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ju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专业技能培养角度,阐述了高职文秘专业如何通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来构建实习、实训教学体系。这一体系由情境教学、模拟实训、校内顶岗实习、校外就业培养四步实践教学法构成,此四步教学法必须相得益彰,并注重“工”与“学”相结合,才能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同时,结合教学实际文章列举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相关操作方式进行教学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 文秘教学 工学结合 专业实践
  [作者简介]余世民(1967- ),男,江西南昌人,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胡海(1968- ),男,江西南昌人,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江西 南昌 330039)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校企合作下高职文秘专业技能培养模块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XJG-08-56-3)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08-0098-02
  
  近年来,文秘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工作令许多高职院校十分头疼,没有稳定的方式,随意性强,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尽快适应社会的要求,学生缺乏对企业的了解,造成职业院校不姓“职”的怪现象。其原因是,学校缺乏对企业运营机制的认识,各院校目前设立的文秘培养模式还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职业要求,缺乏新形势下的秘书职业培训手段。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正是在这种境况下应运而生的,它是指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为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在社会多方合作的基础上,以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的结合为表现形式、以实践过程为导向,把课堂学习和实践工作动态地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
  
  一、校内教学,处理好理论学习与情境教学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仍然沿用“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认识,“满堂灌”的现象非常普遍,严重制约了学生综合职业技能的提高。对于文秘专业而言,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是必要的,但更应注重感性认识,才具有实际意义。
  近年兴起的情境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结合。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智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高职文秘专业是理论性和应用性紧密结合的专业,因而在课程设置时,应以技能培养为中心来确定新的课程目标体系,多设置应用实践性课程,而在这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宜采用情境教学法。如“秘书理论与实务”中有会场布置、来宾接待的模拟场景;“公关礼仪”中有着装分析和礼仪示范等。这些课程只有多采用案例分析、课堂示范、模拟训练等情境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秘书角色意识。
  
  二、内外融合,建立系统的实训教学体系
  
  “工”即基于职业岗位的、真实地参与工作过程的实践以及实践经验和技能的获得,“学”即基于实践的相关职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工”和“学”是两个相对独立而又不可分割的认知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在一些课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专业感知有一定的帮助,但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则还是不够。因此,应在理论讲授之后开设模拟实训课,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感受实际操作的经验,使学生在接近就业岗位的真实环境中锻炼自身的职业技能。
  首先,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为提高教学效果和便于实施,采用“四大模块”教学分类法,将文秘专业的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模块”,即案例分析模块、情景体验模块、实验实训模块、顶岗实习模块。对于偏理论型课程,将其归入案例分析模块和情景体验模块,如专业课程“秘书学”“秘书心理学”,以案例分析和理论讲解为主开展教学;专业课程“公关礼仪”“文秘语言艺术”,则根据其内容特点,以情景化体验方式为主展开互动教学;对于“档案管理学”“办公应用软件”等课程,都可将其归入实训模块,强调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顶岗实习模块有办公室事务实习、日常应用文写作实习、毕业实习与模拟实习、秘书技能培训与考试、毕业论文及答辩、下企业实习。在“四大模块”下的课程鼓励教师多结合专项技能训练项目(任务式)进行教学,如办公自动化、会议接待、商务洽谈、形体礼仪、档案管理、文书写作与训练、办公室事务、公共关系技巧等。将“四大模块”及其实训项目分解至各个学期当中,使学生从入学之初到毕业前夕都有要达到的职业技能培养目标。
  其次,根据相关课程设置的目的及社会需求,制订相应的实训科目和计划,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是合理安排实训教学科目和计划。实训科目的具体设置应来源于学校文秘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学校文秘专业指导委员会由校内外教师和专家组成,其成员更多地聘请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专家,进而由从业经验丰富的专家根据社会和市场的要求指导实训内容的开展,真正实现高职专业适应市场的办学目标。二是逐步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内基地方面,设立文秘专用的模拟实验室(包含低端设备如电脑、复印机、照相机和高端设施如现代办公软件、视频会议系统、投影仪等),也可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的行政部门、校办企业、机房及综合实验室(如商务谈判模拟实验室、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室等)。然而实验室的实训环境相对封闭,只能部分达到和实现实训的要求和目标。因此,实训基地建设的重点应放在校外。校外实训基地的开放式实训环境,才能充分满足学生开阔视野的需求,实现实训的目的。如“信息与调研”的实训,学校与一些企事业单位签订协议,在其单位建立常年实训点,一方面协助这些单位进行基础信息系统的建设,另一方面解决学生的实训问题。学生在实际信息收集处理过程中,围绕预定的调研课题,有针对性地收集与单位有关的经济发展信息,既完成单位的实际信息收集处理任务,又能写出有实际效用的调研报告;既为学生的理论学习提供了实践机会,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技能。三是优化实训教师的群体结构。实训教学不能单靠校内教师的力量,无论在实践经验上,还是在社会阅历及市场信息上,校内教师与从业人员之间都有一段距离。因此,实训教师的群体应大部分由社会上一线的“能工巧匠”组成,这样才能缩短学生技能培训的周期,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适合企业“拿来就用”的用人原则。
  
  三、校内顶岗实习,完善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校内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中便于实施的一种方式,学生在教师全程监控与指导下,承担实习岗位的一定职责,对学生的技能培养起着重大的作用。
  第一,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是对学生知识掌握和技能培养的一次综合性检验。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完成了理论知识学习之后,结合实际工作岗位的具体情况熟悉业务知识,并在实践中对所学知识加以灵活运用,为学生最终走向工作岗位做好铺垫,提前完成由学生向秘书角色的转换。例如,在第5学期安排十周左右时间进行顶岗实习,即充分利用学校内部机构和校办企业,分别安插学生在一些职能部门进行顶岗实习,并根据学生实习情况轮换部门,这样既能解决学生的实习难题,又能解决学生在外单位实习而老师不了解情况的困境。
  第二,毕业前的顶岗实习缩短了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期。在顶岗实习中,学生直接参与档案管理、信息采编、会务接待及其他日常事务性工作,使学生对秘书工作有一种直接的体验和感受,这对岗位技能的培养将起到更为直接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通过毕业前的综合性顶岗实习,许多学生的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社交能力和应变能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为学生今后真正走上秘书岗位,迅速胜任本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毕业前的顶岗实习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毕业论文是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作为全程教学的一种综合理论知识测试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布置实习任务时,应给学生提供毕业论文的参考论题目录。学生在顶岗实习的同时,能经常注意到实习中出现的一些专业问题和现象,让他们结合所选论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加以探讨和交流,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有力的论据,为完成毕业论文做好充分准备。
  
  四、校外实习,采用“准就业制”及远程实习指导方式
  
  高职以实现就业为导向目标,其落脚点是使学生能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工作岗位和社会发展要求。这就必须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从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目前国家力推的“准就业制”方式为文秘专业实习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首先,“准就业制”突出的特点为学生校外实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准就业”是学生在“学校待业”与正式“上岗就业”之间的过渡阶段。学生通过“准就业”阶段的学习与工作,接受核心职业能力、核心职业技术的强化实训,合格者进入就业岗位。在结束“准就业”阶段后,学生可获得三方面的回报,即“从业工资”“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在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关系中,“准就业制”是以学生与用人单位雇佣劳动关系为主,学校处于协调配合的地位。因此,“准就业制”是从转变学生实习方法开始的。在第六学期采用“准就业制”方式,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是一种准雇佣劳动关系,它给学生营造了一种真实的实习环境,而且学生实习期间不仅不需支付实习费用,还可以按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工资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
  其次,文秘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实习方式必须采用“准就业制”。对于文秘专业,一个企业很少能一次性地接收全班学生的实习,而且企业秘书岗位较少,一般只有一岗。这种实习分散的特点,极不利于实习的安排,也不利于实习的管理。学校与多个企业以协议方式建立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关系,既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岗位,也为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从而解决了学生到企业以后不被认可的问题,同时也为企业扩大了劳动力资源选择的范围。通过校企之间在实习、培训、就业等方面的紧密合作,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
  最后,分散的岗位实习宜采用远程实习指导的方式。在“准就业制”模式中,学生的身份是多样性的,既是打工者又是学生。在非常复杂的管理工作中,由于知识、能力不足或者社会经验缺乏,学生常常会遇到许多困惑,虽然可以向同事请教,但他们最信任的还是老师。因此,需要专业教师利用现代通信工具时刻与他们保持联系,如QQ聊天室、电子邮件、短信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解决他们就业初期的恐惧感,帮助他们树立就业的信心。
  总之,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的秘书专业实习实训教学体系,对于突破形式上的职业教育、实际上的学历教育的教学模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上述四步实践教学法也对学校的组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所处行业的资源优势,努力推进实质性的工学结合,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闵建国.论高校秘书专业培养模式的建构[J].秘书之友,2002(6).
  [2]潘春胜.突出高职办学特色培养现代秘书人才[J].秘书之友,2002(10).
  [3]丁宁.加强秘书专业实训教学的思考[J].当代秘书,2003(9).
  [4]黄曼青.高职秘书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4).
  [5]李建奇.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杨群欢.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探索,2004(11).
  [7]陈梅.高职文秘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探索,2009(11).
其他文献
[摘要]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开设“英语国家概况”这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传统的教学以传授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作为教学重点,教学方法以知识灌输为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将比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任务教学法应用于“英语国家概况”课程的教学,并辅助以多媒体,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课程学习从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转向培养学生的动手协作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英语国家
[摘要]学生文化背景的多元性以及对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视,推动了国外教学实习项目在美国的开展。美国教师培养中的国外教学实习项目呈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点。国外教学实习活动提高了美国教师候选者应对学生文化背景多元化所带来的教育教学挑战的能力。美国教师培养中的国外教学实习项目对我国师资培养,特别是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国 教师培养 国外教学实习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