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前这粗细均匀、红褐发乌的细梗,隐约还泛着一抹油光,确实很陈旧的样子,这就是陈年的安枝,我以虔诚的心来品饮它……
喝过三泡不同年份的安茶,仿佛穿越时空,会见了三个不同境界的人物。
安茶:曾经的必备神药
说到安徽祁门,喝茶的人都知道那是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的祁门红茶的产地,然而鲜有人知,这里还是安徽黑茶——六安茶的故乡。
对于六安茶,人们也了解得较少。六安茶,民间俗称“软枝茶”,是介于红茶、绿茶之间半发酵的紧压茶,经陈放后转化成黑茶。大概产生于明代,明成祖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公元1425年)编撰的《祁闾志》中,就有“软枝茶”的记载,其主要产区在祁门南乡芦溪、溶口一带。民国21年祁门南乡有“安茶”号达47家,最享盛名的属“孙义顺”安茶。
在祁红出现之前,六安茶就已内销两广,外销东南亚诸国。因为其独特的清热止血、解毒消肿、解渴生津、杀菌消瘴之功效,人们认为饮之可以辟邪安神,养生益寿。据说,20世纪初期,岭南一带曾瘟疫流行,而一位戴姓名医用安茶作药引,治好了不少病人。六安茶可以治病的消息,从此不胫而走,以致于被人们奉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尤其是下南洋的水手船工把它作为随身必备的神药,他们的家人也常以之供奉神灵,祈佑远行的亲人平安回来,因此六安茶又被直接称作“安茶”。
与一般茶叶不同,安茶刚制成时不直接饮用,还需陈化,储存数月,甚至两三年。我国民间一直有收藏陈茶做药的风俗,安茶尤其以陈为贵。它陈而不霉,陈而不烂,越陈味越醇。陈年安茶火气褪尽,茶性温和,味涩生津,祛邪避暑,非常适合东南亚热带居民饮用。岭南中医诊方常用此茶作引,在广东和东南亚地区被尊为圣茶。安茶自然不能包治百病,但适合热带潮湿地区人们饮用,却有科学根据。当年两广、东南亚一带,有条件的人家,几乎都备有安茶,且越陈越受欢迎。
陈年安枝:甘爽陈韵
我有幸喝到的陈年安茶,就是来自新加坡茶友的分享。因为东南亚各国一直有饮用安茶的习俗,所以在新加坡的老字号茶庄,还可以看到陈年安茶的身影。甚至精选安茶时挑出来的安茶嫩枝梗,也被保存下来供低收入的人们饮用入药。茶友寄来的老安茶不知被我珍藏到哪一个存茶的纸箱。只找到这包陈年安枝,印象中风味功用与安茶基本相同。尽管安枝当年本是安茶的低价代用品,但是时间让它今天也变得珍贵起来。况且这些天有时常反胃吐酸水的毛病,不知这陈年安枝是否灵验。所以今天品它的心也更加虔诚起来。
眼前这粗细均匀、红褐发乌的细梗,隐约还泛着一抹油光,确实很陈旧的样子。卖它的那家茶店老板娘也说不出它的确切年纪,说是十几年前她嫁来的时候就有了。所以朋友标记为不知年。闻起来几乎没有味道,既没有茶香,也没有陈霉味。一般人看不出来它是可以泡来喝的茶饮。取7克,投入200毫升的紫砂壶。沸水洗一遍。安枝如同沉睡初醒般,一股类似人参的药香悠悠升起,对茶汤的期待变得越发迫切。第二遍洗茶水到底没舍得全倒掉,被这红浓透亮的汤色引诱得留了一杯。喝一口,平和的参味,微苦,有沉香味。赶紧再泡第三水。杯中的汤色真是红得诱人。独品的好处是可以豪饮,双杯下肚,一股暖流淌过,从咽喉到胃里,仿佛熨平了一般。四水已经完全喝不到微苦,茶汤变得甜爽,依然是药香,变得愈发含蓄而纯净,后背也开始发热起来。虽然是茶梗,六安茶的西瓜皮味和甘爽陈韵表现无余。和从前品过的老安茶比,似乎味更甜汤水却略粗。一泡茶下去,泛酸水的毛病真的没有再犯。
2000年安茶:余味有甜,甜中含香,香里生韵
喝得来劲,就想再品品自己收藏的不同年份的六安篮仔茶,看看转化得如何了。取来人字梯,把高高珍藏在书柜顶层的各年份安茶搬了下来合影存照,再一一品之。先品的是2000年的安茶。
拈去固定箬叶的小竹针,小心揭开已经又干又脆、颜色变得灰白的箬叶,紧压在篮中的茶条索壮实匀齐,色泽黑褐油润,茶香混合着箬叶香味,使人感受到温厚质朴的气息。按照安茶给我的印象,摆了一个古朴怀旧的茶席,坐在这样的席间,心与安茶的距离更近了。虽然没有邀请客人,可是每一水都泡得很用心。与同年份的茶相比,汤色有六堡茶的红浓,却比六堡茶透彻;滋味有普洱熟茶的醇厚,又比普洱熟茶甘爽。余味有甜,甜中含香,香里生韵,一抹幽凉从舌尖蔓延到喉底,真是舒坦。我想,即使是心浮气躁的人喝了,也一定可以变得心平气和起来。难怪说它是去火安神的良药,与其它茶类相比,确实有着独特的风味。
2005年“孙义顺”安茶:香高如乌龙,霸气如生普
接着品的是2005年老字号“孙义顺”安茶。买回来时试过一次,记得是像绿茶的感觉,不知道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启篮开泡。到底是年份还浅,干茶香夹着箬叶香,依然清新。干茶黑褐但还泛着一抹深绿。汤色是厚重的金黄,香气高如乌龙茶。滋味微苦,收敛性强,回甘快,有着普洱生茶的霸道。轻微的烟熏味,令我想起安化天尖,它们有着类似的地方。六水以后,还是出现了清凉的感觉,还有西瓜皮的清甜,到底还是安茶。
喝过三泡不同年份的安茶。仿佛穿越时空,会见了三个不同境界的人物。老安枝像一个隐居古寺的老僧,在枯槁的形容之下有着一颗普渡众生的慈悲心,在不动声色中解脱人的痛苦,安抚人的灵魂;陈安茶像一个颇有功力的老中医,多年的积淀让他因自信而稍有几分张扬,尽情展示了自己的修为后,使你在对他的虔诚信服中脱离烦恼;那泡2005年的安茶则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有着淳朴善良的心肠和耿直率真的个性。不管是哪种境界,安茶都如扶危救困的义士,在人们需要的时候鞠躬尽瘁,保人平安。
我喜欢安茶,更钦佩安茶的境界。
喝过三泡不同年份的安茶,仿佛穿越时空,会见了三个不同境界的人物。
安茶:曾经的必备神药
说到安徽祁门,喝茶的人都知道那是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的祁门红茶的产地,然而鲜有人知,这里还是安徽黑茶——六安茶的故乡。
对于六安茶,人们也了解得较少。六安茶,民间俗称“软枝茶”,是介于红茶、绿茶之间半发酵的紧压茶,经陈放后转化成黑茶。大概产生于明代,明成祖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公元1425年)编撰的《祁闾志》中,就有“软枝茶”的记载,其主要产区在祁门南乡芦溪、溶口一带。民国21年祁门南乡有“安茶”号达47家,最享盛名的属“孙义顺”安茶。
在祁红出现之前,六安茶就已内销两广,外销东南亚诸国。因为其独特的清热止血、解毒消肿、解渴生津、杀菌消瘴之功效,人们认为饮之可以辟邪安神,养生益寿。据说,20世纪初期,岭南一带曾瘟疫流行,而一位戴姓名医用安茶作药引,治好了不少病人。六安茶可以治病的消息,从此不胫而走,以致于被人们奉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尤其是下南洋的水手船工把它作为随身必备的神药,他们的家人也常以之供奉神灵,祈佑远行的亲人平安回来,因此六安茶又被直接称作“安茶”。
与一般茶叶不同,安茶刚制成时不直接饮用,还需陈化,储存数月,甚至两三年。我国民间一直有收藏陈茶做药的风俗,安茶尤其以陈为贵。它陈而不霉,陈而不烂,越陈味越醇。陈年安茶火气褪尽,茶性温和,味涩生津,祛邪避暑,非常适合东南亚热带居民饮用。岭南中医诊方常用此茶作引,在广东和东南亚地区被尊为圣茶。安茶自然不能包治百病,但适合热带潮湿地区人们饮用,却有科学根据。当年两广、东南亚一带,有条件的人家,几乎都备有安茶,且越陈越受欢迎。
陈年安枝:甘爽陈韵
我有幸喝到的陈年安茶,就是来自新加坡茶友的分享。因为东南亚各国一直有饮用安茶的习俗,所以在新加坡的老字号茶庄,还可以看到陈年安茶的身影。甚至精选安茶时挑出来的安茶嫩枝梗,也被保存下来供低收入的人们饮用入药。茶友寄来的老安茶不知被我珍藏到哪一个存茶的纸箱。只找到这包陈年安枝,印象中风味功用与安茶基本相同。尽管安枝当年本是安茶的低价代用品,但是时间让它今天也变得珍贵起来。况且这些天有时常反胃吐酸水的毛病,不知这陈年安枝是否灵验。所以今天品它的心也更加虔诚起来。
眼前这粗细均匀、红褐发乌的细梗,隐约还泛着一抹油光,确实很陈旧的样子。卖它的那家茶店老板娘也说不出它的确切年纪,说是十几年前她嫁来的时候就有了。所以朋友标记为不知年。闻起来几乎没有味道,既没有茶香,也没有陈霉味。一般人看不出来它是可以泡来喝的茶饮。取7克,投入200毫升的紫砂壶。沸水洗一遍。安枝如同沉睡初醒般,一股类似人参的药香悠悠升起,对茶汤的期待变得越发迫切。第二遍洗茶水到底没舍得全倒掉,被这红浓透亮的汤色引诱得留了一杯。喝一口,平和的参味,微苦,有沉香味。赶紧再泡第三水。杯中的汤色真是红得诱人。独品的好处是可以豪饮,双杯下肚,一股暖流淌过,从咽喉到胃里,仿佛熨平了一般。四水已经完全喝不到微苦,茶汤变得甜爽,依然是药香,变得愈发含蓄而纯净,后背也开始发热起来。虽然是茶梗,六安茶的西瓜皮味和甘爽陈韵表现无余。和从前品过的老安茶比,似乎味更甜汤水却略粗。一泡茶下去,泛酸水的毛病真的没有再犯。
2000年安茶:余味有甜,甜中含香,香里生韵
喝得来劲,就想再品品自己收藏的不同年份的六安篮仔茶,看看转化得如何了。取来人字梯,把高高珍藏在书柜顶层的各年份安茶搬了下来合影存照,再一一品之。先品的是2000年的安茶。
拈去固定箬叶的小竹针,小心揭开已经又干又脆、颜色变得灰白的箬叶,紧压在篮中的茶条索壮实匀齐,色泽黑褐油润,茶香混合着箬叶香味,使人感受到温厚质朴的气息。按照安茶给我的印象,摆了一个古朴怀旧的茶席,坐在这样的席间,心与安茶的距离更近了。虽然没有邀请客人,可是每一水都泡得很用心。与同年份的茶相比,汤色有六堡茶的红浓,却比六堡茶透彻;滋味有普洱熟茶的醇厚,又比普洱熟茶甘爽。余味有甜,甜中含香,香里生韵,一抹幽凉从舌尖蔓延到喉底,真是舒坦。我想,即使是心浮气躁的人喝了,也一定可以变得心平气和起来。难怪说它是去火安神的良药,与其它茶类相比,确实有着独特的风味。
2005年“孙义顺”安茶:香高如乌龙,霸气如生普
接着品的是2005年老字号“孙义顺”安茶。买回来时试过一次,记得是像绿茶的感觉,不知道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启篮开泡。到底是年份还浅,干茶香夹着箬叶香,依然清新。干茶黑褐但还泛着一抹深绿。汤色是厚重的金黄,香气高如乌龙茶。滋味微苦,收敛性强,回甘快,有着普洱生茶的霸道。轻微的烟熏味,令我想起安化天尖,它们有着类似的地方。六水以后,还是出现了清凉的感觉,还有西瓜皮的清甜,到底还是安茶。
喝过三泡不同年份的安茶。仿佛穿越时空,会见了三个不同境界的人物。老安枝像一个隐居古寺的老僧,在枯槁的形容之下有着一颗普渡众生的慈悲心,在不动声色中解脱人的痛苦,安抚人的灵魂;陈安茶像一个颇有功力的老中医,多年的积淀让他因自信而稍有几分张扬,尽情展示了自己的修为后,使你在对他的虔诚信服中脱离烦恼;那泡2005年的安茶则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有着淳朴善良的心肠和耿直率真的个性。不管是哪种境界,安茶都如扶危救困的义士,在人们需要的时候鞠躬尽瘁,保人平安。
我喜欢安茶,更钦佩安茶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