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运动,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作用,使系统内各要素协同统一,全方位、多层次地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
正视城乡差异,因材施教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师一附中”)生源来源广,除了武汉市内的学生,学校每年还招收不少武汉市外的学生,其中不少来自农村,这部分学生和武汉市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德育养成也有较大差别。因此,做好学校德育工作,不仅需要付出爱心、真心、诚心,还要对学生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
一般来说,农村学生长期生活在文化水平不高的圈子中,相对城市学生来说,见识有限,举止稍欠文明,容易满足现状。这造成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相对缺乏创新竞争的意识、批判质疑的精神和证实自己的能力。而一些乡镇中学,虽然素质教育的实施已走上正轨,新课程改革也在进行之中,但摆脱不掉应试教育的惯性力量,把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不重视或者完全忽视德育。
相比而言,城市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较好,视野开阔,思想活跃。但由于生活条件优越,再加上长辈溺爱,很多学生逐渐形成自私自利、争强好胜、内心脆弱不羁的性格特点。
根据城乡学生的不同特点,德育也应因材施教,对于农村学生,以正面引导为主,避免压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对于城市学生,宜以挫折教育、磨炼教育为主,让他们逐渐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
创新理念,丰富形式
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华师一附中独创了一套品德“内化教育法”,实现了品德教育的一系列创新。“内化教育法”尊重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有自我育德的内在需求,遵循品德发展的几个层次,调动学生自我育德的内驱力,引导学生向品德的更高层次发展。“内化教育法”实现了一系列创新:突出了德育要“育德”的目的和功能;重视激活学生自我育德的内驱力;主张分层施教,循序渐进;强调德育应遵循“行—知—情—意—行”的品德内化的客观规律;强调各育协同,并发挥了德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
在“内化教育法”的理论指导下,华师一附中在品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发展在其中。
学校的德育课程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型三大类。基础型课程主要包括班级文化建设、班会、团会、校会等;拓展型课程主要包括高一的入学军训、高二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高三毕业生的成人仪式;探究型课程主要包括学生业余党校、研究性学习中的德育课题研究等。三大类型的课程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实现品德上的提高。
在德育课程的实施上,学校尝试在德育教学中采取大班授课、小班讨论,长课构建、短课落实的“大小班,长短课”教改实验。小班短课构建知识体系,大班长课则组织学生到周边的企业、农村开展社会调查,让品德教育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学校德育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重视心理教育,是湖北省将“心理教育”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并付诸实践的首创者。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心理教研组,开设《心理与学法》课,举办心理沙龙、心理拓展,成立心理咨询室,开通了热线电话,面向学生家长免费开通服务。
创建特色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载体,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践行“厚德、博雅、笃学、敏行”的校训,传承华师一附中“追求卓越,永争第一”的精神,为华师一附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优质发展提供优良的外部环境。为此,学校经常开展班级文化设计评比和班级特色活动展示,充分激发学生自主设计、自主管理、自我育德的意识。
华师一附中目前有九种班型(理科实验班、人文实验班、科技实验班、艺术特长班、体育特长班、飞翔班、文科平行班、理科平行班、国际留学实验班),根据不同的班级类型建立起了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以“飞翔班”为例。“飞翔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为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从2007年8月起,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民族地区大力实施“616”对口支援工程,我校积极响应省教育厅的决定,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省级示范高中招收农村学生“飞翔计划”的通知》,于2012-2013学年度首次在校内开设“飞翔班”,单独编班,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班主任。“飞翔班”的学生大多是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来到繁华的大都市,第一次体验到与家乡截然不同的生活。他们与城市学生在家庭条件、性格特征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为了帮助他们在这里快乐学习、幸福成长,学校首先在他们的德育上进行创新,构建了颇具特色的“飞翔文化”。
飞翔班的老师们不仅通过召开家长会和家校联谊会,诵读经典,开设道德讲堂,利用网络、博客、征文和积分拍卖会等多种活动和形式使学生受到全方位的锻炼,还经常带领学生到校外进行游学活动等多种形式,丰富同学们的阅历,增强他们的自信,增进师生情谊,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飞翔班”有自己的班徽、班旗、班服、班歌、独特的班级管理制度,与众不同的周末留宿管理和校外游学活动,这些不仅彰显着它独特的魅力,而且给同学们以强烈的认同感,让他们愿意为“飞翔班”的荣誉而奋斗。
多种途径开发育人资源
创造实践资源。老师们树立了“社会即课堂”的大课堂教学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学校、部队等单位,进行调查研究,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尤其是对城市籍学生进行了深刻的磨炼教育。华师一附中独具特色的社会实践校本课程创立于1989年,当时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一个创举。每年11月,高二年级的全体学生都要徒步拉练32公里到达我校的社会实践基地59718部队进行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这一周,老师和学生一起啃干粮吃咸菜,晚上一起睡在稻草铺上,学生深入部队、学校、企业、乡村,参观、调查、军训、劳动,回校后完成一篇调查报告。在这一周里,学生磨练了意志,培养了协作精神,锻造了多种能力,同窗情在不知不觉中升华,师德建设也卓有成效。迄今为止,这门课程已经坚持了24年,成为华师一附中的一门精品课程。
此外,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展览、开展学生科技节,激发学生的科学热情;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到革命烈士公墓为革命烈士扫墓,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参观看守所,聆听服刑人员现身说法,接受法制教育;学生社团活动、学生艺术节、女生节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倡导乐观的生活态度。
拓展社会资源。在德育课程的开发方面,学校利用高校附中的优势,与高校联合开发出“高校课程”系列。学校经常邀请知名大学的院士学者来我校讲学,让学生每月见一名大师,享受思想盛宴。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美国前议员拉里先生,武汉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李清泉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院士,上海交大校长张杰教授、复旦大学金光耀教授等都曾来我校做过专题报告,深受学生欢迎。
开发家长资源。2010年,我校成立了首届家长委员会,建立家校携手育人的阵地。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为学校改革发展献计献策;开放家长课堂,让家长感受学校素质教育成果;组织家长交流成功的家教经验;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特色活动,把学校“自主创新学习,多元优质发展”的特色理念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去。
深挖校友资源。学校经常邀请名校友,如著名学者易中天、教育部前副部长陈小娅、美国辉瑞制药公司亚洲研发总裁杨青等回校讲学,利用榜样的感召力量,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知识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良好品德的形成是内化的,而不是靠灌输的。教育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接受,德育也应因材施教。唯有激发学生德育的主体性,让学生做自己发展的主人,才能实现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持续发展、乃至终身发展奠基。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 鄢志勇)
正视城乡差异,因材施教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师一附中”)生源来源广,除了武汉市内的学生,学校每年还招收不少武汉市外的学生,其中不少来自农村,这部分学生和武汉市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德育养成也有较大差别。因此,做好学校德育工作,不仅需要付出爱心、真心、诚心,还要对学生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
一般来说,农村学生长期生活在文化水平不高的圈子中,相对城市学生来说,见识有限,举止稍欠文明,容易满足现状。这造成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相对缺乏创新竞争的意识、批判质疑的精神和证实自己的能力。而一些乡镇中学,虽然素质教育的实施已走上正轨,新课程改革也在进行之中,但摆脱不掉应试教育的惯性力量,把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不重视或者完全忽视德育。
相比而言,城市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较好,视野开阔,思想活跃。但由于生活条件优越,再加上长辈溺爱,很多学生逐渐形成自私自利、争强好胜、内心脆弱不羁的性格特点。
根据城乡学生的不同特点,德育也应因材施教,对于农村学生,以正面引导为主,避免压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对于城市学生,宜以挫折教育、磨炼教育为主,让他们逐渐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
创新理念,丰富形式
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华师一附中独创了一套品德“内化教育法”,实现了品德教育的一系列创新。“内化教育法”尊重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有自我育德的内在需求,遵循品德发展的几个层次,调动学生自我育德的内驱力,引导学生向品德的更高层次发展。“内化教育法”实现了一系列创新:突出了德育要“育德”的目的和功能;重视激活学生自我育德的内驱力;主张分层施教,循序渐进;强调德育应遵循“行—知—情—意—行”的品德内化的客观规律;强调各育协同,并发挥了德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
在“内化教育法”的理论指导下,华师一附中在品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发展在其中。
学校的德育课程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型三大类。基础型课程主要包括班级文化建设、班会、团会、校会等;拓展型课程主要包括高一的入学军训、高二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高三毕业生的成人仪式;探究型课程主要包括学生业余党校、研究性学习中的德育课题研究等。三大类型的课程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实现品德上的提高。
在德育课程的实施上,学校尝试在德育教学中采取大班授课、小班讨论,长课构建、短课落实的“大小班,长短课”教改实验。小班短课构建知识体系,大班长课则组织学生到周边的企业、农村开展社会调查,让品德教育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学校德育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重视心理教育,是湖北省将“心理教育”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并付诸实践的首创者。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心理教研组,开设《心理与学法》课,举办心理沙龙、心理拓展,成立心理咨询室,开通了热线电话,面向学生家长免费开通服务。
创建特色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载体,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践行“厚德、博雅、笃学、敏行”的校训,传承华师一附中“追求卓越,永争第一”的精神,为华师一附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优质发展提供优良的外部环境。为此,学校经常开展班级文化设计评比和班级特色活动展示,充分激发学生自主设计、自主管理、自我育德的意识。
华师一附中目前有九种班型(理科实验班、人文实验班、科技实验班、艺术特长班、体育特长班、飞翔班、文科平行班、理科平行班、国际留学实验班),根据不同的班级类型建立起了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以“飞翔班”为例。“飞翔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为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从2007年8月起,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民族地区大力实施“616”对口支援工程,我校积极响应省教育厅的决定,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省级示范高中招收农村学生“飞翔计划”的通知》,于2012-2013学年度首次在校内开设“飞翔班”,单独编班,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班主任。“飞翔班”的学生大多是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来到繁华的大都市,第一次体验到与家乡截然不同的生活。他们与城市学生在家庭条件、性格特征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为了帮助他们在这里快乐学习、幸福成长,学校首先在他们的德育上进行创新,构建了颇具特色的“飞翔文化”。
飞翔班的老师们不仅通过召开家长会和家校联谊会,诵读经典,开设道德讲堂,利用网络、博客、征文和积分拍卖会等多种活动和形式使学生受到全方位的锻炼,还经常带领学生到校外进行游学活动等多种形式,丰富同学们的阅历,增强他们的自信,增进师生情谊,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飞翔班”有自己的班徽、班旗、班服、班歌、独特的班级管理制度,与众不同的周末留宿管理和校外游学活动,这些不仅彰显着它独特的魅力,而且给同学们以强烈的认同感,让他们愿意为“飞翔班”的荣誉而奋斗。
多种途径开发育人资源
创造实践资源。老师们树立了“社会即课堂”的大课堂教学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学校、部队等单位,进行调查研究,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尤其是对城市籍学生进行了深刻的磨炼教育。华师一附中独具特色的社会实践校本课程创立于1989年,当时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一个创举。每年11月,高二年级的全体学生都要徒步拉练32公里到达我校的社会实践基地59718部队进行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这一周,老师和学生一起啃干粮吃咸菜,晚上一起睡在稻草铺上,学生深入部队、学校、企业、乡村,参观、调查、军训、劳动,回校后完成一篇调查报告。在这一周里,学生磨练了意志,培养了协作精神,锻造了多种能力,同窗情在不知不觉中升华,师德建设也卓有成效。迄今为止,这门课程已经坚持了24年,成为华师一附中的一门精品课程。
此外,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展览、开展学生科技节,激发学生的科学热情;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到革命烈士公墓为革命烈士扫墓,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参观看守所,聆听服刑人员现身说法,接受法制教育;学生社团活动、学生艺术节、女生节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倡导乐观的生活态度。
拓展社会资源。在德育课程的开发方面,学校利用高校附中的优势,与高校联合开发出“高校课程”系列。学校经常邀请知名大学的院士学者来我校讲学,让学生每月见一名大师,享受思想盛宴。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美国前议员拉里先生,武汉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李清泉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院士,上海交大校长张杰教授、复旦大学金光耀教授等都曾来我校做过专题报告,深受学生欢迎。
开发家长资源。2010年,我校成立了首届家长委员会,建立家校携手育人的阵地。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为学校改革发展献计献策;开放家长课堂,让家长感受学校素质教育成果;组织家长交流成功的家教经验;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特色活动,把学校“自主创新学习,多元优质发展”的特色理念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去。
深挖校友资源。学校经常邀请名校友,如著名学者易中天、教育部前副部长陈小娅、美国辉瑞制药公司亚洲研发总裁杨青等回校讲学,利用榜样的感召力量,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知识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良好品德的形成是内化的,而不是靠灌输的。教育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接受,德育也应因材施教。唯有激发学生德育的主体性,让学生做自己发展的主人,才能实现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持续发展、乃至终身发展奠基。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 鄢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