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高职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uo3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经历了从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向创建高职学校特色体育转变的不同时期。为了适应未来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应朝着重构目标、重组内容、拓展方法、多元评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高职体育 体育课程 体育教学
  一、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发展历程
  (一)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延伸期
  继1991年国家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之后,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许多中专,中职学校纷纷升格成为高职院校。由于体育课程属于公共课性质,获得的课程建设的资源较少,因此这个时期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往往是中专体育课程的“延伸”,直至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颁布实施,高职体育课程实质上是中专体育课程的延伸。
  (二)全面接收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时期
  2002年11月,教育部颁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我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做出基本规定与指导性建议。由于高等职业学校也是我国高等学校的一部分,于是沿用与普通高校同样的体育课程体系的观点,在高职院校中达成较大范围的共识,直接的后果就是各高职院校开始照搬《纲要》。这一时期大致从2002年持续到2006年。
  (三)重新定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探索时期
  2006 年11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公共基础课与学生未来岗位的关系开始被课程专家与高职院校教师所关注,职业导向开始进入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体育课程也面临着重新定位的问题,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要突出职业性与实用性的观点逐渐流行。这一时期从2006年持续到现在。
  二、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与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关系问题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具有很强的职业导向。在这样的一个具有岗位明确导向的课程与教学体系中,势必需要重新审视每类课程的学科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然而,一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要么停留在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上,要么盲目向普通高等学校看齐,使得我国高等职业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模糊。
  (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组织特色问题
  从教学内容来看,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基本类似,仍以竞技体育中的田径、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等为主体。大多高职院校在一年级开基础体育课, 二年级则开专项体育课。由此可见,竞技内容仍然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内容,未能考虑到高职专业岗位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教学一般还是沿用大班授课的组织形式,教学大多还是以技术教学为主的模式,以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为主。
  (三)体育课程评价方式的科学化问题
  在体育教学评价方面,高职院校存在评价内容单一、强调对学生体能、技能的评定,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情感、合作、适应等方面的评定。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大都采用单一的绝对的终结性评价,武断地用一把尺子对所有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进行衡量,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建议
  (一)优化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虽可借鉴大学体育课程,但必须体现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特点,在目标定位上必须把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大学体育区别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还应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我们认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可分为几个方面:第一,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养成健身习惯;第二,改善体质状况,达成促进健康的目标。第三,体现职业岗位差异,倾向岗位所需身体素质要求。
  (二)形成适合不同高职院校体育特色教学内容
  根据职业的定向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体现高职院校学校教育特色和本质功能,开发和选择职业性教学内容已成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应该切实研究不同专业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特征,开发适宜的体育课程体系,并形成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特色。
  (三)倡导先进的体育教学方法
  高职体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方法。作为高职体育教师,实施教法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方面是要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体验,才能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
  (四)改进高职学生体育学习评价机制
  首先,要重视即时评价。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即时的动作反馈信息给予提示与指导。其次,应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过程评价,主要包括每一次课的评价、阶段性考评、单元教学评价、期中评价、期末评价、学年评价、学段评价等。最后,要综合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搞好终结评价。终结评价包含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方面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J].高教与经济.1999.3-8.
  [2] 赵苏喆,余卫平.高职院校如何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531-533.
  [3] 刘守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的优化与重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2):88-19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2  摘 要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实施课程的改革同事,对于提高高校的体育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主要是分析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现阶段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程改革提出实质性建议。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高校体育课 改革  新课程体育课程的教学思想是终身体育和健康
本工作以保持系长白六号为对照,分析比较了以长白六号为细胞核的“野败”、“岗”、“滇”、“红莲”、“BT”五种同核异质水稻雄性不育系花粉发生过程中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2  摘 要 随着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有序进行,在人才培养上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但是高校体育理论教学改革中存现了诸多的问题,限制了改革的进程以及理论课程教学效果。为此,本文分析了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高校体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2  摘 要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传统教学理念和方式已然不适应排球选修课的教学要求,亟待创新与改革。比赛教学法是迎合时代发展和学生学习规律的一种高效教学方式,其在高校排球选修课教学中呈现出巨大的优势。比赛教学法集竞争、创新、科学、动态等特点于一体,它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双重的促进作用。本文阐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高职体育教学的效果对高职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学生的就业都具有直接的影响,而改革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的模式能够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提升高职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就业能力。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几种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模式 改革 对策  一、引言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现阶段,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被社会各界不断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将体育运动视作是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终身教育的理念也逐渐地深入人心。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而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体育终身教育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本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田径运动历史悠久,是中学体育教学中较为常见的项目之一,在锻炼身体、减轻心理压力等方面效果显著,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然而,中学田径教学体系上不是十分完善,在诸多方面都存在问题,限制了田径教学功能的发挥。如果不改善这些问题,中学田径教学效果将受到很大影响。为此,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学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当前,在高校教学中,篮球教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项目具有重要的作用。篮球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运动技能,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文精神。但是传统的篮球教学对技艺的重视,从而导致学生上课缺少积极性。由此高校体育篮球教学改革成为一条必然之路,以促使实现篮球运动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校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教育机制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体育教育开始得到了各个高校的广泛重视。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属于一种全民性质的运动,加强乒乓球教学,对于提升学生体育素质来说,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高校乒乓球教学方式多样化改革的可行性研究,注重对当下乒乓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针对
环路复现特性的保持是观测器—状态反馈控制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得到了一个矩阵方程的显式解析通解;然后利用所得结果将观测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环路复现条件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