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代性审视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性的原初规划在于高举理性、自由、解放的旗帜,实现对人福祉的真实眷顾。尽管现代性引起异化性发展遭致了诸多诟病,然而,中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必须靠充分且稳健的现代性建构才能实现预定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在现代性论域里、借助于现代性思维范式才能得到有效实施。现代性审视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具有兼顾开放包容性与统摄引领性、融合现实流动性与价值超越性、整合实用性与精神建构性等基本属性。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代性;属性
  中图分类号:G6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281-02当前,一个十分吊诡的问题是,中国社会还没有充分的现代性和现代化,却不仅遭遇了现代性问题的风险围困,更严重的是遭致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的学理诋毁——对前现代性的梦幻返回、对后现代的热力吹捧。然而,现代性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在于将人的自由解放、社会的公序良俗作为使命,我国社会的现代性程度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现代性的充分且稳健建构、现代化的深度与广度建设是我国社会前进道路的必然选择。中国社会积弊深重的问题,必须在现代性的框架里得到解决。现代性不仅是中国当下的基本语境,而且也是可视的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应然的文明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现代性意义上的合理性,它不仅在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上高度凝练了现代性的价值内核,而且也在“多元”与“一元”、“事实”与“价值”、“工具”与“终极”等方面兼具了现代性的核心旨趣。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落实与真正贯彻,必须考虑现代性的学理维度和事实检阅,也必须体现出现代性的基本属性。否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必然陷入高蹈玄虚。
  一、现代性在我国社会建构中依然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
  现代性的学术话语与现代性的社会事实之间总是保持着紧密又松散的关系。现代性既是现代社会事实生发转换的启蒙普照和原初动力,又是对现代社会事实的高度概括与气质凝聚。作为前者,现代性以解放者的情怀,唤醒人的理性自觉、自由向往、主体性觉解,从而让人“大胆使用自己的理性”,按照现代性的价值轨迹和理性构思将周遭的世界改造成“属人的世界”,这是现代性秉持对人内在世界的开启与觉悟,启蒙人的自主性、主体性,让人在现代文明光照下,在自我建构、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带来现代社会的事实形态不断发生日新月异的变换,现代性搭建了现代人与现代社会之间的相互造就的历史渊源;作为后者的现代性,是将现代社会前进过程中的外在表征不断审视、收集、凝练,生成现代社会的精神气质并展现和描述出来,让人据此评判、反思、修正、重构自我的意识结构、精神结构和行进历程,并促进社会的现代性文明体系在变迁中保持正确的航向。因此,现代性具有本体意义上的合理性与正当性。
  然而,现代性前进过程中确实出现了对其初衷价值导向的偏离,甚至是断裂性的偏离。现代性之所以成为世界性的“普照光”,原因在于它以人、以人的幸福为价值原点,人是目的,是现代性最有魅力的宣言和品格。然而,这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武断宣言和金科玉律。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逻辑,彻底误解了现代性之本性。在它的错误航向引领下,“现代性问题”随之诞生: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失衡,这是物理层面的问题;欲望驱动、道德式微、伦理衰颓,这是精神层面的问题。因此,随着这些问题的日趋暴露,人们对现代性的怀疑、恐惧、憎恶、拒斥等复杂情愫丛生,在学理层面上,为前现代的浪漫主义招魂者有之,在后现代主义的领地拓荒者有之,极尽批判与解构之能事;在社会事实层面上,后现主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风格异军突起,“什么都行”、“跟着感觉走”、“过把瘾就死”、“我是流氓我怕谁”赫然成为一些人的价值态度和价值行为。尤其在当下中国,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三种社会形态叠加,人们的价值观陷入空前的混乱与无所适从。
  所以,我们必须做出进一步的澄清,回答“现代性是否依然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的问题”。如前所述,现代性本体意义上是为了人的解放、自由和幸福,它无疑具有无可争议、毋庸置疑、无须辩驳的合理性与正当性,这也是其走向“全球叙事”的价值所依。现代性前进过程中遭遇的异化,是现代人对它的误解以及野蛮使用理性的后果,绝不是它的本意和初衷。我们要做的是将现代性重新拉回到原初的设计轨道上,而不是将它革命性的彻底摧毁。正如哈贝马斯所言,现代性依然是未竟的事业,需要我们致力于匡正和回归。在当下中国,现代性依然是也必然是主流的叙事方式和言说语境。香港中文大学老校长金耀基教授指出,中国社会除了进一步现代化和建构现代性之外,没有其他路可走,这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不可悖逆的选择。现代性在我国社会建构中依然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考虑现代性之事实与逻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我国当前人的意识领域、社会的共识领域、国家的认同领域等方面的集中要求和价值普及。这是国家认同自觉性降低、社会价值共识稀薄、人的价值观迷惘的实然遭遇背景下全民应对的应然选择,事关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生成与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在总结国内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分析国外发展现代价值文明、谋略未来发展思路理念与发展战略后,经过长期论证和检验而凝聚成的普遍性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将这一共识以教育的优势资源和教育的基本形式对人进行价值观上的启蒙、引领和培育,让人在“多元”的价值观世界中,获得“一元”的价值观启蒙、关照和底线伦理要求。它的存在不仅是社会建设与社会精神气质培育的需要,更是人的自我完善与发展、自我内在世界秩序与文明的客观需要,具有高度的合理性与正当性。
  在当前我国社会,现代性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属于未竟的事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要考虑现代性的社会事实和理性逻辑。这是其实现自身价值诉求所不可规避的必然选择。违逆现代性的事实与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必然会遭致质疑甚至流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现代性之间的耦合,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获得打通融合。   首先,“多元”与“一元”的维度。现代性不是专断和霸权的倡导与捍卫者,而是解放、自由的强力推进者。因此,现代性天然具有主张“多元”、“开放”的价值导向。但是,“多元”现代性并不意味着“无底线的现代性”。“多元”的限度在于不可突破最后收敛意义的公共性、普遍性的价值共识底线,“多”必须建立在“一”的基础上,没有“一”,人就会在自我决绝中表现出对他者的拒斥,社会就会丧失家园意义上的共在性空间。所以,“多元”和“一元”必须辩证地存在,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专断和压制,而是各有限度地和谐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某种程度上扮演着“一元”角色,其宗旨在于旗帜鲜明地声明我们为之奋斗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理想、我们所应秉持的社会层面的价值文明、我们应该建构的个体层面的价值观念。它“灯塔式”地照亮我们应如何在存活于其中的斑驳混杂的价值观星丛里厘清“何种价值观、为谁的价值观”才是我们应该坚持的价值观。它为“多元”价值观划出了清晰的底线,同时也规划了宏伟的价值目标。以“一”的姿态,既兜底人的价值观又引领人的价值观。因此,从现代性之“多元”与“一元”的维度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教育,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说服力。
  其次,“事实”与“价值”的维度。“事实”与“价值”的问题,其实不唯是现代性的范畴,从休谟以降,这个问题就已经成为哲学、社会学等关注的焦点。从现代性的视域来看,“事实”更多的指向现代社会所呈现出来的表象,或者说现代性的外显气质;“价值”更多的指向现代社会前进的动力机制和奋斗方向,它既凝聚力量又指明方向。现代性必须统合“事实”和“价值”的综合范畴,既关注社会现实,又不断审视价值航向,否则,不计后果的现代性,必然是狂热的、激进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现代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是统合了“我国社会事实”和“我国社会应然的价值导向”,它既站在社会事实的真实土壤之上,又坚持一定的价值高度,基于事实又超越事实、引领事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则是将这一基于事实又超越事实的价值体系系统地普及,激活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观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因此必须让大家真实地触摸到社会事实的视角从而避免悬置虚化,同时,要有明晰的价值导向和引领介入,让人们有前进的方向可循。
  再次,“工具”与“终极”的维度。所谓“工具”其实指的是“当下”、“实践”、“操作”,所谓“终极”指的是“信仰”、“精神”、“灵魂”。现代性的价值系统中既蕴涵“工具”的元素,又内涵“终极”的元素。现代性所倡导的理性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复合体,既祛魅而解放人赋予人改造世界的科学、技术、经济等能力,又强调建构信仰体系、精神家园、灵魂皈依。因此,现代性的文明谱系中绝不主张工具理性僭越的单向度挺进,而是在“工具”与“终极”之间找到合适的张力空间,兼而顾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层面上都考虑到“工具”和“终极”两个维度,既让人在现实生活中有操作性的价值观依凭,又让人在内在世界中受到某种程度上的崇高性引领和终极性眷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应该坚持“工具性”和“终极性”相统一,既避免所谓的“高、大、尚”,又要避免所谓的“庸俗、媚俗、低俗”,既要培育人的价值能力,又要培育人的价值品质,既照顾到人形而下之生活世界,又照顾到人形而上之意义世界。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现代性视域和我国的现代性遭遇之间具有实然与应然意义上的耦合性,其有效落实必须考虑现代性这一宏大叙事。那么在现代性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具有何种属性呢?
  三、现代性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应然属性
  现代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真实境遇。社会主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规划与实施过程中应该体现出现代性的精神气质和基本性征。现代性先验性预设境遇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应然属性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兼具开放包容性与统摄引领性。“开放包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是在做“心理殖民”和“意识暴力”活动,而是允许非核心价值观要素在个体内在价值结构以及社会价值系统中存在并发挥作用,注重对之理解、尊重,也注重接纳与自我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在教育过程中承认他者价值观与之共存共进,让“多元”的价值观星丛具有存在的合理空间,并包容其他价值观对核心价值观的补充。但是,开放包容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丧失其价值统摄与引领的功能和使命。个体的价值观不会自发地走向高尚,社会的价值观不会自发地走向文明,国家的价值观也不会自发地走向高阶,所有层面的价值观都需要有经过凝练的价值观系统的启蒙、观照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起到价值观澄清的作用,还要起到对他者价值观的统摄与引领的作用。教育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学生,辨别清楚价值观星丛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并不断清醒地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崇高性、文明性、高阶性,自觉以之为自我价值观建构的参照标准,不断契合、无限接近。
  第二,融合现实流动性与价值超越性。如前所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基于我国社会变动不居的现实情境,它必须具有流动性,具有动态建构的自觉立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立足于轰轰烈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现场,结合发生在这一历时性建构过程中的宏大叙事和具体故事,展开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价值观教育。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又不能止于平面化,要有价值超越性,要有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勇气和智慧。要使人们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既不脱离实际以至于感觉到虚假空泛,又能感受到教育提升的力量从而实现价值观改造和升华。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总是要融合社会现实的流动性与价值超越性,既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切实感受到强有力的社会事实说服力,又获得指向未来的价值观启蒙,不断提高自我的价值认识和价值能力。
  第三,整合实用性与精神建构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赋予受教育者切实可行的价值能力,能够做出与自我生活世界相关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行为和价值评价,让其在现世社会生活中,有实用性、工具性价值观的切实指导和实践操作。没有实用性、工具性的价值能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从直观上失去凝聚力、号召力和认同魅力,人们不会充分信任和拥护这种教育。但是,实用性和工具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代替和有意模式其精神建构的本体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保有其精神建构性,也就是说,它必须直抵人的内在世界和精神家园,让人在超越生活世界的意义世界里感受到价值观层面上的崇高性激活、文明性启迪和高阶性洗礼,从而在价值理想、价值信仰、价值意志等方面得到向“真、善、美”无限接近,实现公民意识自觉、社会共识自觉和国家认同自觉。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我儿保科对省直属机关幼儿园在设施、配备、健康等情况调查时,抽有每周用膳计划五所、无每周用膳计划的二所。用膳均为中午一餐,上午及下午各点心一次。方法为检查身高、体重
用于肺癌的血清肿瘤标志的诊断能力尚不足以推荐作为临床常规使用。这些肿瘤标志中癌胚抗原敏感性仅为30%,特异性为90%。单克隆抗体作为肿瘤标志,其中CA125是首次用于临床的指
6月19日,浙江省公路局组织专家在丽水青田主持召开了S230(57省道)青田瓯南至油竹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议。专家们认为“工可”报告文本格式规范,内容基本齐全,基本达到
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橡塑绝缘电力电缆使用越来越多,目前该类电缆在交接时大多按GB50150-91标准进行直流耐压试验。但研究证明,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采用直流耐压存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良好驾驭与运用对于整个教学都将起到十分正面的积极作用。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小 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应用的意义,接着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堂
一、组合式招标的应用背景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是由一个个环节构成的,上游的产品就是下游的原料,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料商、生产商、分销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等成员组成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层面的提升,还要促进学生核心素 养的发展。在体育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篮球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促
故事说,有一个孩子拿着大碗去买酱油。两角钱的酱油装满了碗,提子里还剩了一些。这孩子把碗翻过来,用碗底装回剩下的酱油。到了家,他对妈妈说:"碗里装不下,我把剩下的装碗底了
合肥第二发电厂2003年12月完成。提高了全厂生产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社会经济效益巨大。
质性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至今仍然没有获得在大多数学科中的话语权,阐明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出发点与目的的不同,有助于明确质性研究在不同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