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织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方式。它实质上是一种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生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借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能合理地在学习中引入竞争机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同时也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积极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但在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一些教师急功近利,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表面化、机械化、形式化地理解其意义,从而出现了一些偏差,合作学习“貌合神离”,走入了误区,导致学习低效甚至无效,亟需我们引起重视。
一、常见的误区
1.随心所欲,深浅欠度
实践中一些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内容疏于设计,随意运用。
教学片段一:
师:读了这段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80%的学生都齐刷刷举起了小手)
师(视若无睹):先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再请各小组派代表交流。
教学片段二:
师(笑眯眯的):你发现了什么?
(不见一个学生举手)
师(开始有点不自然了):再动动脑子,你发现了什么?(还是不见学生举手)
师(急了):那就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吧!
(于是,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呢,当然也没闲着,深入小组中……)
师(神态自如):哪个小组来发表意见?
(学生三三两两举手发言,但都是教师光临的几个小组,其他小组无言以对)
上述教学情景在我们现在的课堂上屡见不鲜。为什么?缘起教师根本未虑及学生的实际学情,就冒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相应活动,以致学生的合作学习或因内容过易、无需合作而浪费时间;或因内容过难而无从下手。
2.作而未合,各自为政
有些合作学习尽管是教师认真设计的,但小组中的学生们往往缺乏合作协同的精神。从以下课堂情景可见一斑。
教师精心布置学习任务后,小组活动开始,表面上热热闹闹,你言我语,氛围活跃,一改以往静听—接受的学习方式,但小组内学习效率却并不理想。结束后,各小组的代表汇报时,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的见解。诸如此类“作而未合”的“合作学习”,形式上热闹了,效果则无从谈起。
3.参与不均,忽略差异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水平的差异性,合作学习个体的参与度严重不均。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情景: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学习优秀或性格外向)争先恐后,频频发言;有的学生(学习有障碍或性格内向)只有服从,成了旁听者;更有甚者思想开小差,会“适逢良机偷着玩”。
这样的合作,实际参与学习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人则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真可谓浮光掠影,达不到应有的成效。
4.放而不导,放任自流
在一些精心设计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个体都在合作,都在参与,教师却未尽其责,学生们仿佛是在一种无教师状态下进行学习。课堂教学中总能看到这样的镜头:教师呈现研读专题后,小组合作,展开讨论。而教师并没有参与管理和调控:有的教师在讲台上观望,等待着评判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有的教师在抓紧时间看教案或思考下一环节的导语;还有的在调试着多媒体课件,而对合作成效则好像事不关己的样子,从而使学生在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
事实上,由于年龄特征与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们要进行那种无教师指导的纯自主学习是不现实的,就等于放任自流,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实际上仍然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与启发。
5.未思先合,操之过急
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相互启发,达到优势互补,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上。但事实上,教师一提出问题,就马上组织学生合作讨论,不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或为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刚进入角色或意犹未尽时草草收场,终止合作。
教师操之过急,场面看似热闹异常,实则“蜻蜓点水”,甚至连必需的合作活动时间都未能提供,使所谓的合作学习完全成了一种形式化点缀了。
二、措施及对策
1.优化组建合作小组
如何发挥每个学生个性特长与群体合作、优势互补的功效,关键是优化组建合作小组。因此,教师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情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划分出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合作小组。具体而言,为了优化学生的组合,在分组时应考虑两个方面:①组内成员的“异质互补”。就是在学生编排时,除考虑学生身高因素外,还应依据学生成绩、特长爱好、家庭背景等不同层次、不同特质编成合作小组,让他们取长补短,尽量做到最佳组合。②注意“组间同质”。就是在划分小组时,教师在重视对学生异质分组的同时,还必须争取小组间的零距离,做到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这样的小组才能体现“组内合作,组外竞争,促进发展”的新理念。同时,小组内谁当组长、谁负责记录、谁负责汇报等应有明确分工,各尽其职。操作之初最好选思维敏捷、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当组长,并进行积极培养。一段时间后,可采用轮值制,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
2.指导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与技巧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要使学生有良好的合作学习行为,必须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合作学习意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有关策略,使学生懂得合作学习并不是个体学习的简单相加,它是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智慧互动的过程,需要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主体性、批判性和包容性,从而使他们在合作学习中不仅能主动积极,而且能独立思考,还能协作互助。
与此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并要有意识地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技能,尤其是合作学习中的交往技能。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聆听别人的意见,多为他人、集体着想,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学会表述、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互助、学会共享。当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某项内容时,教师必须到各个小组中间去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指导,及时排除合作中的困难,把成功合作的经验及时介绍给他们,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
3.及时调控,随时引导
合作学习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调控是分不开的。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并非只是做旁观者。教师一是要扮演好“调控者”的角色,即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各“合作小组”的活动状况,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所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去;二是要担当起“引导者”角色。如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学习任务、评价小组成果的标准,解释所期望的行为。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适时地对学生的合作交流给予指导,适量地提出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学生出现错误时,为其指明方向,并在方法与策略上给予指导。唯有如此,才能使合作学习得以顺利且富有实效地进行。
4.合理设计合作内容
提供给学生讨论的问题必须是具有思考性或开放性,仅凭个人力量无法解决,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方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重难点,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既能激发起学习兴趣,又能增强合作意识的问题。此外,合作内容还应是体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因此,在小组学习中应多设计一些矛盾型问题、假设型问题、发散型问题等,这些问题由于答案的不确定性,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使学生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体现。
5.积极“备战”,把握契机
合作学习能否有效进行,往往取决于个体的合作学习准备状态,包括知识准备状态、态度准备状态等。因此,在组织进行合作学习前,应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情况,若学生对将要合作的内容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便应让其做好合作学习前的准备:或由教师充当“组织者”的角色,事先作适当的提供和讲述;或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获取合作学习所需的知识储备。
合作学习的效度还有赖于实施时机的安排。只有依托能促使学生进入较佳学习状态时,即在能引发学生需要的问题情景中,交流才有意义;也只有当学生意见针锋相对,感到有必要争论探讨时,合作才更有价值;只有在民主互动和相互关爱的氛围中,合作才能有效。所以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产生与他人交流表达的强烈欲望的基础上,把握契机,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6.多元评价,注重激励
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浓厚兴趣,更好地发挥同学间的合作效能,在某一合作学习活动告一段落时,教师对之进行及时中肯评价。问题是教师的评价必须恰如其分,注重激励,尤其要注意评价方式多元化。具体做法:一是要重视个体评价与小组团体评价的结合,即教师不仅要评价组内的个体,更重要的还应评价小组团体;二是要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即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到好处的评价外,还要对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态度、合作技巧、参与程度等进行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及时给予充分肯定。评价形式除了师评,还可进行自评、他评、组评等。通过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完善小组合作,形成积极向上的合力。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可以极大地促进师生、生生在不断碰撞交流中,知识得到增长,思维得到拓展,情感得到升华,智慧得到启迪。我们更应该加强实践与研究,努力探索,使合作学习走出“貌合神离”的误区,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不断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合作学习能合理地在学习中引入竞争机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同时也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积极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但在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一些教师急功近利,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表面化、机械化、形式化地理解其意义,从而出现了一些偏差,合作学习“貌合神离”,走入了误区,导致学习低效甚至无效,亟需我们引起重视。
一、常见的误区
1.随心所欲,深浅欠度
实践中一些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内容疏于设计,随意运用。
教学片段一:
师:读了这段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80%的学生都齐刷刷举起了小手)
师(视若无睹):先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再请各小组派代表交流。
教学片段二:
师(笑眯眯的):你发现了什么?
(不见一个学生举手)
师(开始有点不自然了):再动动脑子,你发现了什么?(还是不见学生举手)
师(急了):那就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吧!
(于是,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呢,当然也没闲着,深入小组中……)
师(神态自如):哪个小组来发表意见?
(学生三三两两举手发言,但都是教师光临的几个小组,其他小组无言以对)
上述教学情景在我们现在的课堂上屡见不鲜。为什么?缘起教师根本未虑及学生的实际学情,就冒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相应活动,以致学生的合作学习或因内容过易、无需合作而浪费时间;或因内容过难而无从下手。
2.作而未合,各自为政
有些合作学习尽管是教师认真设计的,但小组中的学生们往往缺乏合作协同的精神。从以下课堂情景可见一斑。
教师精心布置学习任务后,小组活动开始,表面上热热闹闹,你言我语,氛围活跃,一改以往静听—接受的学习方式,但小组内学习效率却并不理想。结束后,各小组的代表汇报时,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的见解。诸如此类“作而未合”的“合作学习”,形式上热闹了,效果则无从谈起。
3.参与不均,忽略差异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水平的差异性,合作学习个体的参与度严重不均。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情景: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学习优秀或性格外向)争先恐后,频频发言;有的学生(学习有障碍或性格内向)只有服从,成了旁听者;更有甚者思想开小差,会“适逢良机偷着玩”。
这样的合作,实际参与学习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人则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真可谓浮光掠影,达不到应有的成效。
4.放而不导,放任自流
在一些精心设计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个体都在合作,都在参与,教师却未尽其责,学生们仿佛是在一种无教师状态下进行学习。课堂教学中总能看到这样的镜头:教师呈现研读专题后,小组合作,展开讨论。而教师并没有参与管理和调控:有的教师在讲台上观望,等待着评判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有的教师在抓紧时间看教案或思考下一环节的导语;还有的在调试着多媒体课件,而对合作成效则好像事不关己的样子,从而使学生在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
事实上,由于年龄特征与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们要进行那种无教师指导的纯自主学习是不现实的,就等于放任自流,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实际上仍然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与启发。
5.未思先合,操之过急
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相互启发,达到优势互补,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上。但事实上,教师一提出问题,就马上组织学生合作讨论,不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或为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刚进入角色或意犹未尽时草草收场,终止合作。
教师操之过急,场面看似热闹异常,实则“蜻蜓点水”,甚至连必需的合作活动时间都未能提供,使所谓的合作学习完全成了一种形式化点缀了。
二、措施及对策
1.优化组建合作小组
如何发挥每个学生个性特长与群体合作、优势互补的功效,关键是优化组建合作小组。因此,教师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情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划分出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合作小组。具体而言,为了优化学生的组合,在分组时应考虑两个方面:①组内成员的“异质互补”。就是在学生编排时,除考虑学生身高因素外,还应依据学生成绩、特长爱好、家庭背景等不同层次、不同特质编成合作小组,让他们取长补短,尽量做到最佳组合。②注意“组间同质”。就是在划分小组时,教师在重视对学生异质分组的同时,还必须争取小组间的零距离,做到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这样的小组才能体现“组内合作,组外竞争,促进发展”的新理念。同时,小组内谁当组长、谁负责记录、谁负责汇报等应有明确分工,各尽其职。操作之初最好选思维敏捷、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当组长,并进行积极培养。一段时间后,可采用轮值制,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
2.指导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与技巧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要使学生有良好的合作学习行为,必须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合作学习意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有关策略,使学生懂得合作学习并不是个体学习的简单相加,它是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智慧互动的过程,需要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主体性、批判性和包容性,从而使他们在合作学习中不仅能主动积极,而且能独立思考,还能协作互助。
与此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并要有意识地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技能,尤其是合作学习中的交往技能。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聆听别人的意见,多为他人、集体着想,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学会表述、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互助、学会共享。当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某项内容时,教师必须到各个小组中间去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指导,及时排除合作中的困难,把成功合作的经验及时介绍给他们,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
3.及时调控,随时引导
合作学习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调控是分不开的。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并非只是做旁观者。教师一是要扮演好“调控者”的角色,即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各“合作小组”的活动状况,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所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去;二是要担当起“引导者”角色。如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学习任务、评价小组成果的标准,解释所期望的行为。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适时地对学生的合作交流给予指导,适量地提出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学生出现错误时,为其指明方向,并在方法与策略上给予指导。唯有如此,才能使合作学习得以顺利且富有实效地进行。
4.合理设计合作内容
提供给学生讨论的问题必须是具有思考性或开放性,仅凭个人力量无法解决,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方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重难点,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既能激发起学习兴趣,又能增强合作意识的问题。此外,合作内容还应是体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因此,在小组学习中应多设计一些矛盾型问题、假设型问题、发散型问题等,这些问题由于答案的不确定性,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使学生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体现。
5.积极“备战”,把握契机
合作学习能否有效进行,往往取决于个体的合作学习准备状态,包括知识准备状态、态度准备状态等。因此,在组织进行合作学习前,应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情况,若学生对将要合作的内容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便应让其做好合作学习前的准备:或由教师充当“组织者”的角色,事先作适当的提供和讲述;或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获取合作学习所需的知识储备。
合作学习的效度还有赖于实施时机的安排。只有依托能促使学生进入较佳学习状态时,即在能引发学生需要的问题情景中,交流才有意义;也只有当学生意见针锋相对,感到有必要争论探讨时,合作才更有价值;只有在民主互动和相互关爱的氛围中,合作才能有效。所以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产生与他人交流表达的强烈欲望的基础上,把握契机,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6.多元评价,注重激励
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浓厚兴趣,更好地发挥同学间的合作效能,在某一合作学习活动告一段落时,教师对之进行及时中肯评价。问题是教师的评价必须恰如其分,注重激励,尤其要注意评价方式多元化。具体做法:一是要重视个体评价与小组团体评价的结合,即教师不仅要评价组内的个体,更重要的还应评价小组团体;二是要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即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到好处的评价外,还要对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态度、合作技巧、参与程度等进行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及时给予充分肯定。评价形式除了师评,还可进行自评、他评、组评等。通过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完善小组合作,形成积极向上的合力。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可以极大地促进师生、生生在不断碰撞交流中,知识得到增长,思维得到拓展,情感得到升华,智慧得到启迪。我们更应该加强实践与研究,努力探索,使合作学习走出“貌合神离”的误区,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不断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