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琴的传说

来源 :连环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r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头琴是流行于蒙古族地区的擦奏弦鸣乐器,蒙古语称作“莫林胡兀尔”,是一种饰以马头的二弦琴。几个世纪以来,马头琴在蒙古游牧民族文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关于“马头琴”的传说有很多,相同的主题、不同版本的故事广泛流行于蒙古草原。本文讲述的是蒙古族耳熟能详、令人动容的传统故事《马头琴的传说》。一天,蒙古少年苏和捡到一只刚出生的白马。在苏和细心照顾之下,白马长大了,成为护卫羊群的好帮手。苏和带着白马参加赛马大会,赢得了冠军。主办活动的王爷却想以三个元宝打发苏和回去,并要他留下白马。苏和不答应,被打昏了过去,白马也被带走了……
  1 传说,马头琴最早是由察哈尔草原一个叫苏和的小牧童做成的。苏和是由奶奶抚养大的,婆孙俩靠着二十多只羊过日子。苏和每天出去放羊,早晚帮助奶奶做饭。十七岁的苏和已经长得完全像个大人了。他有着非凡的歌唱天赋,邻近的牧民都愿意听他歌唱。
  2 一天,太阳已经落山了,天越来越黑,可是苏和还没有回来。不但奶奶心里着急,连邻近的牧民们也都有点着慌了。就在人们十分焦急的时候,苏和抱着一个毛茸茸的小东西走进蒙古包来。
  3 人们一看,原来是匹刚出生的小马驹。苏和看着大伙惊异的眼光,对大家说:“在我回来的道上,碰上了这个小家伙,躺在地上直动弹。我一看没人照看它,怕它到了黑夜被狼吃了,就把它抱回来啦。”
  4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小白马在苏和的精心照料下长大了。它浑身雪白,又美丽又健壮,人见人爱,苏和更是爱得不得了。
  5 一天夜里,苏和从睡梦中被急促的马嘶声惊醒。他想起小白马,便急忙爬起来出门一看,只见一只大灰狼被小白马挡在羊圈外面。
  6 蘇和赶走了大灰狼,一看小白马浑身汗淋淋的,知道大灰狼一定来了很久了,多亏了小白马,替他保护了羊群。他轻轻地抚摸着小白马汗湿的身子,对它说:“小白马呀!多亏你了。”
  7 一年春天,草原上传来个消息,王爷要在喇嘛庙举行赛马大会,因为王爷的女儿要选一个最好的骑手做她的丈夫,谁得了头名,王爷就把女儿嫁给谁。苏和也听到了这个消息,邻近的朋友便鼓动他,让他领着小白马去参加比赛。于是,苏和牵着心爱的小白马出发了。
  8 赛马开始了,许多小伙子扬起皮鞭,纵马狂奔。到终点的时候,苏和的小白马跑到最前面。王爷下令:“叫骑白马的上台!”等苏和走过去,王爷一看,跑第一名的原来是个穷牧民。他便改口不提招亲的事,无理地说:“我给你三个大元宝,把马留下,赶快回去吧!”
  9 “我是来赛马的,不是来卖马的呀。”苏和一听王爷的话,顿时气恼起来。我能出卖小白马吗?他这样想着,不加思索地说出了那两句话。
  10 “你一个穷牧民竟敢反抗王爷吗?来人哪,把这个贱骨头给我狠狠地打一顿。”不等王爷说完,家丁们便动起手来。苏和被打得昏迷不醒,还被扔在看台底下。王爷夺去了小白马,威风凛凛地回府去了。
  11 苏和被亲友们救回家去,在奶奶细心照护下,休养了几天,身体渐渐恢复过来。一天晚上,苏和正要睡下,忽然听见门响。他问了一声:“谁?”但没有人回答。门还是砰砰地直响。奶奶推门一看:“啊,原来是小白马!”
  12 听到这一声惊叫,苏和忙着跑了出来。他一看,果真是小白马回来了。它身上中了七八支利箭,跑得汗水直流。苏和咬紧牙,忍住内心的痛楚,拔掉了马身上的箭。血从伤口处像喷泉一样流出来。马因伤势过重,第二天便死去了。
  13 原来,王爷因为自己得到了一匹好马,心里非常高兴,便选了吉日良辰,摆了酒席,邀请亲友庆贺。他想在人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好马,叫家丁们把马牵过来,想表演一番。
  14 王爷刚跨上马背,还没有坐稳,那白马猛地一踹,便把他摔了下来。白马用力摆脱缰绳,冲出人群飞跑而去。
  15 王爷爬起来大喊大叫:“快捉住它,捉不住就射死它!”箭手们的箭像急雨一般飞向白马。白马虽然身上中了数箭,但还是跑回了家,在最后时刻陪伴在主人身边。
  16 白马的死令苏和十分悲愤。一天夜里,苏和在梦里看见白马活了。他抚摸它,它也靠近他的身旁,同时轻轻地对他说:“主人,你若想让我永远不离开你,还能为你解除寂寞的话,就用我身上的筋骨做一把琴吧!”
  17 苏和醒来以后,就按照小白马的话,用它的骨头、筋、尾做成了一把琴。每当他拉起琴来,他就会想起对王爷的仇恨;每当他回忆起乘马疾驰时的兴奋心情,琴声就会变得更加美妙动听。
  18 从此,马头琴便成了草原上牧民的安慰,他们一听到这美妙的琴声,便会忘掉一天的疲劳,久久不愿离去。
其他文献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场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写“我”家屋后的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那里有许多有趣的动植物。长大后,“我”被送去三味书屋读书,那里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作者并未将三味书
期刊
通过梳理2015-2020年《美国人类学家》《美国民族学家》《文化、农业、食物与环境》及《食物与饮食方式》等国外重要人类学期刊中关于饮食研究的文章,分析和总结了近五年来国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儿歌注重音乐性和节奏感,吟诵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被孩子接受和记忆。读儿歌识字是根据汉字的特点和规律,以儿歌的方式,结合低段教材识字量大的要求和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富有童趣的、浅显易懂的儿歌让学生体会识字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儿歌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意义  (一)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  处于第一学段的小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基本从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根,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辽宁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红透山镇满族小学以民族传统文化为根基,将学校教育与生命成长有机结合,通过汇聚多方资源,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将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转化为契合学生学习的课程,获得来自传统、助推前行的力量。  一、坚守传承性,筑牢精神成长支柱  (一)打造显性课程  历经几年创建完善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环境,
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在多元表征中内化分数的份数定义,在数形结合中明确分数的双重“身份”,在变式对比中巧妙完善分数概念的外延,在正向迁移中建构分数双重身份的相应解题模型,在一题多解与算法优化中强化分数的运算意义。以此有效地促进数学概念的内化,实现知识与智慧的自然生长,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而人是有思想和感情的,为此,教育的质态应该是有温度的。如何办有温度的教育?必须“做”起来。  首先,在“做”中生成教育的温度。前不久,江苏省南通市提出了“有练必躬”的教学主张,即发给学生做的作业教师要先做一遍,其目的就在于让教师体验作业量的大小、题目设计的深浅、完成时间的多少等,强调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去体验。教师是读过大学来教中小学,而学生是从低年级升到高年级来学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