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一门概括性、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心理学研究指出:儿童对数理逻辑知识的掌握不是来自于被操纵的对象本身,而是来自于儿童的行动以及这些行动的协调。他们是通过活动,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关系的。《纲要》提出“学习不是告诉,是感悟、更是体验。”因此,幼儿数学能力的获得,不是我们老师硬性的给予,而是让孩子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感悟。于是,我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我们安排了集体活动,对幼儿进行引导激趣;也准备了小组操作,让孩子自己去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然而,我们在活动的实施中也会遇到在操作过程中,幼儿并不会按照我们事先想像的那样:以饱满的热情对每一组都进行细心操作,而是选择一二组操作后,就被其他事物吸引了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结合自己的从教体会,在下文中做了粗略的分析。
关键字:数学;操作活动;兴趣
案例:
数学集体活动结束了,现在是幼儿自由选组操作的时候。只见3/4的孩子争先恐后地走到同一个操作组,操作材料立即被一拿而空。而没有拿到材料的孩子站到一边着急起来,一边看着拿到材料的小伙伴,一边不停地告诉老师:“老师,我没有,我没有!”
“这组人满了,你可以先到旁边二组操作,那儿不是有很多材料吗?等你那里做好后,这里就有空位了!”老师耐心告诉他。
“可是,别的不好玩,我就喜欢这组嘛! ”孩子显得有点不高兴了,噘着小嘴。而其他拿到材料的幼儿等将这一组的操作完成后,有的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有的和同伴玩起了游戏,也有的走到了其他组继续进行操作。
“为什么不去操作其他二组啊?”老师问没有继续完成操作的幼儿。
“老师我不想做了。”幼儿一副很不在意地的样子看着老师。
以上案例中的情况,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中都或多或少遇到过。已经熟悉了数学活动流程的幼儿,对于如何选组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不陌生,那为何会出现这种偏组现象呢?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1.操作中的部分材料是幼儿特别喜欢、感兴趣的。
每次数学活动前,我们老师都会面临一个操作材料的选择问题:究竟什么样的材料既能体现本次活动的目标,又能在操作上满足不同幼儿的操作要求,体现层次性,还能让孩子们喜欢呢?
记得在小班数学活动《美丽的项链》中,我准备了二组操作材料,一组是按规律接画“项链”,另一组则是准备了红黄蓝绿的彩色珠子让幼儿按规律“串项链”,结果许多幼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操作了起来。显然,后者的材料较前者更能吸引幼儿的主动靠近。
《纲要》指导我们“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作为活动的引导者——老师,如何能让活动的主体——幼儿主动去进行探索,发现问题,是活动能否收到好的效果的重要前提。如果在平时我们仔细观察就会不难发现:新颖的,颜色鲜艳的实物类操作材料是幼儿(特别是年龄小的幼儿)十分偏爱的。这些材料不仅外观漂亮,幼儿还能用手进行触摸,这就自然有一种吸引孩子主动靠近,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当然,这样的材料与其他抽象类的操作图片、操作卡等材料一起投放,幼儿就很容易出现偏组操作现象。
2.教师在活动前,没能激发孩子对其他组的操作兴趣。
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若孩子在操作兴趣还不浓烈、目的还不明确的情况下就让其进行操作,他们便会容易出现凭直觉、凭兴趣去选择操作组,很容易出象偏组的现象。因此,在每次活动前,我们老师除了要对没有操作提示的操作组请清操作要求外,还要花点心思对操作要求进行“艺术处理”——引起幼儿活动兴趣,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
3.孩子之间也存在着从众心理:别人都去拿的东西,我也想要。
在一次区域游戏中,我观察到这么一个细节:原本一副放在表演区毫不起眼的眼镜,被轩轩拿着玩了起来,结果她玩了一会就不理会地扔到了一边,另找其他玩具了。这时,瑶瑶和乐怡一起走过来发现了这幅眼镜,开始对它的“归属权”进行争夺起来。就在瑶瑶和乐怡争得激烈的时候,轩轩马上跑了过来,从她们手中抢下眼镜,“哼,这是我的,我先拿到的,我还要玩呢!”说完,将眼镜当“宝贝”一样保护起来,拒绝其他同伴来碰它。
其实,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和参加游戏活动,在幼儿的心目中是可以划等号的。好玩、新颖的“游戏”孩子们都喜欢。就算是平时那些孩子没有明显偏爱的“游戏”,存在着选择时,孩子们也许就会存在着从众心理:别的小朋友都喜欢的,肯定是好玩的;那么多小伙伴争先恐后跑去操作的那组,自己也唯恐落后地跟上去了。这种从众心理,我们成年人尚且存在,不可避免,何况是分辨能力还处在较弱的小年龄段的幼儿呢。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偏组操作的现象呢?针对以上原因,我觉得以下方法可以尝试:
第一:每次活动前,教师对幼儿操作材料的选用上,需要花点“心思”。
虽然数学活动一星期一次,准备材料的时间还是充裕的。但我们也会遇到:费尽心思准备的材料,幼儿未必就能全“买帐”,而幼儿喜欢的的材料也并非像说说那么容易被搜集到。但是,只要我们本着“天道酬勤“的信念,在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及了解本班幼儿的个体差异情况的前提下准备的材料,得到幼儿 “青睐”的机率,肯定要高于为应付活动而准备的材料。
当然,对那些幼儿喜欢,但却在搜集上有困难的操作材料,我们也可以考虑同一年级组的老师“资源共享”,由每位老师准备一小部分,等到某班要用时,再集中起来轮流使用。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幼儿的家庭资源,人人搜集一小点,积少成多。例如:在学习分类的知识点时,我们可以让幼儿收集不同大小、颜色不同的钮扣或豆子;在学习比高矮、粗细的知识点时,我们可以让幼儿收集各种饮料瓶……。这种由幼儿参与收集材料的方式,既可以减轻我们老师的负担,放入操作中,也会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第二:老师应该在幼儿参与操作前,激发幼儿对不同类型操作材料的操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那些不容易得到孩子“青睐”的操作组,我们老师可以在集体活动中用孩子感兴趣的形式加以引导,或者从中挑选一部分进行集体操作,从而激发孩子的操作兴趣。
在数活动《和数字宝宝玩游戏》中,我准备了三组材料:第一组:图形火车(这是上堂课中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操作材料)、第二组:看数字放花片、第二组:给小动物涂颜色。由于后二组是新的操作组,在集体活动中,我将第二组的操作说成是让幼儿给数字宝宝找合适的朋友,并在集体中,让幼儿动脑筋思考“它的朋友是什么颜色的?有几个朋友呢?你从哪里知道的?”。第三组我是让幼儿给可爱的小动物穿上漂亮的衣服。“是不是每个小动物都要穿衣物?给几只小动物穿呢?为什么?”操作活动还没开始,幼儿的操作兴趣已经变得非常浓厚了,跃跃欲试。
第三:对孩子会明显偏爱的组内,我们适当多准备点层次性强的材料。
孩子无分辨意识的从众心理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是有关系的。既然存在,我们在承认的基础上,也应该尊重幼儿自由选择的权利。在材料投放前,我们可以凭借自己对本班孩子的情况了解,对孩子可能会产生“偏爱”现象的一组或几组内,在数量上准备多点,在质量上使其层次性强点,这样既能满足孩子的选择,又能让不同能力的幼儿都得到发展。
在小班数学活动《给小动物喂食》中,给小动物喂食物的一组操作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于是,在这一组中,相同的操作材料,我给不同能力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操作要求:第一组是简单的动物和食物一一对应,这适合能力较弱的幼儿;第二组, 准备的食物和动物数量不等,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食物和动物量的多少,让幼儿边操作边想想并和同伴说说,有什么办法使食物和动物的数量一样多;第三组,我准备了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标记图,让幼儿先将动物按标记的要求排好队,再按动物的大小排列顺序给其分大小不同的食物。后二组则适合能力较强的幼儿进行操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我想,通过以上的方法,幼儿的偏组操作现象会不断得到改善的。
参考文献:
[1]吴康宁.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J].教育研究,1997(2).
[2]王琳.浅谈幼儿幻想心理特征及其培养[J].发展, 2008(11).
[3]晓文.托起明天的太阳——记海口市育才幼儿园[J].特区展望, 1997(03).
(作者单位:苏州市平江区中心幼儿园)
关键字:数学;操作活动;兴趣
案例:
数学集体活动结束了,现在是幼儿自由选组操作的时候。只见3/4的孩子争先恐后地走到同一个操作组,操作材料立即被一拿而空。而没有拿到材料的孩子站到一边着急起来,一边看着拿到材料的小伙伴,一边不停地告诉老师:“老师,我没有,我没有!”
“这组人满了,你可以先到旁边二组操作,那儿不是有很多材料吗?等你那里做好后,这里就有空位了!”老师耐心告诉他。
“可是,别的不好玩,我就喜欢这组嘛! ”孩子显得有点不高兴了,噘着小嘴。而其他拿到材料的幼儿等将这一组的操作完成后,有的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有的和同伴玩起了游戏,也有的走到了其他组继续进行操作。
“为什么不去操作其他二组啊?”老师问没有继续完成操作的幼儿。
“老师我不想做了。”幼儿一副很不在意地的样子看着老师。
以上案例中的情况,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中都或多或少遇到过。已经熟悉了数学活动流程的幼儿,对于如何选组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不陌生,那为何会出现这种偏组现象呢?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1.操作中的部分材料是幼儿特别喜欢、感兴趣的。
每次数学活动前,我们老师都会面临一个操作材料的选择问题:究竟什么样的材料既能体现本次活动的目标,又能在操作上满足不同幼儿的操作要求,体现层次性,还能让孩子们喜欢呢?
记得在小班数学活动《美丽的项链》中,我准备了二组操作材料,一组是按规律接画“项链”,另一组则是准备了红黄蓝绿的彩色珠子让幼儿按规律“串项链”,结果许多幼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操作了起来。显然,后者的材料较前者更能吸引幼儿的主动靠近。
《纲要》指导我们“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作为活动的引导者——老师,如何能让活动的主体——幼儿主动去进行探索,发现问题,是活动能否收到好的效果的重要前提。如果在平时我们仔细观察就会不难发现:新颖的,颜色鲜艳的实物类操作材料是幼儿(特别是年龄小的幼儿)十分偏爱的。这些材料不仅外观漂亮,幼儿还能用手进行触摸,这就自然有一种吸引孩子主动靠近,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当然,这样的材料与其他抽象类的操作图片、操作卡等材料一起投放,幼儿就很容易出现偏组操作现象。
2.教师在活动前,没能激发孩子对其他组的操作兴趣。
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若孩子在操作兴趣还不浓烈、目的还不明确的情况下就让其进行操作,他们便会容易出现凭直觉、凭兴趣去选择操作组,很容易出象偏组的现象。因此,在每次活动前,我们老师除了要对没有操作提示的操作组请清操作要求外,还要花点心思对操作要求进行“艺术处理”——引起幼儿活动兴趣,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
3.孩子之间也存在着从众心理:别人都去拿的东西,我也想要。
在一次区域游戏中,我观察到这么一个细节:原本一副放在表演区毫不起眼的眼镜,被轩轩拿着玩了起来,结果她玩了一会就不理会地扔到了一边,另找其他玩具了。这时,瑶瑶和乐怡一起走过来发现了这幅眼镜,开始对它的“归属权”进行争夺起来。就在瑶瑶和乐怡争得激烈的时候,轩轩马上跑了过来,从她们手中抢下眼镜,“哼,这是我的,我先拿到的,我还要玩呢!”说完,将眼镜当“宝贝”一样保护起来,拒绝其他同伴来碰它。
其实,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和参加游戏活动,在幼儿的心目中是可以划等号的。好玩、新颖的“游戏”孩子们都喜欢。就算是平时那些孩子没有明显偏爱的“游戏”,存在着选择时,孩子们也许就会存在着从众心理:别的小朋友都喜欢的,肯定是好玩的;那么多小伙伴争先恐后跑去操作的那组,自己也唯恐落后地跟上去了。这种从众心理,我们成年人尚且存在,不可避免,何况是分辨能力还处在较弱的小年龄段的幼儿呢。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偏组操作的现象呢?针对以上原因,我觉得以下方法可以尝试:
第一:每次活动前,教师对幼儿操作材料的选用上,需要花点“心思”。
虽然数学活动一星期一次,准备材料的时间还是充裕的。但我们也会遇到:费尽心思准备的材料,幼儿未必就能全“买帐”,而幼儿喜欢的的材料也并非像说说那么容易被搜集到。但是,只要我们本着“天道酬勤“的信念,在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及了解本班幼儿的个体差异情况的前提下准备的材料,得到幼儿 “青睐”的机率,肯定要高于为应付活动而准备的材料。
当然,对那些幼儿喜欢,但却在搜集上有困难的操作材料,我们也可以考虑同一年级组的老师“资源共享”,由每位老师准备一小部分,等到某班要用时,再集中起来轮流使用。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幼儿的家庭资源,人人搜集一小点,积少成多。例如:在学习分类的知识点时,我们可以让幼儿收集不同大小、颜色不同的钮扣或豆子;在学习比高矮、粗细的知识点时,我们可以让幼儿收集各种饮料瓶……。这种由幼儿参与收集材料的方式,既可以减轻我们老师的负担,放入操作中,也会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第二:老师应该在幼儿参与操作前,激发幼儿对不同类型操作材料的操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那些不容易得到孩子“青睐”的操作组,我们老师可以在集体活动中用孩子感兴趣的形式加以引导,或者从中挑选一部分进行集体操作,从而激发孩子的操作兴趣。
在数活动《和数字宝宝玩游戏》中,我准备了三组材料:第一组:图形火车(这是上堂课中幼儿非常感兴趣的操作材料)、第二组:看数字放花片、第二组:给小动物涂颜色。由于后二组是新的操作组,在集体活动中,我将第二组的操作说成是让幼儿给数字宝宝找合适的朋友,并在集体中,让幼儿动脑筋思考“它的朋友是什么颜色的?有几个朋友呢?你从哪里知道的?”。第三组我是让幼儿给可爱的小动物穿上漂亮的衣服。“是不是每个小动物都要穿衣物?给几只小动物穿呢?为什么?”操作活动还没开始,幼儿的操作兴趣已经变得非常浓厚了,跃跃欲试。
第三:对孩子会明显偏爱的组内,我们适当多准备点层次性强的材料。
孩子无分辨意识的从众心理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是有关系的。既然存在,我们在承认的基础上,也应该尊重幼儿自由选择的权利。在材料投放前,我们可以凭借自己对本班孩子的情况了解,对孩子可能会产生“偏爱”现象的一组或几组内,在数量上准备多点,在质量上使其层次性强点,这样既能满足孩子的选择,又能让不同能力的幼儿都得到发展。
在小班数学活动《给小动物喂食》中,给小动物喂食物的一组操作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于是,在这一组中,相同的操作材料,我给不同能力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操作要求:第一组是简单的动物和食物一一对应,这适合能力较弱的幼儿;第二组, 准备的食物和动物数量不等,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食物和动物量的多少,让幼儿边操作边想想并和同伴说说,有什么办法使食物和动物的数量一样多;第三组,我准备了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标记图,让幼儿先将动物按标记的要求排好队,再按动物的大小排列顺序给其分大小不同的食物。后二组则适合能力较强的幼儿进行操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我想,通过以上的方法,幼儿的偏组操作现象会不断得到改善的。
参考文献:
[1]吴康宁.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J].教育研究,1997(2).
[2]王琳.浅谈幼儿幻想心理特征及其培养[J].发展, 2008(11).
[3]晓文.托起明天的太阳——记海口市育才幼儿园[J].特区展望, 1997(03).
(作者单位:苏州市平江区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