都可以报名参加。
而青年环境特使项目带给这些年轻人的,除了有关环境的知识和体验,还有对于职业规划的思考。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的文玲玲是2005年的环境特使,在生态营的活动中,她第一次发现原来为环保而工作,不仅仅是像学长们那样进入研究所搞研究一条路,还有很多法律、管理和公关方面的事情可以做。通过与带队的拜耳公关部同事的交流,她回学校后就选修了公共关系的相关课程,毕业后一直以志愿者的身份做与环保相关的项目,用专业的公关手段为他们规划宣传推广和项目管理方面的工作。她说,她将在环保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正如谭俊雄所说,拜耳青年生态营的活动总结起来可以称为“一个平台,一段学习,一种进步”,大家收获的不仅仅是新鲜的知识,更多的是交流的乐趣、眼界的开阔和认识的提升。至今,拜耳青年环境特使项目在中国已有十年历史,希望在下一个十年能有更多的同学加入,合力唤醒社会对环保的关注。
去年,他被选中作为拜耳青年环境特使参加了由拜耳和联合国全球规划署在德国组织的交流活动。在交流会上,来自全世界的50多名特使都带来了自己的环保项目,谭俊雄在展示自己的素食项目的同时,也了解到其他国家的大学生们的工作,对比之下,感慨良多。
“中国大学生的环保项目,像我带去的素食主义,主要是在学校里做宣传工作,而国外同学的项目,有很多实践的、可操作性的东西。比如新加坡的一位高中生带来自主创造的太阳能堆肥器,利用太阳能来堆肥,同时产生的热量可以用来发电,已经拿到了专利;另外一位新加坡的大一学生研发了一种有机土,放在学校的阳台上,大家就可以食用自己种的青菜,既环保又健康。”
谭俊雄说,这些实用的环保项目深深地“刺激”了他,回到学校以后,他立刻着手在社团中推动实践性的科研项目,向学校申请成立由环保系教授组成的顾问团,进行了八项实验,包括从垃圾里面提取油、矿区修复、提纯煤以减少煤中的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影响等等,社团所有成员都有自己的科研项目。
“这样,下次我们环保特使到德国去的时候,就可以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决不会比他们差。”他说。
谭俊雄同时还有首都环保卫士等多项头衔,与政府主导的环保活动相比,拜耳青年环境特使带给他的不仅是一项荣誉,更是一个与全世界的同道者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在生态营中,来自各个专业的学生从不同的领域探讨环保问题,包括政策,法律,社会伦理甚至哲学等方面。比起学校的社团活动,生态营提供了一个让同学们超出自己的专业范围,全面思考环保课题的机会。
作为拜耳青少年环境教育项目的一部分,在过去的九年中,已经有158名青年环境特使参与拜耳生态营的活动。每年,拜耳从四个城市的高校学子中遴选出20名环保先锋,参与青年环境特使项目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参观各地的环境项目,邀请环境专家举行讲座并进行小组讨论,选出其中的佼佼者参与在德国的交流活动。拜耳中国企业公关传媒部拜耳青年环境特使项目负责人徐慧玲介绍,今年,这个项目还将推出创新奖学金,为大学生的环保项目提供资助。
在活动范围方面,北京和上海是固定的两个城市,另外的两个城市则每年变化,拜耳希望能有更多中西部城市的同学参与进来。今年他们去了昆明,反响非常踊跃,同时,也希望有更多非环境专业的同学们成为青年环境特使,只要有兴趣,都可以报名参加。
而青年环境特使项目带给这些年轻人的,除了有关环境的知识和体验,还有对于职业规划的思考。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的文玲玲是2005年的环境特使,在生态营的活动中,她第一次发现原来为环保而工作,不仅仅是像学长们那样进入研究所搞研究一条路,还有很多法律、管理和公关方面的事情可以做。通过与带队的拜耳公关部同事的交流,她回学校后就选修了公共关系的相关课程,毕业后一直以志愿者的身份做与环保相关的项目,用专业的公关手段为他们规划宣传推广和项目管理方面的工作。她说,她将在环保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正如谭俊雄所说,拜耳青年生态营的活动总结起来可以称为“一个平台,一段学习,一种进步”,大家收获的不仅仅是新鲜的知识,更多的是交流的乐趣、眼界的开阔和认识的提升。至今,拜耳青年环境特使项目在中国已有十年历史,希望在下一个十年能有更多的同学加入,合力唤醒社会对环保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