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新课程以来,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探索,大胆改革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与方法,使习作教学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局面。但是,由于对课程理念理解的偏颇,许多教师在习作教学改革实践中矫枉过正,走入新的误区,严重制约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误区一:习作指导放任自流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是强调写作实践与写作能力的密切关系,并不否认教师在习作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因为小学生的“写作实践”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才能进行有效的“写作实践”,才能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但是,有些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有失偏颇,在作文课上放任学生自主审题,自由写作,还鼓励他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导致许多学生的习作偏离了题目要求,内容空洞,言之无序,这是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写作指导造成的。
误区二:读写结合机械训练
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揣摩文章的写作方法,习得写作技巧,收到读写双丰的成效。然而,有些教师为了体现读与写的紧密结合,在每篇课文教学中总要让学生进行模仿性的练笔。长此以往,学生对这种固化的,既不像阅读又不像写作的课产生厌恶和畏惧感,这种机械的“读写结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误区三:创设情境脱离生活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在习作教学中,教师都想通过挖掘各种生活资源,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实现习作与生活的有机融合。但是,一些教师平时没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留心生活,积累生活经验,总是热衷于在每一次习作课上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即时写课堂上的活动经历、见闻和感受。有的“情境”因匆匆一现,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情境”缺乏艺术性,没能达到预期的直观效果;有的“情境”脱离现实生活,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诸如此类的“情境”远离生活实际,缺乏情感基础,难以达成课程标准倡导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基本目标。
误区四:自改习作流于形式
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许多教师为了突出学生修改习作的主体地位,总是一股脑儿地让学生自己修改或同学之间互相修改习作。由于老师没有指导修改的方法,提出修改的要求,学生不懂得如何修改。语文能力强的学生尚能改一些病句、错别字之类的毛病,多数学生什么都改不了。这样,学生的作文老师没有改,学生自己又不会改,导致有写无改。这种有名无实的“自改”和“互改”,不能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通过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深化习作教学改革,既要一如既往地改革与创新,又要不断地反思改革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加以改进。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扬长避短,走出习作教学改革的误区,开辟习作教学之新天地呢?
对策一:多方位指导,突出一个“活”字
众所周知,作文课是习作教学的主渠道,教师理应在作文课上“教”给学生必要的写作知识与习作方法。但到底要“教”什么,该怎么“教”,很多语文教师对此感到困惑。我认为,指导学生习作要讲究策略,做到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点到为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从内容入手,着重抓三件事。一是激发兴趣。教师要根据每次习作训练的内容,灵活巧妙地创设情境,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增强他们习作的自信心。二是指导观察。要激励学生热爱生活,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并进行适当的分析,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丰富习作素材。三是传授方法。要根据习作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在学生习作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知识与技巧的点拨,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阅读教学起着导“读”与导“写”的双重任务。所以,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分析、领悟课文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习得写作方法,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对策二:多样化训练,落实一个“勤”字
崔峦老师说过:“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要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延伸到生活之中,因需而写,形式灵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习作教学观,努力构建开放的、课内外相结合的习作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多样化、经常性的习作训练。
1.抓好单元习作训练。每个单元安排的习作内容和要求,务必保质保量完成。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突出训练重点,但不能囿于习作题目,实施“一刀切”训练。对作文基础差的学生,可采用多步到位策略,即围绕习作目标,设计相关的小练笔,让学生通过几次练笔逐步达成单元训练目标。
2.结合阅读教学练写。阅读课上既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习得写作方法,又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指导学生练笔。可以把课文中概述的内容写具体,续编故事,写读课文后的感受;可以为写景的课文拟游人须知、写导游词、编广告语;也可以为写人记事的课文增加细节描写……此类练笔费时不多,可以收到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和灵活练习表达的双重效果。
3.联系日常生活练笔。因需而写,必能有效地提高习作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通过多种形式勤练笔。如给老师、同学或家人写信,代人写启事,写调查报告,还可以日记形式记录生活中的见闻和感受。让学生在这样的练笔实践中真正认识到习作是生活的需要,是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养成主动练笔的习惯。
对策三:多层次修改,体现一个“实”字
习作评改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不能因课标倡导学生“自改”与“互改”而削弱对习作的评改,应该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扎实做好习作的评改工作。要把教师批改与学生的自改互改结合起来。
教师批改可分步进行:第一步是在学生完成初稿之后给他们面批,然后要求他们按照提示自行修改;第二步是在学生自改互改的基础上再次给予批改。分步评改要做到:
1.突出重点。教师面批主要是针对学生初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修改意见。面批要言简意赅,突出重点,提出明确的修改要求,为学生自己修改指明方向。
2.粗细得当。教师要对学生自改后的习作进行认真批改,大到选材是否切题,叙述是否有条理,文章结构是否完整,小到用词是否准确,语句是否通顺,都应适当批改。但要粗细得当,对常用的标点符号和常见的错别字,可以圈出来,让学生自己修改。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学生的习作原貌,可改可不改的不改为好,因为改多了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不利于培养他们的习作自信心。
3.以评导写。每一次习作训练之后,都要凭借批改中获取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讲评,以评导写,以评促作。要审慎选择讲评用的习作,不仅要讲评写得较好和中等的作文,还要对有进步的习作给予积极评价,不可每次都用那几个优秀生的“佳作”做范例进行点评,更不可指名道姓评价“后进生”的习作。讲评要做到明确目的,讲求实效,通过讲评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这次习作有哪些成功或进步之处,同时找到问题或不足,知道在今后的习作中如何加以改进。
作者单位
福建莆田市涵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徐桥◇
误区一:习作指导放任自流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是强调写作实践与写作能力的密切关系,并不否认教师在习作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因为小学生的“写作实践”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才能进行有效的“写作实践”,才能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但是,有些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有失偏颇,在作文课上放任学生自主审题,自由写作,还鼓励他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导致许多学生的习作偏离了题目要求,内容空洞,言之无序,这是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写作指导造成的。
误区二:读写结合机械训练
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揣摩文章的写作方法,习得写作技巧,收到读写双丰的成效。然而,有些教师为了体现读与写的紧密结合,在每篇课文教学中总要让学生进行模仿性的练笔。长此以往,学生对这种固化的,既不像阅读又不像写作的课产生厌恶和畏惧感,这种机械的“读写结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误区三:创设情境脱离生活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在习作教学中,教师都想通过挖掘各种生活资源,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实现习作与生活的有机融合。但是,一些教师平时没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留心生活,积累生活经验,总是热衷于在每一次习作课上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即时写课堂上的活动经历、见闻和感受。有的“情境”因匆匆一现,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情境”缺乏艺术性,没能达到预期的直观效果;有的“情境”脱离现实生活,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诸如此类的“情境”远离生活实际,缺乏情感基础,难以达成课程标准倡导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基本目标。
误区四:自改习作流于形式
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许多教师为了突出学生修改习作的主体地位,总是一股脑儿地让学生自己修改或同学之间互相修改习作。由于老师没有指导修改的方法,提出修改的要求,学生不懂得如何修改。语文能力强的学生尚能改一些病句、错别字之类的毛病,多数学生什么都改不了。这样,学生的作文老师没有改,学生自己又不会改,导致有写无改。这种有名无实的“自改”和“互改”,不能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通过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深化习作教学改革,既要一如既往地改革与创新,又要不断地反思改革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加以改进。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扬长避短,走出习作教学改革的误区,开辟习作教学之新天地呢?
对策一:多方位指导,突出一个“活”字
众所周知,作文课是习作教学的主渠道,教师理应在作文课上“教”给学生必要的写作知识与习作方法。但到底要“教”什么,该怎么“教”,很多语文教师对此感到困惑。我认为,指导学生习作要讲究策略,做到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点到为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从内容入手,着重抓三件事。一是激发兴趣。教师要根据每次习作训练的内容,灵活巧妙地创设情境,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增强他们习作的自信心。二是指导观察。要激励学生热爱生活,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并进行适当的分析,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丰富习作素材。三是传授方法。要根据习作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在学生习作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知识与技巧的点拨,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阅读教学起着导“读”与导“写”的双重任务。所以,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分析、领悟课文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习得写作方法,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对策二:多样化训练,落实一个“勤”字
崔峦老师说过:“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要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延伸到生活之中,因需而写,形式灵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习作教学观,努力构建开放的、课内外相结合的习作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多样化、经常性的习作训练。
1.抓好单元习作训练。每个单元安排的习作内容和要求,务必保质保量完成。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突出训练重点,但不能囿于习作题目,实施“一刀切”训练。对作文基础差的学生,可采用多步到位策略,即围绕习作目标,设计相关的小练笔,让学生通过几次练笔逐步达成单元训练目标。
2.结合阅读教学练写。阅读课上既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习得写作方法,又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指导学生练笔。可以把课文中概述的内容写具体,续编故事,写读课文后的感受;可以为写景的课文拟游人须知、写导游词、编广告语;也可以为写人记事的课文增加细节描写……此类练笔费时不多,可以收到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和灵活练习表达的双重效果。
3.联系日常生活练笔。因需而写,必能有效地提高习作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通过多种形式勤练笔。如给老师、同学或家人写信,代人写启事,写调查报告,还可以日记形式记录生活中的见闻和感受。让学生在这样的练笔实践中真正认识到习作是生活的需要,是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养成主动练笔的习惯。
对策三:多层次修改,体现一个“实”字
习作评改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不能因课标倡导学生“自改”与“互改”而削弱对习作的评改,应该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扎实做好习作的评改工作。要把教师批改与学生的自改互改结合起来。
教师批改可分步进行:第一步是在学生完成初稿之后给他们面批,然后要求他们按照提示自行修改;第二步是在学生自改互改的基础上再次给予批改。分步评改要做到:
1.突出重点。教师面批主要是针对学生初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修改意见。面批要言简意赅,突出重点,提出明确的修改要求,为学生自己修改指明方向。
2.粗细得当。教师要对学生自改后的习作进行认真批改,大到选材是否切题,叙述是否有条理,文章结构是否完整,小到用词是否准确,语句是否通顺,都应适当批改。但要粗细得当,对常用的标点符号和常见的错别字,可以圈出来,让学生自己修改。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学生的习作原貌,可改可不改的不改为好,因为改多了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不利于培养他们的习作自信心。
3.以评导写。每一次习作训练之后,都要凭借批改中获取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讲评,以评导写,以评促作。要审慎选择讲评用的习作,不仅要讲评写得较好和中等的作文,还要对有进步的习作给予积极评价,不可每次都用那几个优秀生的“佳作”做范例进行点评,更不可指名道姓评价“后进生”的习作。讲评要做到明确目的,讲求实效,通过讲评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这次习作有哪些成功或进步之处,同时找到问题或不足,知道在今后的习作中如何加以改进。
作者单位
福建莆田市涵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徐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