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古印度雕塑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宗教的紧密结合更是印度雕塑艺术的显著特点。宗教题材不仅赋予印度雕塑飘逸超凡的丰富意像,更启发人们去思索生命的真谛。从即日起至11月15日,由上海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以及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联合举办了“古印度文明:辉煌的神庙艺术”展,在展出的106件文物中,18件来自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88件来自大英博物馆,这其中有九成展品在英国本土属珍藏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印度雕塑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宗教的紧密结合更是印度雕塑艺术的显著特点。宗教题材不仅赋予印度雕塑飘逸超凡的丰富意像,更启发人们去思索生命的真谛。从即日起至11月15日,由上海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以及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联合举办了“古印度文明:辉煌的神庙艺术”展,在展出的106件文物中,18件来自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88件来自大英博物馆,这其中有九成展品在英国本土属珍藏研究专用,此次在上海露面是它们难得的公开展出。本刊拟陆续按印度三大宗教——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为读者呈现这些艺术珍品,带领读者穿越历史烟云,感受虔诚信仰在古印度时期的动人力量,探索与印度次大陆早期的三大宗教息息相关的雕塑艺术。
佛教对印度早期的文化艺术影响最大,它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释迦族净饭王子乔答摩·悉达多创立。他29岁出家苦修,35岁在菩提树下悟道,以后传教45年,80岁入灭,被尊称为“释迦牟尼”(释迦族的圣人)、佛陀(觉者)。后来佛教曾作为印度国教,并传入中国,在日本和东南亚诸国也广泛传播。
古印度的佛教艺术在原始佛教至部派佛教时期,由于戒律中(沙弥十戒)有“远离观听歌舞”之明文规定,故未能建立艺术发展之基础,而仅限于佛足、金刚座、菩提树等之雕画,作为佛陀之象征。约至纪元前后,大乘佛教兴起之时,雕刻、建筑、绘画、工艺等艺术活动始随印度都市工商业与部分进步派僧侣之革新精神而兴起,打破以往小乘时代不敢模拟佛像之观念,而普遍塑造佛像供养礼拜,佛教艺术乃藉造像而大兴。印度佛教艺术可视为兼具希腊、印度、大夏、安息等艺术素质之犍驮罗艺术与印度佛教艺术。
其他文献
今年春拍,长风拍卖行首次推出的海外回流专场“海外还珠——北美回流中国书画专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此专场所征集的拍品集中来源于北美的华裔藏家,如加拿大华侨顾小坤等,专场中的唐云、程十发等海派名家作品成交价创造多项成交新纪录。身为长风拍卖行副总的张艺涛,在采访中透露,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文物回流已成趋势,加上近年来拍卖行业竞争激烈,群雄逐鹿,内地货源紧张,都促使长风拍卖行“走出去”,而依托自身所握资源
2010年是德国迈森瓷厂诞生300周年。在300年中迈森瓷厂经历了11场战争和6种社会体制,但即使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迈森瓷厂的生产也从未间断过,甚至时至今日仍然保持着全手工制作的生产方式。凭借着这历史悠久且持续到现今的工艺,“迈森瓷器”成为了德国传统高档商品的贵族。据世界著名的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评定,“迈森瓷器”至今在德国传统高档商品中是第二大知名品牌,仅次于保时捷跑车。在周年庆祝之际,迈森瓷厂
刘洋于2004年前后就开始关注我国历代海外流失文物的追索和回流,并且将依法追索海外流失文物作为一个法律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曾于2009年代表中国律师团赴法国巴黎追索圆明园流失铜兽首,目前兼任“全球国宝追索及维护国家尊严华人律师团”首席律师,该团体2009年3月在西班牙马德里宣布成立,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家跨国性的国际律师组织。由此他被称为;“诉讼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第一人”。在此次采访中,刘洋为大家解读了
艺术家的“转售权” (Droit de Suite)又称“追续权”,是指艺术创作者可以从作品转售中获取一定比例的版税,其继承人在本人过世后仍可享有70年的专收版权。欧洲许多国家早在19世纪就制定了“转售权”的规定,如法国、德国以及意大利等。但此标准遭到英国政府及相关组织机构的强烈反对。最近,艺术家“转售权”又一次对英国艺术市场产生了波动,因为欧盟即将于2012年全面实施艺术品税收政策,这给英国这个
由于历史原因,国内许多文物艺术品流失国外,不少艺术珍品被外国大型博物馆和大收藏家所收藏,其中不乏国宝级的佳作。近几年,随着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熟、规范并与国际市场接轨,一些珍贵的古代字画、精美的当代艺术品在经历了漂泊的沧桑后开始踏上回家的路途,海外的中国艺术精品相继回国竟卖。在艺术品拍卖中也出现了不少引人瞩目的“海外回流”拍品,如今年春拍诞生的4件亿元拍品也均是回流之作。但据业内人透露目前为
龙纹应圣迹象帝尊 许之衡《饮流斋说瓷》尝言:“明代绘龙者,指不胜屈,大抵龙象至尊,为中国历代以来之古说久矣。”小文即以龙纹为例,又触类比事数则,以陈古瓷纹饰取材象德之梗概,此亦相关鉴定大者。 龙象至尊,应圣人而喻帝王,《易·乾》:“飞龙在天,大人造(到)也”。又《封禅书》:“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史记·高祖本纪》:“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是皆示此意。故御物每饰龙,以
1952年,祖父马衡先生在“三反”运动中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在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郭沫若的过问下,才被允回家静候公安部结论和组织安排。回家后,本以为很快会有结论,但经过一个月无所事事的等待煎熬后,仍杳无音信,使马衡终于回到久违的古纸堆,开始“整理零星旧拓片”。看着久违的金石拓片,已是暮年的老人慨叹道:“汉魏出土已将三十年,所集材料亦甚丰富,但在此时期因接办故宫之故,不能从事整理研究。今日开始工作,
徐政夫,台湾著名收藏家,于1987年由大学教职转入商界,1992年开始游学于欧美、中国内地耸符人博物馆、美术馆,担任寒合(古董文物)公司总经理。1995年成立观想艺术公司,并于2008年分别在台北、北京开设画廊,致力于推广两岸文化艺术交流。曾发起由台湾收藏家组成的“清玩雅集”,创办由台湾著名古董商组成的“聚英雅集”。作为国内多家拍卖行的顾问,徐政夫不仅参与了这些拍卖行的组建,也亲眼见证了中国内地拍
邓尔雅喜以篆书作方正联,结字左右均衡对称,颇具巧思。或以为邓尔雅独创,实出自清人吴山尊之玻璃体。吴山尊(1755-1821),原名吴鼐,字及之,嘉庆进士。梁章钜《楹联丛话》云:“至吴山尊学士,始出意制玻璃联子,一片光明,雅可赏玩,唯字画不能无反正之嫌。学士又运其巧思,使之表里如一。其句云:金简玉册自上古,青山白云同素心。上制一横额,题‘幽兰小室’,四篆字,又请孙渊如观察以双款篆书‘山尊先生,星衍’
承接上一期,在佛教、印度教艺术中还有下列手势最为常见: 1 寻思式。这一手势代表讲解或论辩,也是教诲中做出的手势。这一手势通常由右手做出,但有时也会用左手或双手,它与法轮式手势相似,出现在同样的经典中,并被菩萨们更广泛地使用,它是伐阁罗弗多罗罗汉的手势。这一手势中拇指可能接触中指或无名指,当拇指接触无名指时,它与希腊教会中赦免的标志相似。 2 金刚式。它象征如来佛毗卢遮那的最高智慧,并且总是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