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地理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模式构建分析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auv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科研、实践这三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通过有效的协调与促进,可以在高高校内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一体化模式。其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还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此,笔者在文中主要对高校地理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模式构建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校;地理;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模式;构建
  现阶段,高校教学是于教学、科研、实践这三者为一体的教学阶段,同时也是我国高校教育进行教学创新的最佳渠道与场所。高校若是想实现教学、实践、科研一体化模式的高效构建,就必须要对其三项教学任务进行整合,以此来不断提升班级中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能力。为此,笔者在文中主要以高校地理这一学科为实例,对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模式进行教学构建。
  一、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模式
  现阶段,高校教育模式研究学者一致认定教学、科研及实践这三者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理论依据,是一种全新的共生理论。文中提及的共生,主要是指不同种类、属性的物质却可以共同存活于同一体中,其中各个枝节存在的关系即为共生关系。在全面构建共生关系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事先具备其中四项标准。各个枝节之间具备较强联系性,或者是具备时间、空间的联系。共生关系喜爱各个枝节都是存在与此共生领域中。共生关系中各个枝节,可以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流与能量交流。共生领域内各个枝节内外在联系,可以有效维持外部教学情景,有效推进一体化教学模式协调发展。简单的说,高校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模式,即为三者有效统一的状态,而高校地理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模式的构建则是对其的有效应用。
  当前阶段,高校内部开展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学、实践及科研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共生关系,同时也是基于此起彼伏的原则,在不同的教育院校内三者的侧重比例也存在诸多不同。当教学目标与教学科研项目具有较少联系后,我们会不同程度的忽视了教学及实践活动,将所有的教学精力与时间都投入到教学科研项目中,或者是直接放弃开展教学活动,无论是哪一种选择,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他两方面,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此种分裂的教学、科研、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十分不可取的。我们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不断切合共生理论,对教学活动中不同特征与性能进行相互调和。以此来全面保障三者都可以融合在教学目标中。共生理论中各个枝节内容间,还可以结合竞争关系进行融合出更多全新产物,以共同体的形式,共同推进学科教学进步与发展。高校内部地理学科应用的高校地理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模式,是基于三者教学特点进行编制,使班级中学生可以在学习竞争中不断进步。学生通过有效学习作获,进一步深化自我学习感知,最终逐渐构建较为优质的教学循环模式。高校地理教学中的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模式作为一种共生教学活动,只有将三者进行合理结合,才可以使地理教学活动实现高效化教学要求。
  通过有效构建高校地理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模式,可以有效的提升高校教育活动中教学质量与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最为重要的是在此模式中教学、科研、实践三者之间的有效分配与教学定位,不断培养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学习人才,全面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与落成。
  二、高校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三位一体模式构建
  从高校内部地理教学整体导向这一视角进行分析,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高校内的地理教师需要侧重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对教材中设计到的教学内容进行二次更新,逐渐形成一体化知识体系,来有效帮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在进行实际构建过程中,精心设置教学内容。地理教师可以将地理理论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来不断延伸出全新的研究课题,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共同进行构建相关教学课题。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推进教学课堂的发展,进一步获取大量的科研成果。以课堂教学为主线的实践教学活动,通常情况下采取集体教学及教学活动实践的形式展开实践活动,在无形中不断增加教师的教学任务,更为核心的是将学生的实践活动与教学课题相结合,进而逐渐实现高校地理科研与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当前阶段,高校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将自我教学重点合理的融入至教学课堂以及实践或者是科研活动中,学生也将在此学习环境中,可以有效增长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进一步推进高校内地理实验教学实践的探索活动。
  高校内部教学总体导向模式研究探索,还对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等方面进行评估,并对教学质量较好的教学情景进行综合分析。在实际学习训练过程中,通过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同时进一步启发教师的教学科研。地理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科研模式创新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可以直接脱离教学本体。在进行科研发展教学项目过程中,地理教师需要侧重进行选取一些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的内容。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地理知识研究活动,以此来从根本上深化班级中学生的学习认知。在学生进行学习研究过程中,教师则需要在一旁及时进行教学引导与补充。科研性教学活动作为现阶段地理教师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主要途径与场所,地理教师必须要事先进行整合科研成果,在广泛吸纳相关地理精髓后,教师以精心设计教学研讨内容,尽可能精炼教学知识,来不断丰富班级中学生的学习视野。
  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科研活动为主线,实现教学内容框架的条理性与前瞻性,不断提升班级中学生的学习视野。通过对教学实践中将地理知识与科研项目进行有机结合,将科研主体与学生学习基础进行联系,来有效扩展学生的地理学习途径,来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在文中主要深入探讨了高校地理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模式构建这一内容,分别以高校地理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构建的具体策略进行阐述,旨在全面推进高校地理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通过对高校地理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模式的有效构建,不仅可以促进高校地理学科的教学发展,同时还进一步推动了地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朱慧.高校地理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模式构建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3,18:130.
  [2]高凯.高校地理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模式构建[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57-59.
  [3]黄正夫.基于协同创新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的“生成”是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同样的内容,不同的预设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将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事先预设”走出来,走向“动态生成”,赋予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挑战性、发展性和生成性。  关键词:同课异构;预设;动态生成  Abstract: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co
期刊
摘 要: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及教学规范不断深入,但仍有大部分教师沿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这严重影响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更影响着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的发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小学语文的特点及新课改的要求,不断提升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综合全面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期刊
摘 要: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历史教学让学生了解过去曾经发生过什么,通过教学来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素养,引导学生用更加科学的方法来看待和解决问题。而初中阶段是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能力发展直接决定了学生日后是否能够真正的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用更加科学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让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
期刊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教学工作需要将着眼点放在全面的发展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的认识到,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更加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掌握知识来锻炼自己的能力,让学生有发现问题
期刊
摘 要:对于什么是好的教育?的问题,很多人有自己的答案,有的人会说“好的教育就是好的资源”,有人会说“好的教育就是能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还有人说“好的教育就是能够教会学生怎么学习的教育”等等,这些往往都是我们成年人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看待教育的问题。我倒认为好的教育及时有意义的课本教育,又是有意思实践教育。新教育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掌握全新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与时俱进,培养出有自
期刊
教学伊始,老师宣布:“今天我准备给各位同学重新取一个名字,你们原来的姓名作废。现在,大家拿出纸,我叫你什么你就写出你现在的姓名。”教室里一片喧哗,孩子们纷纷叫嚷,表示抗议。叫了五个人的新姓名,学生然后在黑板上写道:“关于我给你们取新姓名的事,不是真的,请你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写出你现在的感受”。  学生写后,指名几位同学念一念,大部分学生写的很随意,与法律关联不紧。老师又说:“大家把书翻到5
期刊
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的愿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去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达到教学目标的高效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打造出数学高效课堂。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够有所提高,有所进步,有所收获。它既关注了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了学生未来的
期刊
摘 要:苏格拉底的教学通过反讽对话和产婆术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启发学生完成对于真理的探索。本文通过对于反讽对话和产婆术本质的分析,深入谈论了苏格拉底教学对于现代课堂教学的意义以及在实施过程中的原则。  关键词:苏格拉底;反讽对话;产婆术;问答启发  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期刊
摘 要:在构式语法理论中,数Goldberg对构式的定义最为流行,本文首先对Goldberg给构式下的定义做了解释。构式语法理论是在对以乔姆斯基为首的转换生成语法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本文把构式语法理论与转换生成语法相比较并突出了构式语法的优势。基于Goldberg对构式的定义是形式和意义或功能的结合体,本文在构式语法对外语教学的启示部分强调了在语境中教授构式的重要性。  关键词:构式语法理论;英语
期刊
摘 要: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在常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巧妙暗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给予学生以爱和尊重,尽量对学生做的事进行积极地评价,让孩子树立自信心,力争把每一件事做到更好;给学生创造尽情渲泄的机会,使学生时常保持愉悦的心境;进行挫折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让自信扎根于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终生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