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案例教学法在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本文从案例教学法的起源与发展出发,引出案例教学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系,强调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财务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财务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的建议。
关键词:财务管理 案例教学法 应用型人才
0 引言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财经类高等院校培养出适应能力较强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而目前高校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案例教学法正具有实践性,它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应用,正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贯彻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思路的新型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1 案例教学法的起源与发展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s),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通过对含有问题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一教育情境进行分析、讨论,甚至去实地调查,使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方法。最早的案例教学法雏形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其中最著名的是哲学家苏格拉底所采用的“问答式”教学法。后来西方国家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在法律和医学方面的教学上,且时间较长。到20世纪初,案例教学法才应用在管理类学科的教学上,最初出现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这种案例教学法到了1980年,才受到师资培养的重视,并将其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而我国教育界开始探讨案例教学法,则是1990年代以后的事。
2 案例教学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上面分析反映,案例教学法在我国的运用比较晚,而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也日益凸现,推向社会的毕业学生动手能力弱,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现象较严重。为此,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对改革教学模式、推行素质教育的呼声愈发强烈。很多高校在重新对人才培养方向定位过程中,已经开始逐渐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正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法,对它运用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操作性
3.1 涉入领域的综合性 财务管理专业涉及经济管理、金融、会计、税收、经济法、数学、计算机、统计等学科知识,是综合性较强的管理类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采用案例教学法正是将各类学科知识综合到案例教学中去,在案例分析与探讨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
3.2 较强的社会实践性 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企业协调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性。而财务管理专业正是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一门学科体系,它的专业特色是从大量财务实践中概括出财务活动的规律性,在理论上做出概括与总结,再通过理论指导和发展实践,使实践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实务性很强的专业,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在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方面所起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3.3 政策理解的准确性 财务管理专业是一门政策性很强的专业,如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及股利分配决策与公司法、证券法密切相关。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根据财经法规、政策、制度,按照企业管理的目标,组织企业财务活动,正确处理企业财务关系,最终能够圆满完成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案例教学法能够在课堂中将实际企业财务活动状况反映出来,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身份去分析和讨论如何运用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使企业经济活动满足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根本目标。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财务管理专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可操作性,充分体现了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所使用的案例教学法却不尽如人意。
4 财务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4.1 不能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 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很多高校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误以为案例教学主要是为了增加课堂的生动性,案例正是调解剂,是对讲授知识的举证。这种认识是将案例教学法的本质当作简单归纳法或证明方法,不可能实现案例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掌握与综合能力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思维激发相结合的教育目标。
4.2 案例缺乏真实的企业环境背景 没有很好的案例来源,案例教学便无从谈起。在我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尚属起步阶段,案例多来源于国外实务,而由于国外的经济制度和管理体制不同,其案例多不适用于我国国情。这就给财务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带来弊端。而我国高校教师在收集、调查和整理编写有关案例过程中,多受自身社会实践经验的限制,所编写的案例质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都对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4.3 教师缺乏社会实践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一直是以知识灌输为主,教师接触企业实践较少。所以教学过程主要还是从书本到书本,偏重于财务管理理论内容的课堂讲授与习题练习。在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中,虽然青年教师也接受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与训练,有的也可能参与了一些本学科专业的科研项目,搞了大量的科研工作,但大多数都没有承担过具体的财务工作。没有接触过财务管理实际工作,对案例教学的效果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4.4 学生群体过于庞大 财务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能够轻松的驾驭课堂。而在当前的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中,教师面对的学生数量较多,要做到将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并且,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使所有的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观点,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因此,有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打消,使得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失去意义。
5 完善财务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的建议
5.1 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 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的社会实践技能培养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所在。为此,高校可以采取有计划、分阶段的派送教师到企业去实习实践,了解企业的财务运作的真实情况。在实地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的同时,扩充管理实践知识,以此带动财务案例的开发与研究,为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提供丰富的实践素材。这样才能做到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为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学校还可以通过建立稳定的科学研究基地和实验基地,开展财务管理实践与调研、业务交流与研究、技术咨询与服务,以此来支撑学科建设的发展和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5.2 甄选案例材料 高质量的案例是搞好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近年来,我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世界不断接轨,每年都有许多新准则出台,这就引起会计理论和制度的不断变化,从而也引起一些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改变,这些改变也使某些过去经典案例失去了现实意义。因此,选择和编制财务管理案例是紧扣时代的重要举措。首先,选择或编制案例要适应教学目的的要求。在介绍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及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时,要做到让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情况,抓住主要矛盾,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其次,选择或编制的案例具有实用性。好的案例必蕴涵一定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越深入,越能给学生留下较多的思维空间,教学效果越好。从这方面讲,又体现了案例教学的实践性。
5.3 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的“一言堂”授课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财务管理案例讨论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具体而言,要求教师在案例讨论前不仅要详细了解案例的相关材料,还要精心准备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小组讨论。分小组讨论可以解决学生数量较大,教师难以驾驭的问题。在小组讨论中,要求教师具有极强的控制课堂的能力,要做到使学生的讨论激烈、尖锐而又真诚,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来,并使讨论范围不偏离主题。
案例教学法已成为我国许多管理院校所接受和采用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能够贴近实际、培养和锻炼学生管理技巧、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财务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方法,提高案例教学法的良好效果,对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谢正婷、顾颖,试论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J],科技经济市场(2009.9)
[2]夏金海,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运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3).
[3]张玉英,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高校运用研究[J],财会通迅?学术版(2007.4).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15C—1012
课题名称:基于案例教学法的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关键词:财务管理 案例教学法 应用型人才
0 引言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财经类高等院校培养出适应能力较强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而目前高校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案例教学法正具有实践性,它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应用,正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贯彻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思路的新型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1 案例教学法的起源与发展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s),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通过对含有问题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一教育情境进行分析、讨论,甚至去实地调查,使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方法。最早的案例教学法雏形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其中最著名的是哲学家苏格拉底所采用的“问答式”教学法。后来西方国家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在法律和医学方面的教学上,且时间较长。到20世纪初,案例教学法才应用在管理类学科的教学上,最初出现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这种案例教学法到了1980年,才受到师资培养的重视,并将其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而我国教育界开始探讨案例教学法,则是1990年代以后的事。
2 案例教学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上面分析反映,案例教学法在我国的运用比较晚,而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也日益凸现,推向社会的毕业学生动手能力弱,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现象较严重。为此,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对改革教学模式、推行素质教育的呼声愈发强烈。很多高校在重新对人才培养方向定位过程中,已经开始逐渐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正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方法,对它运用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操作性
3.1 涉入领域的综合性 财务管理专业涉及经济管理、金融、会计、税收、经济法、数学、计算机、统计等学科知识,是综合性较强的管理类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采用案例教学法正是将各类学科知识综合到案例教学中去,在案例分析与探讨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
3.2 较强的社会实践性 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企业协调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性。而财务管理专业正是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一门学科体系,它的专业特色是从大量财务实践中概括出财务活动的规律性,在理论上做出概括与总结,再通过理论指导和发展实践,使实践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实务性很强的专业,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在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方面所起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3.3 政策理解的准确性 财务管理专业是一门政策性很强的专业,如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及股利分配决策与公司法、证券法密切相关。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根据财经法规、政策、制度,按照企业管理的目标,组织企业财务活动,正确处理企业财务关系,最终能够圆满完成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案例教学法能够在课堂中将实际企业财务活动状况反映出来,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身份去分析和讨论如何运用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使企业经济活动满足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根本目标。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财务管理专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可操作性,充分体现了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所使用的案例教学法却不尽如人意。
4 财务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4.1 不能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 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很多高校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误以为案例教学主要是为了增加课堂的生动性,案例正是调解剂,是对讲授知识的举证。这种认识是将案例教学法的本质当作简单归纳法或证明方法,不可能实现案例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掌握与综合能力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思维激发相结合的教育目标。
4.2 案例缺乏真实的企业环境背景 没有很好的案例来源,案例教学便无从谈起。在我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尚属起步阶段,案例多来源于国外实务,而由于国外的经济制度和管理体制不同,其案例多不适用于我国国情。这就给财务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带来弊端。而我国高校教师在收集、调查和整理编写有关案例过程中,多受自身社会实践经验的限制,所编写的案例质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都对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4.3 教师缺乏社会实践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一直是以知识灌输为主,教师接触企业实践较少。所以教学过程主要还是从书本到书本,偏重于财务管理理论内容的课堂讲授与习题练习。在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中,虽然青年教师也接受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与训练,有的也可能参与了一些本学科专业的科研项目,搞了大量的科研工作,但大多数都没有承担过具体的财务工作。没有接触过财务管理实际工作,对案例教学的效果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4.4 学生群体过于庞大 财务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能够轻松的驾驭课堂。而在当前的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中,教师面对的学生数量较多,要做到将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并且,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使所有的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观点,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因此,有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打消,使得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失去意义。
5 完善财务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的建议
5.1 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 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的社会实践技能培养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所在。为此,高校可以采取有计划、分阶段的派送教师到企业去实习实践,了解企业的财务运作的真实情况。在实地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的同时,扩充管理实践知识,以此带动财务案例的开发与研究,为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提供丰富的实践素材。这样才能做到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为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学校还可以通过建立稳定的科学研究基地和实验基地,开展财务管理实践与调研、业务交流与研究、技术咨询与服务,以此来支撑学科建设的发展和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5.2 甄选案例材料 高质量的案例是搞好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近年来,我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与世界不断接轨,每年都有许多新准则出台,这就引起会计理论和制度的不断变化,从而也引起一些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改变,这些改变也使某些过去经典案例失去了现实意义。因此,选择和编制财务管理案例是紧扣时代的重要举措。首先,选择或编制案例要适应教学目的的要求。在介绍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及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时,要做到让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情况,抓住主要矛盾,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其次,选择或编制的案例具有实用性。好的案例必蕴涵一定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越深入,越能给学生留下较多的思维空间,教学效果越好。从这方面讲,又体现了案例教学的实践性。
5.3 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的“一言堂”授课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财务管理案例讨论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具体而言,要求教师在案例讨论前不仅要详细了解案例的相关材料,还要精心准备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小组讨论。分小组讨论可以解决学生数量较大,教师难以驾驭的问题。在小组讨论中,要求教师具有极强的控制课堂的能力,要做到使学生的讨论激烈、尖锐而又真诚,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来,并使讨论范围不偏离主题。
案例教学法已成为我国许多管理院校所接受和采用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能够贴近实际、培养和锻炼学生管理技巧、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财务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方法,提高案例教学法的良好效果,对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谢正婷、顾颖,试论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J],科技经济市场(2009.9)
[2]夏金海,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运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3).
[3]张玉英,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高校运用研究[J],财会通迅?学术版(2007.4).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15C—1012
课题名称:基于案例教学法的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