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不仅讲了,而且讲了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也常听见学生这样埋怨:巩固题做了千万遍,数学成绩却迟迟得不到提高。如何改进教学策略,达到“减负增效”之目的,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诚然,出现上述情况涉及方方面面,但其中的例题教学值得我们反思。
一、问题启发,难题化解
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尽管课前对教案做了精心的设计,但是仍会存在一些课前没有考虑到的因素,课堂教学中仍会有突发事件产生。这时如果我们觉得学生未按自己设计的思路走,强行打断,处理不当,急于推出自己的思路,就会造成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又因心中的疑问没有解决,影响下面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学生没有主见,更谈不上创新,失去个性,只会被动接受。如:我曾经上过一节与三角形中位线的应用有关的课,这是一堂练习课,本堂课以下面一道证明题(课本中的一道习题)为例。证明: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上课,我既不对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进行复习,又不回顾特殊四边形的有关判断,而是单刀直入地写出上面的命题,我想学生该不会觉得太难吧。谁知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几分钟后,我发现情况不妙,学生愁眉未展,这时我才意识到这道题对学生来说不简单。该怎么办呢?教案上可没有备这种情况啊,怎么办呢?为了解决学生无从下手的情况,当时我试图提出几个问题:
(1)要证明一个命题应有那些步骤?
(2)平行四边形有哪些判定方法?
(3)题目中已知线段中点,会让你想到哪些方面的知识吗?
(4)从这道题的条件看,你觉得判定平行四边形从边、角还是对角线考虑更合适?
经过一番引导,分解了问题的难度,很快就有学生解答出来,我想大家要完成这道题只是举手之劳。
二、例题变式,活用教材
接着我按照教案的设计进行变式训练,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到位。在探索特殊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特征时,我对特殊四边形进行分类变式。
变式一:四边形分成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六种情况,进行变式;
变式二:顺次连接怎样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矩形、正方形?
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要求画出图形、作出判断、给出证明。为了小组的利益,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小组同学一起画图、思考……最后由小组汇报探索的结果,大部分小组都能得出正确的结果,老师只需作适当的补充和完善。
两组变式训练都是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探究结论的。变式一的设计目的在于以习题为前提进行变式,借一题变多题熟练对三角形中位线的应用;变式二是通过变式一进行探索、总结规律。我设计这堂再平常不过的练习课的初衷是尝试活用教材、把常规题改为开放题,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探索空间,由于当时感觉课堂气氛还不错,我也就不太在意。过了一段时间,终于有机会检查这节课的效果时,我才愰然大悟:原来,当时的气氛是在个别尖子生的带动下而随声附和的结果。真正能从这节课中受益的只是极少数学生,真是太失败了。我很想知道这节课存在的问题在哪里。
三、电脑辅助,形象直观
带着问题,我的脑中反复重现这节课当时的情景,经过细心分析,我终于找到这堂课的不足之处:首先开头太难,有想置学生于死地之势。虽说发现学生不能顺利完成时,我以步步设问来做补救,但这时候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已受打击,他们只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非常被动。我想如果当时先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为这道题做好铺垫,由浅入深,让更多的同学有能力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效果应该会更好。其次在变式训练时,未能真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有机会让学生更仔细地观察图形的变化而产生的结果。我想如果当时利用电脑演示,顺次连接形状、大小不断变化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提出两个问题:
(1)所得的四边形是怎样的特殊四边形?
(2)这些四边形随着什么变化而变化?
这动起来的图形更能刺激学生通过观察寻找到答案,不但节约了时间,还为学生创造了发挥观察力、想象力的机会,我想这样效果会更好。
在这段课后反思,让我感到只把教案写得详细,然后拿着教案去上课,布置作业,改完作业就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想法实在是太幼稚了。课后对所得、所失、不足,只有常思才能不断更新自我,才能使新课标的要求不只是一句空话。我相信教学反思应该让每个人都能从中学到一些有益的东西。
总之,作为教师,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讲授内容是否清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合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把这些想清楚,作一总结,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可贵的借鉴。这样就会实现教学相长,打造出高效课堂。大浪淘沙,回顾反思使我不再一味重复昨天的故事,而在今天的“减负增效”尝试中不断变化、改进与成长。
一、问题启发,难题化解
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尽管课前对教案做了精心的设计,但是仍会存在一些课前没有考虑到的因素,课堂教学中仍会有突发事件产生。这时如果我们觉得学生未按自己设计的思路走,强行打断,处理不当,急于推出自己的思路,就会造成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又因心中的疑问没有解决,影响下面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学生没有主见,更谈不上创新,失去个性,只会被动接受。如:我曾经上过一节与三角形中位线的应用有关的课,这是一堂练习课,本堂课以下面一道证明题(课本中的一道习题)为例。证明: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上课,我既不对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进行复习,又不回顾特殊四边形的有关判断,而是单刀直入地写出上面的命题,我想学生该不会觉得太难吧。谁知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几分钟后,我发现情况不妙,学生愁眉未展,这时我才意识到这道题对学生来说不简单。该怎么办呢?教案上可没有备这种情况啊,怎么办呢?为了解决学生无从下手的情况,当时我试图提出几个问题:
(1)要证明一个命题应有那些步骤?
(2)平行四边形有哪些判定方法?
(3)题目中已知线段中点,会让你想到哪些方面的知识吗?
(4)从这道题的条件看,你觉得判定平行四边形从边、角还是对角线考虑更合适?
经过一番引导,分解了问题的难度,很快就有学生解答出来,我想大家要完成这道题只是举手之劳。
二、例题变式,活用教材
接着我按照教案的设计进行变式训练,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到位。在探索特殊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特征时,我对特殊四边形进行分类变式。
变式一:四边形分成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六种情况,进行变式;
变式二:顺次连接怎样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矩形、正方形?
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要求画出图形、作出判断、给出证明。为了小组的利益,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小组同学一起画图、思考……最后由小组汇报探索的结果,大部分小组都能得出正确的结果,老师只需作适当的补充和完善。
两组变式训练都是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探究结论的。变式一的设计目的在于以习题为前提进行变式,借一题变多题熟练对三角形中位线的应用;变式二是通过变式一进行探索、总结规律。我设计这堂再平常不过的练习课的初衷是尝试活用教材、把常规题改为开放题,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探索空间,由于当时感觉课堂气氛还不错,我也就不太在意。过了一段时间,终于有机会检查这节课的效果时,我才愰然大悟:原来,当时的气氛是在个别尖子生的带动下而随声附和的结果。真正能从这节课中受益的只是极少数学生,真是太失败了。我很想知道这节课存在的问题在哪里。
三、电脑辅助,形象直观
带着问题,我的脑中反复重现这节课当时的情景,经过细心分析,我终于找到这堂课的不足之处:首先开头太难,有想置学生于死地之势。虽说发现学生不能顺利完成时,我以步步设问来做补救,但这时候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已受打击,他们只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非常被动。我想如果当时先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为这道题做好铺垫,由浅入深,让更多的同学有能力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效果应该会更好。其次在变式训练时,未能真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有机会让学生更仔细地观察图形的变化而产生的结果。我想如果当时利用电脑演示,顺次连接形状、大小不断变化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提出两个问题:
(1)所得的四边形是怎样的特殊四边形?
(2)这些四边形随着什么变化而变化?
这动起来的图形更能刺激学生通过观察寻找到答案,不但节约了时间,还为学生创造了发挥观察力、想象力的机会,我想这样效果会更好。
在这段课后反思,让我感到只把教案写得详细,然后拿着教案去上课,布置作业,改完作业就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想法实在是太幼稚了。课后对所得、所失、不足,只有常思才能不断更新自我,才能使新课标的要求不只是一句空话。我相信教学反思应该让每个人都能从中学到一些有益的东西。
总之,作为教师,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讲授内容是否清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合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把这些想清楚,作一总结,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可贵的借鉴。这样就会实现教学相长,打造出高效课堂。大浪淘沙,回顾反思使我不再一味重复昨天的故事,而在今天的“减负增效”尝试中不断变化、改进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