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看”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四大元素。服装不仅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服装还是民族文化发展的符号,在时代流行的服装中深刻反映了当代社会流行趋势,服装设计是一门融入了个人情感的创新设计。本文通过张爱玲小说浅析明国时期服饰的特点,从而再现那个时期的社会风貌。
  关键词:符号;服装;文化
  0 前言
  衣食住行的风俗文化中,服饰历来是涉及面最广,最能迅速与直观的反映社会时尚的部分之一。女性服饰从一个侧面,生动具体的反映了女性生活的景象,折射出了时代的风云变幻。在中国服饰史上,中华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有着重要地位,它以中西交融、满汉交融为特色,充分展示了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大跨度的历史变革,突显了时尚化、个性化和近代化的时代特征。民国才女张爱玲对衣服可谓是情有独钟
  对于张爱玲而言,衣服恐怕永远不只是人体轮廓的烘云托月。在张爱玲众多的作品尤其是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经常会耽溺于服装的描写而流连忘返,她作品中人物的服饰是人物情绪的载体和话语,是人物心态最直接的表现。亦是民国时代东西文化交融的体现,本文试图用符号学的意义阐述张爱玲作品中服装所含的时代特质、文化意义、情感意义等。
  1 符号学与服装
  1.1 服装符号含义与性质
  一切有意义的物质形式都是符号,根据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服装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服装符号的能指是指服装本身,它是一个中中介物,是可以传递某种意义的物质实体,服装符号的所指是指从服装中传达出的意义。
  1.2 符号与服装的相融性
  服装所体现的是人的生存状态,当我们置身于一个历史时代的时候,必然受到这个时代的绚丽多彩的服装样式,色彩,图案的影响,这些恰恰构成了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的符号系统,服装的意义来源于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服装的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使人类将自己与其创造的环境融合到一起,人们对现实生活和整个世界的理解、体验、认同、超越,通过服装鲜明的表现出来。
  2 张爱玲作品蕴含的符号特质
  2.1 时代特质
  麦克卢汉认为:服装作为从古到今的26种媒介之一,以最直观的方式传达着关于一个人的所处的时代,他所属的民族,以及他的性别、社会地位等。民国的建立使受到封建制度束缚和摧残的女性获得了身心的解放,其中,十分明显的表现便是女性在服饰上的改变这一时期,女性服饰的新颖、雅致、自然和清新的变化衬托出当时开朗、自信、活泼的新女性形象新的审美观念使女性服装逐渐去除繁琐、矫饰、复杂的装饰,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女性独立及解放运动的兴起,使传统妇女的参政意识、服饰形象、礼俗变革、职业选择等方面都在发生着全新的变化。
  (1)款式。《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刚出场时,她“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镶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裤子”。而辛亥革命后,一度掀起过女权运动,受“男女平等”的思想影响,上衣下裤正是当时女子的时兴装束。而二十多年后,她的女儿“换上了苹果绿乔琪纱旗袍,高领圈,荷叶边袖子,腰以下是半西式的百褶裙”高领圈和镶荷叶边的袖子都是当时的时尚。
  20世纪30年代民国女装变了又变,经历了一次重要演变,即旗袍的盛行。张爱玲在《更衣记》把这种变化,描绘成是从“严冷方正”、向“烘云托月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曲勾出’,《更衣记》不仅追溯了旗袍的演变,更赋予其时代变迁的脉动。
  (2)色彩。对于服装来说,最先吸引人们视线的往往是色彩,色彩除了是一种具体可感的外在形象外,还具有一种“表情”的属性,从而形成一种“语言”。和谐的色彩搭配会带给人以“色”夺人的视觉冲击力。张爱玲小说中色彩作为重要的语言占据了很大的笔墨,《小团圆》中,那奶白色与黑紫色柔和地调配出雅致的调子,恰恰反映了民国期间女性服饰简洁的趋向。
  2.2 精神符号
  民族的延伸和变化蕴含在服装的流变过程中,服装承载着丰富的社会内容,传达着时代话语,反映着人们精神上的追求。20世纪20年代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下,旗袍的流行突出人体线条美,尤其是改良后的旗袍由直线跳跃到了曲线,这一变化显示了人们思想的更新与变化。
  (1)色彩。在《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王娇蕊穿着一件拖地的长袍,是最鲜嫩的潮湿的绿,沾着什么就染绿了。众所周知绿色在大自然中最多,它多代表的勃勃生机,暗示出王娇蕊年轻旺盛的生命力。而在《金锁记》中长安那身玄色花绣鞋与白丝袜在日色昏黄的照耀下给人以了“必死无疑”的象征,因为玄色从它造成的精神状态上看,都包含着一种死亡的因素。而白色,往往无生命的、死亡气息东西联系在一起,用这样的服饰符号暗示出人物孤苦无助和对生活维望心情。
  (2)材料。《十八春》里的翠芝穿着一件藏青印花稠旗袍,上面有大朵的绿牡丹,牡丹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富贵吉祥之意,着这样图案的衣服去会自己年轻时候心仪的对象,可见我翠芝微妙喜悦的情感色彩。
  2.3 民族文化符号
  图腾文化是中华服饰的基层文化。从早期的人面鱼纹到今天仍在流行的虎头鞋帽,五毒娃娃、虎面肚兜直兔子帽、蝴蝶结等款式中,依然能感受到图腾及冠礼的遗风。它不但将人的生存与整个身外世界联系起来,而且也带有宗教祈福色彩。例如《色戒》中王佳芝旗袍上的花纹多为唐草、腊梅、玫瑰、云纹、几何等图案,显出主人公素雅的追求。
  3 结论
  服饰是不需翻译的人类共通的艺术语言。张爱玲小说服饰描写成了她捕捉人物灵魂的独特角度,它显现出来的独特效果又成为张爱玲小说风格的一个重要成分。她小说中的服饰符号隐喻在虚与实、具象与抽象之间,可以说张爱玲小说中的服饰符号写此涉彼,写现在看未来,犹如钻石的反射一般,语言之同充满诗化的灵性和意义的张力。
  参考文献:
  [1] 张文勋,等.民族审美文化[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2] 赵平,吕逸华.服装心理学概论[M].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
  [3] 张爱玲.金锁记[J].杂志,1943,12(2).
  [4] 张爱玲.更衣记[M].张爱玲散文全集.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6:97.
  [5] 杨源.中国服饰百年时尚[M].内蒙古:远方出版社,2003:141.
  [6] 陈高华.徐吉军,中国服装通史[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2.
  [7] 周淼,李宏,苏娜.现代材质构成[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
  [8] 张爱玲.传奇[M].上海:上海杂志社出版发行,1944.
  [9] 张爱玲.封锁[M].上海:上海杂志社出版发行,1944.
  [10]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J].杂志,1944,13(2—4).
  作者简介: 张欣(1988—),女,山东高密人,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媒体艺术设计。
其他文献
摘 要:时尚与艺术虽分属于不同的领域,但在眼下的消费文化中它们时有交集,互动频繁。或许安迪-沃霍的预想——“所有的艺术馆正在成为商铺,所有的商铺正在成为艺术馆”,正在成为现实,本文则是尝试对这一现象进行梳理,并在梳理中达成对其的思考。  关键词:艺术;时尚;合谋  2012年的夏天,顶级奢侈品牌路易威登以一组迷幻概念短片来向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yayoi kusama)致敬,并以此庆贺其和草间弥生
期刊
摘 要:打击乐演奏在长期的发展中已逐渐从单纯的乐器演奏发展为了多元化的演奏和结合,同时也对观众期待视阈进行的更加合理的、详细的探究。本文通过对打击乐演奏给予观众的一定的期待视阈,阐发和分析了观众期待视阈对打击乐演奏的若干因素。  关键词:打击乐;演奏;观众;期待视阈  0 引言  打击乐演奏已经是较为传统和古老的演奏领域了。传统的打击乐演奏往往是自己按照传统的乐章集经典曲目进行编排或单纯表现的。在
期刊
摘 要:吴碧霞是我国当代杰出的青年女高音歌唱家,虽然其艺术生涯为时不长,但却成就突出,她不仅为世人奉献了诸多国内外经典音乐作品,而且以大胆的艺术创新意识推动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她“中西合璧、回归自然”的唱法已经成为乐坛的一个“奇葩”现象,对新时期中国音乐发展颇具启发意义。本文在简述吴碧霞艺术生涯的基础上,对其歌唱的艺术特色进行简要探究。  关键词:吴碧霞;民族;美声;歌唱艺术  0 引言  自2
期刊
摘 要:美声传入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开始逐渐被大家所熟悉和接受,并极大的影响到我国民族歌舞的具体表现方面。蒙古族歌曲是我国民族歌舞中的宝贵财富,将各种美声表现形式应用于蒙古 族歌曲中,可以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们要积极的对美声及其具体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并积极的将美声表现形式与我国的民族歌舞融合起来,以不断促进我国民族歌舞的发展和进步,使其跻身于世界艺术之列。
期刊
摘 要:宗教和艺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并促进艺术推陈出新,本文以《千手观音》、《丝路花雨》和《水月》这三个大型舞剧为例,阐述了当代艺术的宗教情怀。再从两个方面来讲述关于当代艺术作品的创作题材:首先要对宗教文化精神认同、传承和赞颂,继而创造出想象丰富、构思奇异和极具神秘色彩的作品,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和时代情绪。  关键词:当代艺术;宗教;宗教文化精神  1 当代艺术的概述  当代艺术,就是正在进行中而
期刊
摘 要:双簧管独奏曲《小牧民》是上个世纪在内蒙古地区脍炙人口的一首作品,其流畅动人的旋律、对小牧民舞蹈形象的把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本文拟从其旋律特点、转调手法、和声语汇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动机;调性;和声  《小牧民》是我区著名作曲家李世相在上个世纪创作的一首作品,该曲曾经作为舞蹈《小牧民》的配乐轰动一时,其鲜明的蒙古族旋律特点及强烈的节奏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过去了十多年,但时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的实施,使音乐教学走出了单一的教学模式,创新精神的提倡,激活了师生思维。然而表演艺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创新能力培养的一方面,却往往被忽视了,究其原因,无非是没有弄清何为表演艺术。  关键词:小学;音乐表演;千手观音;舞蹈;研究  一曲优美动听的乐曲引来金光四射、雍容华贵、仪态万千的千手观音,她举手投足,无不给人们呈现安然幸福祥和的美好心境……舞蹈千手观音感动了全球,她们以完美打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与产品的关系也越来越近,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人们希望看到的产品不仅仅只是具备基本的使用功能,而更希望通过产品的颜色、造型、材质和使用方法等其他的设计语言来与产品进行互动和交流,人们可以从中获取全新的情趣体验和心理满足。  本文探讨在设计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运用情趣化的概念让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受舒适、愉悦,给日益紧张的现代生活带来更多的情趣。用情趣化概念的思维来引导本次设计
期刊
摘 要:“凤凰传奇”掀起了内地流行乐坛势不可挡的民族风夹杂现代元素的热潮,本文从该组合乡村非主流、中性化特征、东西相结合、西北风情结几个层面,结合民间音调的运用方式给予深层的文化解析与探秘。  关键词:草根属性;中性特征;西北风;新派民歌;网络助推  傍晚散步,远远地飘来当红歌唱组合“凤凰传奇”的《自由飞翔》,势必远处广场上大妈们正在随着歌声翩然起舞;聚会ktv时常有人拿《最炫中国风》暖场助兴,甚
期刊
摘 要:交互设计的概念由IDEO创始人比尔·莫格里奇(Bill Moggridge)于1990年正式提出,他提出在产品设计中必须以人和产品交互时的环境、行为及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作为出发点。以“体验”为宗旨的产品交互设计很好地诠释了“以人为本”这一工业设计基本准则。本文将以产品交互设计的学科特点和系统组成为基础,结合设计事理学对苹果产品交互设计中的应用作出分析。  关键词:交互设计;以人为本;设计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