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的直观教学实践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f012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是造型艺术,是视觉上的艺术,也就是直观可视可触摸的艺术。具体内容有绘画,建筑,雕塑和工艺美术等各类有型的艺术,作品不管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有彩的还是无彩的,写实的还是抽象的,都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给人以视觉上的不同感受。
  美术教学是传授审美和教授各种表现美的方法的教学活动。具体有艺术欣赏课,平面绘画、装饰设计的技能技法训练和立体手工制作的各类造型训练。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把各种内容安排在其中,而直观教学方法是美术学科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这是由美术学科内容本身是造型艺术有直观可视的特点而决定的,也是美术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教学的原因。
  为探求直观示范的教学效果如何,我从开始工作的乡间中学到中等师范学校,再到现在的普通初级中学,在教学不同的课程类型中做过不同的实践。
  一、绘画技法的直观教学试验
  在工作之初的乡镇中学教学期间,以技法教学为主。上绘画技法课时曾做过一个小试验。在两个教学进度相同、学生素质相仿的班级开展色彩写生课。写生前,我分别给两个班讲述色彩方面的基础知识,用色彩的变化规律去观察分析物体的环境色。
  对其中一班(A班),在写生前,我先给他们进行示范,示范过程中,我引导他们如何观察色彩的冷暖变化,怎样用颜料调色表现静物的冷暖色彩,也就是将上述的理论知识通过示范来具体化。学生一边看我示范,一边乘着启发观察,敢于大胆落笔,很快就能画出个模样来。对于另一个班(B班),我同样启发他们去观察分析,也有范画展示步骤,但没动手画给他们看。轮到他们写生时,很多学生不敢下笔,说不知从何处下手好。最后我重新示范讲解一次,他们才敢大胆画起来。
  从这一小试验可以看出,对于绘画技法课,正确的示范可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其效果远比单纯的语言表达要好。不示范的教学是苍白无力的,可以说是没有水平不负责任的。
  二、手工课的直观教学拾趣
  在中等师范学校工作期间,教学对象是普通师范生和幼儿师范生,美术课有大量的手工课程开设。对于手工课的教学,直观教学同样重要。
  记得有一次给幼师的学生上手工课《泥塑——浮雕、块状材料成型》,教学课时两节。第一节课,主要讲述浮雕的制作过程、对材料的准备。示范后我将步骤写在黑板上:1.造大型。先将泥块和水搓揉至适当的软度,然后将泥块捏切成自己所需的几何形,放置阴凉处晾至七成干(为下节准备待用);2.构思设计造型完成构图;3.把画稿复印在泥块上;4……步骤写得虽然清楚,但学生真正动手时,他们在第一步就遇到困难,一个个把泥块拿到我面前,问我怎么样才算软硬适度。因为学生的提问,提醒了我要做一块泥板做示范样板。于是我动手搓揉了一块泥,先让大家都捏一下后,告诉同学们泥块在手是湿而揉软但不粘手的感觉,再让他们判断各自泥块的软硬度是否适当。
  经过这一直观示范过程,学生们做得顺利多了。这是一次很有趣的教学经历。试想,在手工课,教师不能将做法和经验通过直观的演示传授给学生,只是纸上谈兵,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吗?所以手工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直观示范。有时候在课堂上示范制作一些剪纸,或用点线面的材料造型,获得同學们的惊叹,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艺术欣赏课的直观教学重要性的体验
  艺术欣赏课是引导学生感知、体验的课程,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来获得“美”的享受和提升内在的艺术素质。如果引导学生欣赏一个作品,既无实物,又无图片,单凭教师的语言,学生能体会到多少艺术的韵味呢?所以直观教学对艺术欣赏尤为重要。
  现在我在初级中学任教。艺术欣赏的课程占了教学内容的不少部份。为了上好欣赏课,不但要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图片,还要补充一些课外的图片视频资料,让直观内容更充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受和感知,增强记忆的同时加深了解。记得我读小学时候,语文课有一篇《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我虽读百遍,浑不知其“雄伟”是何感觉。多年后我终于有幸亲临其景,才真正领略到“雄伟”的真正含义。对于美术这门有形可视的艺术学科,若没有直观展示的范本或图片,这课该怎么上呢?
  绘画技法课,讲解分析示范是该课程的核心,其直观性强是不容置疑的。而作为后阶段的练习与作业,同样还要有较为直观的范例。像国画技法之类的课程,往往要有一些范本供学生临摹;而色彩图案之类则要有一些作业的样板,以作参考和借鉴。这些是美术教学的构成部分,是直观教学的直接体现,不可缺少和忽视。
  四、小结
  直观教学具有理论简明扼要、讲解条理清楚、内容重点突出、示范性强的特点,不管是对各种造型艺术的欣赏还是对各类造型艺术的技能技法的学习,美术教学都离不开直观示范的教学方法。绘画技法和手工制作要有观摹的对象,美术欣赏要有被欣赏的对象,作业也要有所借鉴。美术教学不能只讲不做,也不能只做不讲。掌握直观性方法,充分发挥教学用具和教师示范的作用,展示美术教师的专业才能和人格魅力,这是上好美术课的一大法术。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并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建立“乘法”概念。  2.会读、写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  3.通过学生在各种情境中的学习,进一步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乘数、积,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把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1
期刊
随着生本教育的实行和日益发展的智能化教学技术,前置性作业在小学数学预习中是必不可少的。 前置性作业是学生在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之前的自主探索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一种学习模式。高效的设计前置性作业对一堂精彩的数学课起着尤为重要的用途。如何借力智能化教学技术,高效的设计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对此问题进行研究,下面是我的一些见解。  一、利用微课小视频,设计
期刊
教学目标  1.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 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 认识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学生朗读王维的《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
期刊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花的结构并说出主要部分的功能。  2.描述雌蕊雄蕊传粉受精的过程。  3.说出果实的结构以及花的各部分结构是如何发育成果实的。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花的过程,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现象的能力和学习过程中应具备的科学精神。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3.通过课堂知识小结,引导学生尝试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与价
期刊
活动名称:《身体也有红绿灯,坚定勇敢说no no》  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的身体,在认识的基础上了解身体的红灯区、黄灯区、绿灯区。  2、理解“隐私部位”的含义,知道要保护自己并尊重别人的隐私。  3、初步了解自我保护的一些方法,培养应变处置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初步理解“隐私部位”的含义,学会保护自己的措施和方法。  难点:正确认识和区分身体的红灯区、黄灯区、绿灯区  活动准备
期刊
当今新课程提出合作学习这一个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课堂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增强了学习主动性,自主性、能动性,并且促进师生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的团结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参与学习的快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已发展成为新课程所提倡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广泛,近年来也被应用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
期刊
一、设计思想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材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用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恰当地利用电教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本课时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
期刊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使他深深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  课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故事性强。文中小男孩面对新车的种种表现和保罗由此产生的心理变化交替叙述,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很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
期刊
我们学校的班级工作,在王校长和各位校领导的带领下可谓是颇具特色、创意无限:不但制定了严谨细致的《一日常规》、开展了新颖有趣的“才艺展示”、而且还设计了积极向上的“小组捆绑评价”机制等,这些特色工作为班主任施展才华、大展拳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为了使班级工作顺利开展,本学期伊始,我便暗暗思索:孩子们已步入四年级,在这个习惯养成的关键学段,如何才能更大地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增强班级凝聚力?怎样才
期刊
古人尚且有“舆论”既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之说,在人人平等、言论自由的当下,“舆论”更是锐不可当、井喷天下。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形影不离的伙伴,网络舆论更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焦点。它不仅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公开透明的实时消息,也给人们带来了莫名的担忧和恐惧。  那么,怎样才能科学、正确的运用网络舆论为社会、为大众服务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正确认识网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