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作文是高考的重点,是学生训练的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头痛点。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发现,要想引导学生善于“借象入文”,就必须要引导学生能够从多种渠道巧妙选择个性化的物象,重视并善于情感化和深刻化地表达物象,进而达成小材料写出大文章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借象入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学生的作文,老师总有一种期待,希望他们可以将美好的东西呈现出来,可事实是经常不能达到我们希望的“水到渠成”。笔者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发现,江苏省高考高分作文中“抓住具象,纵横拓展”的占比非常高,并且不少学生平时也喜欢写物象类作文,所以希望通过读写结合课的形式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一些技巧,引导他们重视物象类写作,提高具象类作文的写作水平。本文就是结合笔者的作文教学实践,通过名家文章与学生习作的展示,教会学生选择熟悉的物象,重视个性化表达,强化表达的细致化以及思考的深刻性。
一、个性化物象的选择
物象这个概念最早可见于《易传》。“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在行文中能恰当地借具象来表达,就可以更好地说明道理或表达深意。情感和道理隐含在具象中,能使文章更优美含蓄,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咀嚼,以便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善于选择恰当的物象,既使行文线索清晰,又使文章有表情达意的含蓄之美。
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关注自己作文中可以去运用的物象?怎样才能呈现出物象的个性化,避免选择的随意性、物象的同质化呢?
1.引导学生在教材(必修、选修)中寻找物象,最熟悉的教材具有最强的说服力
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有一篇《家里的灶头》,作者金曾豪抓住了江南农村特有的灶头,从灶台到灶壁到灶膛,给我们展现了江南农村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不管是人物的一言一行,还是字里行间体现出的民俗风情,这些都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虽然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灶头在慢慢退出我们的视线,但往日不再重现的遗憾与怀旧的情调也就油然而生。金曾豪在描写灶头时自然穿插了对其母亲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其实这些都是由灶头这一物象而生。不难发现,由于人的介入,作者笔下生活场景的描绘变得温馨,而这种氛围反过来又影响到了读者的情感,对物象本身的感觉也会美好起来。所以,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到“灶头”这一类我们江南特有的物象,借助灶头、竹匾、蓑衣等等来书写乡村文化或童年生活、传统文化等。
另外,《现代散文选读》中还有王振忠的《老房子》,虽然是写徽州古老民居的文章,但也可以触发学生对“老屋”这个物象的选择运用。包括必修教材中《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的叶子、《荷塘月色》中的荷花、《鸟啼》中的鸟……这些学生熟悉的物象都足以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由此借物抒情或是托物言志,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入文字中。
2.教给学生在训练试卷中选取物象,认真研读文学类文本,触发写作灵感
在给学生进行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认真比较、分析总结,切实注意阅读在写作中的迁移。四川卷《乡村的瓦》和重庆卷《说村落》是两篇有关现代人迷失主题的文本,训练时可以拿来引导学生对“瓦”和“村落”做出自己的思考。童年记忆中的这些“美好”如今正在慢慢变成抽象的符号,教会学生关注“村落”等物象不失为好的写作切入点。
3.有效进行学生习作交流展示,感受物象的选择与展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龄人习作的交流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让班级优秀习作的作者交流写作思路和构思,可以让同学们反复研读自己和别人的习作,对比写作的差距,看看同龄人习作中的情感流露和语言表达。当然,还可以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让一些学生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避免写作中的畏惧心理,避免灵感的“断路”。
学生在作文《渡》中这么写:“没有校园里桂花的健硕,没有那肥沃的土地提供充足的养料,但它开花了!那桂花小心翼翼的样子深深地烙印在心头,唤醒那沉睡的声音——‘我并非拥有我爱的一切,但我爱我拥有的一切。’也许,是我奢求太多,才显得自己拥有的太少了吧!即使在贫瘠的土壤,再柔弱的躯干,也可以拥有自己的盛开。大自然会带走那棵桂花唯一的骄傲,但它却带着盛开的意义走进了我的心里,渡我过了那迷茫的河。”看到平日里最熟悉的桂花树也能被赋予这样的深意,那么联想到金秋十月校园里的香樟树、桂花树,还有藤萝植物,自然也就有了不少写作的冲动和感触。于是,关于树的那些方块字凑在一起,也就成了至情至美!
二、物象表达的情感化和深刻性
(一)注重物象表达的情感化
《诗经·硕人》中有这样一段人物描写:“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句中有很多的比喻,不过“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两句最点睛。虽说这些比喻很形象,但却无法将主人公灵动的美体现出来,也很难表现出作者对主人公的情感。不得不佩服就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两句给那位女子平添了几分灵动之美。所以,当我们对物象进行描写时必须要加之以情感。物象表达同人物表达中的相似点是:物象形象描摹的细节与内在情感的精细刻画。
具体写作过程中学生应注重表达的细化,注重描写方法的引入。叶圣陶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其意思就是不能轻易放过文本中的每个字词,要细细体会炼字的精妙。在具体描写物象的时候,可以从视听等感官角度,也可以从灵活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的角度,还可以在对物象描摹过程中适当运用表现力强的字词,加强句式的灵活运用意识。
例如,指导学生写荷花的文字时就可以借鉴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让学生回忆四、五段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还有精妙的叠词、动词,学生认真体会语言的质感和美感,然后加以运用,最后就能成为自己的语言。有学生写道:“叶子正反面颜色深浅不一,代表着它们命运的不同,深色一面是阳光的宠儿,而浅色一面则是失宠于阳光了。再看叶脉,由粗到细,但不会忽略每一部分,使其均衡地吸收营养,茁壮生长,装点着花朵……我撕下一小片,轻轻地放进嘴里,苦苦涩涩,没有欢笑与激情,有的或许只是默默地奉献……”在描摹荷叶的这些文字中我们能感受到学生内在情感的抒发。
(二)提升物象类写作的深刻性
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总感觉他们的作文苍白无力、清汤寡水,缺少对素材的选择、生活的感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吸纳、体悟后,文章的思想性能得到丰富和提升,所以让学生学会和著名作家、诗人、哲学家、思想家的作品倾心“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当与文本对话有了一定的触动后,学生作文的思想就会深刻起来,情感也会丰富起来。
李汉荣在《品茶》一文中写道:“茶是最香的,但在这个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借象入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学生的作文,老师总有一种期待,希望他们可以将美好的东西呈现出来,可事实是经常不能达到我们希望的“水到渠成”。笔者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发现,江苏省高考高分作文中“抓住具象,纵横拓展”的占比非常高,并且不少学生平时也喜欢写物象类作文,所以希望通过读写结合课的形式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一些技巧,引导他们重视物象类写作,提高具象类作文的写作水平。本文就是结合笔者的作文教学实践,通过名家文章与学生习作的展示,教会学生选择熟悉的物象,重视个性化表达,强化表达的细致化以及思考的深刻性。
一、个性化物象的选择
物象这个概念最早可见于《易传》。“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在行文中能恰当地借具象来表达,就可以更好地说明道理或表达深意。情感和道理隐含在具象中,能使文章更优美含蓄,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咀嚼,以便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善于选择恰当的物象,既使行文线索清晰,又使文章有表情达意的含蓄之美。
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关注自己作文中可以去运用的物象?怎样才能呈现出物象的个性化,避免选择的随意性、物象的同质化呢?
1.引导学生在教材(必修、选修)中寻找物象,最熟悉的教材具有最强的说服力
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有一篇《家里的灶头》,作者金曾豪抓住了江南农村特有的灶头,从灶台到灶壁到灶膛,给我们展现了江南农村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不管是人物的一言一行,还是字里行间体现出的民俗风情,这些都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虽然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灶头在慢慢退出我们的视线,但往日不再重现的遗憾与怀旧的情调也就油然而生。金曾豪在描写灶头时自然穿插了对其母亲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其实这些都是由灶头这一物象而生。不难发现,由于人的介入,作者笔下生活场景的描绘变得温馨,而这种氛围反过来又影响到了读者的情感,对物象本身的感觉也会美好起来。所以,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到“灶头”这一类我们江南特有的物象,借助灶头、竹匾、蓑衣等等来书写乡村文化或童年生活、传统文化等。
另外,《现代散文选读》中还有王振忠的《老房子》,虽然是写徽州古老民居的文章,但也可以触发学生对“老屋”这个物象的选择运用。包括必修教材中《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的叶子、《荷塘月色》中的荷花、《鸟啼》中的鸟……这些学生熟悉的物象都足以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由此借物抒情或是托物言志,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入文字中。
2.教给学生在训练试卷中选取物象,认真研读文学类文本,触发写作灵感
在给学生进行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认真比较、分析总结,切实注意阅读在写作中的迁移。四川卷《乡村的瓦》和重庆卷《说村落》是两篇有关现代人迷失主题的文本,训练时可以拿来引导学生对“瓦”和“村落”做出自己的思考。童年记忆中的这些“美好”如今正在慢慢变成抽象的符号,教会学生关注“村落”等物象不失为好的写作切入点。
3.有效进行学生习作交流展示,感受物象的选择与展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龄人习作的交流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让班级优秀习作的作者交流写作思路和构思,可以让同学们反复研读自己和别人的习作,对比写作的差距,看看同龄人习作中的情感流露和语言表达。当然,还可以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让一些学生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避免写作中的畏惧心理,避免灵感的“断路”。
学生在作文《渡》中这么写:“没有校园里桂花的健硕,没有那肥沃的土地提供充足的养料,但它开花了!那桂花小心翼翼的样子深深地烙印在心头,唤醒那沉睡的声音——‘我并非拥有我爱的一切,但我爱我拥有的一切。’也许,是我奢求太多,才显得自己拥有的太少了吧!即使在贫瘠的土壤,再柔弱的躯干,也可以拥有自己的盛开。大自然会带走那棵桂花唯一的骄傲,但它却带着盛开的意义走进了我的心里,渡我过了那迷茫的河。”看到平日里最熟悉的桂花树也能被赋予这样的深意,那么联想到金秋十月校园里的香樟树、桂花树,还有藤萝植物,自然也就有了不少写作的冲动和感触。于是,关于树的那些方块字凑在一起,也就成了至情至美!
二、物象表达的情感化和深刻性
(一)注重物象表达的情感化
《诗经·硕人》中有这样一段人物描写:“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句中有很多的比喻,不过“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两句最点睛。虽说这些比喻很形象,但却无法将主人公灵动的美体现出来,也很难表现出作者对主人公的情感。不得不佩服就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两句给那位女子平添了几分灵动之美。所以,当我们对物象进行描写时必须要加之以情感。物象表达同人物表达中的相似点是:物象形象描摹的细节与内在情感的精细刻画。
具体写作过程中学生应注重表达的细化,注重描写方法的引入。叶圣陶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其意思就是不能轻易放过文本中的每个字词,要细细体会炼字的精妙。在具体描写物象的时候,可以从视听等感官角度,也可以从灵活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的角度,还可以在对物象描摹过程中适当运用表现力强的字词,加强句式的灵活运用意识。
例如,指导学生写荷花的文字时就可以借鉴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让学生回忆四、五段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还有精妙的叠词、动词,学生认真体会语言的质感和美感,然后加以运用,最后就能成为自己的语言。有学生写道:“叶子正反面颜色深浅不一,代表着它们命运的不同,深色一面是阳光的宠儿,而浅色一面则是失宠于阳光了。再看叶脉,由粗到细,但不会忽略每一部分,使其均衡地吸收营养,茁壮生长,装点着花朵……我撕下一小片,轻轻地放进嘴里,苦苦涩涩,没有欢笑与激情,有的或许只是默默地奉献……”在描摹荷叶的这些文字中我们能感受到学生内在情感的抒发。
(二)提升物象类写作的深刻性
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总感觉他们的作文苍白无力、清汤寡水,缺少对素材的选择、生活的感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吸纳、体悟后,文章的思想性能得到丰富和提升,所以让学生学会和著名作家、诗人、哲学家、思想家的作品倾心“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当与文本对话有了一定的触动后,学生作文的思想就会深刻起来,情感也会丰富起来。
李汉荣在《品茶》一文中写道:“茶是最香的,但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