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五生”课堂中“让学引思”的实践探究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bin0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步五生”课堂与“让学引思”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践行“三步五生” 是实现“让学引思”的最佳途径。要践行“三步五生”,实现“让学引思”,教师应坚持课前导学、课堂研学、课后拓学。
  [关键词]三步五生;让学引思;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8007401
  2016年我市教育局围绕“让学引思”课堂改革展开了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笔者发现我校开展的“三步五生”课堂与“让学引思”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践行“三步五生” 是实现“让学引思”的最佳途径。下面笔者结合《俄国十月革命》一课的教学对此作些思考。
  一、什么是“让学引思”、“三步五生”
  “让学引思”就是把学习的位置、时间、场所、机会,尽可能地让给学生,让学生在愤悱、顿悟、建构、合作的心理体验和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主动地学习、创造地学习、幸福地学习,做学习的主人,而且在主动学的过程中进行思考。
  “三步五生”课堂中的“三步”是指课前导学、课堂研学、课后拓学,“五生”是指生动课堂、生本课堂、生活课堂、生态课堂、生命课堂。
  二、如何践行“三步五生”,实现“让学引思”
  1.课前导学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课前导学”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个体心理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充分释放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这也是“生本”的体现。
  每节历史课我们都给学生设置导学案,让学生结合导学案上的问题弄清每节课的学习要点,并圈画出课文中不了解的历史概念、历史疑难,不赞成的历史观点等,以备上课时共同学习探讨,加深认识。例如,在学习《俄国十月革命》时,课前布置学生结合导学案预习课文,要求做好阅读笔记,查找资料,寻找与本课相关的内容,然后通过讲故事、人物介绍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俄国十月革命这一学习内容的理解与认识。通过课前准备,学生对“十月革命”的背景、经过、影响等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课代表收集的质疑条上,学生提出了以下疑惑:什么叫布尔什维克?什么叫苏维埃?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俄国这样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这些问题在课前有的是学生个别解答了,有的是学生请同学帮忙解决了,有的是在课堂上大家合作解决了。总之,通过课前的导学,学生进行了感性的“一思”。
  2.课堂研学
  “课堂研学”就是要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在课堂中解放思想、主动实践、积极思考、总结规律,而这就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研讨氛围,增强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要实行这个目标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从“站在讲台上”变为“走到学生中”,減少课堂的讲授时间,引导学生“暴露思维”“实话实说”,在“误”中“悟”,“探”中“叹”,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逐渐步入“学”与“思”的互促互动。比如,在《俄国十月革命》教学过程中,笔者把学生课前提出的部分问题让学生自己来解答,但比如十月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这个问题单个学生无法解决。于是笔者让学生合作探讨,学生合作寻找资料并提交了部分答案,笔者在其基础上又补充了一些。在让学生自己展示了十月革命的过程后,有学生直接站起来问: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性质是不是一样的?就这个问题笔者又让学生合作探讨。学生七嘴八舌地基本能把这个答案找出来,而这恰好是我们要解决的重点之一。在讨论十月革命的影响时,有学生提出问题:中国“以俄为师”,那中国有没有走与俄国一样的革命道路?对此学生又展开讨论,最后他们得出规律,革命要与国情相结合。总之,在课堂研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在合作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深度的、理性的“二思”。
  3.课后拓学
  课后拓学是指课后学习不仅要有巩固性、检测性的作业,更应该有拓展性、探究性的任务。从学习程序看,课后是课堂学习的继续,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从学习内容看,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能根据自身的兴趣,自主选择内容,因此有利于学生的差异发展;从学习资源看,探究性学习把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和个人经验都纳入其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比如在《十月革命》一课上完后布置作业时,笔者让学生自己去找资料探究以下问题:十月革命为什么能在俄国取得胜利?列宁有怎样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通过这样的课后拓学,学生的思维再次得到触动,他们会学习到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到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就实现了情感价值观的“三思”。
  通过《俄国十月革命》一例,笔者发现“让学引思”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而“三步五生”就是实现“让学引思”的载体。我们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践行“三步五生”,那么也就能够实现“让学引思”,从而改变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开始一种全新的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从教学内容角度评课,是王荣生老师一直倡导的教学理念。围绕教学内容,从“教师想教什么”“教师实际在教什么”“学生可能学了什么”三个角度对某位教师的《岳阳楼记》教学课例进行评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评课;教学内容;《岳阳楼记》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2-000
[摘要]在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时候,教师应该避免孤立落实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历史解释素养,首先要理清其内涵,然后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新材料与研究成果,再“配套”落实史料实证等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孤立落实;历史解释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34-0068-02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家国情怀是
【考题回放】  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记住这一天”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满分作文】  记住这一天  一考生  月亮孤零零地挂在天上,我也孤零零地坐在窗前,月亮的银光照射在我脸上,似乎把我的心照得更酸更痛。我的嘴里咸咸的,是泪吗?我怎么会哭了
当前,教师们在反思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时,都喜欢大谈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反馈、学生素质等方面的问题,而把一堂课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东西——教学目标给忽略了,忘记了“‘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所以笔者认为,造成目前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设定的课堂教学目标还不够明确。也就是说,许多教师经常不明白一堂语文课究竟应教给学生什么。  我们先来看看以下几个案例。  [案例1]  《说
[摘 要]生活情境是以学生生活为素材创设的一种模拟生活的情境。教师应精心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以此来推进教学,实现生“动”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亲身体验,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注意学生真感受和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生活情境;案例;学生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2
[模拟金题]  生命如花,芳香四溢。  当你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灿烂一片,你生命的芳香就会沁人心脾。  一声关切的问候,一句温馨的祝福,一次跌倒后的搀扶,一次碰撞后的微笑……当这一切在你的心田荡漾着涟漪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温情关爱的芳香。  当你凝视那些普通的生命,你会发现他们的生命正在静悄悄地开放,把芳香留给了世界。  当你追想那些远去的生命,你会发现虽然斯人已逝,芳香依旧弥散。  让我
1996年,美国出台了《国家k-12科学教育标准》,但在十多年间,人类对于科学已有了新认识,加之《国家k-12科学教育标准》并不系统,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此,美国开始新一轮的科学教育改革,自2010年7月推出《科学教育标准框架(草案)》,2011年7月19日正式颁布了《新一代k-12科学教育标准框架:实践、交叉概念及核心观念》(简称《新框架》)。这是美国出台《全美新一代k-12科学教育标准》的第
[摘要]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审导语、审标题和审要求,以培养他们的精细化审题意识,使他们明确作文题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写作的要求、方向和范围;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关注社会、拓宽思路和聚焦小事来达到个性化立意的目的。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挖思想之井,觅写作之径。  [关键词]精细化审题;个性化立意;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34-
我只是很想念妈妈,想让她回家。我画的那个雪人,也很想念她的妈妈呀。  女儿半岁时,老公的事业处于前所未有的低谷。原本在老家生活的我,只得把还在襁褓中的女儿托付给婆婆照管,来到广东和他打拼。但公司因经营不善最终倒闭,没办法,我俩只得靠打工维持生计。打工的日子苦不堪言,我们一熬就是7年。  一转眼,女儿已上小学二年级。我待在她身边的时间屈指可数,但思念无处不在,为了缓解相思,我特意用电脑和女儿视频。冬
[摘 要]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问题来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可以让学生透过历史知识发现历史中人与事的逻辑与规律。在《北宋的政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追问,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分析逻辑,生成智慧。  [关键词]初中历史;追问;历史智慧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8007501  初中历史教学中,怎样读史才可以明智呢?笔者给出的答案是: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