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习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不仅发生在知识和动作技能的学习中,同样也发生在情感和态度的学习和形成方面.知识的应用本质上也是知识的迁移.因而,迁移贯穿在整个学习之中.像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温故知新”等都是指出学习迁移的道理[1
].
关键词:数学学习;迁移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但不能将其应用到具体学习过程中的例子是很多的.例如,在立体几何学习中,学生熟知“等体积法”求锥体体积的常用方法,但在具体解题时,有一些学生就是不会根据问题的特点,通过选取合适的“顶点和底面”,从而达成问题的解决.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就成为我们极待研究的问题.
一、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教师服务于学生的“学会”、服务于学生的“会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师应把指导学法纳入课堂教学结构之中,深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启发、协助学生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让不再具有首创性的数学学习,在学法指导中再现创造性的魅力.
二、创设迁移氛围,提高迁移能力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也应是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主渠道.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创设活动情景,以讨论式、对话式、师生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模式为手段,活动为载体促使主体参与,协作提高.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各种表现进行灵活处理,给予鼓励,提出激励,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尤其多给后进生学习和思考的机会.再有,知识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会用知识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要精心组织练习,增强思维的变通性,帮助学生概括、总结经验,增强迁移的效果.
只有真正把握课堂,才能有效促使学生学会独立地运用已知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方法学习新的、知识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知识,对结构不同或差异较大的新知识,也能采用对比、类比、化归、实验等方法进行内化、同化,构建自己新的认知结构,产生迁移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重视迁移教学,就能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促进知识的迁移可引导学生上课时主动求知,课后主动练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2
].课堂学习并非学生唯一的学习活动,非课堂学习(例如,课外作业、考试、预习、课外阅读和活动作业等)是课堂学习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和延展.新教材加入了“研究性课题”,实在是很好的一个契机.我们应该以活动性课程为载体,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习实践化.学以致用,知识才能得以迁移,学习才能得以升华,能力才能得以培养,效果才能得以显现.同时,由于实践的推动力,学习迁移才能够得以充实、优化,甚至重组、整合、走向开放.
三、注意思想渗透,培养迁移品质
数学问题浩如烟海,千变万化,而且新问题层出不穷,教师和学生不可能对所有问题一一作解.这就要求教师能交给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钥匙”——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是联接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纽带和桥梁.数学可以说是思想的宝库: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方程思想、极限思想、化归思想等,包蕴丰富.学习一门课要达到优秀的水平,决定性的因素是掌握该门课的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数学活动中和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其思维能力.
在这一方面,新教材己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意识、有目的地挖掘出隐含于基础知识中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探索发现和推导过程、问题的探究解决过程,知识的发生过程中领悟、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只有用数学思想武装起来、具有良好思维品质的学生,才能在解决问题时有远见和洞察力,游刃有余的进行知识迁移,才能适应我们今天的形势.
四、进行适当的心理诱导,形成有利于迁移的定势
定势是指向一定活动的动力准备状态.定势本身是在一定活动基础上形成的,它实际上是关于活动方向选择方面的一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本身是一种活动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用知识的准备状态,便是一种定势,它可以促进迁移的发生.如果定势与所要解决的问题相适应,则定势就发生积极作用,产生迁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定势的积极作用,循序渐进地安排具有一定变化性的问题,形成促进学生掌握数学规律及形成数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对迁移的影响,要通过旧知识的复习,用启发、联想、提示乃至暗示等的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新课题的有关知识上来,进入有利于学习新知识的状态.
总之,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新学习中或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是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有效迁移量越大,说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构建得越好,产生适应新的学习情境或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因而“为迁移而教”应当成为数学教师的一种教学思路和教学观点,在每项教学活动中都应注意创设和利用有利于积极迁移的条件和教育契机,促进有效迁移的发生.教的最优化,最终落实到学的最优化,是我们永恒不懈的追求,数学教学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建磐.数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韩丽.迁移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9).
].
关键词:数学学习;迁移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但不能将其应用到具体学习过程中的例子是很多的.例如,在立体几何学习中,学生熟知“等体积法”求锥体体积的常用方法,但在具体解题时,有一些学生就是不会根据问题的特点,通过选取合适的“顶点和底面”,从而达成问题的解决.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就成为我们极待研究的问题.
一、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教师服务于学生的“学会”、服务于学生的“会学”、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教师应把指导学法纳入课堂教学结构之中,深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启发、协助学生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让不再具有首创性的数学学习,在学法指导中再现创造性的魅力.
二、创设迁移氛围,提高迁移能力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也应是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主渠道.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创设活动情景,以讨论式、对话式、师生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模式为手段,活动为载体促使主体参与,协作提高.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各种表现进行灵活处理,给予鼓励,提出激励,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尤其多给后进生学习和思考的机会.再有,知识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会用知识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要精心组织练习,增强思维的变通性,帮助学生概括、总结经验,增强迁移的效果.
只有真正把握课堂,才能有效促使学生学会独立地运用已知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方法学习新的、知识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知识,对结构不同或差异较大的新知识,也能采用对比、类比、化归、实验等方法进行内化、同化,构建自己新的认知结构,产生迁移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重视迁移教学,就能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促进知识的迁移可引导学生上课时主动求知,课后主动练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2
].课堂学习并非学生唯一的学习活动,非课堂学习(例如,课外作业、考试、预习、课外阅读和活动作业等)是课堂学习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和延展.新教材加入了“研究性课题”,实在是很好的一个契机.我们应该以活动性课程为载体,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习实践化.学以致用,知识才能得以迁移,学习才能得以升华,能力才能得以培养,效果才能得以显现.同时,由于实践的推动力,学习迁移才能够得以充实、优化,甚至重组、整合、走向开放.
三、注意思想渗透,培养迁移品质
数学问题浩如烟海,千变万化,而且新问题层出不穷,教师和学生不可能对所有问题一一作解.这就要求教师能交给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钥匙”——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是联接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纽带和桥梁.数学可以说是思想的宝库: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方程思想、极限思想、化归思想等,包蕴丰富.学习一门课要达到优秀的水平,决定性的因素是掌握该门课的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数学活动中和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其思维能力.
在这一方面,新教材己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意识、有目的地挖掘出隐含于基础知识中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探索发现和推导过程、问题的探究解决过程,知识的发生过程中领悟、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只有用数学思想武装起来、具有良好思维品质的学生,才能在解决问题时有远见和洞察力,游刃有余的进行知识迁移,才能适应我们今天的形势.
四、进行适当的心理诱导,形成有利于迁移的定势
定势是指向一定活动的动力准备状态.定势本身是在一定活动基础上形成的,它实际上是关于活动方向选择方面的一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本身是一种活动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用知识的准备状态,便是一种定势,它可以促进迁移的发生.如果定势与所要解决的问题相适应,则定势就发生积极作用,产生迁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定势的积极作用,循序渐进地安排具有一定变化性的问题,形成促进学生掌握数学规律及形成数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对迁移的影响,要通过旧知识的复习,用启发、联想、提示乃至暗示等的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新课题的有关知识上来,进入有利于学习新知识的状态.
总之,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新学习中或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是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有效迁移量越大,说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构建得越好,产生适应新的学习情境或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因而“为迁移而教”应当成为数学教师的一种教学思路和教学观点,在每项教学活动中都应注意创设和利用有利于积极迁移的条件和教育契机,促进有效迁移的发生.教的最优化,最终落实到学的最优化,是我们永恒不懈的追求,数学教学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建磐.数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韩丽.迁移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