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京剧之家”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在上世纪90年代,全国的京剧都非常火爆,许多喜欢京剧的人自发组织在一些公共场合唱上几段,但是贵阳的京剧爱好者却没有展示自己的舞台。
  
  1993年,吴秀岚老师和几个京剧爱好者开始筹划让贵阳的京剧也热闹起来。于是他和罗运义、郭魂、姜萍、舒竟仪、罗小平等十几个人开始在黔灵公园唱京剧,后来由于冬天天气太冷的原因,吴老师干脆把活动地点改在自己的家。小客厅成了京剧舞台,锣鼓、丝弦一应俱全。随着成员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他们的圈子被社区和很多媒体称为“京剧之家”。
  
  玩出快乐
  
  走进吴老师的家,记者被眼前的“壮观”景象所震撼。被改成了京剧舞台的小客厅,再加上外面的阳台,包括街道附近都挤满了人,锣鼓齐鸣、人声鼎沸、好不热闹。成员们说,在“京剧之家”这个大家庭里,最大的收获就是快乐!
  虽然有专业的京剧演员,但是大部分还都是业余的,还有一部分是刚刚开始学习唱京剧的。每次活动,大家都要把自己喜欢的曲目报上去,和在座的各位“票友”切磋。都是凭着对京剧的执著和热爱,所以不会去刻意比较谁唱的好坏,只是在相互讨论共同研究中追寻一份快乐。
  吴老师说:“唱戏是有瘾的。”这些“戏迷”们对京剧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如果有一段时间不唱就会感觉难受、压抑,用大家的话说就是“心里憋得慌”。但是只要站在舞台上,站在大家的面前,锣鼓、丝弦伴奏的音乐响起,那种开心快乐的感觉还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在舞台上表演的人过足了戏瘾,那些即将上场的成员就在一旁欣赏等待,其他成员则分散地坐在阳台或者街道旁边,你哼一句我唱一曲,相互讲解,相互探讨,一起研究。讲解的精神焕发,听讲的受益匪浅。这种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相互帮助的活动形式,让每一个到这里的人都开心快乐、各有收获!
  
  玩出感情
  
  “京剧之家”从成立到现在,已经发展了170多名会员。吴老师的小客厅早已容纳不下这么多人了,所以只能把活动的时间错开,尽量满足每个人的要求。除此之外,“京剧之家”也会举办一些大型活动,把大家都聚到一起,相互沟通和了解,也增进了彼此的感情。
  据吴老师介绍,因为有着共同的爱好,所以更容易交流,在一起的时间越长感情就越深。前段时间是吴老师和夫人的金婚纪念日,低调的吴老师没有邀请太多的人,但大家得知后都纷纷前来祝贺,“一二百人在一起的场面真是一个热闹”,吴老师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除了快乐,也有伤感的时候。吴老师说就在十几年间已经有20多个会员相继离开了他们。当有人去世的时候,“京剧之家”就会派代表去慰问家属,吴老师还会在自己家给离去的朋友做一个灵位,让每一个会员都能够和曾经的“战友”做一个告别。吴老师平静的叙述,让记者感受到了“京剧之家”这份真挚的情感。
  会员们都是一个星期才能相聚一次,所以每次活动完了,大家都不愿离开,而是一起出钱买酒买菜,在吴老师家的院子里面把盏言欢。聊聊最近新学会的曲目,谈谈生活中的琐事,兴之所至,举杯共饮高歌。看到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感慨:真是古有饮酒赋诗,今有唱戏喝酒!正如吴老师所说:“我们是会员,是一群京剧爱好者,我们更是朋友,我们胜似兄弟姐妹!”
  
  玩出健康
  
  
  唱京剧能强身健体,对健康有益?是的!吴老师说,老年人最害怕的就是寂寞,所以很多老年人表现出一个共同点就是爱唠叨!这是老年人喜欢和人交流、害怕寂寞和被忽略的一种无意识表现。唱京剧可以把我们的情感通过戏曲来表达出来,也算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吧。比如我今天开心那我就可以唱“四郎探母”,我今天对一些事情不满我就可以唱“铡美案”等。在一句一句的唱词中,感受戏曲故事中的人物情感,达到一种感情寄托,甚至是“心有灵犀”的至情表达。
  名旦孙毓敏说:“演唱是深呼吸运动,能起到内按摩作用,对调节神经功能和降低血压都有好处。”可见,唱京剧的确是有益身心的一项运动。因为随着年纪的增长,人的肺活量会逐步下降,可能诱发一些呼吸道疾病,而唱京剧正是提高肺活量的有效途径。
  谈起唱京剧的好处,吴老师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他建议老年朋友不妨每日高歌一曲,如有条件粉墨登场表演一番,集情趣、娱乐和健身之大成,则更加妙哉。即使因嗓音条件限制,静坐一旁,欣赏别人的演唱,也会让你心旷神怡,笑口常开。“你看看,我们这些七八十岁的人,还不是精神抖擞、生龙活虎。”
  
  “圈子”档案
  成立时间:1993年
  现有人数:160人
  “圈友”年龄:20~78岁
  活动地点:省京剧团对面“京剧之家”
  活动时间:每周二下午
  “圈友”宣言:唱的精彩
  
  “圈友”名单: 吴秀岚罗运义姜复胤郭魂舒竟仪姜萍赵素珍张为隆罗小平杨玉琴韩继光吴狄卢署云喻国正曾祥明等
  
  联系方式:0851—5827073
其他文献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在即将迎来新中国六十华诞之际,由中共毕节地委、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和贵州省旅游局举办,中共黔西县委、黔西县人民政府和毕节地区旅游局承办的“2009中国·贵州·黔西乌江源百里画廊旅游文化节将于2009年10月8日至18日在中国南方人类始祖的发祥地、中国杜鹃花都——黔西隆重举行。9月26日下午,“2009中国·贵州·黔西乌江源百里画廊旅游文化节”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活动相关事宜进行
期刊
有一寓言:一个老农为了搬掉自家门前的大山,用原始的工具艰难地进行着“搬山运动”。有好事者相劝,但他没有退缩。老农坚信,自己完不成,有儿子,儿子不行,还有孙子,这样传下去,总有完成的时候。执着的信念激励他继续坚持下去。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民族的独立,许许多多的抗日志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中国铺就了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解放战争时期,无数的革命烈士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坚守着
期刊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老龄工作就是为老服务、落实‘六个老有’及督促各工作部门建立健全老年保障体系和贯彻落实老年人权利保障法的工作目标。”这是印江县老龄办主任冉茂训经常说的话。几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印江县老龄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居家养老工作方面,“养”出了自己的特色。  加强对居家养老的现实意义的认识,为做好居家养老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印江县老龄办
期刊
道道梯田中有一条古驿道,古驿道的旁边有一片翠竹,翠竹的前面有一栋木屋,木屋里面住着一位百岁老人。  这里是盘县刘官镇支家屯村,木屋里的老人余绍先,就是我们此行要拜访的百岁寿星。    种庄稼的好手      余绍先出生于刘官镇一个贫困家庭。父母是地道的农民,勤劳、朴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他的印象中,青少年时代,贫穷和困难总是与自己相伴。  由于家境贫寒,余绍先没能上学。受父母的影响,他从小就养
期刊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个百岁老人就是一座图书馆,一个百岁老人就是一部百年史。”  日前,在贵阳市南明区沙冲路玉溪社区,100岁的张淑朝老人面若桃花,面对记者侃侃而谈:“我活了100岁,见证了中国的几个朝代和100年的风雨历程,是国家和社会的财富。”她再一次向记者展示了“一个百岁老人就是一座图书馆”的真谛。  今天,新中国已经成立60周年,在历经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阵痛后,迎来了建设中国特
期刊
心灵手巧的罗登志,在方圆几十里,可算是一位名人了。虽然她今年已经102岁了,但是身体硬朗,经常去离家1里地的集市赶集;虽然穿的衣服很普通,却是自己亲手缝制的;虽然现在的日子称不上大富大贵,但也怡然自得、乐享天年。老人笑着说:“这一切都是我运气好啊,赶上了好时候。”    运气好的裁缝      1907年5月28日,罗登志出生在一个大户人家。因为外公在私塾里教书,年幼的罗登志就有了读书、认字的机会
期刊
105岁的寿星张德英有一手绝活,就是编草鞋。几根草绳,一个鞋底,在老人手中飞舞,一会儿功夫,一双草鞋便呈现出来。靠着这个手艺,在极其艰苦的年代,张德英把一大家子、老老少少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编织草鞋过生活      在张德英的大儿子只有4个月大的时候,国民党到处抓壮丁,丈夫陈老友被抓走后杳无音讯,至今生死不明。迫于生活的无奈,张德英把孩子留在婆婆家,改嫁王家,开始以打草鞋为生。  因为要
期刊
有情人终成眷属    1899年10月5日,龙天凤出生于晴隆县沙子岭一户普通的农家。因为家境贫苦,她从小接受的便是如何养猪种地、织布刺绣等教育,和村里所有同龄的孩子一样在土坡泥地里摸爬滚打。转眼间,假小子一样的天凤便出落得婷婷玉立,到了出嫁的年龄。    村里一户家境相对殷实的人家差媒人到龙家说亲,其实一般大小的两个孩子,彼此间早就有了好感。偷偷躲在一旁偷听的天凤,得知父母答应了这门亲事,心里乐开
期刊
车子在沿山公路上徐行,丝毫感受不到三伏天的酷热。打开车窗,大口呼吸着山里的清新空气,在徐徐凉风中,尽赏沿途风光。行至山谷深处,才发现这又是另一番景致,苍松翠竹、鸟语花香……这就是百岁老人李月珍居住的村庄——盘水镇文笔村。    吃苦耐劳苦度日      1905年10月2日,李月珍出生在普安县窝沿乡黑石头组,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除了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守着几分薄土过日子,再没有其它的
期刊
在都匀市郊沙包堡的夕阳红托老所,记者见到了终生未娶妻生子的110岁老人——黄登培。  老人现在行动已不太方便,当他一脸安详的坐在记者面前时,好像不需太多言语,记者已从老人满头的银发和沧桑的面容中,读到了老人历经的百年风雨人生。      宁愿孤身也不拖累他人    1942年,黄登培跟随黔桂铁路的修建队伍一同来到都匀,那时老人已经四十多岁,仍然孤身一人。铁路修通后,筑路工人纷纷返乡,老人家中已无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