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重大战略部署,这是我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高中政治课教学要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教师首先要在思想认识上加以重视,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相关理论问题的讲解分析。
关键词:十七届六中全会;高中政治课;社会主义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157-02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决定》是我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高中政治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它肩负着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由此可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及时有效地让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高中生头脑,是高中政治课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广大高中政治课教师应当承担的重大职责。高校政治课教学中有专门的形势与政策课,而高中阶段无此单独的课程设置。以下笔者结合多年的高校和中学政治课教学经历,谈谈如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贯彻落实好这一全会精神。
一、思想认识上,加强对政治课教学贯彻落实《决定》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
这次会议专门研究讨论社会主义文化的改革发展和文化建设问题,《决定》作为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新的行动纲领,充分表明了我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首先要在思想认识上加以重视。
(一)根据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需求,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决定》精神
高中生年龄普遍在16-18岁左右,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上,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代表着祖国的未来,体现着国家和人民的希望。他们从半幼稚、半成熟逐渐地趋向成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思维的批判性、独立性也显著增强。他们渴望认知社会,渴望融入社会。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他们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郎,无不受到外界信息和社会的影响和作用。一些西方大国利用其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和各种形式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高中生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多元文化、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因此,高中生容易成为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活动的重点对象。要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胜,就必须要让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和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入学校课堂;必须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与时俱进地渗透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让政治课发挥其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见,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很有必要把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高中政治课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及时了解《决定》精神。
(二)学科特点和高考的需要也应当在教学中贯彻落实《决定》精神
政治课是一门兼有理论性、政策性、现实性的学科,这不仅要求我们的政治课教材要不断地与时俱进(但现实却往往是教材相对滞后,教材没有跟得上形势的发展),更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运用和挖掘时事政治来论证书本上的抽象理论。在当前高考制度没有根本性改变的大环境中,分数仍然是考评学生和老师的重要标准。高考历来不回避时政热点和社会焦点问题,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试卷,试题常常引用最新的时政材料,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落脚点仍是对基本理论的认知、理解和综合运用。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教材基本理论,也要关注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及社会热点问题。因此,高中政治课教学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内容的讲解分析
(一)文化的内涵问题
由于高中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还不高,很多学生可能认为《决定》的理论性太强,难于理解,觉得《决定》与自己不大相干。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改革、发展和建设为主要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文化的内涵。关于“文化”,人们很难达成共识,难以准确界定,其内涵十分丰富,外延比较宽泛。一般来讲,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个概念时,有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之分。广义的“文化”,又称“大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和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1]。由此可见,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又称“小文化”,其排除人类社会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侧重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也就是讲,狭义的“文化”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就指出:“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2]这里的“文化”指的就是狭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化建设,包括教育、科学、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卫生、体育、图书馆等各项事业;二是思想建设和道德建设。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全会通过的这一《决定》与社会的每个成员都息息相关,当然也包括高中生。《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把握文化范畴,重点研究部署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相对应的文化建设。对教育、科技、体育等领域,在与文化建设直接相关的问题上也有所涉及。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包括很多方面,每个方面都涉及很多任务,《决定》对这些任务既作出全面部署也注重突出重点。《决定》中提到的文化应该指的是狭义的“文化”。 (二)文化软实力问题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热门词,是美国著名的战略家约瑟夫·奈于上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的。他认为软实力就是“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目的的能力”。他强调: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而且也包括文化、教育、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国民素养的影响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3]。文化软实力外延宽泛,现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在1993年就在《复旦学报》上发表文章《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就软实力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我们把文化理解为人类一切精神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的话,那么文化软实力概念的外延即包括政治、外交、意识形态、价值体系,又包括哲学、法律、语言、宗教、艺术等等。所有这些所产生的综合影响力就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4]。2009年12月举行的“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认为,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在社会文化领域中具有精神感召力、社会凝聚力、价值吸引力、思想影响力等文化资源。通过以上讲解和分析,学生就初步了解了文化软实力问题。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问题
《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基本内容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要切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实现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中政治课的有机结合,加强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让当代高中生成为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践行者。
首先,教师可根据高中政治课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内容,将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于政治课课堂教学中。比如讲货币时,可强调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讲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时,要强调市场交易的公平和诚信原则。这样,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将学习经济学知识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机结合。再比如,教师讲物质与意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时,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意识又反作用于物质,要重视正确意识的巨大作用,强调精神的力量。教师可联系《决定》里提出的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样,教师既传授了哲学知识又对学生进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其次,教师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文化育人功能。通过征文、演讲、辩论、讲座、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政治课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加此类相关活动,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载体。
最后,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教师可安排思政课校外道德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到偏远的山区和乡村、红色景点、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到敬老院打扫清洁、慰问老人等活动,以此获得教材理论知识的直接感性认知。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2.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3]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J].复旦学报,1993,(3).
关键词:十七届六中全会;高中政治课;社会主义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157-02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决定》是我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高中政治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它肩负着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由此可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及时有效地让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高中生头脑,是高中政治课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广大高中政治课教师应当承担的重大职责。高校政治课教学中有专门的形势与政策课,而高中阶段无此单独的课程设置。以下笔者结合多年的高校和中学政治课教学经历,谈谈如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贯彻落实好这一全会精神。
一、思想认识上,加强对政治课教学贯彻落实《决定》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
这次会议专门研究讨论社会主义文化的改革发展和文化建设问题,《决定》作为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新的行动纲领,充分表明了我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首先要在思想认识上加以重视。
(一)根据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需求,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决定》精神
高中生年龄普遍在16-18岁左右,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上,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代表着祖国的未来,体现着国家和人民的希望。他们从半幼稚、半成熟逐渐地趋向成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思维的批判性、独立性也显著增强。他们渴望认知社会,渴望融入社会。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他们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郎,无不受到外界信息和社会的影响和作用。一些西方大国利用其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和各种形式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高中生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多元文化、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因此,高中生容易成为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活动的重点对象。要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胜,就必须要让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和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入学校课堂;必须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与时俱进地渗透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让政治课发挥其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见,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很有必要把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高中政治课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及时了解《决定》精神。
(二)学科特点和高考的需要也应当在教学中贯彻落实《决定》精神
政治课是一门兼有理论性、政策性、现实性的学科,这不仅要求我们的政治课教材要不断地与时俱进(但现实却往往是教材相对滞后,教材没有跟得上形势的发展),更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运用和挖掘时事政治来论证书本上的抽象理论。在当前高考制度没有根本性改变的大环境中,分数仍然是考评学生和老师的重要标准。高考历来不回避时政热点和社会焦点问题,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试卷,试题常常引用最新的时政材料,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落脚点仍是对基本理论的认知、理解和综合运用。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教材基本理论,也要关注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及社会热点问题。因此,高中政治课教学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内容的讲解分析
(一)文化的内涵问题
由于高中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还不高,很多学生可能认为《决定》的理论性太强,难于理解,觉得《决定》与自己不大相干。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改革、发展和建设为主要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文化的内涵。关于“文化”,人们很难达成共识,难以准确界定,其内涵十分丰富,外延比较宽泛。一般来讲,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个概念时,有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之分。广义的“文化”,又称“大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和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1]。由此可见,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又称“小文化”,其排除人类社会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侧重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也就是讲,狭义的“文化”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就指出:“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2]这里的“文化”指的就是狭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化建设,包括教育、科学、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卫生、体育、图书馆等各项事业;二是思想建设和道德建设。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全会通过的这一《决定》与社会的每个成员都息息相关,当然也包括高中生。《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把握文化范畴,重点研究部署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相对应的文化建设。对教育、科技、体育等领域,在与文化建设直接相关的问题上也有所涉及。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包括很多方面,每个方面都涉及很多任务,《决定》对这些任务既作出全面部署也注重突出重点。《决定》中提到的文化应该指的是狭义的“文化”。 (二)文化软实力问题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热门词,是美国著名的战略家约瑟夫·奈于上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的。他认为软实力就是“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目的的能力”。他强调: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而且也包括文化、教育、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国民素养的影响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3]。文化软实力外延宽泛,现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在1993年就在《复旦学报》上发表文章《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就软实力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我们把文化理解为人类一切精神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的话,那么文化软实力概念的外延即包括政治、外交、意识形态、价值体系,又包括哲学、法律、语言、宗教、艺术等等。所有这些所产生的综合影响力就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4]。2009年12月举行的“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认为,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在社会文化领域中具有精神感召力、社会凝聚力、价值吸引力、思想影响力等文化资源。通过以上讲解和分析,学生就初步了解了文化软实力问题。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问题
《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基本内容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要切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实现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中政治课的有机结合,加强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让当代高中生成为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践行者。
首先,教师可根据高中政治课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内容,将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于政治课课堂教学中。比如讲货币时,可强调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讲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时,要强调市场交易的公平和诚信原则。这样,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将学习经济学知识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机结合。再比如,教师讲物质与意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时,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意识又反作用于物质,要重视正确意识的巨大作用,强调精神的力量。教师可联系《决定》里提出的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样,教师既传授了哲学知识又对学生进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其次,教师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文化育人功能。通过征文、演讲、辩论、讲座、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政治课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加此类相关活动,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载体。
最后,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教师可安排思政课校外道德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到偏远的山区和乡村、红色景点、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到敬老院打扫清洁、慰问老人等活动,以此获得教材理论知识的直接感性认知。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2.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3]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J].复旦学报,1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