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费加罗的婚礼》中的喜剧手法

来源 :戏剧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p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费加罗的婚礼》是18 世纪后期法国著名喜剧家博马舍的代表作之一,上演后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欢迎。这部喜剧之所以获得极大成功,一方面是因为剧本表达了反封建、反特权的先进启蒙思想,令观众产生共鸣;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部喜剧有着极佳的喜剧效果,获得观众喜爱。而喜剧效果的产生,得益于博马舍在剧中运用了反讽、误会、巧合、戏弄、对比等多种喜剧手法。本文着重分析了这多种喜剧手法在《费加罗的婚礼》中的运用。
其他文献
自1978年世界首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婴儿、1984年首例冰冻后复苏的胚胎移植(F-ET)婴儿以及1992年首例卵母细胞胞浆内精子注射(ICSI)婴儿诞生至今,辅助生殖技术(ART)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
研究背景肾母细胞瘤(Wilms tumor)又称肾胚胎瘤(embryonic tumor of kidney),又称Wilms瘤(WT),是小儿中最常见的腹膜后的恶性实质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于小儿腹部实体肿瘤中占
文章利用计算机仿真的方式分析了平面近场测试中系统相位误差对超低副瓣天线副瓣的影响。通过建模分析,得到了系统相位误差对一50dB副瓣影响的量级,为超低副瓣天线测试中误差的
<正>中医药学在敦煌石窟艺术和敦煌遗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大量的壁面、彩塑、图案、题记、书法及藏经洞大批遗书中都有相当数量的记载和描绘,从阴阳五行学说到以脏腑学说为
会议
简要总结了国内外场地分类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我国自1959年以来不同版本的抗震设计规范关于场地分类的规定。以中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为线索,介绍了场地分类在我国的演化过
目的研究艰难梭菌毒素A (TcdA)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对Rho GTPaseas和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氮唑蓝比色试验(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cdA分别作用24h、48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