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与聚合

来源 :译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l99700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0月16日,英国“布克奖”评委会把这一英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颁给了爱尔兰女作家安妮•恩莱特(Anne Enright)。由此,她的获奖小说《聚会》一改之前低迷的销售境况,立刻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许多人对于《聚会》的获奖大感意外,虽然评委会对它给予了高度评价,但是很多读者依然感到小说思绪纷乱、晦涩沉闷,不少人甚至没有耐心读完全书。一时间,人们对于《聚会》争议不断,褒贬不一。
  《聚会》的确是一部结构复杂的小说,然而其故事情节却相对简单。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到六十年代间,讲述了赫戈特家族三代人的命运。小说以第三代中排行第八的维罗尼卡为叙述者,一开始就写到她的哥哥利亚姆投海自尽的噩耗。为了参加死者的葬礼和守灵夜,维罗尼卡的几位兄弟姐妹重聚一堂。而其中,维罗尼卡与哥哥尤为亲近,所以倍感丧亲之痛,回到都柏林的老家又使她触景生情,于是小说展开了大段对于往事的回忆,追溯他们家族三代人的不同生活,并最终揭开了导致哥哥悲惨人生的幼年阴影。作者并没有刻意渲染悲伤的情绪,而是以直接冷峻的笔调,层层展现家族历史中藏污纳垢之处,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聚会》难读,大概难在叙述者看似杂乱的回忆思绪。在叙述主人公一家为亡兄守灵的经过时,叙述者穿插进大量的回忆、想象和内心独白,硬是把整个赫戈特家族三代人的生活轨迹都包含其中。于是我们看到一个有些神经质的女主人公讲述了一部悲伤、污秽而无奈的家族史诗,过去与现在、幻想与真实这些彼此对立的因素构成故事的经纬线,在我们面前编织出一幅晦暗驳杂的图画。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有时很难跟上叙述者的意识流步伐,往往如坠云端;而作者似乎也乐于将读者卷入主人公矛盾难解的心绪中,不是为了故弄玄虚,而是为了让读者深刻体会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在我看来,这种痛苦来自于女主人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断裂。
  小说的题目是《聚会》,呈现的是聚合融通的象,但是文本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断裂”。首先是哥哥利亚姆的自杀,这是一种生命的断裂。自杀不是自然死亡,而是在人生的中途人为地截断生命。与之同时被截断的还有自杀者在人世的生存痕迹、生命意义和人际关系。对于死者,这种断裂是一切痛苦的结束;而对于生者,断裂的伤口却将永远在心头迸开,难以愈合。正是这第一重的断裂深深打击了维罗尼卡,引发她对其他断裂的敏锐感知。她马上感觉到大家庭内部感情的断裂。母亲的形象总是模糊而疏远,从来不是孩子们依赖的对象;兄弟姐妹始终遵循着大家庭内互不相扰的生活原则,除了偷窃打骂,没人会介入别人的生活;甚至在自己的小家庭中,亲人间的关系也谈不上亲密。丈夫工作繁忙,很少顾家;女儿有她们的思维方式,与自己存在代沟。维罗尼卡觉得没有人真正需要她,周围的人“不过是能够忍受和她共处一段时间罢了”。哥哥的去世如同一条导火索,使维罗尼卡霎那间意识到家庭关系的种种断裂隔膜。她发现除了自己,没有人真的为利亚姆的死感到悲伤,没有人真正在乎与他相伴的经历,这让维罗尼卡愤怒不已。而这种对断裂的愤怒又进而促使维罗尼卡自我封闭,她不愿与任何人诉说自己的悲痛,她怨恨冷淡的亲人,失眠和酗酒成为她自我放逐的手段。此外便是对往事的不断回忆和反省,由此维罗尼卡不但找到了导致哥哥自杀的童年阴影,更意识到了生命中更深层面的断裂。
  哥哥的自杀是经年精神抑郁的结果,而悲剧的开始是他们八九岁时在外祖母埃达家中的不幸遭遇。维罗尼卡无意间看到了哥哥遭猥亵的经过,但年幼的她懵懂胆怯,对此无能为力,而大人居然也听之任之。幼年的阴影笼罩着利亚姆,使他产生了一种类似精神洁癖的心理障碍,在与异性的交往中很不顺利。最后跳海自杀时,素喜洁净的利亚姆竟然没有穿内衣,似乎是想借海水涤尽肉体的污秽。而维罗尼卡的身体虽然没有受到侵犯,心智却发生偏差。在她身上,性与爱是断裂的。性与爱是《聚会》的重要主题之一。维罗尼卡在书中描述了多重的性爱关系,而几乎在每一对关系中,维罗尼卡都把性与爱隔断开来。除了自己,她还插入了对外祖母埃达恋爱生活的想象,把埃达塑造成一个魅惑人的女巫,她早年一度沦落风尘,后来又周旋于兰伯特和查理之间。她把爱情给了前者,却与后者结成夫妻。似乎从埃达这个赫戈特部落的外祖母开始,性与爱就彼此断裂,而维罗尼卡从家族血脉中继承了这种奇怪的基因。在小说中,肉体的性被描写成充满诱惑又荒诞可笑的东西,小说人物一方面沉迷其中,另一方面又无情地嘲笑它。如果说性是愉悦且可笑的,那么爱虽然真实恒久,却是以伤痕的形式存在于主人公的心里,有时正是因为它给人带来长久的痛苦,所以才让人无法忽视它的存在。维罗尼卡对于哥哥的爱便是如此。
   性与爱的断裂可以归结为一种价值断裂,也可以从灵肉之争的角度上升为一种存在意义上的断裂。而在《聚会》中,存在意义的断裂有比性、爱断裂更本质地体现。小说的两位重要人物,维罗尼卡和利亚姆都时常感到存在意义的缺失,并为此深感迷茫。维罗尼卡在回忆利亚姆酗酒的时候,忽然之间意识到哥哥酗酒的真正原因是把醉酒当作自己存在的宣言。醉酒在这里显然具有象征意义。表面来看,酗酒是醉生梦死的表现,但往深一层想,醉酒时的意识介乎于生死之间,可以看作逾越了生死对立的边界,似乎是对存在意义断裂的一种弥补。小说对利亚姆的正面描写不多,他更像一个时隐时显的幽灵,纠缠着主人公的心绪。所以存在意义的断裂在维罗尼卡的身上得到更充分地体现。年轻的时候,维罗尼卡就感觉到了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自己是“打断自然秩序的一环”。所谓“自然秩序”是一种科学的提法,是为社会主流价值思想公认的定理,是群体加乎个体之上并要求个体努力迎合的标准。一般人对个体价值和生命意义的理解是基于这个标准之上的,一旦发生背离,个体会产生极大的自我怀疑,从而感觉到存在的意义发生断裂。现代荒诞文学的发端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这种断裂。当维罗尼卡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与“自然秩序”不符时,也许就是她开始遭遇到存在虚无的时刻吧。其后,维罗尼卡把思路从回忆中拉回到现在的生活里,她发现这种虚无依然无孔不入。小说中有一个片段,维罗尼卡在凌晨四点醒来,忽然陷入对存在真实感的怀疑中,“我感觉不到身体的重量。我感觉不到贴着床单的皮肤的线条……我不相信我自己。”深夜四点本来就是与白天世界断开的另一个时空,潜意识在此时汹涌而来,存在的实感变得尤其微薄。即使身边睡着自己的丈夫,这种存在断裂的虚无感依然无法消除。“我不相信躺在身边的汤姆:不相信他真的活着,不相信他爱着我,也不相信我们拥有什么共同的回忆。所以他只是躺在那里,孤零零地,而我却已经不再相信任何东西了。”这种不信任不仅来自于对丈夫不忠的怀疑,更是基于维罗尼卡对自我存在本身的惶惑。存在在她身上是断裂的:个体从群体中断裂开来,所以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存在的意义与既定的社会价值割裂开来,个体不得不无力地面对虚无的人生,不得不在半夜梦醒时面对心中翻滚而来的自我怀疑。
  然而,《聚会》并不是一部仅仅表现“断裂”的小说。“聚会”是一个聚合的象,作者以此为题,并不是为了与正文主题形成一种讽刺性的对比,而确实在文中做出了“聚合”的努力。除了兄弟姐妹重聚这一意义之外,“聚合”还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在叙述层面上,多重叙述角度的交叉本身便是对零散生活片段的聚合。小说记述了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大事小情杂乱无章,似乎是一堆没有意义、索然无味的生活碎片,被抛弃在过往的时空中。然而作者借由维罗尼卡的意识流,如流水一般将这些碎片裹挟聚合起来,于是历史不再是断裂死寂的,它变成了鲜活的生命之流,与当下的人生呼吸与共、紧密相连。这就是为何小说看似纷杂,但若耐心细读,依然能感觉到内在的联系。这种叙述手法上的聚合不仅影响到小说的表现形式,而且也直接关系到小说的主题。面对哥哥生命的断裂、家庭关系的隔膜和自我存在意义的怀疑,维罗尼卡必须寻求一股聚合的力量以抵御断裂的苦痛。这种力量不是某种价值判断,也无关宗教救赎,它不是一种确定显白的思想,而是人自然拥有的一种聚合过往的能力——回忆。看过小说的人都知道,《聚会》是一部关于回忆的小说,而我在看完小说后一直在思索,回忆对于这部小说究竟具有多大的意义?如果说仅仅构成串联小说情节的框架,那么回忆的真实性就成为主要的考量标准。可是我们发现回忆的叙述者情绪起伏剧烈,许多记忆早已模糊,很多时候她甚至直接告诉读者她是凭借想象在拼接回忆之链中丢失的那几环。可见,回忆的真实与否并不那么重要,叙述者的主要目的也不是写一本回忆录。回忆是维罗尼卡自我疗伤的手段。当她回到老宅,感叹家庭成员间的冷漠关系时,她回忆起了逝去的童年时光,并且意味深长地说“我不是一个访客。我身处其中,伴着它一起成长”。回忆使过去的时空现身在场,勾连起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家庭在回忆中不再是一个空乏的名词,而是一幅幅生气勃勃的图景,维罗尼卡不再是孤单一人了。对于哥哥的亡故,维罗尼卡的回忆触及遥远污秽的过往,这也许是全书中最令人痛心的回忆场景。维罗尼卡不遗余力地苦苦思索,一定要剥开记忆的伤疤,露出里面的脓血来,哪怕在回忆的过程中深受自责的折磨。如果说这种回忆一开始是出于维罗尼卡的一腔怨气,那么它的结果却在一定程度上带给她慰藉。肉身的利亚姆已经永远消失了,但另一个更清晰的利亚姆却在维罗尼卡的记忆中重生。追溯他人生的各个阶段,审视他所受到的伤害,重温共度的温情岁月,维罗尼卡终于认识了那个真正的利亚姆,终于明白了他何以走过这样的一生,可谓“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回忆帮助维罗尼卡重新发现利亚姆,也重新发现了自己。难怪普鲁斯特说真实的生活只存在于回忆之中,这样的回忆连接起生活断裂的碎片,终于还给维罗尼卡一个永不会逝去的哥哥,也让她找到了自我存在的切实证明。除了回忆,维罗尼卡的第二种“聚合”方式是身体。整部小说充满了对身体的描写,比起思想,维罗尼卡是一个更相信身体直感的人。而讨论身体必然会联想到性。我在上文已经谈过性与爱的断裂,似乎把性等同为一种低级的肉欲。其实在维罗尼卡身上,性并没有带上如此浓重的价值判断,性和身体有时能给予人力量。因为性指向人对身体的自觉,有评论家曾说“人们可以在肉体的欢愉中听到生命存在的回响”。于是性往往成为生命活力的象征,与死亡构成对立。维罗尼卡在守灵夜的当晚与丈夫同房,似乎也意味着借由性的生命力来消解哥哥死亡的阴影。除了性,身体本身也承载着感情和记忆。在维罗尼卡回忆往昔生活时,她会加入大量嗅觉触觉上的描写,通过展现身体对感觉的记忆来表现自己的想法。比如她在回忆利亚姆第一次看到他的女儿时,他是那么欣喜,以至于维罗尼卡觉得他变成了“自己骨血中所认识的那个人”。骨肉之身有一种强大的感知能力,可以聚合起两个个体,可以跨越时间的界限,长久保存生命的印迹。
  面对这众多的断裂和聚合,小说最终似乎并没有给出挣脱绝望的出路,但没有出路有时就是出路。维罗尼卡拥有了直面人生的勇气。她并不认为生活在别处,也不幻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只是想承受现实的一切。她不再怀疑与丈夫的感情,因为在每一次身体的亲密中,她都能感觉到爱把自己的心聚拢起来,把自己和别人连接起来,凝成一个整体。正视充满断裂的现实,寻求聚合弥补的可能,也许正是小说《聚会》想要表达的。
其他文献
译:申铭    安德列奥列捷什,1977年生于列宁格勒,中专毕业,大学经济专业函授学习,喜欢摇滚乐和美国电影。    莎什卡,是娜季卡的女儿,住在伏罗希洛夫街区,她吸毒,是一个妓女,闻名于“红沟”市级小镇。从公路上驶过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可以看到她站在路旁,狐媚的双眼盯着汽车司机的脸。大家也都明白这个可怜的小姑娘到底想干什么。她的同行散落在我们这个国家的各个角落,成千上万。她在您的驾驶室里提供迅速的
期刊
《圣经》“宽慰”我们,上帝是不得见的同在;远藤周作则在稠密的沉默中赤裸裸大喝一声,上帝是沉默的旁观者。所以每一个基督徒读罢《沉默》都不免掩卷长叹,为小说的主人公罗德里格弃绝神,更为神弃绝他的子民。  米兰·昆德拉纠结在小说“反讽”一面,将小说视为渎神之物。初读远藤确有同感,远藤周作借吉次郎抛出渎神这张牌。但更为高明的是,远藤在渎神的同时哀叹神性缺失。作者是个狡猾的设计师。乍看这篇二十世纪下半叶作品
期刊
进入五月,《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上涌现出不少好书,譬如扎布里亚的这本《后美国的世界》,作者对中美印等国的剖析尤其值得我们深思。而肯尼斯·C·戴维斯的通俗历史类读物与“百家讲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放飞幻想的翅膀    迈进如今的书店,就发现如今的青少年书籍里难见科幻小说的踪影。而在国外,青少年科幻小说正在迎来它的黄金期。其实,喜欢阅读这些小说的成年读者也大有人在。偶尔看看这类想象力充沛的小说,
期刊
译:金逸明    只要你愿意,总能为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自传找到另一部文本,一部与之对应的文本。  ——菲利普罗斯,《事实》    I    我们都知道,大胆地写作自己的生活,无论直接还是间接,“对那些自称为作家的男男女女而言,是一件有着致命诱惑的事情”。因为激发写自传的愿望的冲动与驱使他们写小说的冲动并没有什么不同。或者,正如诺思索普弗莱在《批评的剖析》一书中所写的那样,“我们或许可以将这种非常重要
期刊
译 李 旦 文 [英]弗兰克·曼雷    在一个她记得不太清楚的残梦中,她以为听到了她的丈夫在抓床头板,然后她醒了,听到了同样的声音。那声音就在她的头上。她躺在床上望着那个方向,但除了黑暗什么都没看到,来源于那里的那个声音,就像来源于她自己的思想。“老鼠是最精明的房客,”她想道,话也不由自主地冒了出来,“它不用付租金。”她把它当作一种神秘的存在。  她敲了一下她丈夫的手臂。“起床吧,”她说,“房子
期刊
译 黄少婷 文 [美]琳·依格尔  去年夏天一个晴好的午后,我顺道拜访了大都会博物馆,在馆中,我满心渴慕地久久凝视着一件1911年的保罗·布瓦雷晚礼服,这件礼服的面料采用了郝鲁尔·杜非设计的印花天鹅绒,袖子宽大,绿松石色的衬里历经近一百年的时光仍然光泽闪耀。我素有衣着考究的恶名,这一天我身穿一件“Liberty of London”牌子的衬裙,外套黑色真丝雪纺罩衣,加上猩红色紧身裤和古铜色便鞋,这
期刊
译 袁 圆 文 [日]上总英郎    第一节 双面像——面临苦恼的远藤    读过远藤周作作品的人都知道,一提到远藤文学,首先浮现在脑海里的可能就是天主教文学。当然,因为作家本人是天主教徒,创作了一些关于天主教的作品是很自然的,但同时在他的多篇随笔,特别是以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等活跃于日本中世的武将为主人公的历史作品中,以及堂堂男子汉突然变性成为女子的幽默讽刺小说里面,主人公风格迥异,让人无法相信这
期刊
译 吕 珏 文 [英]凯瑞·菲利普斯    远藤周作(Shusaku Endo)是一位信奉天主教的日本小说家,其作品着力挖掘背负信仰的矛盾处境。这样一位生于日本的作家竟激发了英国小说家凯瑞-菲利普斯的创作灵感。在这篇访谈中,菲利普斯详细分析了这位伟大的小说家何以对他产生如此持久的吸引力。  坐在我面前的加藤宗哉先生(Muneya Kato)满脸迷惑。他扶了扶眼镜,手指一会儿紧张地叉拢,一会儿又松开
期刊
《萨瓦纳湾》(1982)一剧,是杜拉斯专为法国舞台演员玛德兰·勒诺写的,主角的名字也叫玛德兰。这位名伶年轻时在各国的舞台演出红极一时,老了失去记忆,像幽灵似的住在她的女儿溺死的泰国海湾附近。每天晚上有一位少妇来看望她,那是她的外孙女,力图帮助外祖母回忆起她的女儿,也就是自己的母亲的旧事。从老妇三三两两的破碎回忆和少妇断断续续的补叙追问中,像从一张老底片上显现出在大海中的一块白石礁上,一个十六岁少女
期刊
文:【美】弗吉尼娅·普斯特雷尔(Virginia Postrel)  译:包慧怡    乔治·赫雷尔(1904-1992)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重要的美国摄影师之一,但在许多历史书中,你都找不到他的作品。他没有用镜头记录下经济大萧条或干旱尘暴区,没有为希特勒或斯大林拍过特写,也从未把机械和建筑物变为震慑人心的抽象画。赫雷尔专为电影明星拍摄广告照。1930年,他成了米高梅制片公司的主要摄影师,194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