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孩子谈话,常自觉低能,他们的脑子就像航天飞机,“咻”的一声上了宇宙,自有一套独特的逻辑系统和运行轨道,即使按键操纵在手上,也无从掌握。
和孩子谈话,是学问,也是艺术,除了细心观察,还有赖机智、幽默和宽容。
海穆·基·吉诺特也这么认为:“孩子们所说的话,很少是‘傻话’。他们的话,就像电报,用密码写成,得经过一道‘翻译’的手续。”
吉诺特是美国纽约大学教授,曾耗费15年时间,与无数父母、孩子分别谈话、谈论,或提供意见,或用心理疗法,把日常生活中父母孩子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及心理障碍,归纳、分析,整理出一系列真实可靠的记录,定名《父母与孩子之间》。此书出版后,曾跃登1965年的非小说类畅销书,现在算起来虽已“过时”,却无损它的参考和阅读价值。
譬如孩子会说话走路以后,我们常和他玩一种游戏,就是在大街上故意互相对问:“咦,这是谁家的小孩?怎么老跟着我们?”然而屡试不爽的,孩子总是急急地一把抱住我们,大声喊道:“爸爸”!“妈妈”!看到他那副紧张认真的模样儿,我们又忍不住逗他:“孩子,你怎乱喊爸爸、妈妈?”
这下,可把他给急坏了:“我的爸爸就是你!我的妈妈就是你!我叫小豆豆,是你们的儿子!”可怜的小豆豆,涨红了脸,几乎哭啦!
相信大部分的父母都开过这种“垃圾筒玩笑”,骗骗自己亲生的孩子是“捡来的”,好满足一种无以名之的情绪,也相信大多数的父母并不重视孩子被“戏弄”时的感受,即使他“严重抗议”。
“隐藏的真意”是这本书中举的第一个例子:一个10岁的孩子问他父亲:“哈林区有多少弃婴?”孩子的父亲很高兴儿子对社会问题发生兴趣,便把这个问题详细解说一遍,并查出统计数字。可是孩子不满意,继续发问:“在纽约有多少弃婴?全美国有多少?全欧洲有多少?全世界有多少?”
原来,这个孩子所关心的,不是社会问题,也不是同情弃婴,而是怕自己成为弃婴,想知道自己有没有被遗弃的可能。
我恍然大悟,自此停止“垃圾筒游戏”。
父母与子女是不是也常会出现这样的标准对话——当孩子说:“老师打我”的时候,99%的父母会直觉地问:“老师为什么打你?”接下来问:“你做错了什么事?”甚至:“你不听老师话,当然挨打!”
事实上呢,孩子在强烈的情绪困扰中,并不会接受任何劝告、教训,他最需要的是了解和同情。
吉诺特的谈话新密码是,当孩子告状的时候,先不必追问细节,也不需要说:“你做了什么,老师要打你?”更不必说:“啊!真可怜。”他认为,父母不妨先体会他的疼、窘迫,和内心所感到的愤怒(譬如说:“你一定气得要哭”;“你一定很伤心”;“你这天真不好过。”)再谈疏导,再加劝解;否则,很可能得到一个孩子再不愿和你谈话的后果。
一个8岁的孩子对他母亲说:“我只问了你一个小问题,你为什么要说这么一大堆?”他对他的玩伴说:“我什么都不跟妈妈说。要是我开了头的话,就没有时间玩了!”
类似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谈话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时候,我真的体会到阅读一本实用好书的用处了。
和孩子谈话,是学问,也是艺术,除了细心观察,还有赖机智、幽默和宽容。
海穆·基·吉诺特也这么认为:“孩子们所说的话,很少是‘傻话’。他们的话,就像电报,用密码写成,得经过一道‘翻译’的手续。”
吉诺特是美国纽约大学教授,曾耗费15年时间,与无数父母、孩子分别谈话、谈论,或提供意见,或用心理疗法,把日常生活中父母孩子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及心理障碍,归纳、分析,整理出一系列真实可靠的记录,定名《父母与孩子之间》。此书出版后,曾跃登1965年的非小说类畅销书,现在算起来虽已“过时”,却无损它的参考和阅读价值。
譬如孩子会说话走路以后,我们常和他玩一种游戏,就是在大街上故意互相对问:“咦,这是谁家的小孩?怎么老跟着我们?”然而屡试不爽的,孩子总是急急地一把抱住我们,大声喊道:“爸爸”!“妈妈”!看到他那副紧张认真的模样儿,我们又忍不住逗他:“孩子,你怎乱喊爸爸、妈妈?”
这下,可把他给急坏了:“我的爸爸就是你!我的妈妈就是你!我叫小豆豆,是你们的儿子!”可怜的小豆豆,涨红了脸,几乎哭啦!
相信大部分的父母都开过这种“垃圾筒玩笑”,骗骗自己亲生的孩子是“捡来的”,好满足一种无以名之的情绪,也相信大多数的父母并不重视孩子被“戏弄”时的感受,即使他“严重抗议”。
“隐藏的真意”是这本书中举的第一个例子:一个10岁的孩子问他父亲:“哈林区有多少弃婴?”孩子的父亲很高兴儿子对社会问题发生兴趣,便把这个问题详细解说一遍,并查出统计数字。可是孩子不满意,继续发问:“在纽约有多少弃婴?全美国有多少?全欧洲有多少?全世界有多少?”
原来,这个孩子所关心的,不是社会问题,也不是同情弃婴,而是怕自己成为弃婴,想知道自己有没有被遗弃的可能。
我恍然大悟,自此停止“垃圾筒游戏”。
父母与子女是不是也常会出现这样的标准对话——当孩子说:“老师打我”的时候,99%的父母会直觉地问:“老师为什么打你?”接下来问:“你做错了什么事?”甚至:“你不听老师话,当然挨打!”
事实上呢,孩子在强烈的情绪困扰中,并不会接受任何劝告、教训,他最需要的是了解和同情。
吉诺特的谈话新密码是,当孩子告状的时候,先不必追问细节,也不需要说:“你做了什么,老师要打你?”更不必说:“啊!真可怜。”他认为,父母不妨先体会他的疼、窘迫,和内心所感到的愤怒(譬如说:“你一定气得要哭”;“你一定很伤心”;“你这天真不好过。”)再谈疏导,再加劝解;否则,很可能得到一个孩子再不愿和你谈话的后果。
一个8岁的孩子对他母亲说:“我只问了你一个小问题,你为什么要说这么一大堆?”他对他的玩伴说:“我什么都不跟妈妈说。要是我开了头的话,就没有时间玩了!”
类似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谈话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时候,我真的体会到阅读一本实用好书的用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