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个笑话。“喜鹊、凤凰、孔雀哪个更适合做服务员?”答曰:“孔雀。”究其为何?答曰:“因为孔雀会开屏(瓶)啊!”
你没看错标题,我想说说侍酒师这个职业——就像“校长”一样,“侍酒师”这个词实际上已被妖魔化了。
5月中旬,有大众媒体刊出新闻,“年薪可达百万、目前国内侍酒师缺口达20万,”随即被各个媒体所引用,还引发了一番争论。事实上,这种口吻描述侍酒师的文章几年前都不断见诸报端,行业内人士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玄机:赵凡老师就认为这些数据不可信,是某些培训机构为了便于招生而炮制的假新闻。
侍酒师在中国究竟处在一个什么状况?
三年前,我采访到现在每年都在国内搞侍酒师大赛的新加坡人Tommy lam,Tommy是亚洲乃至全球为数不多的国际侍酒大师公会认证的侍酒师(MS)。Tommy觉得,大陆的问题在于侍酒师还被更多人简单地理解为“开瓶、倒酒的服务员”,很多从事侍酒师职业的人都会显得“气短”。
三个月前,百尝老师在微博上吐槽:“现在我们很多时候都忘记了,其实侍酒师就是一个服务生,重要的是另一端,服务的对象。成功的侍酒师其实不必太过懂酒,不必认识酿酒师,不必参加庄主晚宴,不必去过葡萄园,重要的是懂得餐桌礼仪,并加以传播。”
为什么我们的侍酒师会更愿意去参加庄主晚宴、去酒庄参观、和酿酒师打成一片?为什么很多人学了侍酒师课程、参与侍酒师比赛,但最后并没有选择从事这份职业,他们更多地去选择做品酒师?
很显然,在当下中国,侍酒师的地位其实依然尴尬:对内,他们没有酒水的采购权,无法按照自己的专业知识完成酒品配置;对外,他们虽然同样对酒了解很深,却无法像品酒师那样风光:到处被各个国外葡萄酒推广机构邀请去讲课、去酒庄参观……
至于收入,更不像某些媒体所想象的那样,“至少二三十万、优秀的可达百万。”——对媒体而言,过分地去贬低这份职业固然不对,但人为地夸大这份职业带来的好处就一定对行业发展有利?
尽管文章标题中所述的“开瓶找我”并不是侍酒师工作的全部,但一定要让那些准备掏钱学培训课程、或者正在立志从事这个职业的年轻人清楚,真实的侍酒师生活并不像媒体描述的那样风光。
对于侍酒师工作的理解,我们不妨来听听2013年侍酒师大赛冠军帕罗·巴索的观点:我们的工作是着重突出葡萄酒所具有的优点,并将它所带来的愉悦与大众分享;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让顾客破费,而是让他们感到满意,并有意愿再次惠顾;侍酒师应是优秀的心理学家,尝试建立并巩固顾客的信任,而不应使他们感到不快或窘迫。
你没看错标题,我想说说侍酒师这个职业——就像“校长”一样,“侍酒师”这个词实际上已被妖魔化了。
5月中旬,有大众媒体刊出新闻,“年薪可达百万、目前国内侍酒师缺口达20万,”随即被各个媒体所引用,还引发了一番争论。事实上,这种口吻描述侍酒师的文章几年前都不断见诸报端,行业内人士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玄机:赵凡老师就认为这些数据不可信,是某些培训机构为了便于招生而炮制的假新闻。
侍酒师在中国究竟处在一个什么状况?
三年前,我采访到现在每年都在国内搞侍酒师大赛的新加坡人Tommy lam,Tommy是亚洲乃至全球为数不多的国际侍酒大师公会认证的侍酒师(MS)。Tommy觉得,大陆的问题在于侍酒师还被更多人简单地理解为“开瓶、倒酒的服务员”,很多从事侍酒师职业的人都会显得“气短”。
三个月前,百尝老师在微博上吐槽:“现在我们很多时候都忘记了,其实侍酒师就是一个服务生,重要的是另一端,服务的对象。成功的侍酒师其实不必太过懂酒,不必认识酿酒师,不必参加庄主晚宴,不必去过葡萄园,重要的是懂得餐桌礼仪,并加以传播。”
为什么我们的侍酒师会更愿意去参加庄主晚宴、去酒庄参观、和酿酒师打成一片?为什么很多人学了侍酒师课程、参与侍酒师比赛,但最后并没有选择从事这份职业,他们更多地去选择做品酒师?
很显然,在当下中国,侍酒师的地位其实依然尴尬:对内,他们没有酒水的采购权,无法按照自己的专业知识完成酒品配置;对外,他们虽然同样对酒了解很深,却无法像品酒师那样风光:到处被各个国外葡萄酒推广机构邀请去讲课、去酒庄参观……
至于收入,更不像某些媒体所想象的那样,“至少二三十万、优秀的可达百万。”——对媒体而言,过分地去贬低这份职业固然不对,但人为地夸大这份职业带来的好处就一定对行业发展有利?
尽管文章标题中所述的“开瓶找我”并不是侍酒师工作的全部,但一定要让那些准备掏钱学培训课程、或者正在立志从事这个职业的年轻人清楚,真实的侍酒师生活并不像媒体描述的那样风光。
对于侍酒师工作的理解,我们不妨来听听2013年侍酒师大赛冠军帕罗·巴索的观点:我们的工作是着重突出葡萄酒所具有的优点,并将它所带来的愉悦与大众分享;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让顾客破费,而是让他们感到满意,并有意愿再次惠顾;侍酒师应是优秀的心理学家,尝试建立并巩固顾客的信任,而不应使他们感到不快或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