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曼昆、罗默和韦尔(1992)的模型基础上,建立起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积累的经济增长模型,经分析发现,该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20世纪60年代起韩国、台湾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回顾中国近二十几年来的经济发展历程并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韩国、台湾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长期内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尤其是高等教育普及水平仍是经济发展中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经济增长;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边际报酬递减;物质资本;人力资本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178-02
卢卡斯在《为何资本不从富国流向穷国》中指出[1],资本流动仍主要发生在在富国之间,流向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尽管数量不少,但远远小于富国之间流动的资本,更有甚者,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大量的反向流动。
一、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积累的经济增长模型
(一)罗默、卢卡斯的内生增长理论
针对新古典增长模型对现实经济解释力的不足,罗默、卢卡斯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新增长理论”,将知识和技术看做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认为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不仅自身具有收益递增的特点,同时还能提高物质资本的使用效率,从而也产生递增收益,保证了经济的长期增长。
(二)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共同积累的经济增长模型
本文在新古典增长模型框架下,基于罗默[3]、曼昆[2]和韦尔1992年的研究工作,建立起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共同积累的经济增长模型。
1.假设条件
规模报酬不变;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形式;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储蓄率都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常数;技术进步为哈罗德中性;为方便起见,不考虑两种资本的折旧。
2.基本模型
比较(1)、(2)式有效人均产出长期水平之间的对数差,可以得出人力资本积累模型中储蓄率上升比索洛模型中储蓄率上升的水平效应大得多,即使人力资本储蓄率不变,物质资本储蓄率的上升也将带来长期产出水平的较大增长,如果物质资本储蓄率和人力资本储蓄率同时上升,则长期有效人均产出会增加更多。
3.模型对索洛模型物质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克服”
人力资本积累模型中物质资本储蓄率上升的水平效应之所以大于索洛模型,其原因就在于人力资本的引入“克服”了物质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推导过程如下:
二、模型对韩国、台湾地区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60—90年代)的解释力
(一)东亚经济增长模式争论
保罗·克鲁格曼(1994)指出,东亚四小龙的经济高速增长完全可以用要素投入的增加来解释,TFP贡献可以忽略,因此而认为东亚经济的增长不可持续。哥伦比亚大学的Bhagwati(1996)认为东亚四小龙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是这些国家所采用的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获得的大量出口收入用来进口含有新技术的资本设备,而国家较高程度的教育水平则进一步强化了进口设备中所包含的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收益。
(二)模型对20世纪60—90年代韩国、台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解释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四小龙经济的快速复苏证明了克鲁格曼关于四小龙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的观点是错误的[4]。通过分析自20世纪60年代起近30年的经济发展数据,我们发现上述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韩国、台湾的经济快速增长。
钱纳里(1995)认为,在结构转变过程中贯彻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要素利用效率明显高于采取内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韩国、台湾地区进出口额占GDP比例正是自20世纪60年代起快速上升,同时快速上升的还有投资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三、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启发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一系列结构、质量问题,比如产品附加值低、资源价格扭曲等等,使得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由依靠高投入转向依靠效率与技术进步。由于引进资本设备中的技术进步是当前中国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方式,所以要重点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以提高利用新技术的能力,保持技术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的一致性[6]。结合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同时考虑到高等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长期,我们认为扩大高等教育的普及水平仍是中国长期发展中的工作重点[7]。
参考文献:
[1]Lucas Robert 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3-42.
[2]Mankiw Gregory N,Romer David,Wen David N.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
nomics,1992,Vol.107:407-436.
[3]Romer Paul 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cical Economy,1986,Vol.94:1002-1037.
[4]林毅夫,任若恩.关于东亚经济增长模式争论的再探讨[C].CCER讨论稿系列,2006,NO C2006014.
[5]武康平.高级宏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3,(8).
[7]陈国维.经济社会发展与普通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相关性研究[J].经济经纬,2001.
[责任编辑 陈风雪]
关键词:经济增长;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边际报酬递减;物质资本;人力资本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178-02
卢卡斯在《为何资本不从富国流向穷国》中指出[1],资本流动仍主要发生在在富国之间,流向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尽管数量不少,但远远小于富国之间流动的资本,更有甚者,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大量的反向流动。
一、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积累的经济增长模型
(一)罗默、卢卡斯的内生增长理论
针对新古典增长模型对现实经济解释力的不足,罗默、卢卡斯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新增长理论”,将知识和技术看做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认为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不仅自身具有收益递增的特点,同时还能提高物质资本的使用效率,从而也产生递增收益,保证了经济的长期增长。
(二)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共同积累的经济增长模型
本文在新古典增长模型框架下,基于罗默[3]、曼昆[2]和韦尔1992年的研究工作,建立起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共同积累的经济增长模型。
1.假设条件
规模报酬不变;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形式;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储蓄率都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常数;技术进步为哈罗德中性;为方便起见,不考虑两种资本的折旧。
2.基本模型
比较(1)、(2)式有效人均产出长期水平之间的对数差,可以得出人力资本积累模型中储蓄率上升比索洛模型中储蓄率上升的水平效应大得多,即使人力资本储蓄率不变,物质资本储蓄率的上升也将带来长期产出水平的较大增长,如果物质资本储蓄率和人力资本储蓄率同时上升,则长期有效人均产出会增加更多。
3.模型对索洛模型物质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克服”
人力资本积累模型中物质资本储蓄率上升的水平效应之所以大于索洛模型,其原因就在于人力资本的引入“克服”了物质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推导过程如下:
二、模型对韩国、台湾地区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60—90年代)的解释力
(一)东亚经济增长模式争论
保罗·克鲁格曼(1994)指出,东亚四小龙的经济高速增长完全可以用要素投入的增加来解释,TFP贡献可以忽略,因此而认为东亚经济的增长不可持续。哥伦比亚大学的Bhagwati(1996)认为东亚四小龙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是这些国家所采用的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获得的大量出口收入用来进口含有新技术的资本设备,而国家较高程度的教育水平则进一步强化了进口设备中所包含的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收益。
(二)模型对20世纪60—90年代韩国、台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解释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四小龙经济的快速复苏证明了克鲁格曼关于四小龙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的观点是错误的[4]。通过分析自20世纪60年代起近30年的经济发展数据,我们发现上述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韩国、台湾的经济快速增长。
钱纳里(1995)认为,在结构转变过程中贯彻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要素利用效率明显高于采取内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韩国、台湾地区进出口额占GDP比例正是自20世纪60年代起快速上升,同时快速上升的还有投资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三、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启发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一系列结构、质量问题,比如产品附加值低、资源价格扭曲等等,使得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由依靠高投入转向依靠效率与技术进步。由于引进资本设备中的技术进步是当前中国生产率提高的主要方式,所以要重点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以提高利用新技术的能力,保持技术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的一致性[6]。结合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同时考虑到高等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长期,我们认为扩大高等教育的普及水平仍是中国长期发展中的工作重点[7]。
参考文献:
[1]Lucas Robert 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3-42.
[2]Mankiw Gregory N,Romer David,Wen David N.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
nomics,1992,Vol.107:407-436.
[3]Romer Paul 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cical Economy,1986,Vol.94:1002-1037.
[4]林毅夫,任若恩.关于东亚经济增长模式争论的再探讨[C].CCER讨论稿系列,2006,NO C2006014.
[5]武康平.高级宏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3,(8).
[7]陈国维.经济社会发展与普通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相关性研究[J].经济经纬,2001.
[责任编辑 陈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