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与高校英语专业课教学有机结合的探索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n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理念是将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以价值导向引领专业课程。本文将从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融入课堂的方法以及案例进行探索研究,旨在凸显英语专业课程的教授应不仅具备其语言应用的工具性,还应通过课程思政的融入培养具备人文关怀与国际视野的外语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英语专业课;教学
  课程思政是针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而提出的新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各类课程应以符合各自特点的方式,建构开展课程思政。高校英语教师既是英语知识的传授者,也是课程思政的引领者和落实者,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政教学能力,课堂教学中应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让价值引导的成分在课堂教学中如盐在水,实现在潜移默化中的思政教育。
  教育部在2020年5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把握思政教育的内涵,将思政元素自然而然地贯穿到整个教学环节,注重在教学活动中把价值观树立、职业道德养成、人文素养提升及创新精神培养和英语专业知识讲授等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功能。
  一、高校英语专业课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发挥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主体地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教育部于2018年就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旨在培养学生高级英语语言知识技能,了解相关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了贯彻课程思政建设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思想的要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应该重视并落实,有效地对思政教育工作进行开展,抓住课改的核心环节,强化对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发挥,保证思政教育能够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让教书育人的内涵可以切实地与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融合起来,从而在综合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还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空间和环境。
  (二)有利于坚定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自信
  高校专业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特征。英语既是人们交流的语言工具,也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因此高校英语课程势必会存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现有教材内容多源于英语文章,内容多涉及西方国家的文化习俗和思想观念,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有淡化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可能性。因此,在英语专业课程进行思政建设,不仅实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并且能够转变学生的思想,充分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爱国自信,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三)有利于做好新时代背景下的英语人才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将英语专业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按照此原则,高校英语教师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会有意识地挖掘课程选文中的思政元素,将眼光放得又远又长,以身作则,身教与言传结合,努力将这一实践长期有效地落实,为国家培养具备既有文明素养有用专业水平的新时代脊梁。
  二、高校英语专业课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分析
  (一)提高英语专业教师政治素养和思政教学能力
  英语专业教师既是英语知识的传授者,也是课程思政的引领者和落实者。英语专业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政教学能力。鉴于目前英语专业教师政治理论素养不扎实,课程思政意识较弱,高校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扩充英语专业教师的政治理论知识,增强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提高其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良好。政治理论在高校英语教师中的普及学习,夯实政治理论素养,目的是能将课程思政通过课程的讲授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现实作用。
  (二)实现英语专业课教学课程思政内容创新
  教学方式是具体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课程思政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该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各个环节。因此,课程思政教学需要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英语专业教师不只要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巧妙的构思,更需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补充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料。这些教学资料可以涉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如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也可以是中华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进行中西文化的横向对比,从而增强文化自信。从学生内在动机的刺激发源,配合教师的教学设计,课程思政和语言教育的過程将被自然而然地整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而不是生硬地灌输,长此以往,学生也必将受益于文化自信,为成为英语应用型人才做好思想上的储备,迎接挑战。
  (三)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案例
  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应结合单元课文讲解,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思政内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警惕处理西方文化中的糟粕的同时,培养青年学子的爱国主义情怀,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加强跨文化的思辨能力。
  案例一:《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六册的第一课《Paper Tigers》的作者是韩裔美国人,他在文章的第五段就突兀地总结了亚裔人的传统标签,在每个标签前加上了“damn”这个字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这个词词义的贬义成分而产生疑惑。这时英语教师就要扮演引领者的角色,不仅要向学生解释语言的字面意义、联系上下文理解字面外的含义,更应该要求学生回顾历史,提醒学生反思:这些传统标签与美国人在建国初期所标榜的传统不无类似之处,比如清教徒在初到新大陆时的勤奋努力、重视家庭、认真学习等等特质。要引导学生看清楚自己文化的传承是有必要而且值得我们骄傲的,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作者要抨击的是美国白人或美国的多数族裔给亚裔贴标签的这种做法以及这种做法在他和亚裔身上产生的不良影响。教会学生批判地、理性地看问题,一味地愤世嫉俗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从阅读和思考中培养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案例二:《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六册中的第二课《A Rose for Emily》虽然是一篇文学作品,但教师也可以从中挖掘出当中的思政元素。本课文女主人公是美国南方贵族,生性傲慢,拒绝接受美国南北战争后工业时代的来临,最后一步步走向与爱人的尸首共眠的悲惨结局。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美国内战历史的现实意义之外,还应该带领学生探索女主角悲剧的成因——世界是变化的、发展的,一切守旧和不合时宜终将被时代抛弃。在此看来,培养学生的全球化大局观这一思政点已经有机地融入了教学当中。
  案例三:《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六册中的第五课《At War with the Planet》,从课题看很明显这是一篇关于环保主题的文章,英语专业的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这一全球性的话题,引导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维度看环境保护,认识到习主席所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环保观。全球环境无疑是一个思政点,因为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对其视而不见而独善其身。学生如果只看到文章中的用词之新,词汇搭配之地道,而忽略文章作者向人类提出的警告这一写作目的,那就只能把英语单纯地当作一种工具。因此,在英语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不仅要发挥英语的工具性,更要使用好此门工具,形成跨文化感知能力,发展国际视野;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在面对重大国际问题时发挥积极作用。
  三、结语
  将课程思政建设融入教学中是对英语专业课程的探索性的尝试,为了达到课程大纲要培养的人才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当代大学生,课程思政融入英语专业课本身,增进课堂教学的思想性和创新性,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课程的基调,设计在各个学习知识点中,有意识地将思政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习英语专业课程的同时,对比中西文化的异同,树立“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运用自己的专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多维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上的渗透和滋养,与英语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人民网.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 (2016-12-9)[2020-6-25].http:// cpc.people.com.cn/n1/2016/1209/c64094-28936173.html.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http:// www.moe.gov.cn / srcsite / A08 / s7056/ 202006/ t20200603_462437 . html.
  [3]周晓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09):4-6.
  [4]尤芳舟.新时代高校专业教师的育人能力建设[J]现代教育管理.2021(03):60-67.
  [5]张树辉.建设性新闻理念:高校思政创新的启发与互洽[J]北京教育(高教).2021(03):20-23.
  [6]杨立民.现代大学英语精读6[Z].2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杨鹂(1978—),女,漢族,广东,广州商学院,讲师,硕士,英美文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应用越来越广泛,也引起了校园和家庭的普遍重视,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对学生英语的学习要求,已经逐渐从英式英语书面英语逐渐向口语化交流式英语转变,开始注重英语的实用效果。而互动教学法,就是协助学生快速提升英语口语水平,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参与到英语学习交流中,从口语表达、语法应用、读写水平多方面提升高中生的英语综合实力。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写作教学,一直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一块硬骨頭,老师花了不少力气,但还是有不少学生害怕作文,甚至讨厌作文!原因何在,教师如何进行写作教学才能扭转这种现象呢?  ◆关键词:写作;小学语文;运用;研究  荣维东教授在《交际语境写作》指出,写作需创设有效的写作任务,教师需创设真实或拟真的写作活动,从而训练学生真实的写作能力。需要尽量让学生的写作有交际情境,有明确的写作对象和目的,让他们知道
期刊
◆摘 要:本文对我国幼儿戏剧教育发展状况进行概述,探讨戏剧教育对幼儿的精神和文化意义。此外,提出针对我国幼儿园的戏剧教育推广模式,并以此取长补短,为我国幼儿戏剧教育推广提供前进动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戏剧教学;推广模式;多样化  戏剧的本质是模仿和表演,而幼儿的探索心和好奇心也使他们天生带有模仿欲。通过参与戏剧活动,幼儿潜在的天性可以被释放,他们能够在虚拟出的世界中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感受自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策略,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分层次、分梯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体验实验探究,关注生物科学前沿,锻炼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技能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质疑、交流和探索,学会在实践中摸索,在合作中互动,从“要我学”延伸至“我要学,我会学”的学习模式,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
期刊
◆摘 要:中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实施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承担着向社会输送专业、对口人才的重任,可以说其与企业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校企文化结合,通过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之间的互融,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较早地接触到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理念,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本文主要研究校企文化背景之下,中职院校如何实施思政教育,以供相关单位参考借鉴。  ◆关键词:中职院校;思政教育;校企文化  一、引言  
期刊
◆摘 要:在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思维和能力的创造性工具。  ◆关键词:理工科;数据;基础教育;问题与对策  任教7年来,在校长的安排下先后教过初中历史全册(毕业会考优秀率县第二,合格率县第一),初二年级数学全册,初一年级语文全册,初一年级英语一期,二年级英语全册,七,八年级信息技术,一年级小学数学全册,小学英语(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的评价是“乱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中,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以及学生兴趣的培养逐渐成为更多人所探讨的话题。但是,在应试的教育背景下,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固定,学习套路是单一、单调的,而这样所带来的学习体验,也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无法满足当前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所以,需要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设计出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增强自己的学习情感,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下面,本文就对小学
期刊
◆摘 要:为适应我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部分科目一年多考、考试规模大、考点分布广的特点,我们基于项目反应理论开发了高中学业水平自适应测评系统,可用于实行一年多考科目的客观题部分的日常测试与练习。  ◆关键词:高中学业水平;自适应测试;在线考试  新高考制度下,為适应我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部分科目一年多考、考试规模大、考点分布广的特点,我们基于项目反应理论开发了高中学业水平自适应测评系统,可用于实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教育发展新时期背景下,做好劳动教育模式的分析已经成为了本学科教师的主要工作目标。文章以小学劳动课堂为基础,分别对游戏、多媒体、活动等教育模式的应用予以讨论,希望能够获得教学效果的突破,推动小学劳动教育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劳动教育;模式  在素质教育快速发展的状态下,小学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五育并举”也成为了小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当中非常重要的组
期刊
◆摘 要: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作为一门具有较严密性像和逻辑性的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而言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而且数学学习本身就比较抽象,对于学生来讲有着一定的难度,这使得很多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会感到有一定的压力,很容易就会使学生丧失数学学习的信心,所以优化课堂环境,完善数学架构,帮助学生简化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势在必行,不仅可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数和成绩,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的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