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去阿克苏

来源 :鹿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j4037400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这是我妈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从我们的华北平原一下子穿越大半个中国去了新疆阿克苏。我都没有去过那么远的地方。和我妈一起去的,还有一百多个同乡,包括我的堂哥和嫂子。他们不是移民,也不是去旅游,他们是集体去阿克苏打工。
  我们的一个同乡在阿克苏开了红枣加工厂,需要人手。可能是怕当地人语言不通,所以就跑回老家张罗人。现在这个时候,地里的农活儿基本都忙过去了,农村里的剩余劳动力遍地都是。一天一百五,管吃管住,待遇比起我们这边要好一些,所以一下子就召集了那么多人。
  我妈出发那天,我给她打电话。他们还在火车站候车,她让我不要担心她,地方是远,但都是自己这边儿的人,还兴高采烈地说看到了我舅妈,也要去阿克苏打工。
  2
  他们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终于抵达了阿克苏。这三天中,我基本每天都要打个电话给我妈。包括后来她已经在那里安顿下来,我也是每天都要打电话过去。她第一次离家这么远,心里肯定会想家。尤其我们北方人,安土重迁,出趟远门,对我们来说是件大事。再说我妈她们这个年纪的女人,在家里,她就是那个家,好像她无所不能,什么都可以给你安排得井井有条;但是一旦离开了自己的土地,我相信她肯定无法承受那种脚不着地的漂泊感。
  记得我刚上高中那会儿,在学校呆了只一个星期,晚上就偷偷地在被窝里掉眼泪。所以我得给我妈打电话,哪怕她一直说她在那边很好。他们这代人永远都是报喜不报忧的。她说她们住的是楼房,她在三楼,还有地暖。和我嫂子一个宿舍,上下铺。在一连串的通话中,我又得知,他们的厂子和我们钢管厂一样,也得倒班。只是我们是十二个小时倒一次班,他们六个小时就得倒一次班。她和我嫂子不是一个班,总是她去上班,我嫂子就回来睡觉;然后我嫂子上班,她回来睡觉。每天晚饭要等到九点才能吃上。她还兴奋地和我说,阿克苏靠西,和我们这边有两个小时的时差,九点也就刚刚黑;不过,温度倒和我们这边相差无几。
  3
  每一次通话,我妈都不会说太长时间,还一个劲儿催促我,没事儿就挂了吧。后来她又和我说,人家规定了,上班时间不让接电话,快挂了吧。
  我想她是怕电话费太贵。她去阿克苏之前,我还和她说,要是到那边手机没有信号了,就换一张当地的卡,还便宜点儿。她就问我,现在用着的卡到那边得多少钱一分钟。我说差不多是你给我打六毛,我给你打你接四毛,长途加漫游,有点儿贵。说完我就后悔了。从坐上去往阿克苏的火车开始,她几乎从没有主动给我打过电话。
  后来,我接到她的电话是她说,她不能在阿克苏干下去了,说厂子里不要五十岁以上的人了。五十岁以上的,都得送回来。我能听到她的声音在发抖。她应该很气愤,也很无助。她应该是找不到人去倾诉了,所以才不得不给我打电话来。我妈从没有到工厂里打过工。她一直在家里侍奉着那几百棵枣树。农闲时,也只是偶尔和同乡去附近的市场上找个零活儿挣点钱。她肯定无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何况,她又身处在和我们的家有着两个小时时差的大西北阿克苏。这完全超出了她的经验和她所能掌控的范围。她肯定是很无助的吧。幸亏,遭逢变故的不只她自己,还有另外七个人陪着她。?
  我很开心地说,太好了,咱赶紧回来吧。这个时候,我必须得让她有找到靠山的感觉。他们那里不需要咱,咱还有家可回。
  4
  其实,我妈一开始说要去新疆的时候,我就不同意,心里难受,太远了。可是我又无法改变她的想法。她跟我说,萱萱(萱萱是我姐家的孩子,当时因为躲计划生育,一直在我家住着,已经八年了。今年夏天刚刚回去)现在也不在这里了,马上又冬天了,也没什么事儿了,总不能一直在家里玩儿吧。
  她爱打麻将。我小的时候,一到冬天,每次放学回家,他们基本上都在打麻将。我那个时候特别恨他们。甚至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能化解掉这个阴影。我也早早就学会了打牌,可我从不上桌。记得有次和一位作家朋友吃饭,我还提到这个事情。其实,我心里早就不恨了。现在,我心里更多的是想让他们过的舒服一点体面一点。
  可是,我并没有做好。我还不能保护他们,甚至还不能让他们放心。?
  我也知道我妈是想出去挣点儿钱,让我压力小一点儿。所以她谁的话也不听,坚决要去新疆。甚至,跟我说也只是知会我一声,让我知道,并没有要听听我的看法的意思。因为她早已经把身份证给了组织者,并且火车票都已经买好了。她是铁了心要去新疆打工。她甚至都不知道她要去的地方是阿克苏。还是那天我回家后,问来了组织者的电话,询问过才知道的。
  农村大概就是这样吧,有个地方可以让你有钱赚,有饭吃,有地方住,就什么都无所谓了,哪怕天涯海角,他们也会奉陪到底。他们可能不会去想万一被骗了怎么办,就算是不被骗,万一在那边发生什么工伤之类的事情,有没有保险,有没有劳动合同,这些他们都不会去想。他们觉得地里的活儿够累了,他们都能摆平,那点活儿还能难住自己?他们都觉得自己可以扛起一座山,有的是力气。
  5
  我不知道我妈当时听到她自己要回来的消息时,是怎样的心情。她给我打电话的时候肯定已经整理过自己的情绪了。我问她什么时候走啊,她说晚上十一点的火车。我说好,到了沧州我去接你啊。她说行。就这样撂了电话。
  到了下午,我妈又打来电话,说她不回来了。她要上我舅妈他们那个厂子。然后她又和我说,她给一个娘家亲戚打了电话托人家给说的,说舅妈他们那边不限制年龄。还说大老远的来都来了,总不能就这么回去了。我说还是回来吧,别折腾了。她说没事儿,和舅妈他们在一起更好,都是她小时候的伙伴。
  但我还是放心不下。我自己也在工厂里,我知道进一个工厂并不那么容易。我妈也说,那边和这边一样也是六个小时一倒班,只是工资少点,一天一百二。她说的时候有些失落,不过好像又在给自己打气一样地说了一句,这也比回去强。
  6
  那两天我心情本来也不好。好多事情都搅在一起,让我也有点儿喘不过气来。到了晚上,我爸给我打电话,说我妈又要回来。我说她下午刚给我打电话说要去舅妈他们那个厂子。我爸说,她不去了,今晚就坐火车回来。撂了我爸电话,我赶紧给我妈拨了过去。?   我说:“妈,你快点回来吧”。她说:“嗯,回去,不在这了,心里太乱得慌”。我说:“你早就该回来,收拾收拾东西吧,别落下什么,看看充电器,先把手机充上电”。她说:“手机正充着电呢,临走再装包里,别的东西都已经装好了,你放心”。我又问她几点的车,还有吃的吗?她说,十一点的车,一会儿有人开车送她们去火车站;吃的还有,让我放心。最后我嘱咐我妈等到沧州提前给我打电话,我去接她。她却匆匆挂了电话。?
  终于要回来了。我想她内心肯定是经过很激烈的斗争,才终于下定决心回来。
  7
  那天晚上十二点,我给她打电话,她说已经坐上车了。我听到了她周围嘈杂的声音,以及新疆人独有的口音,我才确信她真的在新疆。
  还是要每天给我妈致电。去的时候三天三夜,回来应该也差不多。这一路不容易熬。而且和我妈一起被送回来的,都是她不认识的。我们村只有她自己。我想她会更加孤独不安。
  我只是没想到,第二天我就联系不上她了。晚上,我给她打电话,她没接。我想她肯定没有听到手机响,或者是睡着了。那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她还在火车上。中午的时候,我给她打电话,她说快到吐鲁番了。我问她吃饭了吗,她说还没吃,说火车上没有热水,等到了吐鲁番再吃,她还有方便面,让我不用担心。
  这期间,我爸也给我打电话让我和我妈联系。我说我早打过了,打不通。她在火车上应该是信号不好。肯定是。不然,她怎么可能不接我电话?
  我心里急得不行。我爸却说了,肯定是她手机没电了。我说不可能,她回来之前还充电呢。然后我爸就不说话,就挂了电话。他一直是这样。打电话说着说着就挂了,谁也拿他没有办法。
  8
  紧接着,就是和我妈三十六个小时的失联。我也着急,可我总觉得我妈没事儿。我妈肯定不会有事。她是我的家,她怎么可能会有事??
  直到第三天中午,我神奇地接到了我妈的电话。我妈在电话那边大声地和我说她到家了。我说什么?她又大声地说了一遍,说她到家了,是我爸接的她。我说你什么时候到的家?她很轻松地说这不刚到嘛。我又问她手机怎么打不通呢。她依然很轻松地回答我:手机没电了。
  我没有想到,竟然还真是这样,还是我爸了解我妈。
  之后,我妈就开始说她这一路上的事。她说回来之前手机充了电,但是没充满。心想到火车上再充吧。没成想她们坐的火车上连热水都没有,就更甭提电源了。就这样,她的手机就变成了一块儿砖头。她本想在吐鲁番站买个充电宝,可是他们要价一百二。我妈没舍得买。说什么破玩意儿啊,那么贵。她就一直把手机揣在兜里也不看了。说不就一两天时间嘛。然后她又兴奋地说回来的路上,组织者管饭了,也没饿着,让我放心。我问她,你怎么没给我打电话,让我去接你啊。她说回来不是从沧州回来的,是走的衡水那边,然后就到了泊头,就到了廊泊路,根本就没去沧州。原来是这样。所以她到了廊泊路上就直接找了个熟人借手机给我爸打了电话,让我爸去接她。接着她又说,家里已经被我爸搞得乱七八糟,她要收拾一下,就撂了电话。
  9
  现在,我妈已经从阿克苏回来有几天了。这几天我也会打电话回去。她依然会说起她在阿克苏的见闻。她说那边人很少,走出很远都看不见一个人,更不用说什么人家,到处都是沙子。
  还记得我妈去阿克苏的前一天,我坐了末班车回家。碰上廊泊路堵车,天都黑了,灯都亮了,我才到家。我妈包的饺子,整屋子都冒着热气,那么温暖。我大娘、婶子都过来看她。坐在炕上和她说话,说到了新疆要照顾好自己。吃了饺子,我给她整理行李。把她之前整理的行李,又重新整理了一遍。把她的衣服卷了起来,腾出一些空间,让她能多装点儿用得着的东西。其实,我特别不想制造那种离别的氛围。我本以为我会控制住自己。可我最终还是没有忍住,我跑到另一个房间把门关上,眼泪就下来了。我觉得特别委屈,就像一个没妈的孩子。小时候,我们经常唱那首老歌: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棵草。
  还好,我妈平平安安地回来了。什么阿克苏,都不要再去想了,就当那是一场梦吧。真像一场梦。
其他文献
在我的名字里种草  在我的名字里,种草  种很多很多  从狮子屯,一直种到平鲁区  从儿童节种到母亲节  从我的诗歌开始,种到母亲的坟头  这样她的春天就不孤单了  秋天的时候,她就可以用茂盛的野草  盖一座茅草屋,屋里点一盏灯  冬天的时候,她就不冷了,也不黑了  我还要在我的白发里种  在骨缝里种,在孤傲、默然  和小幸福里种,我要我的草铺过雁门关  铺过尘世,野火烧不尽  找母亲  在坚硬的
期刊
母亲像我一样醒着  深夜,异乡的高楼把月光遮挡  秋虫在人工草坪上叫着,没有乡间的脆亮  汽笛声时而响起,提醒路人,也提醒  我这个躺在床上却思绪奔跑的人  我知道此刻的母亲肯定跟我一样醒着  我拽着疲倦的身体在人群中缓慢移动  她提着牵挂的心在东河西营等待  尤其是这样的夜晚,我是她心头  一块逐渐长大的疤痕,醒来的隐痛  变成她眼角越滴越浑浊的泪水  当黎明来到,我唯一的希望就是  阳光可以像
期刊
过了惊蛰,春天才算是打下了江山,再过二十多天,大约清明前后,梨花就开了。梨花有点像苦日子人家里贤惠而美的小媳妇,是民间实惠而忍耐的花,因为梨树多扎根在盐碱地,庄稼无法成活,就只有种它了。  这个地方以前是一汪浅水湖边的盐碱地,早年间连个草都嫌弃,只有隐忍大气的梨树,几十年里把自己长得像水桶那般粗。一棵一棵的树,就是一个一个的老祖母,默默守望着这片土地,一年一年奉献着春花又秋实。  晨起的公鸡把夜色
期刊
我和母亲最先知道父亲回来的消息,是一个村里的邻居告诉我们的。  母亲听说父亲被一架破木板车给拉了回来,她一下就慌了手脚,撒腿开始朝着村子外边跑,我紧随其后追她。那时候我很小,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但我已经肯定地知道,那一定不是啥好事。  父亲远远听到了我母亲的哭喊,他不知道用了多大力气,竟然噔的一下,从那架木板车里给直竖竖坐立起来。父亲从小是学铁匠出生,他的性格也和铁一样刚硬。  “看看你们,哭
期刊
一些翅膀从钟声里起飞,阳光中的笑,推开最高的一扇窗户,优美的旋律烘托生命的深邃。  时间是真实的花园,我看见幸福的花朵,芬芳在哲学的旁边。云游的鸟儿,找到了丢失的梦想,大片大片的天空,为它让出了舞蹈的空间。  祈祷和祝福,像星星从眼里涌出。风中的快乐,与羽毛分享。  就这样飞着,新年让所有的身体变轻。树木在云朵上行走,山川在大海上跳跃,只有精神,像时光中的龙马,披星戴月,一路奔腾。  随想  日历
期刊
胖小子,胖丫头,都是以肥为美  胖胳膊胖腿像那雪白的莲藕  圆圆的脸蛋儿像那粉嘟嘟的红苹果  跳龙门的鲤鱼是红的  出水芙蓉的莲花是红的  金鸡是红的  神鸟是红的  春牛是红的  福禄寿禧是红的  梅兰竹菊是红的  唯有田田的荷叶是绿的  这大红大绿  这经年的神祇和吉祥  贴于乡下的门楣,贴在炕头炕梢  盖住去年的《四美图》  盖住去年的灶王和关公  而那无处张贴的  是杨柳青画不出的杨柳  
期刊
剪 纸  剪一只猫  明亮亮的眼睛  盯住粮囤  老鼠不敢再来了  剪一条鱼  游进塬上妹子  水波灵灵的眼睛  要养活整个冬天  剪一只喜鹊  栖在门前的杏树上  让出门的人  又抬头见喜  剪一只燕子  唧唧喳喳叫着  看着谁穿着新衣裳  站在屋檐下哼唱  剪一幅《耕牛图》  一个最先跳荡的春字  让牛驮进千家万户的  窗格格上  福 字  碌碡一停  福字拍掉满脸灰尘  让北方的高粱红垫底 
期刊
说起1954年,母亲的脸便沉下来。这种“沉”不是阴沉,而是隐藏在记忆深处的一种震颤,是往事的激流冲出岁月地下河之后所展示的兴奋的腾跃。母亲就是这样,从生活的平台上,猛然往下一跳,她的双手每次都下意识地抬起,像交响乐指挥一样,她要指挥一场久违的洪水。那年春天,天空就像一只被打破的盆子,兜不住水,一天到晚雨下个不停。从春初到春末,田里的禾苗只有水喝,没得太阳晒,叶茎长得又粗又长,谷子却瘪塌塌的,总是饱
期刊
1  这是一个能够迅速产生热量的词语  能使心中的岩浆瞬间升温  红彤彤的色彩都是顺应的关照  无需言语自有一根神经接通情感  平日在底部,分别后就盘踞在顶部  母亲滑嫩的小手抚摸过爱情  并由此沦陷  母亲羞涩地编织了爱情  又小心翼翼地编织了儿女  年轻的母亲笨手笨脚伺弄自己的儿女  就像小时候伺弄自己心爱的玩具  慢慢把他们伺弄成一个小小人儿  有主意、有脾气,会耍懒、会顶嘴  时间撷走了母
期刊
春节从一列火车开始  检票口探出的剪刀,把异乡和我的关联  一刀两断。乡愁是被修剪掉的衰草  凌乱的枝蔓缠住铁轨,攀向绿色的车皮  想亲近庄稼的颜色,给飞驰的火车加力  春节从一列火车开始。汗馊味充斥的车厢  扎堆的兄弟姐妹,吹牛打屁讲荤笑话  用家乡的土语骂脏话,肆无忌惮地哭笑  温习走调的方言  春节从一列火车开始,把汗的咸泪的涩甩给城市  用心虚的冷汗,激活一路开春返城时  偷偷藏在倒春寒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