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的导学技巧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p_cryst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导学 激趣 导思
  内容提要:导学生参与,导学生实践,使学生乐学、乐知,在心理得
  
  到满足的同时,知识上得到积累,能力上得到发展与提高。以内外因为支点兴趣的激发,引导学生把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结合起来
  赞科夫说过:“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的动机。”因此,教学中突出对学生求知欲的唤起,有可能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有段。当然,内因的唤起,是与外因的作用处处息息相关的。恰当适时的运用导学技巧,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乐”的情绪中求知、获知。“导学”也正是以此为目的,导学生参与,导学生实践,使学生乐学、乐知,在心理得到满足的同时,知识上得到积累,能力上得到发展与提高。下面,我粗浅地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在导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一种情感认知倾向。它总是带有喜欢、满意的情感或体验,并呈现出有意注意状态。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注意“引其趣”,抓住学生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能和参与、创造的机会,一定能够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应以内因为基点,抓住学生的个性心理激趣。能言的,给他提供演说的时间;喜动的,为之创造表演的机遇;善思的,为之营造思维的空间。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心理需要,其兴趣也必自然生发出来。在教授《变色龙》一课时,我为安排了多种活动,如:安排学生编排课本剧,分角色朗读,人物品评等等,使各类学生都有自己喜好的时间与空间,他们的兴趣非常高.编课本剧的找军大衣,找厨师帽子,甚至有人从家里把一只宠物狗都带来做道具;分角色朗读的同学则为采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才能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争论不休,甚至还要谋化应辅之以怎样的动作等。思考的同学则在问题的引导下,步入人物及文章的深处与作者进行对话。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在参与、观看、倾听中得到了兴趣的满足,更在不知不觉中深刻的领会了文章的主旨。
  其次,还可以用外因为支点,利用学生的心理倾向激趣。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与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教学过程中美的信息尤为敏感。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倾向,也可以达到激发的学习兴趣的目的。比如:精巧的引入导语、优美的课堂语言、新颖的板书设计、漂亮的字体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不仅如此,多样的教育辅助手段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如:影音设备的使
  用,多媒体手段的使用等。
  
  二、思维的引导
  
  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对思维训练的重视也是人所共知的。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之说,布卢姆的目标教学思想设计的教学模式。都说明了这一点。当然,思维的训练决不能是脱离学生实际的说教,要依据思维的规律进行训练。
  首先,要引导学生把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共通的多种表象中找到本质的共同之处,从而认知事物的特点与特性。课堂上,之所以有些学生表现不理想,就是因为他们缺少思维的方法或者是思维的方式不正确,不能将知识点加以提炼、重组、集中、概括。如果在学生掌握大量表象材料的基础上,给以恰当的引导,对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我在教《最后一课》时,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有不少学生都积极发言,但就是抓不到点子上。分析原因后,我适时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韩麦尔先生为什么礼服?2、镇上的人为什么来上课?3、我为什么那么懊悔自己没学好法语?4、结束时,韩麦尔先生的举止为什么会那样?通过对这些“点”问题的集中思考,很快就解决了文章的“面”——中心(强烈的爱国之情)。这样,由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的训练,既解决了教学中的问题,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引导学生把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结合起来,教会学生融汇贯通的学习。已有的经验,是学习新知的基础。我们在教学中有时会常常遗忘这一点。如果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我在教学《爱莲说》一课时,发现学生能运用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从纵向上认识作者对莲的爱慕、赞颂;从“世人甚爱”、“花之宝贵者”“宜乎众矣”中认识世人的思想,很少有人能运用横向思维,理解出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针对这一情况,我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分析本文作者的情感。从《咏梅》中感受到作者的坚强,从《石灰吟》中感受到作者的坚贞等,话虽不多,他们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很快理解的文章的中心。
  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他文献
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隐逸诗人、田园诗人。朱荣在《诗品》中说他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被历代文人推崇。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他们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恶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历来,他的《归去来兮辞》都被认为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豪迈宣言,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冲破樊笼,回归自然的欣喜,随风飘荡的一叶扁舟上站着辞官回家的陶渊明,江风吹的他衣袂飘飞,俨然
期刊
传统的作业就是往作业本上留些生字词,学生也就照书抄抄,不过脑,太流于形式,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尤其是对高中生来说,太没有意义。因此,作业形式和内容必须进行改革,要善于突破传统观念,让学生真正能学到东西。我们应根据高考来制定练习,有的放矢。注重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注重能力的提高。  首先,作业形式要变。不能只采取写在本上一种形式,应有各种课样的形式,比如该口头练习时就口头作业;该给某些学生留个别作业,
期刊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调控,指在课堂上 教师为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运用控制论的原理,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对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等作必要、 恰当、适时地调控。教学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调控能力。探索教学系统的控制 规律,按规律进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认识和运用这些规律,笔者认为,在 教学过程中教
期刊
现在我们每周开一次阅读课,我感觉效果不佳。每次去时都让学生带笔记本,记一些有用的东西,可到检查的时候,笔记本上东西很少。当然这也有客观原因,例如一节课45分钟,时间太短,学生就在路上走走。然而主观原因是最主要的。通过我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调查,我发现学生都把它看做是休息课,去阅览室都是放松,没有明确的目的。那么我们到底为何阅读,,阅读什么,如何进行阅读呢?  人们为什么要阅读?说法不一,我个人认为阅读
期刊
阅读是一种心理过程,阅读能力只有通过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才能得到提高,而提高的目的又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阅读活动。所以,从阅读活动着手,分析高中毕业生未来要进行哪些阅读活动,各需怎样的技能,然后据此分别确定目标,则可望使目标既恰当、全面,又导向正确。  在讨论分类目标之前,先谈应该遵循的两条原则。  1.常态原则。  如果我们把社会阅读活动称为常态阅读,则目前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活动可称为异态阅读, 这二者
期刊
翻开学生的作业,我们会发现,错别字比比皆是,语句不通顺也是常事,三年级刚接触习作表现尤为突出。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反思:词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大家都很重视,为何效果不佳呢?  我尝试过多种字词教学的改革,效果不一。在认真学习了新课改的有关材料后,课程标准“以学为本”、“弹性空间”等特点,启发了我。下面谈谈我的一点做法。  一、收放自如读字音。  初识生字,我们往往放心不下,面
期刊
一、创设竞争情境,引入竞争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合理的学习竞赛活动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布鲁纳就在他的发现学习理论中强调,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因此,教学中,针对学生,可适当创设竞争情境,引入竞争教学模式,以激发学习兴趣。例如,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课前两分钟,引导学生搞一些小竞
期刊
背诵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单从心理学角度讲,没有记忆就没有背诵,背诵是记忆的结果和表现。我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记忆的规律,设计并实验了“快速背诵”法,概括起来有八个字,那就是“读读、讲讲、说说、背背”。   读读 就是在讲解之前,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为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是预习性阅读,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一般达到如下要求:1学会生字词,基本上理解每
期刊
语文是诗意的语文,一个语文教师也应该是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命成长。生命的基本要需要是物质与精神。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我们满足不了孩子的物质需求,那么输入给孩子的精神就显得重要了。孩子的精神从哪里来,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靠教师人格的影响和人性的发挥。教师的崇高在于无私的奉献,在于爱心的流淌,在于对孩子的尊重。“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是一个教师永远追求的教
期刊
所谓直觉,就是“一种不经过分析、推理的认识过程而直接快速地判断的认识能力。比如,在几种方案面 前可以凭直觉判断优劣,观看一部作品后可以凭直觉判断它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等。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直觉是对整体情境的把握。近代认知心理学则把直觉看成一种再认识过程,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具有问题解决意义的答案过程。直觉能力是人的心理能力高度发展的表现。由于人们的知识、经历、性格等各不相同,各人直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