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尽甘来,尽见大成风采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a9816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四十有七,自幼酷爱武术,曾学查拳、螳螂拳等,虽不曾有名师指教,但也幸遇半师半友精心教诲。青少年时一直没有和医生打过交道,身体健康状况不言而喻。但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此语确是实有应验,正当我不惑之年,却身患腔隙性脑梗塞(中医称缺血性脑中风),致使左侧肢体半身不遂,嘴歪眼呆,经及时治疗与自身刻意锻炼肢体,尚未留下明显后遗症,甚幸!
  然而幸运中的不幸是,一旦身染此病,就是治的再彻底,饮食再注意,起居再有时,也不能保证不复发,而且复发时服药,从未见效果,必须静脉输液方可。后来越犯越勤,每年春冬两季最易复发,由此每年要花几千元医药费。病魔缠身使我萎靡不振,面色苍白,经常乏力。其间也练过气功、五禽戏等,然疗效甚微,该怎么犯,还怎么犯。


  一次,我的徐州半师半友司宝甲兄前来看我,向我传授了大成拳浑元桩,由于时间短,只知其架式摆法,却不明其练功意义,站了几年却只能坚持5~10分钟。后来参加了《精武》的函授学习,又购得李照山先生的《大成拳高级养生教程》,按照教材及李老师所讲的方法练功,一下子即可站桩30~40分钟,现在已能轻松地站一小时。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欲站好浑元桩,关键要做到两个放松,即肢体放松与意念放松,毫不夸张地说,从某些意义上讲,掌握了放松之法,也就把握了养生桩的精要所在。本人练功虽不到一年,却再也没有挂过一次吊针,最近两三个月基本不吃药,脸上也泛起血色来,走起路来也有劲了,身体乏力等症状也消逝了。我真诚地感谢《精武》为我引路,使我找到了好老师。
  我的体会是,不论什么功,只要能治病、防病、养生健体,就是好功;这功科学,那功科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人体健康,还一个强壮体魄之功最科学,而大成拳养生祛病则为科学之最。只要你能坚持不懈,便可苦尽甘来。
  自从身体康复后,我便对大成拳的其它功法产生了兴趣,我按资料学习了矛盾桩,当有问题时我直接打电话向李老师请教,李老师详尽讲述了矛盾桩的“内劲”获取方法,我依法练习,不久自身便有整体感,胳膊有沉重感,我试着在我身高一米八左右的儿子身上体会放人,竟能将他放出。适逢1999年8月《精武》在信阳举办函授学员的短期面授,我满怀期望地做了前行的打算,但因工作而放弃了前行的机会。后来,我得知李老师长年举办面授学习,便于国庆放假期间去信阳拜访了久慕的拳学大师——李照山先生。我首先向李老师介绍了我练功的情况,先生根据我的状况,为我安排了短暂的几日学习。由于我时间紧迫,没有去武校食宿,吃在李老师家里,住在李老师家附近的旅馆里,几日来与李老师形影不离,老师去武校,我同前往,老师回家,我便相随。练功动作稍有不妥,可及时得到纠正;思绪里突然有了什么问题,可迅速得到解决。因此,时间虽短,却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获得了飞跃性的收效。
  通过站技击桩,我强化了功感效应。通过走摩擦步,我既掌握了训练方法,又懂得了它的重要性:1.它是基础步法,欲练好其它步法,必须先练摩擦步;2.经过此步练习,可起到锻炼平衡、稳固重心、体会整体感的作用;3.可以加强腿部力量,以利于增强膝、足的技击效果。李老师还向我传授了易学而又实用的辅助动作。李老师告诉我说,练此动作时要重点体会两臂及周身的沉重感,由此引发自然整劲及放人练习,还能自然而然地衍生虎扑、豹形、扇拳等技击动作。我在进行整体放人训练时,李老师作如下几个环节教授:1.开始进行先向下向后再向上向前肢体练习;2.明白此动作的含义:向下向后动作为蓄力,向上向前为发放动作;3.在整体向下向后时,可进行坐压、身靠弹簧的意念练习,或体会列车由静止至初动时身体微向后的感觉,在整体向上向前时可进行整体被弹出去的意念训练,或体会急刹车时身体自然前撞的惯性作用;4.在李老师身上试放,由李老师指出不足,老师告诉我说,我的力量不整、不集中,我又反复地练好几次才得以改正;5.在对方身上发放。训练时,由李老师喊“预备”口令,我两手十指轻松地放在对方身上,当老师喊“一”的口令时,我蓄力紧贴于对方,并将掌根触及对方,当老师喊“二”的口令时,我则以整体之力向前发放。如此经过多次练习,即能熟练掌握。最后老师指出,在放人过程中,周身要往前撞,两手要向远处走。在我临行之际,李老师又向我传授了易学实用的技击方法:扇掌与金刚膝。
  几天的言传身教,可见李老师教拳认真而详尽,以及李老师的热情与仁厚,虽然李老师名气很大,却丝毫不以名家自居,也从没有把我当成学员看待,而是以朋友相处。不但如此,李老师的功力亦让我十分佩服,比如我刚到李老师家里时,见他的个头还没有我高,一点不见武家之状,便以如何发放整体力为由,让李老师演示,只见李老师右掌微微在我胸前一动,我便被撞到身后三米开外的墙上。我来信阳的第二天,在武校见到去过其它武馆学硬气功和散打的学员,虽然他专业学习过,我仍可将他们放出二三米远,可后来在试放李老师时,无论如何用力,却见老师仍然不动,稳如磐石,可见李老师功力非凡。
  短暂的学习结束了,我不但收获很大,亦见到了真正的大成风采,看到了真正的拳学所在。我准备待假期之时,带我上大学的儿子一同前往信阳再度学习。□
其他文献
前胫/膝踢  截拳道对踢法的运用极其充分,而其修习者对这一高效而简捷的踢技进行了广泛研究。  前胫踢既是强有力的进攻,又是很有效的防守武器,堪称超级杀手。胫踢同西方拳击中的刺拳功效相当,只是攻击距离更远、更难以防守。这一踢法是袭击的先头部队,其战斗力是以最长的攻击对方最近目标的这一原则。其作用几乎是毁灭性的,这于对手简直是极大的威胁。  传统武术有句口诀“踢人先踢裆”,截拳道斗士对此理解得更透彻。
期刊
截拳道将拳击套(五指分指手套)作为训练器具。拳击套用途十分广泛,可应用在各种搏击形式中。  在现代搏击中,拳击套在训练力量技巧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用它训练会使你的攻击更熟练、更迅速,力量更大,动作更加精确,随着它的节奏,你的机动性、平衡性以及踢、击技将会更加纯熟。  拳击手套作用惊人,它可以避免训练中失手伤及同伴,还有助于比赛前的关键日子里保持你的健康的体魄。截拳道素以在训练中使用拳击套而闻名,李
期刊
告示牌,我一瞬间心动了,那是全黑真皮包装的笔记本,要是平常的话,少说也要一百元左右。
期刊
一年前,某天正刮着台风,我就与妻子下到海里冲浪。
期刊
深夜时分,万籁俱寂,花草都已陷入睡眠,大地一片宁静,只有几盏灯还开若,几个夜猫族还不肯入眠,这时,“哇啊!”传来一声凄厉的叫声!
期刊
在李小龙走过的仅仅33年的生命岁月里,可谓一世英名。他创立了截拳道,更是让中国武术通过电影这一传媒展现给世界观众。可以说,世界了解中国武术是从李小龙开始的。  在李小龙有限的影视生涯中,其主演的影片《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等,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但是,李小龙所主演的影片也都打上了电影技术的烙印。那时,人们都蜂拥而至地去电影院一睹功夫之王的风采。而后,其影片的录影带也相继出现,人们
期刊
消除徒手与持械搏击的代沟    李小龙的指导原理,不论对徒手还是持械,都是相同的。而其中主要的一条是“有用”。当把格斗的技巧用于各种实践中时,才会成为格斗高手。于是,斗士的基本宗旨应是不断发扬、完善截拳道,使其朝着正确的道路发展。  但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这条路很崎岖,甚至会误入岐途。如果掌握了基本原理,并时刻以它为导向,我们就能克服困难并受益匪浅。以下是截拳道斗士的指导方针或信条。  坦诚——
期刊
陈鑫公的文章上了2000年第一期《精武》杂志,是《精武》慧眼识英雄。标志着在新的世纪,拳学掀开了新的一页。  要读懂陈鑫公的书,必须读懂两个概念:一、“劲”与“精”;二、“拳”通“权”。  “劲”“精”如何计较,有人认为陈鑫公有意将劲字改成精,也有人说是笔误。但从陈鑫公的文化修养来看,不会是笔误,是有所指。  有句话说,要听懂音乐,必须要有懂音乐的耳朵。要计较“劲”与“精”必须先弄懂劲指什么,精指
期刊
斯人虽已逝去,但他依然领导着世界格斗的潮流——  李小龙认为,如果一位武术家已经满脑子都是传统课程,他就无法再学习任何新鲜内容。茶杯的用处即在于它是空杯的时候。他鼓励学生们倒空自己的杯子,这样才能装进他的新式方法。  由于李小龙的教学高深莫测,而他对格斗的看法又总在变化,因此现代截拳道习练者对李小龙观点的理解都略有不同。《黑带》杂志决定从李小龙的第一代弟子以及第二代、第三代截拳道教练中挑选出11位
期刊
截拳道包容一切,又空无一物,既有形又无形。它收放自如,随机而变。  每种功夫都以手上功夫为主,截拳道适用于各种搏击。因为它强调“回应”,而且在实战中十分有效。无法是指功夫中的局限性。而手上功夫是建立在各种功夫之上的个人的自我表达方法,“浮游不定”即斗士仅仅对攻击做出回应,“以无法为有法”。    要理解截拳道,必须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首先从实战中寻求,并练习和了解多种搏击术的规律,然后抛弃功夫的载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