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美观决定了一个人的品位之高低,而青少年的审美观,更是决定了一个社会未来的品德、风尚的高低好坏。要形成一个品德高尚、风气良好的现代和谐社会,就必须先从良好的审美观的形成开始。
初中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和审美观形成的起步阶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爱美之心也明显地显露出来。思想品德课教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一、让学生在思品课教育中领略自然美
思品课教材图文并茂,课文中的很多插图向学生展示了祖国大自然的美丽风光:那辽阔的原野,巍峨的山岳、葱郁的森林、碧绿的湖水、奔腾的江河、浩瀚的海洋各有其美的特色,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大自然的美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在《我爱祖国》一课,教师可向学生出示很多祖国山河壮丽的图画:有雄伟的万里长城,位于我国境内的世界最高峰----珠海朗玛峰、滚滚东去的长江、黄河,秀峰屹立的长江三峡……看到这么多生动的画面,学生为祖国山河美丽、神州风光无限好而感到自豪,这时教师相机提问:我们的祖国美吗?美在什么地方?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呢?通过学生的回答归纳出:我们要爱自己祖国。从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让学生在思品课教育中感悟和谐美
教材在设计上就隐含了对学生进行和谐之美的教育。在这里,我们除了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之外,还应该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发展。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这就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和谐之美教育的理论依据。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归根到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谐本来就是自然界的法则,人类社会同样离不开和谐法则。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们教师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懂得和谐之美的法则。如果自然界的秩序混乱或颠倒,灾难性后果可想而知;所以,让学生想象我们的地球村,不要忘记: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从而使人类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同样,如果家庭秩序混乱、社会人际关系混乱,那么其中的所有成员都会失去平衡。人类井然有序的生活并非完全出于自然,而需要人类自己正确选择、把握和控制。教育学生如何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的重要基础。怎样做到和谐共处呢?遵守规则,和谐相处。如排队上车,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在阅览室里保持安静等等,都可以创造和谐的社会气氛,让每个人都享受到和谐之美。为此教材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的规则问题:如:1.如果没有规则,我们的生活将会怎么样?2.写出你所了解的公共生活的规则。这样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了和谐之美来自于自然法则和社会规则。这一切都是离不开我们教师的深入挖掘的。
三、让学生在思品课教育中享受语言美
常言道:“意美以感心,言美以感人。”美的教学语言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地说,美的教学语言表现在:一要有科学美。教师的课堂语言能否具有凝聚力,关键在于语言是否具有科学美。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必须有准确、清晰、真切的语言,精辟、透彻、深刻地将其科学之美表现出来。在讲授中应做到字句的精确无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切忌用“或许、可能,也许”等一些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词句。二要有逻辑美。教师的教学语言一方面要揭示教学内容本身的逻辑内涵,另一方面,教学语言自身也要合乎逻辑,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符合逻辑的形式、规则和规律。语言有了逻辑美,才会生动,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导学生的思路,将知识联成“网”形成“块”。三有韵味美。教师的课堂语言,如果体现出韵味美,学生听了能够感到轻松愉快,神清气爽,创造"愉快教育"氛围。四要有情趣美。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课堂应是快乐的场所。”教师在讲解复杂的问题、抽象理论、深奥道理时要恰当地选用一些精彩动人的笑话或幽默故事、趣事轶事来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克服空洞说教,诱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求得发展。
四、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和创造美
社会实践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是进行美育的大课堂,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抓住社会实践这一重要环节让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
1.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思想品德课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开展丰富多采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公益劳动、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瞻仰革命烈士陵园、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参观访问、搞社会调查、观看科技馆、纪念馆等。让学生发现美的存在、美的力量、美的形象无处不在。
2.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鼓励创新”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校园主人翁的思想,自己动手美化校园。让学生亲自种植、修剪、养护每一棵树、每一株花、每一块草坪,使学生在校园公益劳动中,以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创造自然美,给学生提供一个创造美的机会和舞台。以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思想品德教育为目的,让学生认识到写一首诗、跳一支舞、唱一首歌、画一幅画、弹一首曲子、出一期墙报、做一件好事、献一次爱心,就是创造了美;把教室、宿舍环境布置得美观、整洁,给人以美的享受,就是创造了美;诚实、正直、爱岗敬业、助人为乐、奉献社会也是美的创造。让学生亲身实践美、感受美、创造美。
综上所述,美育作为人类美化自身的手段,旨在培养人们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自由创造才能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再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审美教育。这是思想品德教学任务之一,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初中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和审美观形成的起步阶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爱美之心也明显地显露出来。思想品德课教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一、让学生在思品课教育中领略自然美
思品课教材图文并茂,课文中的很多插图向学生展示了祖国大自然的美丽风光:那辽阔的原野,巍峨的山岳、葱郁的森林、碧绿的湖水、奔腾的江河、浩瀚的海洋各有其美的特色,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大自然的美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在《我爱祖国》一课,教师可向学生出示很多祖国山河壮丽的图画:有雄伟的万里长城,位于我国境内的世界最高峰----珠海朗玛峰、滚滚东去的长江、黄河,秀峰屹立的长江三峡……看到这么多生动的画面,学生为祖国山河美丽、神州风光无限好而感到自豪,这时教师相机提问:我们的祖国美吗?美在什么地方?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呢?通过学生的回答归纳出:我们要爱自己祖国。从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让学生在思品课教育中感悟和谐美
教材在设计上就隐含了对学生进行和谐之美的教育。在这里,我们除了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之外,还应该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发展。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这就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和谐之美教育的理论依据。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归根到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谐本来就是自然界的法则,人类社会同样离不开和谐法则。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们教师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懂得和谐之美的法则。如果自然界的秩序混乱或颠倒,灾难性后果可想而知;所以,让学生想象我们的地球村,不要忘记: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从而使人类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同样,如果家庭秩序混乱、社会人际关系混乱,那么其中的所有成员都会失去平衡。人类井然有序的生活并非完全出于自然,而需要人类自己正确选择、把握和控制。教育学生如何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的重要基础。怎样做到和谐共处呢?遵守规则,和谐相处。如排队上车,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在阅览室里保持安静等等,都可以创造和谐的社会气氛,让每个人都享受到和谐之美。为此教材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的规则问题:如:1.如果没有规则,我们的生活将会怎么样?2.写出你所了解的公共生活的规则。这样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了和谐之美来自于自然法则和社会规则。这一切都是离不开我们教师的深入挖掘的。
三、让学生在思品课教育中享受语言美
常言道:“意美以感心,言美以感人。”美的教学语言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地说,美的教学语言表现在:一要有科学美。教师的课堂语言能否具有凝聚力,关键在于语言是否具有科学美。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必须有准确、清晰、真切的语言,精辟、透彻、深刻地将其科学之美表现出来。在讲授中应做到字句的精确无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切忌用“或许、可能,也许”等一些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词句。二要有逻辑美。教师的教学语言一方面要揭示教学内容本身的逻辑内涵,另一方面,教学语言自身也要合乎逻辑,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符合逻辑的形式、规则和规律。语言有了逻辑美,才会生动,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导学生的思路,将知识联成“网”形成“块”。三有韵味美。教师的课堂语言,如果体现出韵味美,学生听了能够感到轻松愉快,神清气爽,创造"愉快教育"氛围。四要有情趣美。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课堂应是快乐的场所。”教师在讲解复杂的问题、抽象理论、深奥道理时要恰当地选用一些精彩动人的笑话或幽默故事、趣事轶事来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克服空洞说教,诱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求得发展。
四、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和创造美
社会实践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是进行美育的大课堂,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抓住社会实践这一重要环节让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
1.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思想品德课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开展丰富多采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公益劳动、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瞻仰革命烈士陵园、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参观访问、搞社会调查、观看科技馆、纪念馆等。让学生发现美的存在、美的力量、美的形象无处不在。
2.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鼓励创新”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校园主人翁的思想,自己动手美化校园。让学生亲自种植、修剪、养护每一棵树、每一株花、每一块草坪,使学生在校园公益劳动中,以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创造自然美,给学生提供一个创造美的机会和舞台。以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思想品德教育为目的,让学生认识到写一首诗、跳一支舞、唱一首歌、画一幅画、弹一首曲子、出一期墙报、做一件好事、献一次爱心,就是创造了美;把教室、宿舍环境布置得美观、整洁,给人以美的享受,就是创造了美;诚实、正直、爱岗敬业、助人为乐、奉献社会也是美的创造。让学生亲身实践美、感受美、创造美。
综上所述,美育作为人类美化自身的手段,旨在培养人们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自由创造才能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再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审美教育。这是思想品德教学任务之一,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