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1年4月,广药集团一纸“诉状”将鸿道集团下的加多宝公司告上法庭,并称加多宝公司有严重商标侵权的违法行为。最终于2012年5月这场商标争夺战尘埃落定,广药集团赢得并拥有了“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权,加多宝公司以“王老吉”的商标销售凉茶被视为侵权的行为并从此不得再使用该商标销售产品。法律仲裁虽然已经过去了近一年的时间,但“王老吉”“加多宝”之争仍在继续。硝烟弥漫的商标争夺战中谁将从中受益,哪一方将会因此事件对销售产品产生负面的影响,其事件的经过又是怎样本文将对这场著名的商标侵权事件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
关键词:加多宝;王老吉;商标侵权;广药集团;鸿道集团;产品销售;商标争夺战;法律仲裁;违法行为;
中图分类号:D923.43
1.事件发生的“前奏”
王老吉凉茶创始于清朝道光年间由王泽邦所创立,从清朝、民国政府到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经过历史的不断变更,几经波折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了。在1949年之后,王老吉凉茶被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由国家所掌管,更名为“羊城药业”属广药集团所掌管,也就是说这一部分的“王老吉”是属于国企经营。另一部分是由王澤邦的后人将王老吉这个品牌带往香港并成立了“香港王老吉国际”,主要从事于王老吉的香港及海外业务,这一部分是属于民营企业也就是私企。说起来相互并无关联的企业却在今后因商标侵权案件成为案件的原告,这主要起源于一个商人—陈鸿道。
九十年代初期,陈鸿道与当时香港王老吉国际的执行董事长王健仪相识并通过合法的商业渠道取得了王老吉凉茶的配方。见于香港王老吉国际在香港及海外业务中取得了商标使用权,而当时的陈鸿道则想在内地将“王老吉凉茶”这个品牌很好地发展下去,于是便找到拥有内地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的广药国际,以此寻求合作。1997年广药集团与陈鸿道的鸿道集团签订了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的合同,合同规定鸿道集团拥有自1997年至2011年有效期为十五年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权。鸿道集团因此专门成立了加多宝分公司以此专心经营红罐的王老吉凉茶。随着加多宝公司对王老吉凉茶这个品牌有效的经营管理,推出“怕上火就喝王老吉”这个销售理念,红罐的王老吉凉茶成为了与可口可乐同样出名的知名品牌,销售量直线攀升并领先于饮品业的其他品牌。
由于王老吉凉茶的良好的发展,加多宝公司又与广药集团于2002年至2003年期间签署了两份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租赁的补充合同。将有效期由一开始的十五年更改为二十年。而对于从九十年代一直以绿罐软包装的广药集团的王老吉而言,在签订补充合同后便想收回加多宝公司对于王老吉凉茶的商标使用权。从此方面看来,广药集团对于王老吉的商标使用并无优势,但在一个事件的曝光后彻底扭转了局面:与加多宝公司签订补充合同的当时的广药集团总经理李益民在签订合同期间收受了三百万港币的贿赂以至于王老吉商标被低价租赁。按照以往的国际惯例,商标使用权租赁额应该为销售额的5%,从最近的2011年加多宝公司王老吉凉茶的销售额为两百多亿计算,其商标使用权租赁额应该在十亿左右。虽然李益民已被严惩,但“王老吉”与“加多宝”之间的战争却悄然开始了。
2.“怕上火就喝王老吉”——到底是喝王老吉还是加多宝?
在加多宝公司为王老吉凉茶所做的广告词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怕上火就喝王老吉”,其中也能体会到加多宝公司对于这个凉茶品牌的苦心经营。为了能够在饮品业中崭露头角,公司将王老吉凉茶的销售理念更改为能够防止上火的凉茶饮品,并在广告宣传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王老吉也从一开始销量不济的凉茶饮品,到2011年挤身为凉茶领导品牌,在行业内大受好评。但从2011年后喝的到底是喝“加多宝”还是“王老吉”这一问题不仅困惑着两个生产凉茶存在着利益纠纷的集团公司,而且更加迷惑着大众消费者,因为消费者并不知道市面上的那个红色小罐子的凉茶究竟是真还是凉茶配方造假的凉茶。
从2011年4月广药集团递交商标使用权侵权的仲裁申请开始到2012年5月结束,这一商标侵权案仲裁定夺用了将近一年多的时间。最后,法院判定广药集团于2002至2003年与加多宝公司所签订的商标租赁补充协议无效,加多宝公司不得再以红罐王老吉的商标名义来生产销售凉茶。从此红罐上标有三个黄色大字:王老吉的凉茶成为已逝去的历史。
3.“怕上火就喝加多宝”——仲裁已定,争夺未停
从2012年5月后,加多宝公司就将包装与广告词进行了更改,由一开始的“怕上火就喝王老吉”改为“怕上火就喝加多宝”。加多宝的销量仍然是居高不下,因为加多宝公司所拥有的红罐设计深入人心,红色的罐子与黄色的字体形成了加多宝公司独有的特色,并且加多宝公司已经将该凉茶的包装设计申请了专利,其他同行业不准使用该品牌包装设计,否则将会被视为侵权。加多宝公司也并为失去“王老吉”这个商标而失去这罐凉茶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说到凉茶的包装,广药集团生产的凉茶一直是以绿色来作为包装的颜色,包装设计不像加多宝为圆形的铁罐而是长方体的软包装。但是自九十年代以来,广药生产的王老吉的销售量也是在不断攀升。虽说王老吉是作为广药集团的商标,但是这十几年的品牌形象却由鸿道集团旗下的加多宝公司进行维护而广药集团却未做过任何一支广告没有为发展“王老吉”这个品牌形象做过任何努力。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广药集团有充分的“搭便车”的嫌疑,所谓“搭便车”是指: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想要取得市场上的信誉度与知名度就必须要付出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投入一定的资金并需要在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等方面大量的投入。就像是著名的服装品牌,它拥有了自己品牌独到的风格和样式,在服装界形成了优良的形象,从而销售量便会稳固增长。
如今,“王老吉”与“加多宝”分手已成定局,商标争夺战并未打击到加多宝公司,相反的是,王老吉的销售量仍然是处于不温不火的现状当中。
4.“争夺战”中有谁获利有谁忧? 最近听到加多宝公司做的新一轮的广告中有这样的广告词:“全国销量领先的凉茶中,十罐有七罐为加多宝”。这场战争结束已经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了,对于像我们这种一般的消费者来说,唯有通过商家生产商品所做广告中得知该企业的近况。该商业侵权案件就是如此,似乎能从广告投放中就能明显地感觉到“加多宝”与“王老吉”之间的战争。像加多宝凉茶,这一年的广告换了又换,而换掉的这些广告大多不符合商业运作模式的规则。另一方面广药集团生产的王老吉在广告宣传中几乎都没有进行较大的投入。那么很多人就想问:在这场商标侵权事件中到底是谁“赢”了?谁从中获得了巨大收益?又是谁在本次事件中损失最大?我们不妨分為两个视角进行了解。
站在加多宝公司的立场来说,加多宝公司在本次案件中担任“被告”的角色。在案件调查到案件受理的近一年多中,出现了太多关于其的负面新闻。从被查出广药集团前总经理李益民收受近三百万港币后与鸿道集团(加多宝公司的母公司)签订商标“王老吉”租赁的补充协议延长商标租赁时间到开庭受理这场“商标争夺大战”加多宝公司被判败诉后,该公司品牌在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判断力中划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并且其公信力有明显的降低。然而,商标虽然被广药集团勒令停止使用但加多宝公司在很早就对饮料瓶身的红罐的设计进行了专利申请,不仅可以继续用这样的外观设计生产罐装凉茶,而且不允许其他品牌以“搭便车”的方式运用该设计,否则将视为侵权。于是,加多宝公司便继续进行红罐凉茶的量化生产,而广告语也从“怕上火就喝王老吉”改为“怕上火就喝加多宝”。可能是因为亮眼的红罐设计和响亮的广告词太过于深入人心,渐渐的人们开始接受了,“加多宝”这个品牌。虽然说销量比从前可能有所减少,但是并不至于面临停产的窘境反而没有过大的影响,新闻的炒作也无形地为加多宝做了一剂有效的广告,还摆脱了对商标租赁所支付的巨额款项。可以说,“加多宝”失了官司,却因祸得福。
而从广药集团的角度来讲,在此次商标侵权的案件中赢得了胜利,成功地拿回了商标的使用权利。但对于一开始“搭便车”的广药王老吉而言,却缺失了一个提高产品销售量的商机。虽然广药王老吉凉茶被认定为更加正宗的凉茶品牌,但忽视广告效应的广药集团却正在悄然流逝着一大批的购买者,小力度的宣传与促销使消费者渐渐地遗忘了这个正宗的凉茶品牌,没有“红罐王老吉”的带动,绿色包装的“广药王老吉”显得格外的势单力薄。另外,没有加多宝公司对“王老吉”商标的租赁,广药集团又将在一个无销售量提高的状态下错失了相当一大笔的租赁款项。仅仅赢得了商标侵权案的广药集团却失去了本该拥有的高额利润还增添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使得品牌“广药王老吉”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逐渐被动摇。
结论
几乎所有的商品侵权案件中都会出现一方的胜利,因胜利而铸造出大量的经济效益,而另一方惨败,失去原有的销售市场和公信力,甚至面临停产的风险。对于“王老吉”与“加多宝”之间的争夺战,可以说是两败俱伤的。加多宝公司失去了原有销量排名数一数二的“王老吉”品牌和原本属于其公司的高额利润,而广药集团则失去了对产品宣传的好机会,公信力也因此有所降低并且失去了商标租赁款额。由此得出,企业间应该更加注重“互利共赢”的商业理念,认清目前形势并且规划好营销方向。此外,合理合法地管理公司、遵守商业运行的规则也是作为企业所必须拥有的能力。
关键词:加多宝;王老吉;商标侵权;广药集团;鸿道集团;产品销售;商标争夺战;法律仲裁;违法行为;
中图分类号:D923.43
1.事件发生的“前奏”
王老吉凉茶创始于清朝道光年间由王泽邦所创立,从清朝、民国政府到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经过历史的不断变更,几经波折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了。在1949年之后,王老吉凉茶被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由国家所掌管,更名为“羊城药业”属广药集团所掌管,也就是说这一部分的“王老吉”是属于国企经营。另一部分是由王澤邦的后人将王老吉这个品牌带往香港并成立了“香港王老吉国际”,主要从事于王老吉的香港及海外业务,这一部分是属于民营企业也就是私企。说起来相互并无关联的企业却在今后因商标侵权案件成为案件的原告,这主要起源于一个商人—陈鸿道。
九十年代初期,陈鸿道与当时香港王老吉国际的执行董事长王健仪相识并通过合法的商业渠道取得了王老吉凉茶的配方。见于香港王老吉国际在香港及海外业务中取得了商标使用权,而当时的陈鸿道则想在内地将“王老吉凉茶”这个品牌很好地发展下去,于是便找到拥有内地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的广药国际,以此寻求合作。1997年广药集团与陈鸿道的鸿道集团签订了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的合同,合同规定鸿道集团拥有自1997年至2011年有效期为十五年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权。鸿道集团因此专门成立了加多宝分公司以此专心经营红罐的王老吉凉茶。随着加多宝公司对王老吉凉茶这个品牌有效的经营管理,推出“怕上火就喝王老吉”这个销售理念,红罐的王老吉凉茶成为了与可口可乐同样出名的知名品牌,销售量直线攀升并领先于饮品业的其他品牌。
由于王老吉凉茶的良好的发展,加多宝公司又与广药集团于2002年至2003年期间签署了两份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租赁的补充合同。将有效期由一开始的十五年更改为二十年。而对于从九十年代一直以绿罐软包装的广药集团的王老吉而言,在签订补充合同后便想收回加多宝公司对于王老吉凉茶的商标使用权。从此方面看来,广药集团对于王老吉的商标使用并无优势,但在一个事件的曝光后彻底扭转了局面:与加多宝公司签订补充合同的当时的广药集团总经理李益民在签订合同期间收受了三百万港币的贿赂以至于王老吉商标被低价租赁。按照以往的国际惯例,商标使用权租赁额应该为销售额的5%,从最近的2011年加多宝公司王老吉凉茶的销售额为两百多亿计算,其商标使用权租赁额应该在十亿左右。虽然李益民已被严惩,但“王老吉”与“加多宝”之间的战争却悄然开始了。
2.“怕上火就喝王老吉”——到底是喝王老吉还是加多宝?
在加多宝公司为王老吉凉茶所做的广告词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怕上火就喝王老吉”,其中也能体会到加多宝公司对于这个凉茶品牌的苦心经营。为了能够在饮品业中崭露头角,公司将王老吉凉茶的销售理念更改为能够防止上火的凉茶饮品,并在广告宣传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王老吉也从一开始销量不济的凉茶饮品,到2011年挤身为凉茶领导品牌,在行业内大受好评。但从2011年后喝的到底是喝“加多宝”还是“王老吉”这一问题不仅困惑着两个生产凉茶存在着利益纠纷的集团公司,而且更加迷惑着大众消费者,因为消费者并不知道市面上的那个红色小罐子的凉茶究竟是真还是凉茶配方造假的凉茶。
从2011年4月广药集团递交商标使用权侵权的仲裁申请开始到2012年5月结束,这一商标侵权案仲裁定夺用了将近一年多的时间。最后,法院判定广药集团于2002至2003年与加多宝公司所签订的商标租赁补充协议无效,加多宝公司不得再以红罐王老吉的商标名义来生产销售凉茶。从此红罐上标有三个黄色大字:王老吉的凉茶成为已逝去的历史。
3.“怕上火就喝加多宝”——仲裁已定,争夺未停
从2012年5月后,加多宝公司就将包装与广告词进行了更改,由一开始的“怕上火就喝王老吉”改为“怕上火就喝加多宝”。加多宝的销量仍然是居高不下,因为加多宝公司所拥有的红罐设计深入人心,红色的罐子与黄色的字体形成了加多宝公司独有的特色,并且加多宝公司已经将该凉茶的包装设计申请了专利,其他同行业不准使用该品牌包装设计,否则将会被视为侵权。加多宝公司也并为失去“王老吉”这个商标而失去这罐凉茶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说到凉茶的包装,广药集团生产的凉茶一直是以绿色来作为包装的颜色,包装设计不像加多宝为圆形的铁罐而是长方体的软包装。但是自九十年代以来,广药生产的王老吉的销售量也是在不断攀升。虽说王老吉是作为广药集团的商标,但是这十几年的品牌形象却由鸿道集团旗下的加多宝公司进行维护而广药集团却未做过任何一支广告没有为发展“王老吉”这个品牌形象做过任何努力。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广药集团有充分的“搭便车”的嫌疑,所谓“搭便车”是指: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想要取得市场上的信誉度与知名度就必须要付出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投入一定的资金并需要在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等方面大量的投入。就像是著名的服装品牌,它拥有了自己品牌独到的风格和样式,在服装界形成了优良的形象,从而销售量便会稳固增长。
如今,“王老吉”与“加多宝”分手已成定局,商标争夺战并未打击到加多宝公司,相反的是,王老吉的销售量仍然是处于不温不火的现状当中。
4.“争夺战”中有谁获利有谁忧? 最近听到加多宝公司做的新一轮的广告中有这样的广告词:“全国销量领先的凉茶中,十罐有七罐为加多宝”。这场战争结束已经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了,对于像我们这种一般的消费者来说,唯有通过商家生产商品所做广告中得知该企业的近况。该商业侵权案件就是如此,似乎能从广告投放中就能明显地感觉到“加多宝”与“王老吉”之间的战争。像加多宝凉茶,这一年的广告换了又换,而换掉的这些广告大多不符合商业运作模式的规则。另一方面广药集团生产的王老吉在广告宣传中几乎都没有进行较大的投入。那么很多人就想问:在这场商标侵权事件中到底是谁“赢”了?谁从中获得了巨大收益?又是谁在本次事件中损失最大?我们不妨分為两个视角进行了解。
站在加多宝公司的立场来说,加多宝公司在本次案件中担任“被告”的角色。在案件调查到案件受理的近一年多中,出现了太多关于其的负面新闻。从被查出广药集团前总经理李益民收受近三百万港币后与鸿道集团(加多宝公司的母公司)签订商标“王老吉”租赁的补充协议延长商标租赁时间到开庭受理这场“商标争夺大战”加多宝公司被判败诉后,该公司品牌在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判断力中划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并且其公信力有明显的降低。然而,商标虽然被广药集团勒令停止使用但加多宝公司在很早就对饮料瓶身的红罐的设计进行了专利申请,不仅可以继续用这样的外观设计生产罐装凉茶,而且不允许其他品牌以“搭便车”的方式运用该设计,否则将视为侵权。于是,加多宝公司便继续进行红罐凉茶的量化生产,而广告语也从“怕上火就喝王老吉”改为“怕上火就喝加多宝”。可能是因为亮眼的红罐设计和响亮的广告词太过于深入人心,渐渐的人们开始接受了,“加多宝”这个品牌。虽然说销量比从前可能有所减少,但是并不至于面临停产的窘境反而没有过大的影响,新闻的炒作也无形地为加多宝做了一剂有效的广告,还摆脱了对商标租赁所支付的巨额款项。可以说,“加多宝”失了官司,却因祸得福。
而从广药集团的角度来讲,在此次商标侵权的案件中赢得了胜利,成功地拿回了商标的使用权利。但对于一开始“搭便车”的广药王老吉而言,却缺失了一个提高产品销售量的商机。虽然广药王老吉凉茶被认定为更加正宗的凉茶品牌,但忽视广告效应的广药集团却正在悄然流逝着一大批的购买者,小力度的宣传与促销使消费者渐渐地遗忘了这个正宗的凉茶品牌,没有“红罐王老吉”的带动,绿色包装的“广药王老吉”显得格外的势单力薄。另外,没有加多宝公司对“王老吉”商标的租赁,广药集团又将在一个无销售量提高的状态下错失了相当一大笔的租赁款项。仅仅赢得了商标侵权案的广药集团却失去了本该拥有的高额利润还增添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使得品牌“广药王老吉”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逐渐被动摇。
结论
几乎所有的商品侵权案件中都会出现一方的胜利,因胜利而铸造出大量的经济效益,而另一方惨败,失去原有的销售市场和公信力,甚至面临停产的风险。对于“王老吉”与“加多宝”之间的争夺战,可以说是两败俱伤的。加多宝公司失去了原有销量排名数一数二的“王老吉”品牌和原本属于其公司的高额利润,而广药集团则失去了对产品宣传的好机会,公信力也因此有所降低并且失去了商标租赁款额。由此得出,企业间应该更加注重“互利共赢”的商业理念,认清目前形势并且规划好营销方向。此外,合理合法地管理公司、遵守商业运行的规则也是作为企业所必须拥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