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价值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深圳罗湖通往香港红磡的火车站里,暴雨冲刷着狭窄局促、接近露天的候车站台,不时惊起人群尖叫,糟糕的乘车条件惹来了一群大陆旅客的抱怨。记得5年前来香港探访回归10周年时,身边的人们多还惊叹于香港公共交通的先进。其实,这条铁路通道本身并没有变化,只是铁路线两端连接着的人们的心理发生了变化。
  外在的香港,除了比5年前破旧了些之外,没什么大变化,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陆城市相比,一样的电影海报、明星广告、连锁店铺,而物价水平、公共服务质量等城市指标也与内地城市在急速持平,甚至连内里的社会问题都是类似的:工商权贵阶层勾结权力,垄断优质资源;底层草根命运悲惨,生活艰辛;中间则是首鼠两端的中产阶层,热热闹闹地喊着各种空洞的政治口号,乏人喝彩。
  不过,政治生活的勃兴倒是与5年前大为不同。地铁车厢里播放着各个政党的纲领和领袖的宣传片;报刊上,除了香港本地的电影明星、富豪家事,以及大陆高层不靠谱的“政治秘史”之外,本土的政治人物也开始有机会登上传媒头条;就连旺角最繁华的商业街上,还在读中学的孩子们也都拿起大喇叭在抗议政府对国民教育的干预,尽管他们并不非常理解自己所支持的和反对的究竟是什么。
  对于香港,许多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一直有一个乡愁式的愿景,希望香港所特有的生活方式,比如新闻自由、法治、专业精神等一些有价值的社会遗产,能在中国大陆转型、中华文明崛起的大势中发挥作用。
  观照今日香港,政治生活的勃兴原应值得欣喜。这颗东方之珠,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原就不该仅仅是一颗商贸、金融等经济意义上的璀璨明珠。不过,这些臆想中的期许太容易被现实中演进的政治所击碎。
  应当说,新闻自由、政党竞争、司法独立,这些当代民主政治最基本的约束性条件在香港已经具备。这些要素给全球资本投资香港带来了保障,却并没能保障香港政治在一个良性轨道内运行。于是,回归15年,人们看到的香港,对外缺乏长远战略,在全球资本发展中的位置有所滑落;社会内部,族群对立、阶层纷争时有所闻,反对菲佣居港,反对所谓的大陆“双非婴”……
  高官和商人们整日期盼中央政府支持,以便搭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列车,把大陆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吸引到香港,而多数民众则又担心大陆人来得多了,抢走他们的教育、医疗、工作机会、公共服务等各种社会资源,从而极度排斥。这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对待外来者的态度何其相似。
  面对种种社会困境,香港各种党派、纲领林立,但在纷纭的政治口号背后,却很难说有多少坚定的政治信仰可言,多的只是夹缝中的投机选择和功利主义主导下的摇摆。知识群体一直有人在呼吁香港本土价值,但一入现实,便在对殖民主义的美化和对中央政府的认同中,非黑即白,在情绪化的煽动和对抗中,香港所谓的本土价值早已支离破碎,无从谈起。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在经济活动中,香港人已大学毕业,但在政治生活中,他们中的多数人依旧停留在若干年前的小学水平。当然,建立一种生活方式、重塑一个文明的价值,15年时间或许还太短。下一个15年,香港或许能有大不同,而这不仅有赖于港人自身,也有赖于更高层的政治智慧。
其他文献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众文化的图景中不断地生产着关于美国的文化想象。从1980年代主流思想界对蔚蓝色文明的深切渴望,到1990年代初期讲述中国人在美国艰苦奋斗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红遍大江南北,再到2013年表现中国商人在华尔街上市而实现美国梦的《中国合伙人》热映,可以说,美国成为这30年来中国人从自卑、屈辱到获得自信的重要参照。与此同时,从1990年代中后期畅销书《中国可以说不》、“5·8”轰
中国正处于走向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性转折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的重要使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方向已达成共识,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存在哪些阻碍和难以解决的问题,推进的突破口在哪里,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重要课题。    历史的关节点    《南风窗》: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迎来了第12个五年规划,各界都对“十二五”寄予厚望,认为“十二五”将是改革的再出发,是很多进入深水区改
从今年年初起,山东、福建等省份的异地高考“办法”相继出台,这项关涉户籍与考试制度、教育经费分配的系统工程开始以地方政府先行的方式推进,赋予外来人口相应的权利。然而,各地自行解决无异于承认区域教育资源分化的事实,更加强化不平等的高考利益格局。如何从国家层面破除异地高考产生的根源,本刊专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  掌握学籍信息  《南风窗》:按照教育部的承诺,异地高考方案今年底有可
我认为突破口还是在于调整投资和消费的比例。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率。我们现在的居民消费率太低了,只有35%。而接近50%用来再投资、扩大再生产,还有一部分拿去出口。大部分产品自己没有消费,这跟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背离的。    自1995年中央首次提出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起,中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转变已经进入第16个年头。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如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实
当地时间6月24日夜,埃及选举委员会主席宣布,穆斯林兄弟会所属自由与正义党候选人穆罕默德?穆尔西获超过1300万张选票,当选后穆巴拉克时代首任埃及总统,他也成为埃及有史以来首位平民总统,他的对手、前过渡政府总理沙菲克以约100万张选票的差距败北。  大妥协,小摩擦  在全民公投和议会选举相继按时间表举行之后,埃及政治过渡“倒数第二站”—总统大选(最后一站是制宪)却因选前一系列变故差点卡壳:多名总统
“双规”的复杂面目  多年以后回顾中国的反腐史,“双规”一定是一个关键词。这个词进入公众视野主要有两种场合:一是有关部门宣布某官员“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这往往意味着一个官员政治生涯的结束、囚狱的开始,这种情况常常会引来公众一片“欢欣鼓舞”;二是每当“双规”中的官员因各种原因丧命,官员家属、学者、律师便会提出百般质疑,而公众的心态则往往在“活该”和“无视”之间摇摆。  近期,“双规”也正
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用题词结束了关于特区的争论,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商品经济”第一次写进了中央文件。随后中国社会释放出的能量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它驱动中国在改革的大道上一路狂奔,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当所有增量改革都已完成,这一轮能量的释放才渐近尾声。  当时,中国改革的继续推进将不得不触动利益格局,世界又处于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动荡之中。中国往何处去?改革陷入了僵局。1992年,邓小
南美小国巴拉圭的反总统势力,近日以总统在警民流血冲突中的“严重渎职”迅速将他弹劾,引起南美左翼势力反弹。冲突起因是上百名无地农民非法霸占了一处私人森林保护区,而300多名警察持法院驱逐令前往事发地,途中遭埋伏,交火中6名警察和11名农民死亡。  无地农民以“占领林地”的行为艺术,提醒大主教出身的总统勿忘其4年前“耕者有其田”的竞选承诺,所呼求的是政治对话,而内政部长和警察部队司令的回答是警力出击,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此时收到一位多年采访“两会”的记者朋友的来信,谈到他之前采访“两会”的感想:“以前多是明星和奇谈怪论等,后来慢慢多了些住房、税收、腐败、社会保障等公共议题,但其实会场上更多的还是各个地方政府要求各种政策优惠、表达各自发展诉求的议题占绝大多数。直接呈现人民与政府互动的政治议题太少,更多的是地方与中央民生发展话题的互动。”  这封信也忽然提醒了我自己—作为一名研究政治学的学者,我
眼下对欧洲人来说,思考未来是件让人头痛的事。美国在军事上过度扩张,在政治上趋向极化,在财务上负债累累。欧盟似徘徊在崩溃边缘,许多欧洲地区以外的人都把这片古老大陆视作一个已然引退的势力—它依然可以通过良好的教养来影响世界,但已经没有任何勇气或者雄心。  全球范围内的调查显示,在过去3年中,越来越多人开始背向西方,而认为中国正逐步向中心舞台移近—在这些人当中,弥漫着希望、恐惧或两者兼而有之的情绪。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