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一个错误认识就是只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就可以成功就业、创业,而忽视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建设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实践基地,在企业文化中,可以有效结合学生的亲身经历来培养学生的敬业、艰苦奋斗和脚踏实地的职业道德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对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实践基地建设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的分析,开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势在必行。
关键词:职业道德;企业文化;实践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229-02
一、实践基地建设的目的意义
1.目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足够的基础知识、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为企业输送实用型人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一个错误认识就是只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就可以成功就业、创业,而忽视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学校、教师及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比较注重的是学生专业技能的应用及提高,而对于如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如何找好社会实践活动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结合点则注意不够或没有注意,从而弱化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大学生参与企业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既丰富了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提升了学生就业素质,有利于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校企合作,共同把实践基地建设成为学生认识企业、职业与社会的一个窗口,以及企业了解人才信息、提高人才培养效率的一个平台。建设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实践基地,在企业文化中,可以有效结合学生的亲身经历来培养学生的敬业、艰苦奋斗和脚踏实地的职业道德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意义:(1)建立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实践基地,实践育人,完善了大学教育的育人机制。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标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内容注入了鲜活的思想、知识,在进行政治教育的同时,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人文素质教育、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诚信教育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大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活动,才能适应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变化发展的要求,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代性,也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大学生所接受,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2)避免传统的实践基地的局限性。以往的实践基地是只是单纯的学生专生实习的场所,注重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了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将学生的专业实习场所同时建成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实践基地,能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规范的教育。(3)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和社会适应能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全面迅速的发展,人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院校,所培养的大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大学生在踏进校门之后,除了要用科学知识充实自己外,最需要的就是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影响着他们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建立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实践基地,就是让学生在企业进行专业实习期间了解企业发展的历史、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企业精神等企业文化,使学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围绕企业最需要什么样的人,什么样人的职业生涯会有突破性的发展,即从职场需要和大学生就业、生存、发展需要双方为着眼点,开展敬业、忠诚、守信等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的能力。
二、国内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
现状:新一轮的高校实践基地建设改革研究,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研究的新课题,实践基地建设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为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各高职院校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但在实践尤其是基地建设模式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更谈不上形成系统的实施和改革方案。
趋势:当代的大学生,是未来知识经济的中坚力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这一代人的手中实现。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一百周年校庆的讲话中,向所有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向全国各界青年提出了四点希望:“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这是对青年一代的深情嘱托。“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保证其成为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措施。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特别重视实践基地建设,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的社会化过程。
三、实践基地建设的实践意义
实践意义:(1)通过建立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实践基地,为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际、接触生活、深入理解理论提供了空间,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由理论到实际;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现实的理性思考,强化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与社会的接触,增强了教学活动中所传授的理论观点对学生的影响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参与性,开阔了他们的眼界,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加深了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同感;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现实的理性思考,从而培养了他们关心社会和奉献社会的意识,锤炼学生思想,提高了学生素质,增强了服务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和建构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新模式,并以此新模式作为手段和新平台,为推动高职院校实践基地建设的实用性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四、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1.研究内容:(1)充分利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资源拓展实践教育基地,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就是要充分整合我们学校、社会的教育力量和教学资源,形成对大学生校企共育的有效合力的一种有益探索。(2)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如何培养。就是将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同时作为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实践基地来建设,因地制宜地利用各专业院系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和依托,并与各专业院系学生的实习、实训结合起来,共同完成。(3)职院校实践育人模式的开展,重点要解决的是把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有机地结合。
2.研究目标:通过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模式的实施,充分利用专业实践基地的功能,将专业实践基地作为“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平台。以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和“思政课”教学基地为依托,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应有的效能,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实习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全社会营造大德育教育体系,有效、持续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刘世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局限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08,(8).
[3]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
基金项目:2013年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大学生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实践基地建设的实效性研究》(项目编号:1253507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苏学会(1972-),女,副教授。
关键词:职业道德;企业文化;实践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229-02
一、实践基地建设的目的意义
1.目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足够的基础知识、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为企业输送实用型人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一个错误认识就是只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就可以成功就业、创业,而忽视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学校、教师及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比较注重的是学生专业技能的应用及提高,而对于如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如何找好社会实践活动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结合点则注意不够或没有注意,从而弱化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大学生参与企业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既丰富了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提升了学生就业素质,有利于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校企合作,共同把实践基地建设成为学生认识企业、职业与社会的一个窗口,以及企业了解人才信息、提高人才培养效率的一个平台。建设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实践基地,在企业文化中,可以有效结合学生的亲身经历来培养学生的敬业、艰苦奋斗和脚踏实地的职业道德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意义:(1)建立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实践基地,实践育人,完善了大学教育的育人机制。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标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内容注入了鲜活的思想、知识,在进行政治教育的同时,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人文素质教育、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诚信教育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大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活动,才能适应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变化发展的要求,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代性,也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大学生所接受,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2)避免传统的实践基地的局限性。以往的实践基地是只是单纯的学生专生实习的场所,注重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了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将学生的专业实习场所同时建成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实践基地,能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规范的教育。(3)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和社会适应能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全面迅速的发展,人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院校,所培养的大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大学生在踏进校门之后,除了要用科学知识充实自己外,最需要的就是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影响着他们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建立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实践基地,就是让学生在企业进行专业实习期间了解企业发展的历史、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企业精神等企业文化,使学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围绕企业最需要什么样的人,什么样人的职业生涯会有突破性的发展,即从职场需要和大学生就业、生存、发展需要双方为着眼点,开展敬业、忠诚、守信等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的能力。
二、国内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
现状:新一轮的高校实践基地建设改革研究,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研究的新课题,实践基地建设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为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各高职院校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但在实践尤其是基地建设模式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更谈不上形成系统的实施和改革方案。
趋势:当代的大学生,是未来知识经济的中坚力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这一代人的手中实现。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一百周年校庆的讲话中,向所有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向全国各界青年提出了四点希望:“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这是对青年一代的深情嘱托。“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保证其成为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措施。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特别重视实践基地建设,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的社会化过程。
三、实践基地建设的实践意义
实践意义:(1)通过建立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实践基地,为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际、接触生活、深入理解理论提供了空间,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由理论到实际;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现实的理性思考,强化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与社会的接触,增强了教学活动中所传授的理论观点对学生的影响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参与性,开阔了他们的眼界,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加深了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同感;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现实的理性思考,从而培养了他们关心社会和奉献社会的意识,锤炼学生思想,提高了学生素质,增强了服务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和建构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新模式,并以此新模式作为手段和新平台,为推动高职院校实践基地建设的实用性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四、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1.研究内容:(1)充分利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资源拓展实践教育基地,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就是要充分整合我们学校、社会的教育力量和教学资源,形成对大学生校企共育的有效合力的一种有益探索。(2)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如何培养。就是将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同时作为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实践基地来建设,因地制宜地利用各专业院系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和依托,并与各专业院系学生的实习、实训结合起来,共同完成。(3)职院校实践育人模式的开展,重点要解决的是把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有机地结合。
2.研究目标:通过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模式的实施,充分利用专业实践基地的功能,将专业实践基地作为“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平台。以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和“思政课”教学基地为依托,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应有的效能,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实习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全社会营造大德育教育体系,有效、持续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刘世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局限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08,(8).
[3]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Z].教社政〔2005〕5号.
基金项目:2013年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大学生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实践基地建设的实效性研究》(项目编号:1253507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苏学会(1972-),女,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