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迁移训练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r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引导学生自己构建数学认知结构,实施学生的迁移训练,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迁移训练的几个途径作简单阐述。
  一、设置问题情境,达成能力迁移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实现迁移训练,就要进行和迁移情境相融的情境创设。情境创设使学生在勤于思考中获取知识,在准备中让知识的运用处在迁移的状态中,为迁移创设内部条件。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厘米与米》时,考虑到学生知识迁移的问题,教师设置了一个和生活相关的生活情境:我们上课的教室究竟有多高?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在进行课堂讨论后,学生说出了很多测量的方法:和自己的身高相比,是自己身高的几倍;用一米来比,看教室有几个一米高。怎样度量,学生也想出不少办法:有的说可以用直尺去量,有的说可以用妈妈量衣服的皮尺量,有的说可以用课桌堆起来去量等。对学生提出的这些方案,我都给予肯定,然后请学生就这些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讨论,确定最终方案。通过设计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体验问题情境,让他们的直接经验得以积累和升华,最终按照自己的知识经验选择最优方案来解决情境中的问题。
  二、复习新旧知识,诱导学生迁移
  教学中,在学习新知识时,可以先复习旧知识,找出新知识和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自然过渡到新知识,再利用掌握的旧知识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实现数学知识的顺利迁移。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三步计算应用题》時,按照应用题的类型展开复习:利民小学四年级有6个班,一个班40人_________。四年级和五年级共有多少学生?我提出要求:按照题目中已知内容补上一个条件,改成一道新的属于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在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后,我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求四年级和五年级共多少学生需要知晓什么条件?(四年级和五年级各多少学生)四五年级的学生人数题目里没有说,如何求出来?学生进行思考,教师指定学生列出算式回答问题。这样就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进行了复习。如此,把学生补充的条件改成:五年级有4个班,一个班是41人,这样就会自然得到《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新课,这样的设置重点突出,知识迁移顺利进行。
  三、注重变式练习,实现学习迁移
  知识迁移的重要标志是能进行数学应用,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对提高学生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将学生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才能提高小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素养。注重发展学生的迁移能力,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迁移得以实现。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认识百分数》时,我注重教学重点的实际应用性,主要是解决增加了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究百分数的实际应用时,教学中用变式方法,学生容易实现知识迁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出示这几个问题:王明去年计划养猪400头,实际养猪520头,实际养猪是计划养猪的百分之几?王明去年计划养猪400头,实际养猪520头,计划养猪是实际养猪的百分之几?王明去年计划养猪400头,实际养猪520头,实际养猪比计划养猪多百分之几?通过这样几种变式教学,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会更加深入。
  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通过知识迁移训练,不仅能使知识得到再迁移,而且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寅阳小学)
  (责任编辑 韩正庭)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已经成为我国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时期,国家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和改革重点,教育改革就是其中之一,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和教育发展的基础启蒙阶段,因此这个阶段的教育更不容忽视。我们知道,每个科目的教学都有相应的教学模式,而这个教学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也应有相应的变化,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太过陈旧,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特
期刊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极为重要的核心课程,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教师本身的核心素养水平关系密切,可以说,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这对教师的职前职后深造和学习培训有了更严格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虽然学术界当前对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内容还有一些认识上的分歧,但核心素养属于高级和复杂的内容这是大家公
期刊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要求师生间必须有充分的交流与合作。从教十余年来,笔者观摩了诸多课堂,在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上进行了一些思考,试图分析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有效的对策,以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教学实例  案例一:“元的认识”教学片段  引导学生认识了一元硬币后,教师说:“我们已经认识了一元硬币,现在老师这儿有些玩具,谁
期刊
“核心素养观”是我国当前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其基本内涵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健康生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教师作为引导者,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奖励与惩罚作为教师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育方式,正确地运用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对塑造学生行为、激发学生自主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奖励和惩罚的功能  斯金纳提出了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他认为,强化对于个人行为有着重要的
期刊
数学实践性作业是与数学课程相对应的一种作业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主动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特长为主的作业。相对课堂教学而言,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或安排一些操作性的作业。通过作业,真正做到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作业设计的背景  在二年级《时、分、秒》这一单元
期刊
运用微课,指的是利用时间在10分钟以内的小视频,集中解决某一部分的知识或问题,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直观、形象,有助于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微课教学的引入,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课堂上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弥补课堂时间有限这一缺憾。微课教学推行以来,受到了师生的喜爱。本文将针对微课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展开简单讨论。  一、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
期刊
教育应以学生为本,尊重个体差异。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却缺乏对学生作业设计的能力,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对学生来说,这样的作业,效果自然事倍功半,对于正在成长期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作业设计能力是每一个合格的教师都应该具备的,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需要不断的探索。要想提升自己的作业设计能力,必须先熟悉教材内容,掌握《课程标准》要求,才能准确知道每节内容学完后的基础性作业
期刊
教学预设实际就是教师在授课前所做的教学设计,俗称教案,它是教师对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师自身经验的融合。“教学生成”,顾名思义也就是“教学成果”,它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萌生出来的新兴理念。课堂是否高效往往取决于学生从课堂上是否有所得,是否能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自信心。一个成功的课堂需要教师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互动,如若忽视教学预设,有可能导致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实施。因为教师对课堂可能发生的状况
期刊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受到年龄、智力、理解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在构建知识体系方面存在明显缺陷,而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的即时理解能力以及知识还原能力,对学生在长远发展方面的构建知识能力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在后续阶段的学习中阻力重重且后劲不足。建构主义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将促使学生提升自主能动性,加强自我认知,强化对知识的运用和全面理解,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利用问题情境
期刊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逐步将“教、学、评”一致性理念渗透其中,有利于全面提高小学生体育素质,优化小学体育教学效果。本文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入手,探究小学体育教学中对这一理念的具体运用,希望可以为体育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共同为深化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献计出力。  一、正确认识“教、学、评”一致性理念  所谓“教、学、评”一致性,是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以及教材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以此明确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