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源动力。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情境,把数学生活化,多媒体辅助,课后实践等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让更多学生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源动力,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进取,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会摆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小学各个学科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对于理解力和想象力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有时会难以理解,甚至望而却步。久而久之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步衰减,日积月累数学学习成为他们的负担。于是逃避数学,讨厌数学,排斥数学。这样学生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要改变学生数学学习的这种状况,让学生真正丢掉包袱学数学,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开始。那么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以下,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尽量利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创设一种愉快的情境,让学生感到每节课都有新意,保持新鲜感。当学生对某种学科知识感兴趣时,他们就会乐学、爱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并表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和敏锐的感知,记忆力得到加强,想象愈来愈丰富,思维也愈来深刻。这种兴趣哪里来?要靠教师很好地組织,精心地设计。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时。让学生用自己手里的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基本图形拼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大家的兴趣特别浓,立刻动手拼了起来。并把这些图形贴到黑板上,接着讲授新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很快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
也可以根据数学学科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每答对一题奖励一朵小红花,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把数学知识生活化,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可以非常容易地在生活中找到大量的学习素材,并由此来开展我们的学习,为了使这一过程生动化和形象化,可以将其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课前先让学生和家长到超市购物,感性认识购物需要人民币,并记住所买物品的价钱。上课时让学生说说如何购物的,为学习人民币作好铺垫。课上又让学生通过模拟购买不同价格,不同品种的物品,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从中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使用到人民币的地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三、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的思维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学科的特点又是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那么,怎样使学生逐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呢?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能以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图案、动听音乐和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再现客观事物,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能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学到的知识也能印象深刻,永久不忘。如在学习《平移与旋转》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物体的动态的运动过程,学生们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一边看一边用手比划物体的运动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了新知识。
四、课后实践,增添学习的兴趣
教师不仅仅是教课本知识,同时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展。课内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外同样能增添学习的兴趣。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如讲到“时钟认识”这一节时,不及要让学生认识钟表的时、分、秒,还要让他们看时间,会换算时、分、秒。又如讲到“图形认识”就要让学生多观察周围生活并得出结论。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知识,也关注了生活,也做到了生活联系实际。既拓展了课外知识,又巩固了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证明,课外实践活动本身具有独特的课程特点。它能激发学生主动生成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获得一种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过程中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强烈欲望。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法设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要我们积极探索,长期坚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就会发现:数学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世界”。
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源动力,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进取,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会摆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小学各个学科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对于理解力和想象力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有时会难以理解,甚至望而却步。久而久之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步衰减,日积月累数学学习成为他们的负担。于是逃避数学,讨厌数学,排斥数学。这样学生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要改变学生数学学习的这种状况,让学生真正丢掉包袱学数学,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开始。那么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以下,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尽量利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创设一种愉快的情境,让学生感到每节课都有新意,保持新鲜感。当学生对某种学科知识感兴趣时,他们就会乐学、爱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并表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和敏锐的感知,记忆力得到加强,想象愈来愈丰富,思维也愈来深刻。这种兴趣哪里来?要靠教师很好地組织,精心地设计。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时。让学生用自己手里的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基本图形拼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大家的兴趣特别浓,立刻动手拼了起来。并把这些图形贴到黑板上,接着讲授新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很快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
也可以根据数学学科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每答对一题奖励一朵小红花,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把数学知识生活化,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可以非常容易地在生活中找到大量的学习素材,并由此来开展我们的学习,为了使这一过程生动化和形象化,可以将其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课前先让学生和家长到超市购物,感性认识购物需要人民币,并记住所买物品的价钱。上课时让学生说说如何购物的,为学习人民币作好铺垫。课上又让学生通过模拟购买不同价格,不同品种的物品,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从中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使用到人民币的地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三、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的思维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学科的特点又是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那么,怎样使学生逐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呢?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能以鲜艳的色彩、优美的图案、动听音乐和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再现客观事物,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能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学到的知识也能印象深刻,永久不忘。如在学习《平移与旋转》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不同物体的动态的运动过程,学生们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一边看一边用手比划物体的运动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了新知识。
四、课后实践,增添学习的兴趣
教师不仅仅是教课本知识,同时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展。课内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外同样能增添学习的兴趣。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如讲到“时钟认识”这一节时,不及要让学生认识钟表的时、分、秒,还要让他们看时间,会换算时、分、秒。又如讲到“图形认识”就要让学生多观察周围生活并得出结论。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知识,也关注了生活,也做到了生活联系实际。既拓展了课外知识,又巩固了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证明,课外实践活动本身具有独特的课程特点。它能激发学生主动生成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获得一种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过程中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强烈欲望。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法设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要我们积极探索,长期坚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就会发现:数学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