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每册初中语文课本中均选有古代诗词曲。借助这些古诗词曲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和文史教育。如何做好古诗词曲教学,可从三方面努力:用练习题的形式细化知识点;注重朗读,抓住名言佳句,突破背诵默写;抓住名言佳句,感受古诗词曲的图画美。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曲教学 知识点 名言佳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032
初中课本中的古代诗词曲是中国历代文人的思想精华,蕴含着丰富而良好的生活哲理和道德的因素,有着极高的思想价值。通过对这些古诗词的学习,学生们可以体会到我国古代优秀世人所具有的爱国主义热情,高尚的民族气节,浓郁的忧患意识,深刻的人生体验,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如何进行古诗词曲学与复习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一、用练习题的形式细化知识点
单独把一首古诗词曲的知识点提出来让学生记忆,显得单调、枯燥,学生不容易记住。如果把这些知识点巧妙地安排、细化到练习题中,学生就容易记住。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知识点就可以设计成如下练习:
1.作者王勃__________, 代诗人,字__________,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__________”。
2.标题中的“之任”的意思是 。
3.试品析首联中的“望”字的妙处。
4.颈联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加以赏析。
5.“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句中,“无为”的意思是_____,诗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是 。
6.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字将送别的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川”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7.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抺眼泪。
只要学生把上面的练习题做出来,弄清楚,这首诗的知识点也就基本把握住了。
二、注重朗读,抓住名言佳句,突破背诵默写
教材中选编的古诗词曲大多数音韵协调,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赏心悦目。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声情并茂地范读,或者放录音,让学生直接进入审美感知。然后,再让学生在初步感知古诗曲的语言美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背诵、默写。
名言佳句是古诗词曲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各类考试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因此,要抓住名言佳句,突破理解、背诵、默写三个环节。如《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二不妖”;《沁园春·雪》中“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对陶冶学生的情操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掌握这些佳句正是语文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命题者非常注重对学生背诵默写能力的考查,为顺应这一考试发展趋势,在全面阅读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应要求学生勤于动手,把课文中学过的名言佳句整理出来,并让他们认真地背诵,正确规范地书写。在读读、背背、写写的过程中使这些名言佳句变为自己的知识,以便在阅读和写作中都能运用自如。
三、抓住名言佳句,感受古诗词曲的图画美
教学古诗词曲,可以找出那些诗画合一的佳句作为突破口。通过分析,引发学生想象,通过想象,学生头脑中就能形成一幅幅意境优美的图画。比如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一佳句中,“一水”“两山”、“护田”“排闼”、“将绿绕”“送青来”两两对比出现,线条简单,但是图画感比较强,比较优美,只要简单几笔,就能勾勒出这幅优美的图画。以诗作画,以画读诗,给学生提供驰骋想象的机会,所以他们感兴趣,有热情,也很投入,这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加深理解古诗的内容,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和再创能力。
同时,要引导学生琢磨字词,品味古诗词曲的意境美。例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孤”字写尽了大漠的单调空旷,“直”字写出大漠孤寂和荒凉的同时,又给人以坚毅之美。“长”和“圆”更是在孤寂、空旷中写出大漠的苍茫和雄浑。这些意境都是在琢磨字、词中品味出来的。琢磨深蕴的意象,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古诗词曲的意境,可使学生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曲教学 知识点 名言佳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032
初中课本中的古代诗词曲是中国历代文人的思想精华,蕴含着丰富而良好的生活哲理和道德的因素,有着极高的思想价值。通过对这些古诗词的学习,学生们可以体会到我国古代优秀世人所具有的爱国主义热情,高尚的民族气节,浓郁的忧患意识,深刻的人生体验,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如何进行古诗词曲学与复习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一、用练习题的形式细化知识点
单独把一首古诗词曲的知识点提出来让学生记忆,显得单调、枯燥,学生不容易记住。如果把这些知识点巧妙地安排、细化到练习题中,学生就容易记住。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知识点就可以设计成如下练习:
1.作者王勃__________, 代诗人,字__________,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__________”。
2.标题中的“之任”的意思是 。
3.试品析首联中的“望”字的妙处。
4.颈联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加以赏析。
5.“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句中,“无为”的意思是_____,诗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是 。
6.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字将送别的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川”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7.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抺眼泪。
只要学生把上面的练习题做出来,弄清楚,这首诗的知识点也就基本把握住了。
二、注重朗读,抓住名言佳句,突破背诵默写
教材中选编的古诗词曲大多数音韵协调,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赏心悦目。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声情并茂地范读,或者放录音,让学生直接进入审美感知。然后,再让学生在初步感知古诗曲的语言美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背诵、默写。
名言佳句是古诗词曲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各类考试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因此,要抓住名言佳句,突破理解、背诵、默写三个环节。如《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二不妖”;《沁园春·雪》中“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对陶冶学生的情操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掌握这些佳句正是语文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命题者非常注重对学生背诵默写能力的考查,为顺应这一考试发展趋势,在全面阅读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应要求学生勤于动手,把课文中学过的名言佳句整理出来,并让他们认真地背诵,正确规范地书写。在读读、背背、写写的过程中使这些名言佳句变为自己的知识,以便在阅读和写作中都能运用自如。
三、抓住名言佳句,感受古诗词曲的图画美
教学古诗词曲,可以找出那些诗画合一的佳句作为突破口。通过分析,引发学生想象,通过想象,学生头脑中就能形成一幅幅意境优美的图画。比如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一佳句中,“一水”“两山”、“护田”“排闼”、“将绿绕”“送青来”两两对比出现,线条简单,但是图画感比较强,比较优美,只要简单几笔,就能勾勒出这幅优美的图画。以诗作画,以画读诗,给学生提供驰骋想象的机会,所以他们感兴趣,有热情,也很投入,这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加深理解古诗的内容,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和再创能力。
同时,要引导学生琢磨字词,品味古诗词曲的意境美。例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孤”字写尽了大漠的单调空旷,“直”字写出大漠孤寂和荒凉的同时,又给人以坚毅之美。“长”和“圆”更是在孤寂、空旷中写出大漠的苍茫和雄浑。这些意境都是在琢磨字、词中品味出来的。琢磨深蕴的意象,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古诗词曲的意境,可使学生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