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3种老化方式对全酸蚀粘接系统牙本质粘接界面稳定性的影响,为树脂粘接剂的长期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40颗离体人磨牙沿垂直于牙长轴的方向切割,暴露冠中部牙本质,用全酸蚀粘接系统(Single Bond 2)粘接处理后,堆积复合树脂,制备树脂-牙本质粘接试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样本牙分为4组(每组10颗):即刻对照组、唾液浸泡组、冷热循环组和细菌侵袭组.各组试件进行相应处理后,分别测试微拉伸强度,即粘接强度,使用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分析观察粘接界面的纳米渗漏情况.结果 3个老化组粘接强度均显著低于即刻对照组[(44.24±12.75) MPa,P <0.05],纳米渗漏分级均显著高于即刻对照组(P<0.05).细菌侵袭组粘接强度[(25.53±7.39) MPa]显著低于唾液浸泡组[(29.72 ±6.51) MPa]和冷热循环组[(31.92±11.87) MPa,P<0.05],后两组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老化组间纳米渗漏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唾液浸泡、冷热循环和细菌侵袭3种老化方式均对全酸蚀粘接系统牙本质粘接界面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细菌侵袭对界面稳定性的破坏作用最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