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阳光体育 打造高效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qingxia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越来越注重身心健康。然而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认同体育课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所以,小学体育作为整个体育教育的基石,就显得尤为重要。故而,本文以开展阳光体育与打造高效课堂的关系为题,探索其实施开展策略。若想开展阳光体育,就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以健康为第一。体育教育可以锻炼学生的体魄,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的素质,在学生学习之余可以放松、休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阳光体育;高效课堂;小学体育教学
  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初始阶段就是小学时期。小学是一个基础,在这个时间段内,学生吸收到的一切东西可能都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来看,小学教育逐渐得到重视,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所以需要关注学生综合性发展,也就是说,教师不但需要传授知识,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思想、身体等方面,真正将教书育人落在实处。但是,目前存在着一个问题,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教育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它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表上设置的小学体育课太少,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和现在分高择优校制度的影响,大多数的家长和学校只关注学生的学习,认为学生最大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余的事情一概不用考虑,而体育课就是在浪费时间,于是他们将这些课程换成核心科目;二是小学生自身出现的问题,许多孩子从小娇生惯养长大,严重缺乏体育锻炼,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肥胖,近视以及心理问题等等,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阳光体育工程的推进,给小学体育教育的创新带来了机遇,许多教师抓住机会,推动了体育教育的改革。对此,本文开展了相关分析,以期提供参考。
  一、 小学体育课堂开展的必要性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文明病也随之出现,人们的身体素质大不如以往,这就更加需要锻炼身体,重视体育教育。知识教育需要从小抓起,体育教育自然也是如此。小学生来说年龄小,玩心重,体育是唯一可以不用安安静静坐在教室里面学习的课程,他们对体育课的向往,能够很容易就让他们感受到运动的快乐,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从而爱上体育运动。若是初高中再来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就会为时过晚,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会有许多羞于启齿的问题,难管教,追求个性,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而且学业愈加繁重,设置的体育课程会更少,这时再想达成目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因此,必须重视小学体育教育。
  二、 更新体育教学理念
  国家开展体育课程就是为了让小学生参加体育训练,做各种体育运动,这些内容都需要学生亲自参与,才能促进他们的成长,达到教学目的。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难题,如何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的独特性就在于其能够不停地发展、变化。时代变迁,小学体育教育的要求也不断地更新,除了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以外,教学的指导思想、方法、任务、目标等等都发生着不同大小的变化,教师需要不断地探索研究,打造高效课堂。更加重要的是,教师自身需要深刻理解体育课程存在的价值,深入了解教学理念,确认立足点。目前,部分教师不知晓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只是为了“教”而“教”,甚至是敷衍了事,对体育教育大纲视而不见,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 利用其他体育活动呈现体育的魅力
  玩是学生的天性,尤其是小学生,定力更加差,他们喜欢与玩相关的一切事物,所以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喜欢体育运动的,只是被繁重的学习任务或者是网络占据了时间。但是有很多途径可以展示体育课程的魅力。学校可以开展田径比赛,设置丰厚的奖品,激发学生训练的动力。每次上课让学生慢跑几圈,循序渐进,增强他们的耐力,在跑步之前,需要教会学生做好准备活动,跑步之后,传授他们科学的放松方式,尽量杜绝出现意外的可能,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顺利发展。学校还可以成立一些篮球队和足球队,定期开展比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暂时远离枯燥乏味的学习,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逐步拥有自主锻炼的意识,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比赛打造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建设团结友爱和谐互助的校园。还有一年一度最受学生关注的运动会。这些活动都能展现出学生运动的风采,因此,学校要多开展一系列的体育活动,让他们享受教育资源,踊跃参与,学校也提高了体育教学的质量。
  四、 树立责任意识,不断提升自我
  新课程改革模式下,国家确立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这就需要教师拥有新颖的教学观念,更强的知识能力,严谨的职业态度。体育教师需要通过学科教学使得学生掌握一些关于体育基本的技能和知识,让他们了解运动的好处。并且体育教师也要主动学习,及时了解新课程的新动态,积极地参加各类培训,丰富自己的教学艺术,调动学生对学习体育课程的热情,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要以课堂为载体,明确小学生运动锻炼的标准,使他们在体育课堂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并且收获知識。最关键的是,老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灌输有关体育重要的思想,强化终身体育的意识。作为一门学习课程,体育课程也应该有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这样才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否定体育课就是在浪费时间的言论。但是,现如今小学体育课堂的内容都很随意,没有明确的规划,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在设计体育课程活动时,要制订一份周详的计划方案,结合不同学生不同学段的特点,将他们喜欢的形式和内容融入每一节课中,同时需要了解各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免出现身体损伤的情况。
  五、 教学手段多样化
  体育课堂的教学多半是在室外进行的,小学生心思活络,轻而易举就能被吸引走注意力,所以为了防止学生转移注意力,老师可以使用一些办法,将他们分成小组,用合作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自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与其他小组竞争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在他们掌握体育动作的基础上加强他们的合作与交流,培养默契和团队精神,这对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提供了支持与帮助。   体育课程就是用来给学生放松身心并且促进身心健康的一门学科,所以教师还可以将游戏与课程结合起来,将“玩”与“学”融汇贯通,会使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愉悦,让学生拥有新奇的体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性格特点来设置游戏规则,游戏要与教学内容相关,不能跑题,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使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轻松愉悦地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学生在学习“立定跳远”这一运动时,老师可以询问一下他们喜爱什么小动物,或者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动作,老师和学生一起来猜,学生或是像小兔子一样“蹦”,或是像青蛙一样“跳”,这样就可以锻炼他们的弹跳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融入其中,如此,便加快了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速度。在每节课结束之后,教师还要进行一下自我反思,以便及时发觉出现的问题,然后加以改正。例如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否合理、课堂环节是否联系紧密、能否达成教学目标等等,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才能够构建高效课堂。教师需要进行大胆的创新并且勇于实践,对体育课程的核心有深刻的理解,加强课堂的安全管理体系,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六、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老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如何相处也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小学生幼稚不成熟,性格也很活泼,经常会出现不听老师话的现象。但同时,这个年纪的学生胆子小,对老师还存在着畏惧心理,所以如果课堂氛围混乱不堪或是严肃凝重,也有可能是因为教师管理不当所导致的。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去学习,加以改进。新课程標准下的师生关系就是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相互平等的,在教学中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出现问题及时沟通交流,找到妥善解决的办法。在体育教学中,老师要营造出和谐友好的氛围,让学生可以拥有平等的机会去参加教学活动。教师不能因为体育成绩的好坏而衡量学生的好坏,更不能因为学生的体育成绩好就有什么好处都想着他,偏心于他,体育成绩差就轻视他。老师要对自己的学生有足够的了解,找到他们各自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在优点和长处上让学生有充分发挥的空间,在缺点和短处上给予他们鼓励,帮助他们克服短板,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得到了认可,就会增强自信心,对体育的兴趣也会大大提升,提高自信心。这样便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实现教学相长。教师在传授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的同时,也要把体育拼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法治教育精神、团队意识等渗透其中,运动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我们在渗透思想的同时,在行动上也要有所付出,培养学生拥有体育自主意识,这样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目标的才能加快速度实现。
  七、 结语
  总之,在小学的教学课程体系中,小学体育课程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素质教育的落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师们要在自己的岗位上明确立足点,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教师不断地提升自身,提高自己的技能,研究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关注学生、爱护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多种途径来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落实阳光体育工作,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洪超.阳光体育,高效课堂:浅谈小学体育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11-12.
  [2]高婷婷.开展阳光体育,打造高效课堂:小学体育教学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8):179.
  [3]陈旺霞.开展阳光体育,打造高效课堂:小学体育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8(31):140-141.
  作者简介:
  白亿芳,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如东友好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教学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对创设高中英语好课堂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文章以剖析一堂公开课为依据,试从形、意、情三个维度切入,浅谈塑造高中英语好课堂的要素,即课堂形式、教学理念、课堂效果,力求将新课标要求付诸实践,构建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  关键词:高中英语;好课堂;要素  一、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普高英语课程的总目标包括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
摘 要: 阅读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初中是培养数学阅读能力重要阶段。教师应利用各种方法,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教材,在课堂及课外进行有效引导,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夯实基础。  关键词: 初中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兴趣  一提起“阅读”二字,大家就自然联想到语文阅读、英语阅读。殊不知,在数学的学习中,阅读能力也起着至关重要的
摘 要: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确定了方向。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确定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因此,地理课堂的设计与实践,须以地理核心素养为标准。本文以“工业区位选择”为例,通过“思辩式”课堂设计与实践,挖掘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思辩式”课堂;地理实践力;工业区位  基础教育改革正在从“知识本位”时代走向“核心素养”
摘要:深化新課程改革强调学习评价的多元化,要充分发挥学习评价的诊断、激励和促进作用。地理概念是地理思维最基本的单元和形式,地理素养的提升要以地理概念为基础。线上教学使生生和师生之间的评价更快速更全面,通过这种交流,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容易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以此达到深层的学习,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完善。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概念教学;网课模式  一、 过程性评价在教学中的实施现状  过程性评
摘 要: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一环,新课标倡导语文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力量,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建构和发展。华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是超越地缘和血统的核心存在,是中国人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开发《华夏礼仪的智慧》课程,正是希望通过华夏礼仪文化的教学,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浸润式的体验,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和深厚感情,成为知礼、懂礼的“谦谦君子”。  关键词:文化传承与理
摘 要: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作为学生接受英语学习的承上启下阶段,在学生的一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促进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提高中学生对英语阅读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加强其深入学习,需要增添英语课程的趣味性,以趣味性因素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提升课堂质量,达成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教之有趣;学之有味;初中英语阅读;趣味教学  一、 前言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在初中阅
摘 要:近年来,化学科技技术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并且,其也在大众的生活、工作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化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却日益凸显。在这一背景下,绿色化学的理念就此提出。绿色化学又可以被称之为环境无害化学。该化学理念的存在能够有效对当前有机化学所形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调整。基于此,文章将以有机化学基础这一知识为核心,对如何在教学中有效贯彻绿色化学与全球经济的理念进行分析。  关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得以深入开展应用,成体系的建设是影响中学人工智能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对我校学生学习、了解甚至掌握人工智能基本概念、编写程序及算法过程等方面的知识都具有很好的探究,在结合信息技术四个主要核心素养,将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溶于学生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用智能方式去解决,让知识与实践回归生活中去,所以在中学阶段建设人工智能校本课程是一件有价值的探究。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突破,形成
摘要:科学史是科学和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历史发展的研究。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科学史都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单元教学研究是一种系统性的教学方法,通过单元教学研究打破了个别知识点之间的壁垒,把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科学史串联教授给学生,通过把知识在人类历史上的发现或者发展历程阐述清楚,从而有利于学生搞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学习知识的精髓;有利于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横向贯通,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
摘 要:自2016年秋季的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开始使用,名著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始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很多一线教师对名著教学比重突然加大并不适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难以着手展开有效的名著阅读教学活动。故文章将从名著教学现状入手,以部编版七年级上的两本必读名著《西游记》《朝花夕拾》为例,分析如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展开名著阅读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名著阅读;有效教学;整本书阅读     2016年秋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