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新形势下东明县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分析东明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期加强东明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 农田水利;农业发展;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2-0216-01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目前东明县的农业基础还很薄弱,许多地方还是靠天吃饭,这诸多因素的存在,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是确保当地农民粮食安全生产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
1 东明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东明县属鲁西南地区的一部分,全年平均降雨量达1000多mm,但降雨量过于集中,造成春旱夏涝,很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近年来农田水利建设的规模和建设效果来讲,新建项目没有一项,毁损却十分严重,使得设施总量不增反减,再者灌区内水质污染和水土流失加速水利设施完全丧失输水功能。
1.1 经济利益中下的水利设施完全失去经济的扶植,农民对水利不再用“公益”去认识 。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冲激下,要想有更完善、更配套的水利建设可以说是不可能的。每一处建设都关系经济,没有钱寸步难行。多年来新建设的调水、分水、提水、排泄设施在疏于管理的同时,也遭受着人为破坏。支渠工程年年建年年修,功能却一年不如一年,渠道淤积堵塞,堤毁渠亡。人们对工程建设仅有一点信心更是到了绝忘的极限。
1.2 管理不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 。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水利设施呈现分割状态,无法发挥水利工程整体配合优势。靠整体发挥效益的水利设施,在独立系统下就失去原有的功能和自身的发展,其结果是水库失修,河渠干涸,工程毁坏。
1.3 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抑制水利建设的进程。
在水利灌溉区域,受益户对水利建设不再有義务建设和自觉交纳水费的观念,农村的义务工已成为历史。村级基层干部有力无法使,干涸的村级财政无法保证水利建设中的正常开支,招投标的工程建设更是一纸空文。收取的水费除去管理费、手续费,所乘费用根本不能维持正常的水利维修与管理,更不用说的水利设施配套建设。
1.4 投资不足导致设备利用效率低下。由于长期投资不足,东明县灌区基础设施与“适时适量”的供水要求、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和农业节水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已经成为东明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制约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的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生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和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存在许多困难。加之东明县农民人均耕地少,农业分散经营,技术落后,农业成本高,收益低,从而加重了农民负担。
2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探讨
2.1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 。
农田水利建设对于我国农业以及水利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引起地方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政府应该不断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改革和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方法。政府可以适当对农田水利相关部门进行整合和优化资源,对农业进行总体的设计和开发,整理土地并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对粮食基地建设所需的资金进行积极的投入,并做好后期的维护工作,将资金的巨大规模效应充分发挥出来,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发展的基础,促进农田水利工程效率的提高,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从而改善农田水利的灌溉环境,促进农田水利的建设。
2.2 结合灌溉区的特点,进行统筹规划 。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的差异,每个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在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该区域的自然优势和人为优势,充分结合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并且在对方案进行执行的过程中还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同时在对农田水利项目进行规划时,不仅需要保证该规划能够符合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整体规划,而且还需要适应开发利用资源的计划。在合理配制资源的基础之上,努力协调农田水利建设和开发农业产业化的关系,以便确保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 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全面治理,突出重点 。
农田水利建设必须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心,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进行治理的时候必须适应并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和特点。第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必须首先搞好对水源工程的抗旱工作,特别是对于库塘井窖以及农村的人畜饮水工程。第二,加强对农田水利的节流工作,实现农业节水的目的。第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高度重视对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优化工作,将调整农业结构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充分配合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之上,促进农业水利建设的发展。另外,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绝不能破坏和牺牲环境,所以进行水土保持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
2.4发展民营水利,对弄农田水利建设进行资金投入 。
农田水利建设一项施工周期长且复杂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投入。近年来,国债和对农业项目的综合开发和运作,给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极大的促进了农田水利的建设和发展。然而,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发展,目前的国有资金已经不再能满足农田水利的资金需求,缺乏资金已经成为农田水利建设最为普遍和难以解决的头号难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目前的资金投入机制进行调整和改革,通过对社会资金进行吸收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已经成为目前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主要资金来源。在农田水利进行建设时,还应集思广益,利用新机制的优越性来取得较高的资金投入,将开发建设农田水利的权力放出去,将项目承包的经营权搞活,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合作、招商引资以及部门扶持和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对建设资金进行筹集,以便实现资金的有效融通和流转,解决农田水利发展的头号难题,加快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步伐。
3 结束语
在今后的农田基本建设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这一大局,以改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为核心,以保障农民、农村供水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为目标,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促进农村和乡镇建设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甜甜.农田水利设施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与可持续性发展措施[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08)
[2] 邓彦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9).
作者简介:常海(1989-1-24)性别:男 民族:汉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 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现从事农田水利工作。
关键词: 农田水利;农业发展;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2-0216-01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目前东明县的农业基础还很薄弱,许多地方还是靠天吃饭,这诸多因素的存在,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是确保当地农民粮食安全生产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
1 东明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东明县属鲁西南地区的一部分,全年平均降雨量达1000多mm,但降雨量过于集中,造成春旱夏涝,很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近年来农田水利建设的规模和建设效果来讲,新建项目没有一项,毁损却十分严重,使得设施总量不增反减,再者灌区内水质污染和水土流失加速水利设施完全丧失输水功能。
1.1 经济利益中下的水利设施完全失去经济的扶植,农民对水利不再用“公益”去认识 。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冲激下,要想有更完善、更配套的水利建设可以说是不可能的。每一处建设都关系经济,没有钱寸步难行。多年来新建设的调水、分水、提水、排泄设施在疏于管理的同时,也遭受着人为破坏。支渠工程年年建年年修,功能却一年不如一年,渠道淤积堵塞,堤毁渠亡。人们对工程建设仅有一点信心更是到了绝忘的极限。
1.2 管理不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 。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水利设施呈现分割状态,无法发挥水利工程整体配合优势。靠整体发挥效益的水利设施,在独立系统下就失去原有的功能和自身的发展,其结果是水库失修,河渠干涸,工程毁坏。
1.3 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抑制水利建设的进程。
在水利灌溉区域,受益户对水利建设不再有義务建设和自觉交纳水费的观念,农村的义务工已成为历史。村级基层干部有力无法使,干涸的村级财政无法保证水利建设中的正常开支,招投标的工程建设更是一纸空文。收取的水费除去管理费、手续费,所乘费用根本不能维持正常的水利维修与管理,更不用说的水利设施配套建设。
1.4 投资不足导致设备利用效率低下。由于长期投资不足,东明县灌区基础设施与“适时适量”的供水要求、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和农业节水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已经成为东明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制约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的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生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和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存在许多困难。加之东明县农民人均耕地少,农业分散经营,技术落后,农业成本高,收益低,从而加重了农民负担。
2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探讨
2.1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 。
农田水利建设对于我国农业以及水利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引起地方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政府应该不断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改革和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方法。政府可以适当对农田水利相关部门进行整合和优化资源,对农业进行总体的设计和开发,整理土地并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对粮食基地建设所需的资金进行积极的投入,并做好后期的维护工作,将资金的巨大规模效应充分发挥出来,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发展的基础,促进农田水利工程效率的提高,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从而改善农田水利的灌溉环境,促进农田水利的建设。
2.2 结合灌溉区的特点,进行统筹规划 。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的差异,每个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在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该区域的自然优势和人为优势,充分结合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并且在对方案进行执行的过程中还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同时在对农田水利项目进行规划时,不仅需要保证该规划能够符合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整体规划,而且还需要适应开发利用资源的计划。在合理配制资源的基础之上,努力协调农田水利建设和开发农业产业化的关系,以便确保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 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全面治理,突出重点 。
农田水利建设必须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心,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进行治理的时候必须适应并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和特点。第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必须首先搞好对水源工程的抗旱工作,特别是对于库塘井窖以及农村的人畜饮水工程。第二,加强对农田水利的节流工作,实现农业节水的目的。第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高度重视对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优化工作,将调整农业结构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充分配合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之上,促进农业水利建设的发展。另外,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绝不能破坏和牺牲环境,所以进行水土保持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
2.4发展民营水利,对弄农田水利建设进行资金投入 。
农田水利建设一项施工周期长且复杂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投入。近年来,国债和对农业项目的综合开发和运作,给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极大的促进了农田水利的建设和发展。然而,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发展,目前的国有资金已经不再能满足农田水利的资金需求,缺乏资金已经成为农田水利建设最为普遍和难以解决的头号难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目前的资金投入机制进行调整和改革,通过对社会资金进行吸收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已经成为目前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主要资金来源。在农田水利进行建设时,还应集思广益,利用新机制的优越性来取得较高的资金投入,将开发建设农田水利的权力放出去,将项目承包的经营权搞活,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合作、招商引资以及部门扶持和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对建设资金进行筹集,以便实现资金的有效融通和流转,解决农田水利发展的头号难题,加快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步伐。
3 结束语
在今后的农田基本建设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这一大局,以改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为核心,以保障农民、农村供水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为目标,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促进农村和乡镇建设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甜甜.农田水利设施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与可持续性发展措施[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08)
[2] 邓彦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9).
作者简介:常海(1989-1-24)性别:男 民族:汉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 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现从事农田水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