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寓言特点 彰显文本价值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uyzw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开展寓言教学的方法,提出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在品悟中悦纳、在讲述中积累、在运用中提高的教学建议,从而发挥教材文本的最大价值。
  【关键词】寓言 特点 文本 价值 语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5-0092-02
  寓言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本体裁。寓言常常运用类比的手法,将一个深刻的大道理蕴藏在简单的小故事中。对于小学生而言,感知、理解寓言故事并没有太大的难度,但洞察其中所蕴藏的哲理则有较大的障碍。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引领学生,那么对于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都是重大损失。笔者拟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寓言单元为例,谈谈如何基于文体体裁巧妙而高效地落实语文要素。
  一、在阅读中理解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其中的《守株待兔》是一个耳熟能详的经典寓言,里面的情节学生并不陌生,但由于其是文言形式,很多学生还不能够很快适应。为了打破学生对文言认知的思维壁垒,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反复朗读,以强化对文言内容的理解、对文言形式的吸收。
  由于文言形式与教材中的白话文本、常态表达习惯都不一样,教师还应通过多样化的表达形式,如教师范读之后学生跟读,理解语言之后的自主朗读,小组成员之间的串联朗读,包括为了夯实积累进行的背诵性朗读,等等。通过多重朗读不断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准确而流利地将文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这个单元中其他几篇文章,故事内容也相对简单,学生初步朗读基本没有太多的障碍,理解内容也并不算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自身的特点入手,比如紧扣描写陶罐和铁罐的语句,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的方式走进文本;教学《美丽的鹿角》时,可以通过关注鹿的前后心理变化来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最后一篇略读课文《池子和河流》一改寓言故事性的特点,采用了诗歌的形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从分开的诗行中尝试进行分工合作,以理解文本。
  二、在品悟中悦纳
  在学生顺利理解了文本内容之后,教师还需要引领学生从文本故事中跳出来,对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进行体悟和提炼。这就意味着寓言阅读决不能止步于文本的表层,而需要紧扣文本内在的表达重点以及这些语言中所蕴含的丰富价值,积极探寻文本语言背后所蕴藏的中心,设置与寓言故事内容相吻合,又能贴近学生认知能力的核心问题,从而为学生积极建构文本内在的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
  比如,对于《守株待兔》一文的最后一句“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兔子没有复得,怎么就会“为宋国笑”呢?宋国人究竟会笑话他什么呢?以帮助学生了解农夫言行背后所渗透出来的侥幸心理,真正懂得要想有所收获必须要靠自己的劳动,靠侥幸心理是难以取得成功的。再如《南辕北辙》这个故事,教师也可以结合故事内容设置这样的核心问题:故事中的坐车人究竟犯下了什么错误?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错误与这个故事中的错误是一个道理?第一个问题,旨在让学生审视故事中人物的故事,总结故事中人物的错误,初步提炼其中所蕴藏的人生哲理;第二个问题,则将学生的思维从文本情境转移到自己的生活实践过程中,旨在帮助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与自己的生活实践进行勾连,认识到当行动与目的相悖,永远都无法达成自己的目标。
  借助核心主问题所提炼出来的道理,在不违背寓意的基础上,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故事中获取丰富而真实的思维认知,更好地发展语文素养。
  三、在讲述中积累
  教学任何叙事性文本都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层面上,而需要在理解之后,充分遵循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的理念,彰显教材文本的范例作用,组织学生复述,让学生在理解中内化,在内化中悦纳,在悦纳下复述,最终达成积累、表达和训练思维的多重目标。为此,教师需要在学生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夯实学生的认知,以故事讲述作为教学抓手,更好地推动学生感知和理解文本,从而整体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教学《美丽的鹿角》时,笔者运用文字提示的方式,先让学生画下课文中着力描写“角”和“腿”特点的词语,在理解之后将这些词语作为学生讲述故事的线索和抓手,达成理解和复述的双重效果;教学《守株待兔》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将整个故事绘制成为一套简易的连环画,借助直观而形象的图片,将故事的来龙去脉串联起来,最后鼓励学生将故事讲清楚、讲生动、讲形象;教学《北风和太阳》时,可以让学生尝试提炼主干,先概括文本的故事梗概,然后借助于“何人何时在何地做何事”的格式,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深处,引领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紧扣时间、地点和事件的变化来感知故事发展,从而顺利完成故事复述。
  这种复述必须要基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这样才能够推动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感知文本语言,最终发展表达能力。
  四、在运用中提升
  教材中的课文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范例资源,寓言类文本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提炼和概括,也有复述与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其文本内容、语言形式等都蕴藏着更为丰富的语用训练资源。因此,教师要走出提炼概括、理解复述的常规化套路,能够从具体的文本中挖掘更为丰富的训练资源,并充分整合运用这些资源,对文本的内容进行表达与创造。这些既是对文本语言的内化和模仿,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迁移运用能力的途径,使学生能够表达语言中蕴含的哲理。
  比如,《陶罐和铁罐》一文中,人物角色之间的对话非常丰富,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通过这些对话揣摩人物的心理特征,而且还要在学生揣摩人物角色的过程中拓展补充省略号的内容,让学生感知人物不同角色下的不同心理、不同特点。又如,教学《美丽的鹿角》时,笔者以文本中人物角色的对话为基础,让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尝试对文本的内容进行補充与拓展,感受鹿的心理变化。如故事中狮子被鹿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已经不想再追时,笔者相机补充:狮子此时的心理究竟是怎样的?当鹿角被挂在树上时,原本完全放弃的狮子感觉到时机又来了,此时的小鹿又是怎么想的呢?当狮子鼓起信心,奋勇直追时,小鹿为什么想想都会冒出许多冷汗呢?……对于课文中的这一连串的心理呈现,作者并没有直接表达,但结合故事发展以及人物在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细节,学生不难揣摩出动物内心的想法。这种补充式的想象能够帮助学生转换角色,并促进学生加深认识,更好地提升认知能力。
  寓言是一种智慧的象征,教师要对教材中的寓言类文本形成自己的解读和思考,通过巧妙地整合和运用文本表达的材料,更好地凸显文本内在的核心价值,让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形成深入的理解。
  作者简介:卢春(1976— ),广西玉林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责编 黎雪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论述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重要作用及将其生活化的策略,提出设话题、重实践、多鼓励、讲创新的教学建议,从而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生活化 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请你支持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1-0042-02  新课程改革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入研究新的口语交际教学改革的理念、
期刊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获取与处理多媒体素材》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论述面向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建议教师在创设的情境中导入新课、在任务活动中解决问题、在作品汇报中实施多元评价,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1-00
期刊
【摘要】本文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学为例,论述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古典名著教学策略,以读前导趣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读中导法突破教学的难点;读后导练,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古典名著 《景阳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1-0071-02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古典名著凝聚着先辈的大智慧,阅读古典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教师权威性过强不利于学生探究性思维形成的问题,提出教师要适当地放低姿态,通过各种形式的追问促进学生思考的教学建议,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关键词】姿态 追问 探究性学习 探究能力 课堂参与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1-0039-03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引导学生丰
期刊
【摘要】本文以桂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绚丽的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宝藏》的教学设计为例,论述依托本土资源开展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的实践,建议教师课中通过激趣导入,引导学生发现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美;适当设疑,引导学生评价美。  【关键词】本土资源 “欣赏·评述” 《绚丽的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宝藏》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1-0088-
期刊
【摘要】本文以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为例,论述利用群文阅读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方法,建议通过群文阅读的比较、整合、运用等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认知。  【关键词】群文阅读 语言建构 运用能力 部编版教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5-0060-02  部编版教材中高年级的课文编排呈现单元整体的特点,单元要素的定位明确,
期刊
【摘要】本文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一课的教学为例,论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长征精神教育的方法:让学生重温革命岁月,从文学的角度感悟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升华长征精神内涵,以此彰显语文教育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七律·长征》 长征精神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1-0113-02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
期刊
【摘要】本文以《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论述借助数学模型引领小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途径,提出运用计数器构建十进制模型、通过不同图形表征强化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借助数轴模型拓展数系结构等教学建议。  【关键词】数学模型 《小数的初步认识》 小学数学  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1-0106-0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送教上门”的内涵,根据“送教上门”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概述南宁市上林县行政部门和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送教上门”的路径,并以一名非听力损失的语言障碍学生为例,论述教师对“送教上门”对象开展个别化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送教上门 语言 康复训练 特殊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1-0036-03  “送教上门”是实现教育公
期刊
【摘要】本文以季羡林的《夹竹桃》一课的教学为例,论述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建议教师挖掘教材中看似“不合理”的内容,为课堂教学另辟蹊径,使其成为有趣的切入点和学生的思考点,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年级语文 文本 “不合理” 高效课堂 《夹竹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25-0074-02  在准备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夹竹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