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伦·坡提出了短篇小说创作要遵循四原则,其中之一就是“简洁性”。坡的大部分短篇小说能让读者一次性读完,但简洁并不代表故事简略、效果平庸。为了营造其计划好的某一特定艺术效果——通常是紧张、恐怖的氛围——坡巧妙地运用了细节描写。坡忽略不重要细节、着墨于他认为的重要细节,这成就了其独特的短篇小说风格——简洁但艺术效果突出。
【关键词】爱伦·坡 短篇小说 “简洁性” 艺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72-02
“简洁性”是爱伦·坡提倡的短篇小说创作的四原则之一,在其短篇小说中也得到很好地体现。坡坚持认为短篇小说必须要简洁以便读者能在有效时间内有完整的体验。为了实践“简洁性”原则,坡很注重其短篇小说中的细节的安排。坡提倡简洁性原则迎合了他的时代的读者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他希望的艺术效果的达成。
一、坡的“简洁性”理论
在“写作的哲学”和“评霍桑的《故事重述》”是这两篇主要阐明其文学创作理论的文章中,坡强调了短篇小说创作遵循“简洁性”原则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任何文学作品的长度都有个明确的限定,那就是能让人一口气读完。”[1]在此,坡建议作者在开始写作前就计划好作品的长度,长度最好控制在读者坐下去一次性就可以读完的长度。在“评霍桑的《故事重述》”中,坡建议短篇小说“不应该超过1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坡提倡短篇小说要简洁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坡的时代的要求。1840年,坡宣称:“我们时代的整个趋势是杂志世界。”他解释说:“我们需要简短的、浓缩的〔 . . . 〕而不是冗长的〔 . . . 〕大量的〔 . . . 〕。”他说:“我不确定如今的人比一个世纪前的人思考得更深刻,但毫无疑问,他们思考更加迅速,更有技能,更有政策,更有方法,思想中没有那么多赘物。除此之外,他们思考的材料大量增加;他们有更多的事实去思考。为此,他们打算把最大量的思维放在最小的范围内,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思维过程。”[2]因此,为了满足其时代的读者的需求,坡提出一篇短篇小说应该让读者能一次性读完。坡提倡短篇小说要简洁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坡认为“所有的极度刺激都必须是短暂的,”如果文学作品过长,“就不能产生最深的效果。”[3]为了达成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文学作品需要简洁,这是坡提出文学创作需要“简洁”的最重要原因。在“写作的哲学”一文中,坡更明确地阐明了这一观点。“非常清楚,作品之简短肯定与其预期效果的强度成正比——但这有一个附加条件,即任何效果的产生都绝对需要作品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坡相信简短的作品能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长度过长可能会导致作品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简洁性”原则与细节描述
坡本人很好地实践了其文学创作的简洁性原则。除了一部小说(《阿瑟高登皮姆的故事》), 坡小说创作方面的盛名都源于其短篇小说,读者都能如其所望“一次性读完”他的短篇小说。短篇小说理论家公认坡是把短篇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进行创作的作家,他认为短篇小说比长篇散文故事或小说要更好。事实上,坡对于一篇短篇小说最恰当的长度的定义是模糊的。他只说能让读者一次性读完的小说才是好的短篇小说,但他并未明确定义“一次性读完”到底是多久。确实,他无法给出确定的答案。坡开始了一场关于短篇小说最佳长度的讨论,在其之后的几代短篇小说创作者和理论家中,都不乏有人试图明确定义坡提出的“一次性”阅读的概念。笔者认为,坡要求短篇小说要能“一次性”读完,并非意味着要牺牲作品创作的其它方面来保证小说的合适长度;其提倡的短篇小说的“简洁性”原则指的是,短篇小说要简化或省略相对不太重要的部分,强调重要的细节,创造出某一统一的艺术效果,用合适的长度把读者的注意力固定到作品中,给读者留下统一的印象。坡在其文学创作理论中明确地阐述了他所认为的“简洁性”和“细节”的关系。他认为“简洁性”对于短篇小说是很重要的,但如果小说“太简单可能〔 . . . 〕永远不能〔 . . . 〕产生紧张或持久的印象。没有某种持续的效果,也就是说没有刻意的营造持久的效果或刻意的重复,那么读着的灵魂将永远不会受到深刻的震动。必须要有水滴石穿的努力。”因此,坡的许多作品虽然简洁,但仍能给读者心灵产生只有细节描写才能创造出的震撼。
坡在作品中关注重要细节的详尽描述,忽略其它相对次要的方面。为了在有限篇幅里达到统一的艺术效果,给读者带来震撼,他通常简化故事情节的发展,只关注对产生既定艺术效果起至关重要作用的细节的描写。“泄密的心”就是坡实践其小说创作“简洁性”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小说全长仅2,164个字,叙述了时跨八天的故事。为了展现一个谋杀邻居的凶徒在关键时刻的极端心理的变化,坡仅用了1/6的篇幅简略叙述了前7天夜里发生的故事,而不遗余力地渲染谋杀前的几个小时。坡细致描写了凶手如何小心翼翼的推开老头的门、吵醒了老头、然后挪进老头屋里、揭开手提着的牛眼灯的灯罩、然后迅速冲过去杀死了老头。这一部分坡花了全文的1/3的笔墨。在描写凶手杀人的过程的同时,作者竭尽全力的展现了凶手的心理过程,这能有效地吸引读者。细致的描写让读者似乎能身临其境,看到凶手如何小心翼翼地杀死邻居老头,感受到凶手在谋杀中获得的扭曲的快感。坡还对凶案发生后警察前来调查时凶手的心理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让读者再一次体验了凶手的心理历程。首先,第一人称的凶手“满脸微笑, 〔 . . . 〕。我向几位先生(警察)表示欢迎。〔 . . . 〕 我领着他们在房子里(老头的房间)走了个遍。我请他们搜查,好好搜查。最后我带他们进了老人的卧室。〔 . . . 〕出于我的自信所引起的热心,我往卧室里搬进了几把椅子,并请他们在那儿休息休息,消除疲劳。出于我的得意所引起的大胆,我把自己的椅子就安在了下面藏着尸体的那个位置。”[4]读到这一段,读者能感觉到凶手对于其“完美胜利”(perfect triumph)的强烈信心。但渐渐地,读者感受到了凶手心中的骚乱。坡花了相当的笔墨来描写凶手内心的骚乱和紧张的心理活动。“我开始头痛,并感到耳鸣;可他们仍然坐着与我闲聊。〔 . . . 〕他们干嘛还不想走?〔 . . . 〕哦,主啊!我该怎么办? 〔 . . . 〕但那个声音压倒一切,连绵不断,越来越响。它越来越响,越来越响,越来越响!〔 . . . 〕难道他们真的没有听见?万能的主啊!不,不!他们听见了,他们怀疑了,他们知道了,他们是在笑话我胆战心惊!”读者也似乎听到了凶手听到的那越来越大声的声音,读者也似乎要随着凶手一起呐喊。“我觉得我必须尖叫,不然就死去!”最后,读者的紧张的神经也随着凶手一起断裂“‘你们这群恶棍!’我尖声让到,‘别装聋作哑。我承认那事,撬开这些地板。这儿,在这儿!这是他可怕的心在跳动!”通详尽地描写第八天夜里凶手的杀人过程、凶手在杀人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及警察调查时凶手的心理活动,从凶手杀人时奇异的冷静,到凶手带领警察到凶案现场时异常的愉悦感,然后再到凶手幻想着老头的心跳声时莫名的恐惧,最后到凶手揭露自己罪行的病态的冲动,坡让读者完整的体验了凶手的心理变化。坡很好的坚持了“简洁性”原则,并未花笔墨在人物刻画、故事背景、故事发展这些常规的记叙文因素上,而是着重描述了凶手的心理过程,从而使故事的长短控制在了“读者能一次性读完”的长度,同时,还成功地达到了其所倡导的文学作品要产生某一艺术效果的目的,读者深受凶手心理过程的吸引,感凶手所感,最终在内心里因为这一病态的凶手而产生一种极度的恐惧。总之,坡强调“简洁性”原则,意思是短篇小说要能让读者一次性读完,略去他认为的不重要的部分,而着墨于能创造出某一他预期的艺术效果,以便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为作品既定的艺术效果所震撼。
三、结语
爱伦·坡在其短篇小说故事长度方面很好地实践了“简洁性”原则。坡的大部分短篇小说字数都在2000到14000之间,这样长度的小说正如坡希望的读者能一次性读完,阅读过程中被打断的可能性因文章的简短大大减小了;坡的小说通常营造紧张、恐怖的氛围,为了达到这一特定的艺术效果,坡对细节进行了巧妙把握,为了能在简短的故事中突出明确的艺术效果,坡忽略不重要细节、着墨于他认为的重要细节,这成就了其独特的短篇小说风格——简洁但艺术效果突出。
参考文献:
[1]Pattee, “Edgar Allan Poe,” Edgar Allan Poe: Critical Assessments. Vol. III, ed. Graham Clarke. Mountfield: Helm Information Ltd., 1991: 229-300.
[2]爱伦·坡.爱伦·坡黑暗故事全集(上)[M].曹明伦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
[3]Net. 1 Poe, Edgar Allan. “The Phylosophy of Composition.” Graham’s Magazine, vol. XXVIII, no. 4, April 1846, 28: 163-167. Sept. 5, 2011. Sept. 21, 2013. http://www.eapoe.org/works/essays/philcompb.htm
[4]Poe, Edgar Allan. “Review of Hawthorne’s Twice-Told Tales.” http://everything2.com/index.pl?node_id=1705859
【关键词】爱伦·坡 短篇小说 “简洁性” 艺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72-02
“简洁性”是爱伦·坡提倡的短篇小说创作的四原则之一,在其短篇小说中也得到很好地体现。坡坚持认为短篇小说必须要简洁以便读者能在有效时间内有完整的体验。为了实践“简洁性”原则,坡很注重其短篇小说中的细节的安排。坡提倡简洁性原则迎合了他的时代的读者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他希望的艺术效果的达成。
一、坡的“简洁性”理论
在“写作的哲学”和“评霍桑的《故事重述》”是这两篇主要阐明其文学创作理论的文章中,坡强调了短篇小说创作遵循“简洁性”原则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任何文学作品的长度都有个明确的限定,那就是能让人一口气读完。”[1]在此,坡建议作者在开始写作前就计划好作品的长度,长度最好控制在读者坐下去一次性就可以读完的长度。在“评霍桑的《故事重述》”中,坡建议短篇小说“不应该超过1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坡提倡短篇小说要简洁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坡的时代的要求。1840年,坡宣称:“我们时代的整个趋势是杂志世界。”他解释说:“我们需要简短的、浓缩的〔 . . . 〕而不是冗长的〔 . . . 〕大量的〔 . . . 〕。”他说:“我不确定如今的人比一个世纪前的人思考得更深刻,但毫无疑问,他们思考更加迅速,更有技能,更有政策,更有方法,思想中没有那么多赘物。除此之外,他们思考的材料大量增加;他们有更多的事实去思考。为此,他们打算把最大量的思维放在最小的范围内,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思维过程。”[2]因此,为了满足其时代的读者的需求,坡提出一篇短篇小说应该让读者能一次性读完。坡提倡短篇小说要简洁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坡认为“所有的极度刺激都必须是短暂的,”如果文学作品过长,“就不能产生最深的效果。”[3]为了达成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文学作品需要简洁,这是坡提出文学创作需要“简洁”的最重要原因。在“写作的哲学”一文中,坡更明确地阐明了这一观点。“非常清楚,作品之简短肯定与其预期效果的强度成正比——但这有一个附加条件,即任何效果的产生都绝对需要作品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坡相信简短的作品能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长度过长可能会导致作品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简洁性”原则与细节描述
坡本人很好地实践了其文学创作的简洁性原则。除了一部小说(《阿瑟高登皮姆的故事》), 坡小说创作方面的盛名都源于其短篇小说,读者都能如其所望“一次性读完”他的短篇小说。短篇小说理论家公认坡是把短篇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进行创作的作家,他认为短篇小说比长篇散文故事或小说要更好。事实上,坡对于一篇短篇小说最恰当的长度的定义是模糊的。他只说能让读者一次性读完的小说才是好的短篇小说,但他并未明确定义“一次性读完”到底是多久。确实,他无法给出确定的答案。坡开始了一场关于短篇小说最佳长度的讨论,在其之后的几代短篇小说创作者和理论家中,都不乏有人试图明确定义坡提出的“一次性”阅读的概念。笔者认为,坡要求短篇小说要能“一次性”读完,并非意味着要牺牲作品创作的其它方面来保证小说的合适长度;其提倡的短篇小说的“简洁性”原则指的是,短篇小说要简化或省略相对不太重要的部分,强调重要的细节,创造出某一统一的艺术效果,用合适的长度把读者的注意力固定到作品中,给读者留下统一的印象。坡在其文学创作理论中明确地阐述了他所认为的“简洁性”和“细节”的关系。他认为“简洁性”对于短篇小说是很重要的,但如果小说“太简单可能〔 . . . 〕永远不能〔 . . . 〕产生紧张或持久的印象。没有某种持续的效果,也就是说没有刻意的营造持久的效果或刻意的重复,那么读着的灵魂将永远不会受到深刻的震动。必须要有水滴石穿的努力。”因此,坡的许多作品虽然简洁,但仍能给读者心灵产生只有细节描写才能创造出的震撼。
坡在作品中关注重要细节的详尽描述,忽略其它相对次要的方面。为了在有限篇幅里达到统一的艺术效果,给读者带来震撼,他通常简化故事情节的发展,只关注对产生既定艺术效果起至关重要作用的细节的描写。“泄密的心”就是坡实践其小说创作“简洁性”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小说全长仅2,164个字,叙述了时跨八天的故事。为了展现一个谋杀邻居的凶徒在关键时刻的极端心理的变化,坡仅用了1/6的篇幅简略叙述了前7天夜里发生的故事,而不遗余力地渲染谋杀前的几个小时。坡细致描写了凶手如何小心翼翼的推开老头的门、吵醒了老头、然后挪进老头屋里、揭开手提着的牛眼灯的灯罩、然后迅速冲过去杀死了老头。这一部分坡花了全文的1/3的笔墨。在描写凶手杀人的过程的同时,作者竭尽全力的展现了凶手的心理过程,这能有效地吸引读者。细致的描写让读者似乎能身临其境,看到凶手如何小心翼翼地杀死邻居老头,感受到凶手在谋杀中获得的扭曲的快感。坡还对凶案发生后警察前来调查时凶手的心理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让读者再一次体验了凶手的心理历程。首先,第一人称的凶手“满脸微笑, 〔 . . . 〕。我向几位先生(警察)表示欢迎。〔 . . . 〕 我领着他们在房子里(老头的房间)走了个遍。我请他们搜查,好好搜查。最后我带他们进了老人的卧室。〔 . . . 〕出于我的自信所引起的热心,我往卧室里搬进了几把椅子,并请他们在那儿休息休息,消除疲劳。出于我的得意所引起的大胆,我把自己的椅子就安在了下面藏着尸体的那个位置。”[4]读到这一段,读者能感觉到凶手对于其“完美胜利”(perfect triumph)的强烈信心。但渐渐地,读者感受到了凶手心中的骚乱。坡花了相当的笔墨来描写凶手内心的骚乱和紧张的心理活动。“我开始头痛,并感到耳鸣;可他们仍然坐着与我闲聊。〔 . . . 〕他们干嘛还不想走?〔 . . . 〕哦,主啊!我该怎么办? 〔 . . . 〕但那个声音压倒一切,连绵不断,越来越响。它越来越响,越来越响,越来越响!〔 . . . 〕难道他们真的没有听见?万能的主啊!不,不!他们听见了,他们怀疑了,他们知道了,他们是在笑话我胆战心惊!”读者也似乎听到了凶手听到的那越来越大声的声音,读者也似乎要随着凶手一起呐喊。“我觉得我必须尖叫,不然就死去!”最后,读者的紧张的神经也随着凶手一起断裂“‘你们这群恶棍!’我尖声让到,‘别装聋作哑。我承认那事,撬开这些地板。这儿,在这儿!这是他可怕的心在跳动!”通详尽地描写第八天夜里凶手的杀人过程、凶手在杀人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及警察调查时凶手的心理活动,从凶手杀人时奇异的冷静,到凶手带领警察到凶案现场时异常的愉悦感,然后再到凶手幻想着老头的心跳声时莫名的恐惧,最后到凶手揭露自己罪行的病态的冲动,坡让读者完整的体验了凶手的心理变化。坡很好的坚持了“简洁性”原则,并未花笔墨在人物刻画、故事背景、故事发展这些常规的记叙文因素上,而是着重描述了凶手的心理过程,从而使故事的长短控制在了“读者能一次性读完”的长度,同时,还成功地达到了其所倡导的文学作品要产生某一艺术效果的目的,读者深受凶手心理过程的吸引,感凶手所感,最终在内心里因为这一病态的凶手而产生一种极度的恐惧。总之,坡强调“简洁性”原则,意思是短篇小说要能让读者一次性读完,略去他认为的不重要的部分,而着墨于能创造出某一他预期的艺术效果,以便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为作品既定的艺术效果所震撼。
三、结语
爱伦·坡在其短篇小说故事长度方面很好地实践了“简洁性”原则。坡的大部分短篇小说字数都在2000到14000之间,这样长度的小说正如坡希望的读者能一次性读完,阅读过程中被打断的可能性因文章的简短大大减小了;坡的小说通常营造紧张、恐怖的氛围,为了达到这一特定的艺术效果,坡对细节进行了巧妙把握,为了能在简短的故事中突出明确的艺术效果,坡忽略不重要细节、着墨于他认为的重要细节,这成就了其独特的短篇小说风格——简洁但艺术效果突出。
参考文献:
[1]Pattee, “Edgar Allan Poe,” Edgar Allan Poe: Critical Assessments. Vol. III, ed. Graham Clarke. Mountfield: Helm Information Ltd., 1991: 229-300.
[2]爱伦·坡.爱伦·坡黑暗故事全集(上)[M].曹明伦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3.
[3]Net. 1 Poe, Edgar Allan. “The Phylosophy of Composition.” Graham’s Magazine, vol. XXVIII, no. 4, April 1846, 28: 163-167. Sept. 5, 2011. Sept. 21, 2013. http://www.eapoe.org/works/essays/philcompb.htm
[4]Poe, Edgar Allan. “Review of Hawthorne’s Twice-Told Tales.” http://everything2.com/index.pl?node_id=170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