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小组合作成为许多课堂中常见的“合作”学习方式,但这种形式大多流于形式,原因来自于师生双方,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有:明确讨论的指向性;设置具有可适性的讨论问题;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在个体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展开讨论;进行适时的引导与调控;保证讨论的时间和空间。这样语文课堂小组讨论才能真正见实效。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小组讨论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概是由于操作简便,一时间小组讨论成为了语文课堂中最常见的合作学习方式,但实施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有的小组讨论时,组内成员积极参与,畅所欲言,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有的课上,教师提出问题后马上一声令下:“下面开始小组讨论!”一组学生立即站立围聚,思维之敏捷,见解之准之深,让人称奇。然而慨叹之余,又不免心生疑团:是问题过于简单,还是学生素质高?抑或教师课前已训练好了,课上表演作秀而已?还有的课上小组讨论时,气氛一点也不热烈,只有一两个人在低语,其余的学生要么充当听众,要么私自闲扯题外话了,实在让人看不出有何效果。后两种讨论情形都让笔者感到:在有些课上,小组讨论流于形式了,起不到真正的效果。本文着重探讨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如何追求小组讨论的实效性。
一、小组讨论流于形式的原因
小组讨论为什么会流于形式,起不到实效呢?经过多次观察、分析、调查研究,笔者发现主要有以下原因:
1.安排讨论活动的目的不够明确
开展课堂小组讨论应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自我探索的一种有效策略和手段。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出于大面积的提高学习效果的实际需要。可有些教师却是为了营造课堂表面热烈的气氛,显示自己贯彻了新课标的理念,似乎一讨论就是开展了“合作学习”。殊不知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和相互平等合作,以“人人都能进步”为宗旨。如果只是教师抛出话题,一组学生(或许只有少数)说出各自的观点,没有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相互的切磋、补充或纠错,是不能算真正的合作学习的。
2.教师思想不够解放,信心不足
有些教师总觉得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低,讨论中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影响课堂气氛,让自己尴尬。就不得不设置简单的问题给学生讨论,或事前预演,指定发言人和发言内容,制造讨论气氛热烈的表象。这种现象在公开课中较多见。
3.学生未经一定时间的独立学习和思考,一时间尚无见解可发表
有时教师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教学任务完不成,在学生粗略地看了文本后,就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4.其他原因
学生不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不知从何说起。有的学生性格内向,成绩不佳,信心不足,生怕说错被同学笑话或遭老师训斥。课堂气氛紧张、压抑,学生不愿或不敢发表见解。
二、让小组讨论起实效作用的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本人不断研究探索,发现在课堂讨论中采取以下策略,可让语文课堂小组讨论起到实效。
1.明确讨论的指向性
目标是行动的引领,明确的目标和指向可以让学生不走或少走弯路,提高学习的效率。一篇好文章可供学习研究的有很多方面,例如教学苏教版八下《紫藤萝瀑布》一文,可以讨论文章严谨的结构、生动的描写、深刻的哲理等,这些内容在一节课中不必也不可能面面俱到。那种漫无目的、无方向的讨论,充其量只能蜻蜓点水,无疑是撒了大网却捕不到鱼,浪费时间,与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追求的效果差之甚远。
因此,每次让学生讨论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教者当明示学生。那种读了一遍文章,就下令“下面请大家讨论学习”的做法,只能让学生茫然,是可笑的也不可行的。
2.设置恰当的讨论问题
并非所有的问题都适合讨论,有的问题简单或答案唯一,就没有必要讨论。具有可讨论性的问题应是学生暂时有困难、有不确定和争议性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它们可以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或难点,精心设置讨论的问题。例如鲁迅的《孔乙己》一文,文中写了孔乙己的哪几次遭遇,学生一看就明白的就不必展开讨论,而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有哪些,则具有可讨论性。
设置的问题还要有讨论的基础和条件,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是否有相关的认知基础和能力,如果问题太偏太难,学生无相关的知识积累或体验,不具有分析该问题的能力,必然造成许多人无话可说,望题兴叹,或信心不足不敢说。讨论必然难以见效果,甚至很快就冷场,开展不下去。
3.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
在令人压抑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发散不开,大多数不会无所顾忌的发表意见,而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利于学生畅所欲言。
为了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首先要科学地划分讨论小组。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个性特长、学习组织能力、性别等,可将学生分为四人或六人一个小组,优、中差生的比例约为1∶2∶1或2∶2∶2,性格外向的和性格内向的搭配,组员推选或教师任命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为组长,同一小组分成两排相向而坐。事实证明,小组划分科学合理既能使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也便于互相交流、切磋。同时,由于各小组整体实力不相上下,有利于组间开展有效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其次,教者还要走下讲台,怀着与学生同样的好奇、同样的兴趣、同样的激情融入学生中间,或与学生一起讨论,或释疑解惑指点迷津,或给予鼓励或表扬,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学生无心理障碍和顾虑,以开放的心态将思维发散开来,激发思维的火花,大胆地表达对所议问题的看法,达到想说、敢说、争着说的境界。
4.在个体独立学习的前提下开展
笔者认为任何课堂讨论都应以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为前提。学生只有经过朗读、分析、思考、品味等学习过程后,才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了想法后才能有和小组成员交流和讨论的源泉;才能主动积极参与,把讨论推向深入;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境界;或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试想学生没有经过思考、体会和感悟,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观点,他们又能说什么?说的内容有深度吗?能讨论出什么结论呢?因此,在提出问题后,首先要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一定的独立思考学习。例如学习《孔乙己》一文中含蓄的语言,可让学生先思考,做一些批注,而后讨论。 5.进行适时的引导与调控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各不相同,如果问题难度较大,一般学生尤其是一些后进生不知讨论的方法,无从下口,就会噤若寒蝉。因此讨论前,教者可就讨论角度、方法和阐述观点的方法、讨论程序等作适当引导与提示。本人常提示学生采取以下方法:①寻根溯源,分析联系或过程;②比较分析,异中求同,同中寻异;③变换视角,多角度思维;④辩驳结合,注意细节,据理力争;⑤补充完善,达成较一致的看法;⑥根据问题和经验,提出解决方法。
如学习《背影》一文,讨论问题同样是父亲为儿子送行买橘,为什么朱自清感动,我们却不一定感动?为了拓展学生探究的思路,可引导学生从买橘的背景、时间、地点,买橘者自身状况、受橘者的生活条件等多角度,展开讨论。经过这样的引导和提示,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了。
有时学生有了想法,却不一定能恰当表达。学生辞不达意,教师要加以启发引导,学生表述混乱,教师可以指导其如何进行简要梳理,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地表达,让他人一听就明白。
在讨论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学生偏离话题要及时提醒;发现学生不动脑筋,要及时督促;发现要冷场要及时加以提示,让讨论深入下去;学生若争论不休则要因势利导,提醒学生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任务。
6.保证讨论的时间和空间
路越走越宽,理愈辩愈明,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单一走向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有的教师总是担心讨论时间长了、思路广了,控制不了,教学任务完不成了,不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讨论,学生还没讨论出什么眉目或讨论得正起劲,就紧急刹车,这样的讨论只能是浮光掠影,哪会有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哪会有新知识、新观点的不断涌现和迸发呢?学生对问题一知半解或疑点重重,最后还不是得靠老师灌输?这样的讨论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为了使讨论深入,真正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我们必须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讨论。
实践证明:小组讨论不一定就是非用不可的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教师一定要精心设问,解放思想,给予学生一定的讨论时间和空间,同时又要避免任由学生天马行空;应有放有扶,有放有收;适时适度地观察、引导与调控,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其中,真正起到实际效果。那种为了赶时髦、走形式,把小组讨论作为合作学习的“标签”,为了“合作”而讨论的做法是无效甚至有害的,纯粹是浪费时间,应坚决摒弃!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小组讨论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概是由于操作简便,一时间小组讨论成为了语文课堂中最常见的合作学习方式,但实施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有的小组讨论时,组内成员积极参与,畅所欲言,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有的课上,教师提出问题后马上一声令下:“下面开始小组讨论!”一组学生立即站立围聚,思维之敏捷,见解之准之深,让人称奇。然而慨叹之余,又不免心生疑团:是问题过于简单,还是学生素质高?抑或教师课前已训练好了,课上表演作秀而已?还有的课上小组讨论时,气氛一点也不热烈,只有一两个人在低语,其余的学生要么充当听众,要么私自闲扯题外话了,实在让人看不出有何效果。后两种讨论情形都让笔者感到:在有些课上,小组讨论流于形式了,起不到真正的效果。本文着重探讨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如何追求小组讨论的实效性。
一、小组讨论流于形式的原因
小组讨论为什么会流于形式,起不到实效呢?经过多次观察、分析、调查研究,笔者发现主要有以下原因:
1.安排讨论活动的目的不够明确
开展课堂小组讨论应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自我探索的一种有效策略和手段。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出于大面积的提高学习效果的实际需要。可有些教师却是为了营造课堂表面热烈的气氛,显示自己贯彻了新课标的理念,似乎一讨论就是开展了“合作学习”。殊不知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和相互平等合作,以“人人都能进步”为宗旨。如果只是教师抛出话题,一组学生(或许只有少数)说出各自的观点,没有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相互的切磋、补充或纠错,是不能算真正的合作学习的。
2.教师思想不够解放,信心不足
有些教师总觉得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低,讨论中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影响课堂气氛,让自己尴尬。就不得不设置简单的问题给学生讨论,或事前预演,指定发言人和发言内容,制造讨论气氛热烈的表象。这种现象在公开课中较多见。
3.学生未经一定时间的独立学习和思考,一时间尚无见解可发表
有时教师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教学任务完不成,在学生粗略地看了文本后,就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4.其他原因
学生不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不知从何说起。有的学生性格内向,成绩不佳,信心不足,生怕说错被同学笑话或遭老师训斥。课堂气氛紧张、压抑,学生不愿或不敢发表见解。
二、让小组讨论起实效作用的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本人不断研究探索,发现在课堂讨论中采取以下策略,可让语文课堂小组讨论起到实效。
1.明确讨论的指向性
目标是行动的引领,明确的目标和指向可以让学生不走或少走弯路,提高学习的效率。一篇好文章可供学习研究的有很多方面,例如教学苏教版八下《紫藤萝瀑布》一文,可以讨论文章严谨的结构、生动的描写、深刻的哲理等,这些内容在一节课中不必也不可能面面俱到。那种漫无目的、无方向的讨论,充其量只能蜻蜓点水,无疑是撒了大网却捕不到鱼,浪费时间,与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追求的效果差之甚远。
因此,每次让学生讨论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教者当明示学生。那种读了一遍文章,就下令“下面请大家讨论学习”的做法,只能让学生茫然,是可笑的也不可行的。
2.设置恰当的讨论问题
并非所有的问题都适合讨论,有的问题简单或答案唯一,就没有必要讨论。具有可讨论性的问题应是学生暂时有困难、有不确定和争议性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它们可以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或难点,精心设置讨论的问题。例如鲁迅的《孔乙己》一文,文中写了孔乙己的哪几次遭遇,学生一看就明白的就不必展开讨论,而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有哪些,则具有可讨论性。
设置的问题还要有讨论的基础和条件,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是否有相关的认知基础和能力,如果问题太偏太难,学生无相关的知识积累或体验,不具有分析该问题的能力,必然造成许多人无话可说,望题兴叹,或信心不足不敢说。讨论必然难以见效果,甚至很快就冷场,开展不下去。
3.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
在令人压抑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发散不开,大多数不会无所顾忌的发表意见,而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利于学生畅所欲言。
为了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首先要科学地划分讨论小组。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个性特长、学习组织能力、性别等,可将学生分为四人或六人一个小组,优、中差生的比例约为1∶2∶1或2∶2∶2,性格外向的和性格内向的搭配,组员推选或教师任命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为组长,同一小组分成两排相向而坐。事实证明,小组划分科学合理既能使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也便于互相交流、切磋。同时,由于各小组整体实力不相上下,有利于组间开展有效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其次,教者还要走下讲台,怀着与学生同样的好奇、同样的兴趣、同样的激情融入学生中间,或与学生一起讨论,或释疑解惑指点迷津,或给予鼓励或表扬,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学生无心理障碍和顾虑,以开放的心态将思维发散开来,激发思维的火花,大胆地表达对所议问题的看法,达到想说、敢说、争着说的境界。
4.在个体独立学习的前提下开展
笔者认为任何课堂讨论都应以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为前提。学生只有经过朗读、分析、思考、品味等学习过程后,才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了想法后才能有和小组成员交流和讨论的源泉;才能主动积极参与,把讨论推向深入;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境界;或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试想学生没有经过思考、体会和感悟,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观点,他们又能说什么?说的内容有深度吗?能讨论出什么结论呢?因此,在提出问题后,首先要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一定的独立思考学习。例如学习《孔乙己》一文中含蓄的语言,可让学生先思考,做一些批注,而后讨论。 5.进行适时的引导与调控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各不相同,如果问题难度较大,一般学生尤其是一些后进生不知讨论的方法,无从下口,就会噤若寒蝉。因此讨论前,教者可就讨论角度、方法和阐述观点的方法、讨论程序等作适当引导与提示。本人常提示学生采取以下方法:①寻根溯源,分析联系或过程;②比较分析,异中求同,同中寻异;③变换视角,多角度思维;④辩驳结合,注意细节,据理力争;⑤补充完善,达成较一致的看法;⑥根据问题和经验,提出解决方法。
如学习《背影》一文,讨论问题同样是父亲为儿子送行买橘,为什么朱自清感动,我们却不一定感动?为了拓展学生探究的思路,可引导学生从买橘的背景、时间、地点,买橘者自身状况、受橘者的生活条件等多角度,展开讨论。经过这样的引导和提示,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了。
有时学生有了想法,却不一定能恰当表达。学生辞不达意,教师要加以启发引导,学生表述混乱,教师可以指导其如何进行简要梳理,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地表达,让他人一听就明白。
在讨论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学生偏离话题要及时提醒;发现学生不动脑筋,要及时督促;发现要冷场要及时加以提示,让讨论深入下去;学生若争论不休则要因势利导,提醒学生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任务。
6.保证讨论的时间和空间
路越走越宽,理愈辩愈明,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单一走向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有的教师总是担心讨论时间长了、思路广了,控制不了,教学任务完不成了,不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讨论,学生还没讨论出什么眉目或讨论得正起劲,就紧急刹车,这样的讨论只能是浮光掠影,哪会有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哪会有新知识、新观点的不断涌现和迸发呢?学生对问题一知半解或疑点重重,最后还不是得靠老师灌输?这样的讨论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为了使讨论深入,真正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我们必须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讨论。
实践证明:小组讨论不一定就是非用不可的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教师一定要精心设问,解放思想,给予学生一定的讨论时间和空间,同时又要避免任由学生天马行空;应有放有扶,有放有收;适时适度地观察、引导与调控,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其中,真正起到实际效果。那种为了赶时髦、走形式,把小组讨论作为合作学习的“标签”,为了“合作”而讨论的做法是无效甚至有害的,纯粹是浪费时间,应坚决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