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执法与人文关怀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lwang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法治社会建设中,依法治国是进行法治建设的重要途径。要实现法治,首先应该明确在法治社会里应是以个人为本位的,对于以往的“国家本位”、“社会本位”的理念应予改变。这种观念的转变在行政执法中尤其应该受到重视,本文就这一问题结合时下非常流行的“人文关怀”一词对严格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严格执法 人文关怀 法治
  作者简介:尹杰,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中图分类号:D9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9-055-02
  以前曾经看过一篇报道,其内容大致如下:作为一起强奸案的两个角色,辽宁省某村14岁的受害人何某被樊某强奸,强奸犯樊某被判刑3年。而如今何某再次遇到了难题,原因是何某因被强奸产下一女婴。现在她被计生部门告知,要想给孩子上户口必须缴纳罚款,原因是她年龄未到就生了孩子。由于她和孩子没有任何生活来源,何某还在指望着樊某出狱并跟他过。
  看过这起案件事实后,我们不难想到,案件中所反映的是一种现代社会中出现的怪现象,即在当今的社会中缺乏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怀。特别是在我们的一些执法部门的执法过程中,死扣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不考虑具体事实,不结合个案的特殊情况,冷漠执法,僵硬执法。事实上,这种社会的冷漠,执法部门的“一刀切”式执法、对被害人境遇的熟视无睹,其结果竟使一起案件中的被害人把生活的唯一希望寄托到那个给她造成了巨大伤害的人。这样的结果会比前面的伤害更加让人无法承受!
  从法理上来讲,执法的含义分为广义与狭义。一般来说,执法是指狭义上的,即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执行法律的活动,或称行政执法。在执法的原则里,有两项原则为理论与实务界所公认,即合法性与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所包含的内容中,其中有执法的目的要符合法律精神,且不能作出不合理的行为。豍法律精神是包含在法律制度中的有关法的最本质的观念。现代法律精神最根本的是人本主义精神,即以人为本位和初出发点来制定法律。现代法律精神应是以尊重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保护公民合法的权益,控制公权力滥用为己任,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因此,在强调严格执法的同时,就要注意有一个界限,那就是要符合合理性的原则。法律与情理有时是相互冲突的,但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我们的执法部门也要对情理加以考虑。如果一味地抛开去情理不管,那么这种让人无法接受,不通人情的执法行为,其结果会是怎么样的,人们会对法律,对国家的执法部门产生什么样的看法?我想这都是我们国家的执法机关应该加以考虑的。
  要实现法治,首先应该明确在法治社会里应是以个人为本位的,对于以往的“国家本位”、“社会本位”的理念应予改变。法治变革只有打破一切以国家本位的制度观念,把法治的确立,制度的构架转到以人为宗旨的核心上来,才可能真正使法律成为保护公民权利,增进人民幸福,扩大公民自由的有效手段。执法部门的有效执法,依法执法是实现这种法治变革的有力的保障,因此,这就涉及到执法部门执法的效果问题。
  执法的结果应是使社会上的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认识到行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并能使人们从执法的过程中受到教育,使违法的人受到法律的制裁,执法行为的最佳结果就是能够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这就需要执法机关在执法中应该注意到,尽管法律执行的合法性是执法的首要原则,但合理性也是作为国家执法机关在履行法定职权时不能忽视的。一项法律的执行如果违背了合理性原则,就很难达到有效保护弱者的目的,反倒会使其受到第二次的侵害。那么执法的效果也就背离了国家在立法时的方向,不能达到保护公民权益的目的。
  严格执法固然是对执法机关执法行为的要求,但是否执法机关就可以不考虑事实的具体情形,僵硬执法呢?从法律规定上,国家授予执法机关了执法的权力,那么其在行使职权时是无可厚非的。但从上面案例中的情形我们可以看出,执法机关就是在僵硬执法,丝毫没有对已经受到巨大伤害的人给予任何的同情、关怀。那么这种行为是恰当的吗?从法律条文看,我们可以说执法部门是在严格执法,依法行使职权,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但事实上,行为的结果是使人们感觉到我们的国家执法机关并不是在通过执法保障人们的权益,反倒是将一个身处困境的人推倒了绝境,而没有去对她进行任何的保护。人们会怀疑国家的法律怎么会是这样的!
  现在,社会上非常流行“人文关怀”这个词,而“人文关怀”这个词又应该如何理解呢?这就需要首先从“人文”这个词谈起,作为人文意义上的东西,主要是与人的心性、道德、文化、情操、信仰审美、学问、修养等人的品性相关的,并非指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的制度。豎因此,当人们说道“法治”的话题时,很少有人会把“法治”同“人文”的东西联系起来,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法治与人的联系其实要比其与社会和国家之间的联系更为真切、实在、紧密。我们的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而法治正是在社会中个人的真实的历史与现实的生活的需求下产生的。社会上的“人文关怀”也就是人以人文尺度为标准对其生活的关怀,特别是对真实的个人的生活的关怀。豏法治作为现实的人对其日常生活世界的秩序追求与制度选择,它表达并体现、而且也应当真实地表达并体现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有社会学者认为,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也应当自始至终惠顾并融汇于法治之中,一旦失去其人文内涵,法治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异化,从而走向其初衷的反面,成为对抗人、压制人和扼杀与束缚人的单纯暴力机制;而在法治之中输入、渗透人文精神与内涵,则有助于法治精神的的社会生成。豐
  人的世界是法治的根基,作为现实的人的正常生活世界的一种秩序追求,法治不能不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而这种人文关怀具体体现在对现实的人的物质性生存与发展和精神性生存与发展的深切关怀上,它在法治的观念、意义与精神上,在法治的规范与制度上表现为对现实的人的一系列基本人权和自由的保障。可以说,法治中的人文关怀是真正的法治的生命线。
  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是维护法治的重要保障,社会上也需要执法部门能够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没有任何偏私,但是否等于在执法中就不需要人问关怀了呢?上面提到法治中的人文关怀是真正的法治的生命线,那么在执法行为中适当的人文关怀也就不应被排除在外。行政机关作为国家的执法部门、有权机关,其地位相对于行政相对人来说是处于优势地位的。因此,在执法过程中,我们的国家机关应能想到处于弱势地位的相对人的具体情形,在执法行为中加入一点人文精神,给他们一点人文关怀。现代的法治社会中,法治是十分重视现实的人的社会自由的确认与保护的。人文关怀会给我们的执法行为增加人性化的成分,会让这些需要社会关怀的群体感受到他们并没有被这个社会所抛弃、遗忘,他们在这个社会并不是无所依靠的。
  有许多媒体也曾报道过这样的体现人文关怀的事件,那么在这件案件中为什么就不能给予受害者,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女孩一点人文关怀呢!可以设想,即使我们的执法机关执行了法律,那么这样的后果只能是对受害人造成又一次的伤害。试想一下这样一个受到巨大伤害的女孩经过执法部门的严格执法却把自己的未来寄托给那个伤害她的犯罪分子,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我想这样的结果也不是执法部门所期望的吧。
  注释:
  ①周永坤.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84-385页.
  ②③姚建宗.法治的人问关怀.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3).
  ④袁伟时.人文精神在中国:从根救起//王晓明编.人文精神寻思录.第199页;姚建宗.法治的人问关怀.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3).
其他文献
摘要 传统的刑事调解制度由于适应阶段和范围的限制并没有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发挥刑事调解制度的作用,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我们应当建立公安刑事调解制度,发挥公安机关在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刑事政策 宽严相济 刑事调解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公安刑事调解制度研究》,编号09C019。  作者简介:钱育之,湖南警察学院法律系副教授,主要
摘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①的初衷绝对的是好的,其关键在于落实。之前有宝鸡的初探,随之而来的是2009年末的全国10%的试点,“新农保”预计在2020年实现全国覆盖。那么,在试点实施过程中制度实施的重难点是什么,遇到的困难有哪些,展现的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是什么,这些问题是本文即将阐述的内容,谨期望笔者的研究能对即将惠及更多农村居民的“新农保”更加完善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农保 试点 过程评
摘 要 在激烈的争论中,“恶意欠薪”终于入罪,人们期待着新规定能够真正发挥预期作用。本文试以“恶意欠薪”入罪为视角,就犯罪故意的认定、司法实践的适用等部分实务问题,分析民事权益中的刑法保护是如何体现的或具有的一些特点。  关键词 民事权益 刑法保护 欠薪入罪  作者简介:朱卫东,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1-075
摘要 村民委员会、村党支部作为农村基层自治组织(以下简称村“两委”),直接面对广大农村基层群众,在一定范围内代替政府行使国家的管理职权。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犯罪呈现高发态势,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本文以2002年-2010年发生在密云县的村“两委”班子成员涉嫌犯罪案件为研究对象,分析发案原因及特点,探讨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村基层自治组织 犯罪 基层群众  作者简介:李建光
摘要:生育权是否是夫妻双方共同享有的一种权利?如果是,那么由于女性没有正当理由而拒绝生育甚至采取欺骗手段(如婚前隐瞒不育历史、私自堕胎)导致男性生育权无法正常实现时男性是否可以主张生育权的司法救济?面对越来越多的现实诉求,国家是否应该确立一个对男性生育权的保护已经成为一个焦点争议的问题。本文拟从以下三个层面递进剖析男性的生育权问题:首先说明了历经数千年的两性生育权之争存在的冲突,然后从中进一步推出
摘要刑事诉讼法在1996年再次修订,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化发展刑事司法的程序化问题,国际人权组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统计公民权利数据突显的问题与国家司法程序与实体的矛盾使得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又被提上议程。作为我国制度改革与创新的阶段,司法改革与刑事诉讼修改的问题已经凸显,辩护人制度、强制手段导致的超期羁押、刑事侦查阶段的刑讯逼供问题、证据边缘化问题和简繁审判分流体系这五大内容都是目前刑事司法改革的
摘 要 在我国农村和城镇两元化的格局下,常常会出现因户籍不同而获得的死亡赔偿金有天壤之别的现象,即俗称的“同命不同价”现象。人格平等,生命无价。本文分析了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并利用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和校正正义的理论来揭示出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的内在矛盾,通过对《侵权责任法》第17条的分析,得出其不能解决死亡赔偿金制度的内在矛盾的结论。  关键词 死亡赔偿金 分配正义 校正正义  作者简介:张红娜,中
摘要少数人权利的保护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及各国人权保障的重要问题之一,但至今对“少数人”如何界定仍存在争议。本文拟从少数人保护的历程、少数人概念界定的要素及与相关概念的比较,最终提出对“少数人”涵义的界定,力求为少数人权利保障的探讨奠定的基础。  关键词少数人权利保护  作者简介:勾清芸,贵州财经学院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2-2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了“故意杀人罪”的量刑,具体刑罚为“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由此可见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是较重的,在刑法理论上,通过对犯罪嫌疑人故意的“直接”与“间接”的区分,往往直接影响到对其最后量刑的轻重。  关键词故意杀人罪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中图分类号:D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要:针对监狱的社会属性和监狱警务存在的矛盾,必须运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制定监狱警务的战略管理策略和措施。将监狱组织管理、发展方向、警务计划等在资源配置、发展规划上作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保障监狱短期规划和最终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监狱警务 现代科学信息技术 警务战略  作者简介:蒋才洪,高级经济师,江南大学客座教授,江苏省无锡监狱监狱长,研究方向:监狱法学、监狱管理学。  中图分类号:D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