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27291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让数学与生活结合,在真实的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是小学数学的特点。
  小学生的思维更加需要形象化具体化,他们最容易理解的是自己身边的数学,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及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出发,创设出丰富的教学情境。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超越狭隘的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学习内容,让数学“活”起来。这也是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的。
  但是一节区级公开课不禁让我陷入了深思,虽然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认同情境教学的优势并有意识的把情境教学运用于自己教学的各个环节,但是由于没有形成一定的有效模式,可以说整堂课是优势与不足并存,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一节内容,看似与生活紧密相关,但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并不容易,其中涉及的诸如间隔、间隔数等概念更是让学生无所适从,单单理解起来就很困难,更别说分清两类植树情况然后总结出相应的公式了。执教的老师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在上课伊始,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中的情境:同学们,大家都注意到了我们平时走在路上的时候,路的两边都有什么啊?学生有的说马路牙子(比较口语化),有的说有花坛,老师一一给予肯定,并夸奖学生的观察力很敏锐。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纷纷表示出了对这节课的好奇,期待老师抛出新的问题。课一开始,通过身边生活中的实例,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情境引入达到了教师的预期效果。接下来,执教老师趁热打铁,抛出了今天课上的第一个数学问题:有一条路,长2000米,要在路的两旁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需要栽多少棵树?这个情境是我们生活中的情境,而且也很承接课堂开始时老师对学生的引导提问,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情境太大了,情境本身包含的数字和条件过于复杂,路长、间隔、两端都栽、两旁也栽,学生要注意的条件太多,而且2000米这个数字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他们目前所学过的最大位数了。这些绊脚石设在题目中,吸引了学生大部分的注意力,他们的脑子只用来消化这些条件已经有些应接不暇,更不用说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了。情境本身已经毫无用处,像这种只注重创设情境,却不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不能发挥情境对问题的再现作用,从而无法使学生在真实的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情境教学误区是现在很多老师都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标》教学理论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老师在数学课上采用了情境教学这一手段,但是同样是情境教学,有的老师效果会好些,而有的老师仅仅是流于表面,更糟糕的情况是情境教学虽然充斥了整个课堂,却没有发挥它应有的效用,反而因为这种不恰当引入而将教学带入了死角,使学生更加迷惑,并且因为无效的教学情境占用课堂太多时间老师甚至无法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及本人在校的听课情况看,我发现在本人所在的学区中情境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脱离生活实际,对学生的学情没有分析透彻,使学生对情境提供的信息无法把握,不能顺利的解决问题。
  (2)每一节课的开展,必然是知识的一次深入。无论是对原有知识的拓展加深还是新知识的引入,那么相伴随的必然是问题的产生,有些问题的解决可以水到渠成,但有些颇具混淆性的问题就不那么容易解决了。老师在上公开课时统统会规避这些问题,使自己的课堂更为顺利,这样就违背了情景教学的最初意图,形同虚设。
  (3)设置情境时,没有把握好“度”,也就是没有掌控好教学的时间,没有提前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做充分的估计,有的教师设置的情境过多,在教学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难免显得节奏过快,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理解、分析情境的时间,虽然情境设置的很恰当,但是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的教师设置的情境过少,在很快完成教学任务之后,便只有用习题来充斥课堂,显得课堂比较单薄。这都是因为没把握好“度”的关系。
  好的情境引入必然是符合学生的认知与生活规律,把复杂、枯燥的数学概念与规律从理论中剥离出来,将它们附着在实际生活当中,用通俗有趣的生活情境、游戏情境、故事情境等来生动的展现它们、演绎它们,从而更好的理解它们、掌握它们。相反,不甚成功的情境教学必然是超出了学生的生活与认知范围,情境的引入无法将他们的生活实践与数学理论联系起来,那么这个情境反而会成为整堂课的负担与学生学习的障碍。
  (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八里罕镇总校024200)
其他文献
新疆阿勒泰地区是我国布病流行的重疫区,布病严重威胁了广大农牧民的身体健康,严重阻碍了阿勒泰地区的畜牧业发展。上世纪50~60年代,布病在阿勒泰地区人畜间广泛流行,70~80年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师生双方在课堂教与学中重新定位,审视课堂教学模式的效用。本文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探究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思路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探究式课堂教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为课程改革下的物理教学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情景;探究;创新;发展  《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探究式学习是学生
2006年3月27日新疆和田市由某洒店负责人来报告酒店餐饮业工作人员6~7人,在该酒店用餐后发生腹泻、发热、腹痛、里急后重,检测送来几种标本中检出宋内氏志贺氏菌。1材料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