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思品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z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美观决定了一个人的品位之高低,而青少年的审美观,更是决定了一个社会未来的品德、风尚的高低好坏。要形成一个品德高尚、风气良好的现代和谐社会,就必须先从良好的审美观的形成开始。
  初中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和审美观形成的起步阶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爱美之心也明显地显露出来。思想品德课教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一、让学生在思品课教育中领略自然美
  思品课教材图文并茂,课文中的很多插图向学生展示了祖国大自然的美丽风光:那辽阔的原野,巍峨的山岳、葱郁的森林、碧绿的湖水、奔腾的江河、浩瀚的海洋各有其美的特色,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大自然的美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在《我爱祖国》一课,教师可向学生出示很多祖国山河壮丽的图画:有雄伟的万里长城,位于我国境内的世界最高峰----珠海朗玛峰、滚滚东去的长江、黄河,秀峰屹立的长江三峡……看到这么多生动的画面,学生为祖国山河美丽、神州风光无限好而感到自豪,这时教师相机提问:我们的祖国美吗?美在什么地方?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呢?通过学生的回答归纳出:我们要爱自己祖国。从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让学生在思品课教育中感悟和谐美
  教材在设计上就隐含了对学生进行和谐之美的教育。在这里,我们除了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之外,还应该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发展。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这就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和谐之美教育的理论依据。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归根到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谐本来就是自然界的法则,人类社会同样离不开和谐法则。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们教师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懂得和谐之美的法则。如果自然界的秩序混乱或颠倒,灾难性后果可想而知;所以,让学生想象我们的地球村,不要忘记: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从而使人类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同样,如果家庭秩序混乱、社会人际关系混乱,那么其中的所有成员都会失去平衡。人类井然有序的生活并非完全出于自然,而需要人类自己正确选择、把握和控制。教育学生如何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的重要基础。怎样做到和谐共处呢?遵守规则,和谐相处。如排队上车,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在阅览室里保持安静等等,都可以创造和谐的社会气氛,让每个人都享受到和谐之美。为此教材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的规则问题:如:1.如果没有规则,我们的生活将会怎么样?2.写出你所了解的公共生活的规则。这样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了和谐之美来自于自然法则和社会规则。这一切都是离不开我们教师的深入挖掘的。
  三、让学生在思品课教育中享受语言美
  常言道:“意美以感心,言美以感人。”美的教学语言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地说,美的教学语言表现在:一要有科学美。教师的课堂语言能否具有凝聚力,关键在于语言是否具有科学美。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必须有准确、清晰、真切的语言,精辟、透彻、深刻地将其科学之美表现出来。在讲授中应做到字句的精确无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切忌用“或许、可能,也许”等一些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词句。二要有逻辑美。教师的教学语言一方面要揭示教学内容本身的逻辑内涵,另一方面,教学语言自身也要合乎逻辑,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符合逻辑的形式、规则和规律。语言有了逻辑美,才会生动,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导学生的思路,将知识联成“网”形成“块”。三有韵味美。教师的课堂语言,如果体现出韵味美,学生听了能够感到轻松愉快,神清气爽,创造"愉快教育"氛围。四要有情趣美。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课堂应是快乐的场所。”教师在讲解复杂的问题、抽象理论、深奥道理时要恰当地选用一些精彩动人的笑话或幽默故事、趣事轶事来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克服空洞说教,诱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求得发展。
  四、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和创造美
  社会实践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是进行美育的大课堂,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抓住社会实践这一重要环节让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
  1.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思想品德课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开展丰富多采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公益劳动、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瞻仰革命烈士陵园、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参观访问、搞社会调查、观看科技馆、纪念馆等。让学生发现美的存在、美的力量、美的形象无处不在。
  2.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鼓励创新”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校园主人翁的思想,自己动手美化校园。让学生亲自种植、修剪、养护每一棵树、每一株花、每一块草坪,使学生在校园公益劳动中,以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创造自然美,给学生提供一个创造美的机会和舞台。以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思想品德教育为目的,让学生认识到写一首诗、跳一支舞、唱一首歌、画一幅画、弹一首曲子、出一期墙报、做一件好事、献一次爱心,就是创造了美;把教室、宿舍环境布置得美观、整洁,给人以美的享受,就是创造了美;诚实、正直、爱岗敬业、助人为乐、奉献社会也是美的创造。让学生亲身实践美、感受美、创造美。
  综上所述,美育作为人类美化自身的手段,旨在培养人们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自由创造才能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再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审美教育。这是思想品德教学任务之一,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其他文献
摘要:优生对于教师的指导或评讲及时反馈,善于领会教师的指导意图并付诸写作实践。教师或同学指出作文的不足,能尽快找出原因,纠正得力。自变更新,不固执己见,能从善如流,通过再认识,主动发现个人原有认识中的不正确成分,从而加以更新。  关键词:写作心理口头表达  写作心理是指从事写作活动时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从中学生写作实际来看,写作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观察、想像、思维等。它们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期刊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历史情境的创设是新课改实施以来的热门话题,已为我们广大教师所认同。  一、历史情境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力,激发兴趣是初中阶段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学生是学
期刊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总称。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算真正掌握了数学。  关键词:教学原则教学素质观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课堂教学在高层次的追求上形成了各自的教学特色,然而许多貌似优秀的课堂教学,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发现根源就在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实际上也是给语文教师提出了重要的要求,即如何完成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阅读要求,为小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提供帮助。  阅读能力有那些呢?  1、认读能力。认读不是孤立的读出字音,也伴随着初步的理解。认读时,必须要逐字逐句的读,朗读要读准字音,默读要看清楚每个字每个词。  2、理解能力。它是阅
期刊
学习英语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很枯燥无味。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a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方法。   中学生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他们便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
期刊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代社会尽管有多种信息渠道,但阅读仍然是最重要的获取信息的途径。对于处在成长期的孩子来说,读什么和怎么读无疑会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打下深深的烙印。  关键词:快速阅读默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一是有助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二是对于信息不断增加的学生学
期刊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遵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发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提供尽可能丰富多彩的课程对策。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调动了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积极性,使教与学达到了整合,有利于教育形成合力和凝聚力,有利于学校教育特色的形成。  关建词:校本课程 课程 美术实用性 直接体验 乡土文化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其本质是
期刊
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意义不可忽视。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思维方面的导入,二是知识方面的导入。导入的成效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导入环节的精心设计,取决于导得“巧”、导得“活”和导得“实”。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以新课标为指导,围绕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设计导入环节。面
期刊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方法。  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因而也
期刊
在“减负”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深入,不少学校能自己制作课件,设计程序,在课堂上运用,令人耳目一新,达到较好的效果。然而,如果教师缺乏现代教育思想,仍扮演课堂的统治者,学生被动接受来自教师、教材、多媒体各方面的灌输,成了一个知识容器。那么,计算机就不能发挥其优势。  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如何体现这一点,下面以《学写人物的对话》为例,谈谈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