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历史教师要紧扣课程标准,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 新课改 创新教法
一、培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也可以激发其积极探索、努力创新的热情,达到点而能通、启而能发、触类旁通的最佳效果。兴趣一旦被唤醒,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他们就会如饥似渴地去涉猎课内外更广博的知识,享用终身,成为通识型人才。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人的头脑装进另一个人的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师生之间融洽的情感关系一建立,学生喜欢这位老师,他们就会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为学习打下基础。要使学生对历史学科感兴趣,必须使学生佩服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这就要求教师精通业务、博览群书。教师的知识面要广,以知发趣,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学生喜欢有幽默感、说话风趣的老师,幽默的老师能给每一堂课带来欢乐,不致单调乏味,通过有趣可笑又意味深长的话达到教学的目的。作为一个历史教师,不仅要通晓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和典故,更要有历史教师特有的幽默感。幽默教学在历史课中尤其重要,它是教师思想气质、才学、视野和灵感的结晶,它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开朗豁达的气质和宽广的胸怀。
二、优化导语设计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初中生的心理尚未成熟,他们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作为历史教师,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感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佳动力就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中学生最喜欢听故事,只要一听故事,就会兴致勃勃、注意力集中。因此我们在讲课之前不妨先引述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可带领学生通过对以前(尤其是前一、二节课)所学旧知的回顾、复习过渡到对即将学习的新知的教学上来。由于历史课基本理论知识之间,特别是同一册教材内部的章、节、目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因此,安排这种温故启新的导语能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始终保持着与旧知的联系,而不感到突然、陌生,新旧知识之间连接得自然、顺畅。
三、实施情境教学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图片、录像、电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学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形象、生动、感人、逼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历史。 赞可夫曾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中学习。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模拟角色情境,演绎当时的历史状况,让学生走近历史、理解历史。这一方法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地学习,并能渲染课堂的气氛。还可利用幻灯图片、电视或电影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历史事件的发展梗概或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观察、体会和分析历史。这种教学手段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过去的历史,而且以其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学起来就更轻松,也就更容易理解历史、感悟历史。 或者向学生展示文物或仿制的文物,播放有关文物的影视资料,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遗址、遗迹等。
四、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在课堂上,教师应尊重、信赖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问难,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其表现欲得到发挥、好胜心得以实现,深刻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而推动其不断进步。其次要使学生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当创新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知识创新的难度只能是越来越高,失败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面对创新之路的艰难险阻,只有那些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并始终如一地坚持创新的人,才可能最终获得创新的硕果。创新意识的培养,仅仅是创新教育的起点,最终还是要落脚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历史老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对书本、教师的盲从。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收集和处理信息,提出和验证假说,发现其规律性,即让学生通过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判断历史现象的综合能力。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精心打造魅力历史课堂。
关键词:高中历史 新课改 创新教法
一、培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也可以激发其积极探索、努力创新的热情,达到点而能通、启而能发、触类旁通的最佳效果。兴趣一旦被唤醒,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他们就会如饥似渴地去涉猎课内外更广博的知识,享用终身,成为通识型人才。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人的头脑装进另一个人的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师生之间融洽的情感关系一建立,学生喜欢这位老师,他们就会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为学习打下基础。要使学生对历史学科感兴趣,必须使学生佩服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这就要求教师精通业务、博览群书。教师的知识面要广,以知发趣,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学生喜欢有幽默感、说话风趣的老师,幽默的老师能给每一堂课带来欢乐,不致单调乏味,通过有趣可笑又意味深长的话达到教学的目的。作为一个历史教师,不仅要通晓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和典故,更要有历史教师特有的幽默感。幽默教学在历史课中尤其重要,它是教师思想气质、才学、视野和灵感的结晶,它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开朗豁达的气质和宽广的胸怀。
二、优化导语设计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初中生的心理尚未成熟,他们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作为历史教师,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感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佳动力就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中学生最喜欢听故事,只要一听故事,就会兴致勃勃、注意力集中。因此我们在讲课之前不妨先引述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可带领学生通过对以前(尤其是前一、二节课)所学旧知的回顾、复习过渡到对即将学习的新知的教学上来。由于历史课基本理论知识之间,特别是同一册教材内部的章、节、目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因此,安排这种温故启新的导语能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始终保持着与旧知的联系,而不感到突然、陌生,新旧知识之间连接得自然、顺畅。
三、实施情境教学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图片、录像、电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学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形象、生动、感人、逼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历史。 赞可夫曾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中学习。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模拟角色情境,演绎当时的历史状况,让学生走近历史、理解历史。这一方法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地学习,并能渲染课堂的气氛。还可利用幻灯图片、电视或电影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历史事件的发展梗概或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观察、体会和分析历史。这种教学手段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过去的历史,而且以其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学生学起来就更轻松,也就更容易理解历史、感悟历史。 或者向学生展示文物或仿制的文物,播放有关文物的影视资料,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遗址、遗迹等。
四、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在课堂上,教师应尊重、信赖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问难,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其表现欲得到发挥、好胜心得以实现,深刻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而推动其不断进步。其次要使学生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当创新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知识创新的难度只能是越来越高,失败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面对创新之路的艰难险阻,只有那些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并始终如一地坚持创新的人,才可能最终获得创新的硕果。创新意识的培养,仅仅是创新教育的起点,最终还是要落脚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历史老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对书本、教师的盲从。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收集和处理信息,提出和验证假说,发现其规律性,即让学生通过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判断历史现象的综合能力。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精心打造魅力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