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在骨折手术之后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手术治疗,术后钢板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观察组总有效率90%,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切开复位手术治疗,钢板固定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胫腓骨;骨折;治疗
骨折(fracture),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1]。临床通常表现为骨折部局限性疼痛及压痛,局部出现肿胀或瘀斑,可伴发热、休克等全身症状。胫腓骨为人体主要的负重骨骼,离地面距离近,骨骼位置表浅,易遭受直接暴力骨折[2]。胫骨为连接股骨下方的支承体重的主要骨骼,腓骨为附连小腿肌肉的主要骨骼,承担1/6的承重。胫腓骨表面软组织覆盖少,容易导致开放性骨折,感染率高(35%~50%),骨折不愈合率高(35%)[3]。具有类型复杂、并发症多、术后功能恢复影响因素多等特点。临床以复位、固定、康复治疗为治疗原则,常采用手术治疗。中药通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肿吸收、促进钙盐沉积、提高骨痂生物力学性能、促进基质胶原合成、提高成骨细胞活性、提高微量元素含量、影响内分泌、刺激骨生长因子分泌及合成等促进骨折愈合[4]。本研究对我院2005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的6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促进骨折愈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6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X线或CT检查确诊。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13~55岁,平均年龄35.5岁。交通伤29例,重物挤压伤15例,坠落伤10例,踩踏伤6例。横骨折20例,短斜骨折18例,粉碎骨折10例,长斜骨折8例,螺旋骨折4例。右侧31例,左侧29例。闭合型33例,开放型2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两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及程度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考吴少祯主编的《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5]进行,略有改动。即:(1)扭转或滑到引起的斜形或螺旋形骨折;直接暴力引起横形、短斜或粉碎性骨折,可呈开放性骨折。(2)局部有疼痛、肿胀、畸形及功能障碍,足呈外旋位。(3)注意有无腓总神经损伤,足背动脉有无搏动,胫前区级腓肠肌张力是否增加。(4)摄胫腓骨上下端X线片,以明确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螺旋形骨折,腓骨骨折面常高于胫骨骨折面。直接暴力通常导致同一平面骨折。
1.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手术治疗,术后钢板固定。观察组参考孙泽芳[6]的方法进行,略有改动。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方由当归、赤芍、生地黄各12g,桃仁、黄柏、木通各10g,红花、生甘草各6g,乳香5g组成,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连续治疗15d。
1.4疗效标准参考苏世彪[5]的相关方法进行,略有改动。即:骨折处无成角移位,对位超过90%,患肢未见缩短,术后7个月内患肢功能恢复正常为优;骨折处无侧方成角,前后成角<10,骨折对位>80%,患肢缩短<2cm,术后1年内患肢功能恢复满意为良;骨折愈合情况未达上述标准或骨折不愈合为差。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例疗效为10优,例为11良,例为9差,总有效率70%。观察组例疗效为20优,例为7良,例为3差,总有效率90%。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胫腓骨中下1/3处因软组织少、血运差,为长管状骨中易发生骨折的部位之一,且骨折愈合受各种内在因素如局部血供、损伤程度及各种外部因素如创伤严重程度、术中骨折复位情况等影响,易形成延迟愈合、骨不连、血肿等并发症。传统的切开复位治疗,术后钢板固定,易分离软组织和骨膜,减少骨折部位血液供应;增加局部软组织受损程度,降低局部抵抗地而易发生感染;内固定起床选择不合理易造成固定困难或固定效果不佳。
中医药可用于整体调节,积极调动促进骨折愈合内因,促进骨折修复,提高骨量及骨生物学性能,缓解或消除症状。使用中医辩证施治可活血行气舒筋,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从而利于患者整体康复。方中桃仁、红花、赤芍、乳香活血化瘀,当归养血活血,黄柏、木通清热燥湿、通利血脉,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活营生新、接骨续损之功效,增加局部血供,从而促进骨折愈合。本组在切开复位手术治疗,钢板固定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20.
[2]陈孝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84-985.
[3]Gustilo RB, Mendoza RM, Williams DN.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type Ⅲ(severe) open fractures: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type Ⅲ open fractures[J].Trauma,1984,24(8):742-746.
[4]谢艳.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J].四川中医,2008,26(4):51-54.
[5]吴少祯.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86.
[6]孙泽方.中医促进胫腓骨中下骨折愈合23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9):78.
【关键词】中药;胫腓骨;骨折;治疗
骨折(fracture),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1]。临床通常表现为骨折部局限性疼痛及压痛,局部出现肿胀或瘀斑,可伴发热、休克等全身症状。胫腓骨为人体主要的负重骨骼,离地面距离近,骨骼位置表浅,易遭受直接暴力骨折[2]。胫骨为连接股骨下方的支承体重的主要骨骼,腓骨为附连小腿肌肉的主要骨骼,承担1/6的承重。胫腓骨表面软组织覆盖少,容易导致开放性骨折,感染率高(35%~50%),骨折不愈合率高(35%)[3]。具有类型复杂、并发症多、术后功能恢复影响因素多等特点。临床以复位、固定、康复治疗为治疗原则,常采用手术治疗。中药通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肿吸收、促进钙盐沉积、提高骨痂生物力学性能、促进基质胶原合成、提高成骨细胞活性、提高微量元素含量、影响内分泌、刺激骨生长因子分泌及合成等促进骨折愈合[4]。本研究对我院2005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的6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促进骨折愈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6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X线或CT检查确诊。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13~55岁,平均年龄35.5岁。交通伤29例,重物挤压伤15例,坠落伤10例,踩踏伤6例。横骨折20例,短斜骨折18例,粉碎骨折10例,长斜骨折8例,螺旋骨折4例。右侧31例,左侧29例。闭合型33例,开放型2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两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及程度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考吴少祯主编的《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5]进行,略有改动。即:(1)扭转或滑到引起的斜形或螺旋形骨折;直接暴力引起横形、短斜或粉碎性骨折,可呈开放性骨折。(2)局部有疼痛、肿胀、畸形及功能障碍,足呈外旋位。(3)注意有无腓总神经损伤,足背动脉有无搏动,胫前区级腓肠肌张力是否增加。(4)摄胫腓骨上下端X线片,以明确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螺旋形骨折,腓骨骨折面常高于胫骨骨折面。直接暴力通常导致同一平面骨折。
1.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手术治疗,术后钢板固定。观察组参考孙泽芳[6]的方法进行,略有改动。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方由当归、赤芍、生地黄各12g,桃仁、黄柏、木通各10g,红花、生甘草各6g,乳香5g组成,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连续治疗15d。
1.4疗效标准参考苏世彪[5]的相关方法进行,略有改动。即:骨折处无成角移位,对位超过90%,患肢未见缩短,术后7个月内患肢功能恢复正常为优;骨折处无侧方成角,前后成角<10,骨折对位>80%,患肢缩短<2cm,术后1年内患肢功能恢复满意为良;骨折愈合情况未达上述标准或骨折不愈合为差。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例疗效为10优,例为11良,例为9差,总有效率70%。观察组例疗效为20优,例为7良,例为3差,总有效率90%。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胫腓骨中下1/3处因软组织少、血运差,为长管状骨中易发生骨折的部位之一,且骨折愈合受各种内在因素如局部血供、损伤程度及各种外部因素如创伤严重程度、术中骨折复位情况等影响,易形成延迟愈合、骨不连、血肿等并发症。传统的切开复位治疗,术后钢板固定,易分离软组织和骨膜,减少骨折部位血液供应;增加局部软组织受损程度,降低局部抵抗地而易发生感染;内固定起床选择不合理易造成固定困难或固定效果不佳。
中医药可用于整体调节,积极调动促进骨折愈合内因,促进骨折修复,提高骨量及骨生物学性能,缓解或消除症状。使用中医辩证施治可活血行气舒筋,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从而利于患者整体康复。方中桃仁、红花、赤芍、乳香活血化瘀,当归养血活血,黄柏、木通清热燥湿、通利血脉,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活营生新、接骨续损之功效,增加局部血供,从而促进骨折愈合。本组在切开复位手术治疗,钢板固定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20.
[2]陈孝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84-985.
[3]Gustilo RB, Mendoza RM, Williams DN.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type Ⅲ(severe) open fractures: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type Ⅲ open fractures[J].Trauma,1984,24(8):742-746.
[4]谢艳.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J].四川中医,2008,26(4):51-54.
[5]吴少祯.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86.
[6]孙泽方.中医促进胫腓骨中下骨折愈合23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